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農人鄭二妮

    大白菜在我們的餐桌上經常出現,大白菜因為價格低味道好而深受大眾的喜愛。如今種植大白菜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因為各種因素的出現,近年來大白菜的質量和產量一直上不去。二妮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大白菜栽培過程中減產的幾大問題,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種植大白菜容易出現哪些問題?

    大白菜產量低、質量差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病蟲害。生長髮育方面的病害多為:未熟抽薹、不包心不結球、爛根;蟲害多為:蚜蟲、菜青蟲、菜蛾、甘藍夜蛾、地老虎等等。下面二妮就根據這幾方面分別跟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問題出現原因和防治方法。

    一、提前抽薹開花

    正常情況下,大白菜在進入結球期才會抽薹開花,但是由於氣候因素、栽培方式或者品種選擇不當造成大白菜在未進入結球期,就直接生長到抽薹開花,這樣對大白菜的生長髮育影響很大,會對菜農造成極大的損失。

    防治方法:品種方面:選擇耐低溫、抗抽薹、冬性強的品種,這樣的品種可以有效的減少提前抽薹開花的可能;氣候方面:為了防止大白菜遭到低溫春化,菜農應該儘量早播種、早定植。前期可以透過保溫、增溫的措施來操控溫度,保證大白菜能正常的抽薹、包心結球。

    二、不包心不結球

    不包心不結球也是大白菜種植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①苗期就已經完場春化,造成提早抽薹開花;②在日均氣溫達到25℃以上的高溫季節的時候,大白菜還沒有完成生長,導致後期白菜不耐熱,也會造成不包心、不結球;③播種時間不當,播種太晚,在高溫季節到來之前還沒有結球;④肥水不足,植株的生長緩慢,營養的供給不能滿足生長需求,同樣會造成不包心不結球的情況;⑤品種選擇不當。

    防治方法:品種選擇:春播大白菜必須選擇前期耐低溫、生長期短、後期耐熱、抗病強的品種,比如春夏王、春黃、陽春、春大將和京春白等;播種時間:儘量提早播種;施肥方面:大白菜結球期對磷肥和鉀肥的需求很大, 這個時間段需要增大磷鉀肥的用量,增施2~3次磷鉀肥,每次間隔10~15天,每次每株施用磷酸二氫鉀20~30g、或者淋澆適量的腐熟的人畜糞便,確保大白菜順利包心結球。

    三、爛根

    在種植大白菜的過程中,爛根也是經常會出現的。這種現象一般是由於高溫多雨天氣雨水太多,導致大白菜根部長時間浸泡水中,引起的大白菜爛根的情況。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效能高的地塊,避免雨水淤積,保證及時排水;澆地的時候適量,避免澆水過多,浸泡根部,出現爛根情況。

    四、病蟲害

    病蟲害是所有植物都會出現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是沒有絕對的避免方法的,只能盡最大的手段採取最安全的措施,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可能。

    大白菜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霜黴病、軟腐病、黑斑病、黑腐病等;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菜青蟲、菜蛾、甘藍夜蛾、地老虎等。

    防治方法:選擇優良的抗病品種,適時輪作,減少病害發生,各個階段預防工作做到位,及時的摘除病葉、及時除蟲。

    病毒病防治,只要是在種子播種前,溫燙浸種處理,殺死種子中的病菌,及時清除菜地裡的雜草;霜黴病防治,用1000倍汞水消毒,苗期用1000倍多菌靈或者波爾多液噴施幼苗,蓮座期用託布津噴灑植株;軟腐病防治主要是避免大白菜同科作物連作;蚜蟲、菜青蟲等蟲害,只要在對應的階段噴灑對應的農藥即可防治,保證蟲害不再發生,二妮就不在這裡過多介紹了。

    大白菜如何培育壯苗?

    一、查苗補苗

    種子選擇的時候,可能有那些出芽率低,播種的時候播種數量少、澆水不足和澆水不均勻都可能導致缺苗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及時的檢查出苗情況,發現缺苗的,及時補苗。

    二、間苗

    在移栽播種的時候,每穴都會留好幾株幼苗,這樣是為了保證每穴都能有健壯的幼苗生長的。所以後期,就需要把那些弱苗、病苗、生長髮育條件不好的幼苗淘汰掉,只留下長勢好、沒有病蟲害的幼苗,確保幼苗順利生長。

    三、中耕除草

    播種初期,正直高溫多雨的時期,這個階段不僅適合大白菜的生長,而且適合雜草的生長。雜草的出現不僅會搶走大白菜生長所需要的養分,而且還可能會滋生病蟲害。

    幼苗期中耕,會起到疏鬆地表的作用,而且即使剷除雜草,也能減少病蟲害的滋生。

  • 2 # 海濤自媒體創作

    今天給大家講一下關於大白菜育苗移栽的優缺點,以及如何培育出大白菜壯苗。

    移栽

    大白菜育苗移栽的優點:大白菜進行育苗移栽,有利於集中管理,抵抗自然災害的侵襲,高土地利用率和茬口的合理安排,比直播節省種子1/3~1/2,緩大白菜集中播種時勞力緊張的矛盾。

