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44319796352

      一、語言和意境的運用

       我們都知道,現代詩歌有三個明顯而具體的要素,它們是:語言,意境和韻律由此可見語言和意境對一首現代詩歌有多麼關鍵的作用如果要鑑賞一部現代詩歌的好壞,這兩個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作為一種詩意化的文學體裁,在語言這方面,就更有著不可言說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部現代詩歌裡,如果語言優雅而別緻,就必定有一些嚼頭和看頭;而如果語言使用不當,就會敗壞整個作品的氛圍和格調至於意境,我個人認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圍的一些東西,可以是一幅幅開啟的畫面,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也可是一種感觸或哲思,禪意也就是說意境的劃分大致兩類:有形和無形,能看得見的物體和畫面,就是有形的意境;還有一種意境是無形的,因為並沒有那種畫面合物體,這種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種思想,或感悟。

      二、韻律和節奏的把握

       凡是接觸過文學的人,我們都知道韻律的意思在古典詩詞裡,韻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韻律,或韻律不整,那麼古典詩詞就不能叫詩詞,最好的詩詞也會失去看頭

       新文化運動後,在早期的現代詩歌裡,詩人們對韻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細緻在早期現代詩歌作品裡,我們經常能讀到那些韻律和節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這些好作品帶給我們的感受,通常是閱讀輕快,優美,抑揚頓挫,也或幹練,大氣,醇厚,回味悠長這些韻律和節奏的佳作,同時也是最好的朗誦作品

      三、清新靈動法

       我們都知道,詩歌都是由每個細緻的句子構成這裡的清新和靈動,指的就是句子的表達和結構一個句子的構成,有許多種方式,在表達上,一般個人都喜歡用自己慣用的手法和個性來組織語言,有拖沓的,凝練的,清新和雅緻的,也有繁瑣和囉嗦的,詩歌水平和風格的差異,我想首先就是來源於一個人組織語言能力的差異吧清新其實只是一種感覺,是清爽和鮮活的組合如果一個句子的組合或一首詩歌的表達能達到這點,給讀者默默間送去清爽和鮮活,又怎能不令讀者喜歡和動容?

      四、擬人法

      說到擬人,我們都知怎麼回事,而詩歌裡的擬人,並不是單純的比喻,如果是這樣,那麼詩歌就要丟失原本具備的詩意,語感和意韻

      詩歌中的擬人法,是指將要表達的主題或物象形象的人物化,或借用人物的某些個性的特點來詠物,如果表達恰當,甚至能讓虛擬的人和真實的物共成一體,借人詠物,以物喻人,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可比擬。

      五、素描法

      說到素描,我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就是用鉛筆在白紙上畫下物體或人像,也可以是粗象的思維那麼,詩歌是用語言組合起來的,又怎麼來用筆來繪畫呢?呵呵,寫詩時咱們不必借用鉛筆,有時候,語言就是最好鉛筆,在我們的手中,利用意境和韻律,咱們可以描繪出一幅幅比鉛筆和白紙更加美麗的畫面而且,這些畫面裡,不只有美麗,粗獷,細膩,或朦朧,還有圖畫作品所不能及的柔美,感性,優美的意境,詩意,以及開啟的哲思,讀起來餘香滿口,回味悠長下面。

      六、排比法

       感覺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寫作手法生活裡我們經常會用到這個手法所以也就不再解釋排比的結構和意義咱們具體來談談排比在詩歌裡的作用,以及排比方法在詩歌語言裡獲取的力度與深度

       我們都知道一個好的詩歌,不只是語言的詩意和表達的舒緩和清新,還需要一些思想和力度在黑暗年代,有力度的文學作品同時也是針對現狀以及對一種光明和良知的喚醒,比如魯迅先生就曾留下“與其苟延喘息,不如從容燃燒”的有力名句,也因此而喚醒過千千萬萬民眾

       在和平的年代,咱們自然不必去呼喚光明,但對於生活裡千千萬萬美好,善良,寬厚而純樸的人或事物植物,咱們都可盡情讚揚,並歌頌,哪怕是一滴水,一根草,一縷金色陽光,都蘊含了無比的智慧和感恩,是完全值得我們去歌頌的而在表達的力度上,排比不失為一個極度蘊含力度的方式。

      七、隱喻法

      簡單的說,隱喻是一種比喻,用一種事物暗喻另一種事物然而,隱喻是一種神奇的語言現象,很多時候能觸動讀者的心絃,帶動讀者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隱喻大體分三種:無形的隱喻、有形的隱喻、以及有形與無形結合的隱喻。

