首頁>Club>
RT,作為一個暈動症的玩家,表示呵呵噠。
2
回覆列表
  • 1 # 壹十叄北

    額,我怎麼會在茫茫題海中看到了這一題

    還有,這個配圖是什麼鬼啊……

    咳咳,首先我要義正言辭的跟你們說,吃雞吃雞,一天到晚吃雞你們知道它叫什麼嗎?對,叫《絕地求生:大逃殺》!它的開發商真是一個神奇的公司,Bluehole——2007年3月創辦。吃雞火之前出了個3DMMORPG《TERA》就一直在那飄呢~對於中國玩家來說,唯一瞭解這家公司的可能是崑崙拿到了這款遊戲的國內代理,2014年8月6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測。

    這跟問答題目不搭對不對?但,就是他。。。。JC叔叔就是他,讓吃雞在國內這麼火的。都怪他!你們都給我抓他!

    之前吃雞創意總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也不知道怎麼就火起來的。

    ??????????????

    呵呵……這跟王健林一無所有,強東我是臉盲,馬雲我不愛錢,馬化騰我很普通……有什麼區別。。。有錢人都這麼任性的嘛……

    咳咳,回來回來,吃雞一詞開始是遊戲獲得第一名,螢幕上會出現“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然後漢化匹配之後,就叫“大吉大利,晚上吃雞!”不得不佩服我大中華對於文辭的修飾還是可圈可點的,真的是刺激啊……

    這麼接地氣,有吸引力的口號,傳到國內直播平臺就瘋了,主播一句“今晚吃雞”就讓很多人好氣,而且與H1Z1不同的是,《絕地求生》可以跳跳傘。

    不要小看了跳傘,我跟你們說,絕大多數玩家對遊戲產生好奇都源自於跳傘。

    當然,吃雞裡的各種彈藥汽油和補血用的道具,多樣化的武器和配件,較好的畫質,根據距離彈道也會有所改變……等等細節之處還是可圈可點的。

    ———————————————華麗分割線————————————

    PC端上線估計除了代理引進國內之外,已無再火的可能,但是手遊可以啊!

    在10月拿到版號並在11月迅速上線後,網易《荒野行動》、《終結者2:審判日》與《小米槍戰》已相繼竄上App Store免費榜第一。

    這些遊戲大多的玩法、地形、裝備都與吃雞有著高度的雷同。

    全民吃雞的時代,真的已經來了。

    ——————————————繼續割————————————

    但對於一個暈動症的玩家來說,真的沒辦法,暈動症是天生的,後期無法避免,所以你身邊那些在電腦面前從不玩《我的世界》《穿越火線》《鬼泣》遊戲的人,請不要讓他輕易嘗試這種遊戲了,否則,過幾十分鐘你就會看到他昨天晚上都吃了些什麼……

    (微笑

  • 2 # 久橙說說

    吃雞!儘管這個說法不夠嚴謹,但是這種生存類射擊遊戲的全球盛行確是不爭的事實。

      看看PC上的《絕地求生》,數十億人民幣的銷量以及最高超過300萬的同時線上人數,都彰顯出這款遊戲的地位;而在手游上,網易的《荒野行動》《終結者2》以及小米的《小米槍戰》人氣居高不下,而騰訊代理的兩款正版“吃雞”手遊預約人數三千萬,這也說明這類遊戲絕非曇花一現的流星!

      其實很多人心中多少都有一些疑惑:這隻雞怎麼就不聲不響地火了起來?它到底還能火多久?它還能讓我們吃出什麼滋味?它未來又會長成什麼樣的一隻雞?在具體談到遊戲之前,我們不妨花點時間來探討一下這類遊戲的內涵!

      阿卡注:本文全文將作為封面策劃刊發在電腦報2018年第七期,全文分為三部分,今天阿卡發的是第一部分,文字編排部分略有差異。

      “逃”與“殺”,《絕地求生》絕非始祖

      在審視“吃雞”遊戲火爆的時候,其實其核心始終離不開兩個字:“逃”和“殺”,這也是為什麼之前“大逃殺”這個名稱比“絕地求生”更為知名的原因。事實上,對於處於和平時期的人而言,虛擬世界所帶來的刺激和競爭,正是讓人沉迷的重要因素,而“大逃殺”這類題材恰恰擊中了不少人的痛點。

      《絕地求生》以及類似的遊戲之所以能火爆,絕非偶然。類似這種眾人追逐互懟的題材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出現過,知名作家克里斯蒂(就是寫大偵探波羅那位女士)的《無人生還》算是此類文化作品的鼻祖,而由此改編的影視作品也是多不勝數。