    缺點:育苗移栽時傷根較多,要經上一個緩苗期,延長了生長期和延遲了供應期,且較直播的病害重,產量較低。

    育苗

    大白菜培育壯苗應把握如下幾個要點。

    (1)選好育苗床

    育苗床最好選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塊,前茬不宜栽培十字花科蔬菜。苗床的寬度1.0~1.5米。每栽1畝大白菜一般需苗床面積30~40平方米。做畦時充分施肥,可畝施腐熟廄肥3000~4000千克,使土壤鬆軟肥沃,施硫酸銨20~25千克、過磷酸鈣及硫酸鉀10~20千克或草木灰50~100千克。肥料與床土充分混合均勻達15釐米的深度。床面要平坦,最好預先充分澆水一次,使土壤自然沉落後再耙平,表土要細碎。播種期要比直播提早2~3天。

    (2) 苗床播種

    可用條播或撒播法,每畝苗床播種量200克左右。先澆水使苗床土壤透達15~20釐米,待水滲下後播種。為使撒播均勻,將種子與5~6倍篩過的細溼土均勻拌和再播。撒後再覆蓋細土0.8~1釐米厚。也可在平整好畦以後,按行距8~10釐米劃1釐米深的淺溝進行條播,覆土踏實後再澆水。最好支棚覆蓋或用其他方法遮陽和防雨。覆蓋銀灰色薄膜既可防雨,又可防蚜。

    (3)苗期管理

    若土壤水分充足或播種前已充分澆水,在發芽期內最好不澆水,以防沖壞幼苗及造成土壤板結現象。如發芽期內天氣高溫幹早,仍需小水勤澆或噴灌,以降低土面溫度。幼苗出土後應分次間苗,一般間苗二次,第一次在1~2片真葉時進行,苗距3 釐米X 3釐米。第二次間苗在3~4片真葉時進行,苗距(8~ 10)釐米X(8~10)釐米。苗齡一般15~20天為宜,在移栽時一定要在第一天澆足水,第二天切成土坨移裁,要避免傷根,縮短緩苗期。

  • 3 # 萬歲喝

    種植白菜的問題

    1白菜定植密度要合理,切記貪密或過稀。有的農戶在定植大白菜時,為了提高產量,過度密植,甚至有時候不論什麼品種都按每畝固定的株樹定植,結果達不到豐產的效果。

    合理密植是大白菜高產、優質的重要措施,但是不同品種的密度差異很大,因此要因品種而論,不能千篇一律。

    2 白菜捆綁可以防止白菜遭受霜凍,促進壯心,便於收穫。但是不能捆綁過早,因為捆綁過早,外葉的光合能效大大降低,妨礙大白菜的正常生長,不利於結球的充實。

    一般在收穫前10-15天,停止澆水,將蓮座葉扶起抱住葉球,然後用穀草在離球頂3-5釐米處將葉捆住,使包心更堅實並繼續生長。

    大白菜培育壯苗應把握如下幾個要點。

    (1)選好育苗床

    育苗床最好選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塊,前茬不宜栽培十字花科蔬菜。苗床的寬度1.0~1.5米。每栽1畝大白菜一般需苗床面積30~40平方米。做畦時充分施肥,可畝施腐熟廄肥3000~4000千克,使土壤鬆軟肥沃,施硫酸銨20~25千克、過磷酸鈣及硫酸鉀10~20千克或草木灰50~100千克。肥料與床土充分混合均勻達15釐米的深度。床面要平坦,最好預先充分澆水一次,使土壤自然沉落後再耙平,表土要細碎。播種期要比直播提早2~3天。

    (2) 苗床播種

    可用條播或撒播法,每畝苗床播種量200克左右。先澆水使苗床土壤透達15~20釐米,待水滲下後播種。為使撒播均勻,將種子與5~6倍篩過的細溼土均勻拌和再播。撒後再覆蓋細土0.8~1釐米厚。也可在平整好畦以後,按行距8~10釐米劃1釐米深的淺溝進行條播,覆土踏實後再澆水。最好支棚覆蓋或用其他方法遮陽和防雨。覆蓋銀灰色薄膜既可防雨,又可防蚜。

    (3)苗期管理

    若土壤水分充足或播種前已充分澆水,在發芽期內最好不澆水,以防沖壞幼苗及造成土壤板結現象。如發芽期內天氣高溫幹早,仍需小水勤澆或噴灌,以降低土面溫度。幼苗出土後應分次間苗,一般間苗二次,第一次在1~2片真葉時進行,苗距3 釐米X 3釐米。第二次間苗在3~4片真葉時進行,苗距(8~ 10)釐米X(8~10)釐米。苗齡一般15~20天為宜,在移栽時一定要在第一天澆足水,第二天切成土坨移裁,要避免傷根,縮短緩苗期。

  • 4 # 壯鄉陽崽

    要想種植大白菜,首先要選擇適合它的土壤環境。大白菜在中國的各地都能夠種植,尤其是每年的冬天以前人們都會大量的購買白菜,所以說白菜的市場需求也是比較大的。大白菜的適應能力非常的強,無論是什麼樣的土壤,都能夠適合它的生長。但是為了讓它的產量更高,質量更好,在種植的時候,最好還是要選擇土壤肥沃的沙土壤來種植。

    把地選擇好了以後,就開始進行耕地。耕地以前要給土地施一些比較有營養的農家肥料,大概每畝地要施三千千克左右的有機肥料,然後還要對土地施一些複合肥。在施肥的時候一定要和土壤拌勻,然後在耕地的時候,把肥料全部的混合在一起。耕地一定要認真仔細一些,如果土裡面有一些大的石塊,或者是一些草的話一定要清理乾淨,避免對於大白菜後期的生長造成影響。

