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這五條
-
2 # 小小小無語
算盤最早的發明者誰?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知道是什麼人什麼時候最早用。
最早的算盤是蘇美爾的泥板算盤,是泥板上劃出一條條凹槽,然後用石頭堆上去計算。一般用來用於商品交易換算 稅收計算 庫存結算。
而後算盤傳入了地中海地區,希臘人羅馬人改造成青銅算盤。羅馬算盤是分為兩個部分,上面一顆珠子代表5,下面四顆珠子代表1。中間刻著相應的位數,最右邊比較特別,一顆珠子代表6,用來處理十二進位制。
隨後無論歐洲還是阿拉伯一直都用算盤計算,直到中世紀末發明計算尺。
中國算盤出現很晚,但是此前有一種比算盤厲害的東西:算籌。就是一種小棍子,有橫豎兩種方式計算。除了可以算算盤可以算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以及平方立方開方。還可以算負數 天元等。
中國的算盤要到於東漢末三國時期徐嶽的《數術記遺》:“隸首注術,乃有多種,及餘遺忘,記憶數事而已。其一積算...其一珠算,其一計算,可以說很後了。
其實籌算比珠算厲害,可以解決很多算盤無法解決的東西,中國古代數學領域發展的重要發明。古代中國籌算可以說領先世界,歐洲17世紀才出現一種納皮爾卡算籌,其實是計算尺。而在中國珠算興起籌算逐步消失可以說是非常遺憾的事。
現在計算機興起,算盤和珠算也逐步被淘汰,我姐上小學的時候還有教輪到我的時候已經沒了。
算盤的淘汰是科學發展的必然,不過作為一項興趣來玩的話還是很不錯的。
算盤是人人都很熟悉的計算工具,算盤的發明者是誰?準確的發明年代又是哪一年呢?從東漢時期徐嶽的著作《數術記遺》中我們最早看到“珠算”這個字眼。不過,註釋中說它只能做加減法。今天看來,這頂多說是算盤的一個雛形吧。從現有可靠資料分析,珠算髮明於宋元時期。明代程大位的著作《直指演算法統宗》(1592年)是當時一部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專門講述珠算的著作。
人們查閱過大量的歷史文獻,從宋元時期查到程大位(1553~1606)所處的時代,都查詢不到算盤發明人的名宇。其實,前面提到的算籌的情況也是這樣,這固然表明封建統治者對科技發明不夠重視,另一方面也說明它們的發明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逐步改進、完善的,很難說是哪一個人的功勞。
珠算是由籌算進化而來的。由於社會的發展,對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人們對籌算進行了改革,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歌訣。例如14+7的歌訣是“七除三進一”,同樣,14—7的歌訣是“七退一還三”等等。所有的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都有一套歌訣。實際上,在珠算出現以前,除了個別的除法歌訣外,幾乎全部的珠算歌訣都已齊備。
歌訣出現以後,計算速度提高了,繼續擺弄算籌進行計算,就會手不從心。許多在室外進行計算的商業人員,由於客觀環境的限制,尤其容易把算籌擺亂,造成錯誤。這樣一來,珠算代替籌算成了必然的發展趨勢,不僅條件已經具備,而且成了十分急需的事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工匠、計算人員和商業人員一起,共同研製出巧妙的算盤。
算盤與算籌的相似之處顯而易見。在算籌表示的數字中,一根上籌當五,一根下籌當一;而珠算盤中,檔上一珠當五,檔下一珠當一。籌算中有條約定叫“五不單張”,意思是5不能單用一根籌表示,這就是算盤中檔下有五珠的緣由。數學史專家還可以找到算盤中檔上有兩珠的籌算根據。上述事實,足以證明珠算是由籌算演變而來的。
算盤是我國古代重大科學成就之一。它具有結構簡單、運算簡易、攜帶方便等優點,因而被廣泛採用,歷久不衰。直到今天,珠算仍是我國小學生的必修課。儘管各種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器在市場上已經相當普及,但作加減法時,它們的計算速度仍趕不上珠算的熟練操作者手中的算盤。
珠算在中國大顯身手之後,又漂洋過海,流傳到朝鮮、日本、東南亞和阿拉伯,對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