      日本拍攝的《大逃殺》電影曾轟動一時

      不過真正引起華人關注的“大逃殺”一類文化作品,可能要算21世紀初日本拍攝的電影《大逃殺》,這部青少年互相屠殺,只有勝利者才能生存的電影雖然引起了很多爭議,但毫無疑問作為電影本身是成功的,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以及衍生出來的社會話題都足以讓《大逃殺》這部電影成為轟動一時的作品。而且不得不提的是,《大逃殺》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在歐美極受歡迎,甚至恐怖大師史蒂芬金也對其讚賞有加。

      大表姐《飢餓遊戲》中的生存互懟也是一個很大看點

      至於最近幾年,類似題材的文化作品其實也層出不窮,甚至也有大熱之作。比如說奧斯卡影后詹妮弗勞倫斯拍攝的《飢餓遊戲》,雖然骨子裡有著深層的人文氣息和反獨裁思想,但是很多人依然是被影片中展現的生存類死亡遊戲所吸引。而像這幾年美國連續拍攝的三部《人類清除計劃》也引起了很多關注。

      這其實也是為什麼《絕地求生》這樣的遊戲一經推出就能迅速熱門的原因之一,因為在不同的文化領域中,“大逃殺”的題材早已經被使用者所接受,而這種刺激驚悚大混戰的概念搬運到遊戲上,並輔以時下較為熱門的動作射擊遊戲型別,想不火起來都比較困難。

      娛樂性和無厘頭,吃雞遊戲火爆的關鍵

      當然,單獨將大逃殺類作品的刺激和驚悚搬上游戲,並不足以讓《絕地求生》以及各類山寨吃雞遊戲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都保持如此高的人氣度。事實上,在《絕地求生》之前,Steam上各種生存類遊戲也有不少,比如一度成為國際話題的《H1Z1》,比如更加小眾但也更加簡單的《黎明殺機》等,但是這些遊戲都只火了很短的一段時間,而無法像《絕地求生》這樣在長時間裡吸引大量的玩家。

      《H1Z1》也曾火爆一時,很多元素也被《絕地求生》繼承了下來

      究其原因,不得不說《絕地求生》這款遊戲以及其後的衍生作品,有著一些簡單卻又容易吸引人的元素。雖然從遊戲本身的素質而言,《絕地求生》的畫面在動作射擊類的遊戲不算頂級,從遊戲嚴謹性來看,更不可能像《反恐精英》《Halo》《戰爭機器》這類射擊動作遊戲那樣系統化,但是玩家會發現,《絕地求生》的上手難度低,操控簡單,類似沙盒遊戲的廣大地圖加上像毒圈這樣的限制,使得使用者進入門檻很低,而且絕不擔心冷場。

      另一個最為關鍵的原因是,《絕地求生》在保持了追逐、擊殺、搜尋、競爭等刺激元素的同時,有意或者無意地為遊戲加入了大量的娛樂元素。當我們在《絕地求生》中被突入其來的槍聲驚到、被出現在面前的敵人嚇到時,同時也在為遊戲中各種意外情況而感到歡樂。無論你是用拳頭和別人對決,在追殺之間纏纏綿綿到天邊的奔跑,還是和敵人坐在同一個車上無語,或者打完40發子彈對方卻毫髮無傷……這個遊戲總能在不經意中帶給我們意外和喜感,這其實是這個遊戲能夠延續火爆的一個關鍵因素。

      突如其來的意外和喜感是這個遊戲成功的關鍵因素

      本身作為一個可單人可團隊的非嚴謹性網路遊戲,《絕地求生》以及其他類似作品,總能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場景,而這種意外在製作方加入的娛樂元素中又被刻意地擴大。拋開所謂的操控、畫面等元素,很多玩家在這類遊戲中的體驗完全可以用“一路尖叫一路歡笑”來形容。至於最後勝利的“吃雞”梗,更像是對整個遊戲娛樂性的一種無厘頭調侃。

      在刺激中獲得輕鬆,在娛樂中體驗緊張,一個遊戲如果能讓玩家擁有這樣的感受,那麼在這個壓力巨大,節奏快得令人崩潰的時代,它的火爆是可以預見的。另外不得不說的是,從頭到尾《絕地求生》都不像其他遊戲有一個明晰的主題和目的性,也沒有特別製作動畫劇情和背景設定,整個遊戲用一個字形容就是“懟”。這種“隨意”的設定在很大程度也符合了現代人的心態。倒是幾個模仿《絕地求生》的吃雞手遊,為了生存刻意加上的背景和劇情,多少顯得有點無趣,儘管玩家的心思都不在這些廠商設定的背景上……

      聯帶效應蔓延,“電競化”或是未來

      吃雞遊戲在電腦和手機上現在在國內有如此龐大的使用者人群,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還是聯帶效應。早期的《絕地求生》更多是在歐美流行,在亞洲幾個伺服器開啟後,國內玩家逐漸佔據了《絕地求生》玩家中的多數,但更重要的還是國內手遊廠商的推波助瀾。