    選種播種

    種植大白菜以前一定要選擇比較好的大白菜種子,對於大白菜品種的選擇,應該選擇產量高並且適應能力非常強的品種。而且在購買種子的時候,一定要購買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種子。只有種子選擇正確了,才能夠在種植的時候使大白菜的產量更高。而且現在人們在種植白菜的時候,一般都是選擇到市場上購買,只有購買最近一年的種子才能夠用種子的出苗率更高一些。

    在種植大白菜的時候有很多種方法播種,如果是育苗的方法的話,那麼首先要把種子種植在苗床上面。一般如果用育苗的方法種植以後,後期還要對白菜進行移苗定苗,才能夠讓大白菜順利的長大。如果是不想這麼麻煩的話,可以在種植的時候直接用穴播或是條播的方法播種。穴播的方法就是將土地按行的分開,大概每行的間距要在50釐米,每個行寬要在70釐米左右,大概每行裡面播種兩三排的種子就可以了。

    如果是用條播的方法,就是將每行的種子均勻的播撒開。然後等到幼苗長到三四片葉子的時候,開始給它進行間苗兒。間苗的方法也是按照每一株的間距大概要控制到三十釐米左右,每行的間距要在40釐米左右,這樣能夠方便後期的管理。無論是哪種種植方法,在幼苗長出來的時候一定要給它進行除草。如果雜草太多的話,是不利於白菜苗長出來的。

    間苗、補苗、移栽

    如果是育苗的方法,在後期移栽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幼苗澆水,然後再把種子按照適當的間距中,到準備好的地裡面;如果是利用穴播的方法種植,那麼就要看一下種子的發芽率高不高,如果有沒有長出的苗兒,要及時的給它補苗;如果是用條播的方法在苗長到五釐米左右的時候,要給它進行間苗,間苗出來的幼苗應該及時的移到其它的地方,避免對於大白菜造成浪費。

    管理與採收

    要想提高大白菜的產量,一定要給它適當的進行追肥。可以在後期的時候給它施一些硫酸氨以及其它的複合肥,而且在施肥的時候,也要給它適當的進行澆水。尤其是在移栽以後,要給它施一些肥以及澆水,這樣才能夠讓它在在蓮座期的時候結的球更大。只有在結球期的時候營養充足了,大白菜才能夠長得更好,而且為了讓大白菜長得更好一些,應該在平時的時候注意土壤的水分,如果土壤太乾的話,應該給它適當的澆水,大概兩三個月以後大白菜就能夠收穫了。

  • 5 # 大強小食

    大白菜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蔬菜,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家家戶戶都喜歡種植一些,可鮮食,也可製作酸菜或鹽菜,大白菜的口感極好,營養豐富。那麼大白菜在什麼時候種植好?該怎麼種?我有一些獨到的見解,給大家分享一下。

    種植時間

    大白菜主要是在秋季種植,根據它的品種不同播種時間可分為:早熟品種在8月上、中旬播種,中晚熟品種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種,而晚熟品種在8月下旬播種最宜。

    播前施肥

    大白菜可南北方皆可種植,所以它對土壤的要求並不高,能適應多種環境,但以富含有機質、疏鬆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最佳,選擇種植的地塊前茬不宜是十字花科,合理輪作。播種前一週進行整地施肥,將地塊深耕、耙細,在整平作畦,作畦時要開好畦溝,方便排灌。在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5000-7000kg,同時可搭配一些氮磷鉀複合肥50kg,將其均勻的撒在土壤生,將結合耕地,將肥料和土壤混合均勻。

    播種育苗

    選擇抗逆性強、耐寒力強、無病害的優良種子,播種時可採用條播、穴播和機播三種方法,選擇合適的播種方法進行播種,一般每畝用量在0.5kg左右。播種時控制株行距,如果氣候、土壤等條件較好時,可適當的密植,反之則要稀植。待種子發芽後,保持土壤溼潤,加快出苗,在生長到2-3片或4-5片真葉時,各進行一次間苗和補苗,併除去一些雜草、病苗、弱苗。

    幼苗定植

    當幼苗生長到有5-6真葉時,即可進行移栽定植,移栽時選擇一個晴朗天氣的下午,儘量避開正午強烈Sunny,增加導致成活率。同樣根據品種和土壤確定密度,移栽後立即澆水,保持土壤溼潤,以後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連續3天,以利緩苗保活。

    殺蟲護理

    每種蔬菜都有侵害自己的害蟲類,這些害蟲不及時消除,任其危害侵蝕下去,會嚴重影響白菜的生長,從而導致產量下降,侵蝕白菜的害蟲主要有蚜蟲,甘藍夜蛾,菜蛾等等,遇到這種情況需要立刻噴灑專門的農藥,以達到完整的清除害蟲的目的。

    田間管理

    大白菜的產量極高,所以需肥量極大,除了在整地時施足基肥外,還要適時的追肥,一般在苗期在施足基肥後是無需進行追肥的,如果沒有施足基肥,可每畝追施硫酸銨10公斤,施肥時撒施於幼苗兩側,不要直接施入根系,以免造成根系灼傷,施肥後立即澆水,可使肥料被快速吸收。在移栽後追施第二次肥,同樣是追施硫酸銨15-20公斤,開溝施入,澆水;第三次在蓮座期,追施硫酸銨30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結合培土進行;第四次在結球期,追施硫酸銨15-20公斤。澆水也是極為重要,要視氣候、土壤而定,在蓮座末期要控水,等第三次追肥後在澆水,而到結球時,大白菜對於水分需求極大,需時刻保持土壤溼潤。

    這樣的話培育的大白菜肯定棵棵茁壯,產量驚人,年年都是豐收年!預祝你白菜生百財,年年收入高!

  • 6 # 四季鄉村情

    種植白菜容易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1、定植密度貪密或過稀。

    白菜定植密度要合理,切記貪密或過稀。有的農戶在定植大白菜時,為了提高產量,過度密植,甚至有時候不論什麼品種都按每畝固定的株樹定植,結果達不到豐產的效果

    2、重基肥,輕追肥。

    在生產中一定要施好基肥,還要根據不同生長期進行追肥,但是不少農戶往往忽視追肥。

    3、重治病,輕治蟲。

    很多人種植對白菜的病害防治很重視,卻往往忽視了蟲害的防治,很多病害發生蔓延與蟲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蚜蟲是傳播病毒病的罪魁禍首,可以使白菜萎縮死亡。

    4、白菜捆綁過早。

    捆綁過早,外葉的光合能效大大降低,妨礙大白菜的正常生長,不利於結球的充實。

    如何培育白菜苗

    1、間苗定株分次來。

    白菜幼苗在兩葉一心、真葉4-5片時,分次間苗,留葉形正常且健壯幼苗;團棵後根據品種特性定株,並對缺苗斷壟、弱苗 病株及時補栽更換。

    2、合理水肥勿漫灌。

    苗期需水量不大,但氣溫高、蒸發快,應適時補充水分、保 持土壤溼潤,可與施肥、補肥相結合。如對生長偏弱的小苗,點 澆2-3次200-300倍的尿素水,促使弱苗生長;在結球初期和中期衝施複合肥10公斤/畝。切忌大水漫灌,防止軟腐、黑腐等病害傳播。

    3、中耕除草不可少。

    苗期適時中耕2-3次,疏鬆地表、防止水分散失過快,同時 清除雜草,減少病蟲孳生。定苗後中耕深度以5-6釐米為宜,以 促進根系生長。

  • 7 # 青億個

    白菜也是我們最為常見一種蔬菜。種植白菜一般是是在秋季進行,(大鵬除外外)其實白菜的病害比較多,可是我們常見的如1.霜黴病2.黑斑病3.白斑病4.炭疽病5.白粉病6.白鏽病7.菌核病8.褐斑病9.褐腐病10.葉腐.等……。 一:為了預防大白菜出現這種褐斑病,褐腐病,等……所以對同類的農作物避免其兩年以上的種植,可以選擇一些非常平整,土壤比較肥沃的菜地,並且要求它們具有非常好的排水系統,在去前一年的農作物收穫之後,一定要進行仔細的深翻,讓土壤能夠對裡面的一些腐爛成分進行分解,採用高壟栽植的方法。可以採取晚播的形式,避開一些天氣炎熱和雨水充足的季節,這樣可以讓它很好的對這些疾病進行預防。起到不錯的效果。 二:選擇好育苗土地最好選地勢高燥、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塊,前茬不宜栽培十字花科蔬菜。苗地的寬度1~1.4米左右。每栽1畝大白

    菜一般需苗床面積28~38平方米左右。做畦時

    充分施肥,可畝施腐熟廄肥2800~3800千

    克左右,使土壤鬆軟肥沃,施硫酸銨19~26千

    克左右、過磷酸鈣及硫酸鉀9~21千克左右或草木灰50~90千克左右。肥料與床土充分混合均勻達16釐米左右的深度。床面要平坦,最好預先充分澆水一次,使土壤自然沉落後再耙平,表土要細碎。播種期要比直播提早2~3天。 三:其實很多地區的白菜種植還是直播的較多,我們直播需要開溝2-3釐米左右的小溝,然後條播白菜,每畝地用種90-130克。播種後一般也會進行覆膜,又有利於白菜出苗。直播的白菜在定苗之前要間苗,到了4-5葉左右是就要定苗了。我們都要注意溫度的變化,我們說過白菜適宜的溫度是9-24度左右,大概晝夜溫差在9度以內,溫度過低白菜容易發生先期抽墓,溫度過高容易造成白菜的徒長問題。 四: 管理苗期

    若土壤水分充足或播種前已充分澆水,在發芽期內最好不澆水,以防沖壞幼苗及造成土壤板結現象。如發芽期內天氣高溫幹早,仍需小水勤澆或噴灌,以降低土面溫度。幼苗出土後應分次間苗,一般間苗二次,第一次在1~2片真葉時進行,苗距3.5釐米×3.5釐米左右。第二次間苗在3~5片真葉時進行,苗距7-9釐米左右。苗齡一般14~19天為宜,在移栽時一定要在第一天澆足水,第二天切成土坨移裁,要避

    免傷根,縮短緩苗期。

    四:還有一種方法是,育苗移栽大白菜一般應該在苗齡18天左右、幼苗4~6片真葉時進行。為保證成活率,移栽最好選擇Sunny不是很厲害的下午進行,要是移栽面積不是很大的話,最好傍晚時候移栽,移栽後立即澆水,水量可不太大。2~3天后,再適當澆水一次,以利於緩苗保活,此次澆水時可適量追肥,一般使用硫酸銨,其數量不要超過每畝30斤左右,肥料放在菜壟的兩側,由於菜苗還小,施肥不要過量,更不要距離小白菜太近,以免肥料燒傷白菜。

  • 8 # 宋城靜靜

    種植白菜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未成熟的抽薹,春白菜不進入成球期,為感受到低溫而春化,直接進入生殖生長,引起抽薹開花的現象。