      網易兩款手遊《終結者2》和《荒野行動》幾乎照搬了《絕地求生》的模式,小米的《小米槍戰》雖然有更多的遊戲模式,但山寨吃雞的部分依然是最受使用者喜歡的。這些廠商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在宣傳上,讓不少以前對此類遊戲毫無瞭解的華人也踏入了吃雞的世界。而像騰訊,更是高調代理了PC和手遊的正版《絕地求生》,兩款手遊就有3000萬玩家的預約,這樣的聯帶效應,將《絕地求生》和各個廠商的山寨版吃雞手遊推向了一個高潮。

      國內的吃雞類遊戲,在遊戲核心內容上和《絕地求生》並無太大差異

      但無論如何,在全民吃雞的時代,我們很難說這類遊戲會不會遇上自己的瓶頸。畢竟誰也不知道這類亞文化,其核心又受到不少爭議的遊戲,是不是能在國內以及國際上長久流行。哪怕是國內廠商因為各種原因對遊戲作出了一些修改和妥協,但在大量遊戲元素雷同的情況下,這類遊戲的前景到底如何,生命週期會有多長,誰也不敢打包票。

      事實上,無論是《絕地求生》的製作廠商藍洞還是國內一票手遊廠商,都在探索這類遊戲的一個可持續發展道路。從目前來看,大家比較統一的思路還是電競化。在去年8月的德國科隆遊戲展上,Bluehole和ESL就聯合舉辦了《絕地求生》國際邀請賽,小米的《小米槍戰》本身就加入了電競模式,騰訊的手遊《穿越火線》雖然為了吃雞加了新的內容,但本身遊戲擁有很多電競元素。

      第一人稱視角讓遊戲有了電競化的空間和可能

      當然,第三人稱視角是《絕地求生》能走紅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這樣的視覺才能讓玩家體驗到遊戲更多的隨機性和娛樂性,不過在電競化的時候,這也成為了阻礙它發展的關鍵。要知道目前還沒有一款第三人稱視覺的動作射擊遊戲能真正成為電競遊戲,所以製作方之後也推出了FPP第一人稱模式(遊戲內也可以修改視角),這顯然是為了讓《絕地求生》擁有更多競技因素做出的努力,實際上像《小米槍戰》就有第一人稱視角的遊戲模式。

      讓玩家同時可以在追求娛樂性的第三人稱視角和追求競技性的第一人稱視角之間選擇,在不同視角模式下對遊戲進行更多細緻的調整,營造不同的遊戲氛圍,讓《絕地求生》以及類似遊戲擁有電競化的空間,應該是未來廠商們都要去做的事!

      正經的話說完了,最後說點不正經的。其實個人受到《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的吸引,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因為它的“隨意”性,在保證了最基本的遊戲嚴謹性,《絕地求生》大量不可預料的意外和突如其來的喜感,是很多人為之沉迷的關鍵。這種設定恰恰是現代快節奏生活的壓力下,人們最需要的一種快餐娛樂元素,從這點來看,《絕地求生》還帶有很多不經意的無厘頭色彩。正是因為此,大家才能在這款遊戲中,在一個看起來還算合理嚴謹的系統中,去體驗到了刺激、驚悚、搞笑、意外等各種因素!

      為什麼大家這麼痛恨《絕地求生》中的外掛?最關鍵的一點並不是它破壞了競技性(當然這也是原因),而是外掛正在扼殺各種不經意的意外,讓很多看似不可能的東西變成了必然性,實際上也就是在扼殺這款遊戲給人帶來的最大樂趣,雖然外掛本身也會帶來一些莫名的喜感……阿卡自己多次遭遇千里之外取吾首級,以及當伏地魔卻在別人眼中像個傻逼一樣被打死的囧事!

      《絕地求生》及其帶來的這股吃雞熱潮,其核心並不屬於主流文化,事實上,不僅僅是國內廣電總局和文化局反對這類遊戲,即使像《大逃殺》《人類滅絕計劃》這種純互懟殺戮的作品,在海內外也受到頗多爭議,就算是大表姐的《飢餓遊戲》,在後面也不得不加入大量反獨裁的思路來弱化開始殺戮互懟的內容。所以這類亞文化甚至帶著KUSO性質的作品,它不缺乏娛樂性,但是這種簡單隨意的設定,很難說能堅持多久。電競或許是一個方向,但多少和遊戲本身所透露出來的猥瑣氣質有點不容!

      最後祝大家春節快樂,吃雞群眾每把都吃雞,當然別用外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聽說乘飛機進藏比從陸路進藏高原反應更厲害,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