    (1)發生原因

    氣候要素。 白菜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生活習性前期需要較高的溫度,結球期需要涼爽的氣候條件。春天的氣候特點是前期的溫度較低,後期的溫度較高。春氣候特點正好符合白菜生殖生長條件,容易抽薹開花。

    品種特點。 白菜品種對低溫適應性和抗蔓性有很大差異,選擇耐提取性弱的普通秋天的白菜品種,很容易在非常早的時期抽薹。

    播種定植過早。播種過早苗齡長,苗期長期間低溫條件,特別容易透過春化階段而抽薹。

    管理不合理。 有的菜農早在早期上市,提前種植大苗,之後定植於露天,大苗成苗期已經經過春化,定植後再次遇到寒流,就提取出一個球。一些蔬菜種植的育秧期常進行通風,使小苗春化不完全,定植於旱田後,肥水無法跟上,形成球內的窗簾,對商品性造成嚴重影響,採用直播方式,即使覆蓋薄膜,在出土小苗後也容易遇到低溫,可以春化,進而引起了抽選或球的內包。

    (2)預防和治療方法

    改變觀念。 春白菜栽培屬的反季節栽培,與秋白菜栽培有很大差異,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的栽培習慣、科學管理。

    選擇適宜的春播品種。 春季適宜生長的白菜的生長時間比秋季短,前期耐低溫,生育期短,冬季性強,應選耐脫模板高產品種.同時,春播的白菜品種,特別是露天栽培的品種,必須具備後期耐熱、抗病的特性。

    利用保護設施,合理配置種植時期和定植期。春白菜,可在陽或日光溫室中培育苗。適宜的定植期保證了苗定植後的夜間溫度不下降10℃,10cm的地溫穩定在13℃以上,春天結球的白菜齡一般為30天左右,從而推斷合適的播種期。

    加強了栽培管理。 採用了壟性多膜栽培。保護地栽培可以在定植後在擱板室的周圍覆蓋草,以防止寒冷和保溫。春季大白菜的生長期比較短,一般不需拔下苗,將肥料和水一起攻打,加快營養的生長,促進葉球的形成。

    適時採收上市。 春白菜在成熟後,應及時收穫並出貨,收穫期不宜過長。為防止後期高溫多雨,引起裂球腐敗或痙攣,減少食用和商品價值。對生長度不高,葉球成熟不相同的品種,收穫可以分為2~3次進行,可以保持產量和質量。

    2、不包心或包心不實

    (1)發生原因

    苗期已透過春化得到了未成熟的提取。

    品種的特點。一般春天的白菜冬季性強,而且要求日平均溫度達到高於,高溫季節來臨之前完成生長期。品種的生長期間過長,在後期的耐熱性差的情況下,有時會出現不包心或包心不實。

    播種期太遲,在高溫季節到來之前不能成球;肥水不夠,植株生長不快,營養生長速度沒有快過生殖生長速度,同樣出現不包心或包心不實。

    (2)防治方法

    選擇的品種必須滿足以下條件:一個是耐提取墓。二是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種。三是結球期的耐熱性較好。

    播種期不要太遲,一般不能比4月上旬晚些。

    在陽畦或日光溫室中育苗,儘量不要使生長前期成為低溫而透過春化。

    生長前期透過控制澆水提高地溫,在蓮座期後強化肥水的管理,促進白菜的快速營養生長,縮短生長週期,在抽薹前即可上市。

    3、成球期的病蟲害嚴重

    (1)危害特點。春天鵝蟲類的發生特點是前期病蟲害少,結團期蟲害嚴重。成球期氣溫上升,雨水也增加,各種蟲害變得盛行起來。在捲心菜結球前,青蟲侵害了蔬菜的心,在白菜的蔬菜中充實,從外觀上看,結球很好,其心已經被青蟲吃破了,失去了商品的價值。如果下雨,雨就會把蟲子的眼睛浸在球的心裡,引起腐敗。春白菜病害比較輕,但結球期因高溫多雨,易發生病和軟腐病,軟腐病是春天白菜損失的主要病害。

    (2)預防方法。

    事先預防蟲害,開始包裹白菜的心時,全面噴灑1次農藥預防蟲害,及時噴灑蟲害。

    4、大白菜的冷害和凍害

    (1)危害特徵,春天的溫度起伏大,出現了“恢復春寒”現象,白菜容易發生冷害或凍害,影響產量,甚至達到了收穫。冷害是指氣溫在10℃以下時,白菜的生長緩慢,透過春化容易抽薹。凍害是當溫度低於0℃時對白菜造成的傷害。

    (2)對預防和治療的方法

    煉苗。春季育苗栽培時幼苗齊整後進行苗床通風,並根據天氣的變化使通氣量逐漸增大,對苗進行低溫鍛練,提高了苗的耐寒性。

    增加了保護設施。一個是設定風障,遮斷冷氣,在風障之間應該保持比較密集的距離。二是開啟溝栽植,覆蓋薄膜。

    臨時加溼。保護地栽培在寒潮到來時,可在育苗架或生產棚建造簡易煤爐,升溫,提高梯下溫度,防止凍害。

    中耕。春天的氣溫逐漸上升,在土壤蓬鬆的時候,可以很好地吸收和儲存太陽的熱量,在低溫時,土壤中積蓄的一部分熱可以緩解凍害。

  • 9 # 川北梅姐

    第一,大白菜要培育壯苗。大白菜育苗,①選擇適合本地種植的大白菜品種。②施足底肥。育苗底肥可以使用透過發酵腐熟的人糞尿、農家牲畜糞肥、雞糞肥等等自然有機肥料。③選擇播種時期。播種時間不能選擇過早,避免高溫天氣,對出苗不利,一般選擇在立秋節後3~5天最為適宜。④育苗前,苗床要選澆透水後再播種。

    第二,大白菜要下足底肥。大白菜移栽前,應該先施足底肥。適合大白菜的底肥有腐爛的人糞尿、豬糞肥、牛羊糞肥、雞糞肥、餅肥和火糞肥等等,一般每畝4000~6000千克,或者三元復混肥50~60千克,硫酸銨20~30千克深施後,再整地等待移栽。

    第三,大白菜要適時移栽。大白菜育苗滿30天后,就可以移栽。移栽前,幼苗選要使用吡蟲啉和多菌靈混合溶液防治菜蚜蟲和菜青蟲以多種病害,再移栽。移栽密度為20×25㎝左右,不可過密,也不能過稀。移栽後即時澆水定植。移栽時,若是遇上秋旱,幼苗定植後,要每隔2~3天一次。

    第四,大白菜要施好苗肥。大白菜移栽定植後,使用稀薄的人糞尿結合澆水,追施苗肥,每隔3~5天追施一次。同時,要注意菜地中耕鬆土,促進生根。在起球期,每畝使用三元混合型復混肥25~30千克,撒灑均勻後,中耕鬆土,將肥料埋入土層,並且澆適量的水補墒。

    第五,大白菜要防好病蟲。大白菜在移栽後,要注意蚜蟲和菜青蟲的危害,使用噻嗪酮、溴氰菊酯、吡蟲啉等等藥劑防止。另外,在大白菜起球期前後,防治好灰黴病、霜黴病、爛心病等等以及因缺素症引起的病害,可以使用霜黴利、惡黴靈、福美雙等廣譜殺菌劑防治。

    總之,大白菜種植,要培育壯苗,適時移栽,施足底肥,澆足定植水,注意合理密度。定植後要即時追施苗肥和起球肥,同時注意中耕鬆土,適時補墒,防治好病蟲害,注意缺素症,避免因大白菜缺少微量元素肥料引起的病害。

  • 10 # 大山世界說

    陸佃《埤雅》說:“菘,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謂之白菜。”從白菜走上餐桌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作為一種中國原產的蔬菜,白菜不僅受到我們國家人們的喜愛 ,還流傳至歐美等很多國家,是值得我們欽佩和愛惜的蔬菜品種。

    大白菜雖然栽培比較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受氣候環境和土壤質量等因素的影響,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嚴重影響白菜的產量和質量,依據不完全統計大白菜不包心、乾燒心、根蛆幾個問題在白菜的生長髮育過程中較為容易出現。

    一、大白菜不包心、乾燒心

    正常生長的白菜進入蓮做期以後,從心葉部位開始葉片向內收攏,一層層的葉片緊緊的裹在一起,就是我們常說的白菜包心,但是這個時期有些白菜會出現葉片向外分散不包心或者是心葉腐爛的現象,究其原因跟田間肥料、水分供給不足和發生病蟲害相關。

    1、肥水管理不當

    一些農民朋友在栽培白菜的過程中,為了促進白菜莖葉的生長,會單一施用較多的氮肥,又或者不注意及時給白菜增加水分和澆水時多時少,這些情況均會導致白菜的營養供給不足,出現大白菜不包心或者乾燒心的情況。

    大白菜的乾燒心主要是由於植株中缺鈣引起的,雖然我們栽培的土壤中可能並不缺少鈣元素,但是田間乾旱或者土壤中含有過多的氮和鉀元素時,會影響白菜對於鈣元素的吸收,導致白菜出現缺鈣乾燒心的情況。

    2、病蟲害

    在大白菜的生長髮育過程中,白粉病、霜黴病等病害,蚜蟲、菜青蟲等蟲害時有發生,當這些病蟲害發生以後,會破壞白菜的營養器官導致白菜發育不良出現不包心的情況。例如白菜霜黴病和白粉病發生後,葉片會出現生斑枯黃的現象,蚜蟲發生時會吸食大量的汁液並可引起白菜病毒病,導致葉片出現腿綠皺縮的情況,這些都會導致白菜的營養器官受損,不能正常的進行包心。

    綜上在在大白菜的栽培過程中,要在播種前施足有機肥,後期的管理過程中,需要結合白菜對肥水的需求,在不同的時期配合施入氮磷鉀肥,並時常小水勤澆來滿足白菜對肥水的需求,才能較好的預防此類情況的發生。

    二、大白菜根蛆

    大白菜根蛆是種蠅的幼蟲,例如危害秋季大白菜的是蘿蔔蠅的幼蟲,這些種蠅在全國各地都有,具體的樣子跟我們日常生活常見的蒼蠅差不多。它們每年的冬天的時候在以蟲蛹的形態在土壤中過冬,等到春季氣候變暖就會出來進行繁殖。

    一般它們會把自己的卵產在大白菜幫的基部附近,這些卵孵化成幼蟲後鑽到就近的土壤中,以啃食大白菜根部的表皮為生。被啃食過的白菜根據由於有傷口,極為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染。例如白菜軟腐病的病菌,就特別容易透過白菜的傷口部位侵入,導致白菜出現葉片生斑、萎蔫和腐爛的現象。

    綜上在大白菜的種植過程中,對於經常發生根蛆的田間要提前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及時的滅殺土壤中的蟲卵來減少蟲害的發生,在栽培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根蛆發生,可以用噴施敵百蟲粉、撒播石灰粉的方法來進行預防,對於已經出現的根蛆可以透過用藥劑灌根方法進行根蛆的滅殺。

    以上是我瞭解到的大白菜種植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兩個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在栽培大白菜的過程中選擇適宜當地自然環境品種進行栽培,加強肥料和水分的管理能夠較好的培育壯苗來抵禦病蟲害的發生,因此建議題主做好栽培前的整地和施肥農事,輔助後期的管理來培育大白菜。

  • 11 # 西北芳姐

    我們村上就是產大白菜的,

    要想種植大白菜,首先要選擇適合季節,在我們老家都是立秋前一星期最適合播種,還有就是它的土壤環境。大白菜在中國的各地都能夠種植,尤其是每年的冬天以前人們都會大量的購買白菜,所以說白菜的市場需求也是比較大的。大白菜的適應能力非常的強,無論是什麼樣的土壤,都能夠適合它的生長。但是為了讓它的產量更高,質量更好,在種植的時候,最好還是要選擇土壤肥沃的沙土壤來種植。

    把地收的雜草拾乾淨了以後,就開始進行耕地。耕地以前要給土地施一些比較有營養的農家肥料或豬糞,大概每畝地要施三千千克左右的有機肥料或一三輪車豬糞,然後還要對土地施一些複合肥。不敢是施肥還是豬糞一定要和土壤拌勻,然後在耕地的時候,把肥料全部的混合在一起。耕地一定要認真仔細一些,如果土裡面有一些大的石塊,或者是一些草的話一定要清理乾淨,避免對於大白菜後期的生長造成影響。

    選種播種

    種植大白菜以前一定要選擇比較好的大白菜種子,對於大白菜品種的選擇有很多,應該選擇產量高並且適應能力非常強的品種。而且在購買種子的時候,一定要購買適合當地氣候環境的種子。只有種子選擇正確了,才能夠在種植的時候使大白菜的產量更高。而且現在人們在種植白菜的時候,一般都是選擇到市場上購買,只有購買最近一年的種子才能夠用種子的出苗率更高一些。

    在種植大白菜的時候有很多種方法播種,如果是育苗的方法的話,那麼首先要把種子種植在苗床上面。一般如果用育苗的方法種植以後,後期還要對白菜進行移苗定苗,才能夠讓大白菜順利的長大。如果是不想這麼麻煩的話,可以在種植的時候直接用穴播或是條播的方法播種。穴播的方法就是將土地按行的分開,大概每行的間距要在50釐米,每個行寬要在70釐米左右,大概每行裡面播種兩三排的種子就可以了。

    如果是用條播的方法,就是將每行的種子均勻的播撒開。然後等到幼苗長到三四片葉子的時候,開始給它進行間苗兒。間苗的方法也是按照每一株的間距大概要控制到三十釐米左右,每行的間距要在40釐米左右,這樣能夠方便後期的管理。無論是哪種種植方法,在幼苗長出來的時候一定要給它進行除草。如果雜草太多的話,是不利於白菜苗長出來的。

    間苗、補苗、移栽

    如果是育苗的方法,在後期移栽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幼苗澆水,然後再把種子按照適當的間距中,到準備好的地裡面;如果是利用穴播的方法種植,那麼就要看一下種子的發芽率高不高,如果有沒有長出的苗兒,要及時的給它補苗;如果是用條播的方法在苗長到五釐米左右的時候,要給它進行間苗,間苗出來的幼苗應該及時的移到其它的地方,避免對於大白菜造成浪費。

    管理與採收

    要想提高大白菜的產量,一定要給它適當的進行追肥。可以在後期的時候給它施一些硫酸氨以及其它的複合肥,而且在施肥的時候,也要給它適當的進行澆水。尤其是在移栽以後,要給它施一些肥以及澆水,這樣才能夠讓它在在蓮座期的時候結的球更大。只有在結球期的時候營養充足了,大白菜才能夠長得更好,而且為了讓大白菜長得更好一些,應該在平時的時候注意土壤的水分,如果土壤太乾的話,應該給它適當的澆水,大概兩三個月以後大白菜就能夠收穫了

  • 12 # 涼城利川一份子

    種植白菜相對簡單。用移栽也可以。用種的方法也可以。

    移栽的話麻煩一點,要做種子的箱床,用農家肥拌溼箱床土,就可以撒上種子。等幼苗長到七八釐米,就可以移栽啦!栽的時候用農家肥。因為用化學肥料的話,移栽的時候傷到了根部。同時化肥也會傷到根部。導致幼苗反而不長。還會死掉,等幼苗生機過後還是以農家肥為主加點尿素。催生幼苗。

    在地裡挖一個小坑直接種植的話,坑裡面只要加些農家肥就可以啦。撒上種子。肥土掩埋。等幼苗長起來七八釐米以農家肥為主加點尿素。催生幼苗。

    兩者同時種植的話,後者比前者長得要快。但是幼苗時期,其他病症都沒有。主要是蟲,蟲子會把苗葉吃個千瘡百孔,就要用殺蟲劑加以防止。否則用草木灰,撒在白菜上面。

    白菜主要是防蟲。幼苗到剛開始包芯的時候。每一兩個月以農家肥為主,加點料是催生。全包過後,就不需要肥料催生了。

  • 13 # 壯鄉小美

    白菜在我們的餐桌上很常見,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都種有白菜。對白菜有所瞭解的人應該知道,白菜比較耐寒,喜冷涼氣候,所以適合在冷涼的季節裡種植,很少有人在夏季天氣炎熱的時候種植。雖然可以種植,但相對來說品質沒那麼好,產量也比較低。但現在可以大棚種植,所以溫度就不是問題了,可以說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但相對來說很多人都是在3-4月份或8-9月份播種,這樣的氣候適合它生長,存活率高,產量也高。那種植白菜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如何培養壯苗?

    一:種植白菜容易出現的問題。我家也種有白菜,也見過白菜在生長期間遇到一些問題,總結起來有以下4點:

    1,白菜乾燒心(即白菜外表不錯,但裡面乾枯或者爛掉的情況)。種過白菜的人應該都遇到過白菜乾燒心的問題,一旦出現這種問題就影響了白菜的產量和品質,效益也會降低。引起白菜乾燒心的原因有施肥不當、土壤缺鈣、土壤乾旱或者溼度過大。

    防治白菜乾燒心的方法:(1)施放適當氮磷鉀肥料,同時要施放含鈣元素的葉面肥料;(2)合理澆水、排水,避免土壤過於乾旱或者潮溼。

    2,白菜不包心或包心不緊。白菜不包心,那種了後就沒什麼效益了。而白菜不包心或者包心不緊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低溫高溼引起,其次還有施肥不當、水分供給不足等引起。

    防治方法:(1)溫度過低的時候可使用小拱形棚或者搭建大棚,使得溫度適合白菜生長。(2)遇到連續雨天,土壤水分過多,就需要把菜地裡的水分排出去了,所以在種植白菜的時候要起壟,方便排水。(3)天氣乾旱的時候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度。(4)在白菜生長期間不能只施放氮肥,一般以鉀肥磷肥為主,同時要施放葉面肥哦。(5)白菜生長到一定的時候,可用稻草將菜葉綁起來,利於它包心。

    3,白菜抽薹。白菜抽薹是指它隨著花芽的分化,莖開始迅速生長,植株變高。白菜一旦抽薹,那就沒什麼經濟價值了,很少賣得出去了,只能自己吃了。白菜抽薹因素不少,主要是和它的品種、氣候、肥水管理等有關係。

    防治方法:(1)選擇生長週期短的早熟品種。(2)白菜喜冷涼的氣候,溫度過高過低都不好,所以要做好保暖措施,如使用小拱形棚或者大棚來控溫。(3)施當適量有機肥。

    4,白菜爛根。白菜爛根也是經常見的了,一般遇到連續雨天或者大水漫灌,導致白菜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就會導致白菜爛根了,還有就是施放未催熟的農家肥

    防治方法:(1),選擇排水系統好的地塊,避免積水,雨後要及時排水。(2)澆水的時候避免灌溉太多,導致白菜浸泡水中太久,適當澆水即可。(3)施肥的農家肥要催熟了再施用。

    以上4點是我對白菜種植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及提出的防治方法。

    二:如何培育白菜壯苗。無論是直播苗還是育苗移栽,都希望培育出壯苗,這也是白菜高產的重要因素。

    1,整理育苗床並播種。選擇肥沃的土地,深耕細作,施放適當農家肥並撒上適量水分。把選擇種的白菜種子撒到土壤裡,覆蓋一層土壤。為了白菜種子有好的溫度發芽,可使用小拱形棚或者搭建大棚控溫。白菜種子在8-10℃可發芽,20-25℃發芽迅速。所以用拱形棚或者大棚控溫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2,進行肥水管理。在澆水的時候要適當,不要大水灌溉,以免將白菜幼苗露出地面,造成幼苗死株、東倒西歪等現象。

    3,合理間苗。種子撒到土壤裡有的一些地方會出現過密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間苗了,保證幼苗有足夠的空間生長,並且養分充足,達到苗齊、苗壯。

    4,移栽。白菜有5-6片葉子的時候可以移栽了。在移栽前先淋上水分,這樣拔起來的白菜幼苗才不容易斷根並保留有土壤,而且拔的時候是捏住它根部,而不是葉子哦。把幼苗放到挖好的穴,並施放適量催熟農家肥,覆蓋泥土並淋水即可,株距為35-45cm左右。要注意的是選擇的白菜幼苗一定要選擇長得好且比較壯的幼苗哦,這樣種出來的白菜才會更好。

    5,田裡管理。移栽後會有一個緩苗期,這時候就需要觀察菜地情況,該補苗的就補苗,該施肥的就施肥,該除草的就除草了。同時也不要忘記防病害哦。

    以上是我對培育白菜壯苗的見解。

    種大白菜需要需要的問題:

    1,選擇肥沃、透氣性好並且排水系統好的土地,這樣利於它生長和管理。

    2,白天喜冷涼氣候,所以種植的時候可以根據情況來用小拱形棚/大棚控制溫度,達到適合白菜生長的溫度,同時可避免霜凍的發生。

    3,澆水施肥要適當。避免漫灌,導致白菜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同時施放農家肥的話要發酵催熟了再用,避免燒根,如果是氮磷鉀肥這些,施放的時候要遠離白菜根部。

    4,白菜生長到一定的程度,可用稻草將菜葉綁起來,促進白菜包心。

    5,遇到連續雨天,要及時排掉地裡的積水。

    總結,種白菜說難不難,但遇到的問題也不少,所以種植的時候可以多向有經驗的人學習,靈活運用,不可盲目照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廚師容易學嗎?如何學好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