      八、修辭的節制

      “修”,指修飾,“辭”,本意是辯論的言詞,後引申為一切的言詞“修辭”是指在表達語言過程中,利用多種語言手段,以儘可能達到更好表達效果的一種語言活動

       我們知道,作為文學體裁的一種,詩歌有著與別的文學體裁不能比擬的細膩與柔情,所以更需要修辭的運用來達到詩意化和個性化而修辭的巧妙把握和利用又是重要的,如果不使用修辭,那麼詩歌必定是不能成詩歌的,而如果修辭氾濫,則詩歌語言難免會繁瑣,拖沓,如同濃妝豔抹的女人般粗俗,令人索然無味。

      九、返璞歸真法

      幾乎所有人都能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返璞歸真”指回復到其原始的淳樸本真狀態璞,本義是蘊藏有玉的石頭也指未雕琢的玉這裡引申為天真,淳樸的意思。

      十、結尾的巧妙處理

        一直覺得一首好的詩歌作品,不僅有好的開頭,好的主旨,還應該有個漂亮的結尾這裡的漂亮,並不是指華麗的表達或句子結構而是相對於作者表達的中心和主題,在結尾時利用寥寥數字,或將主題拉到高處,或提出問題,或留下思索,或巧妙解答問題,極大開啟主題和空間的深度,給讀者留下思考或哲理,餘味深長

       巧妙處理詩歌的結尾有什麼作用呢?第一,假使一首詩歌作品,在表達上一般,開頭或主旨平淡,但一個高高揚起的結尾有時卻能彌補詩歌前體和中間的不足,令一般變得雅緻,令平庸變得精彩,甚至帶給讀者峰迴路轉的感覺;第二,不管詩歌的開頭或中間處理如何,結尾仍是重要的,大家都知道“虎頭蛇尾”並不是一個好的物象,結尾的把握不當,也甚至就敗壞了詩歌之前留下的完美氣息,成為一個可遺憾的敗筆;第三,我們都知詩歌這個文學體裁潛伏著唯美的格調,而結尾的處理更能帶動這種內功格調,不論主題和表達的手法,以及深度,我想,讀後能令讀者餘味無限,回味深長的作品,那麼就必定有一定的魅力了;第四,如果是有力度的詩歌作品,語言和主旨把握得當,結尾處理巧妙,那麼還能更大限度開啟作品表達的力度和深度,令詩歌整體更具說服力。

  • 2 # 文史猿

    如果只是喜歡現代詩可以從網上找一點基礎的東西學學就行,可以當做娛樂隨便寫寫。要是有強烈的創作慾望那你就最少熟讀幾百篇現代著名詩,多背一點古詩詞,儘量不要學一些刻板的規條。

    詩本來可以當作一件藝術品,是有生命的,在黑格爾的《美學》中寫過,詩的創作是藝術和浪漫的極致表現,是觸及靈魂的,當你的創作慾望特別強烈時,如果你動筆你的慾望會把你的靈魂與情感凝結成文字,所以你會發現你能寫的不說能媲美名家吧,至少能把自己的感情抒發的行雲流水!

    寫詩無論是現代詩還是古詩都是特別痛苦的,麻木的狀態下才能寫出一首好詩,對於正真的詩人可能都經歷過從地獄到天堂只是經歷過人間的過程。孤獨是滋養詩的最好養料,真正的詩人沒有多少是與快樂,愉悅的,如果有那他的詩一定是膚淺的。

    詩是與靈魂相輔相成的,愉悅的時候你的靈魂不會得到你太多的眷顧,所以你此時的情感多傾向於身體的愉悅,也就是表面的!然而孤獨,落魄,無助的時候,你的靈魂會不斷的接受拷問,你身心的痛苦會有強烈的慾望迸發出來,如果用簡短的文字來記錄下你的感情,那便是屬於你自己的詩,此時你會認為外人對你的詩的品評已無關緊要,因為這是你自己的詩,懂得人自然會懂,不懂得也無需理會。達到這種境界也許你才算瞭解怎樣去寫詩。

    如果你真想做一個詩人,或許等你去一趟地獄,再回到人間,便能悟到什麼是真正的詩!

  • 3 # 書喜28

    回答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俗話說,現在寫詩的人比看詩的人還多,儘管現代詩流派不少,但依我看,無非就是一個字:亂。亂抒情,亂寫意,無病呻吟,故做高深,全沒了古詩的意境美,語言精,蘊意深。

    但既然題主問到了這個問題,我簡單談點看法吧。

    第一,要選自己最熟悉的東西寫。這就涉及到題材問題,本人喜歡古詩,偶爾也看過一些新詩,發現一些人什麼都寫,有些顯然對所寫事物不熟悉,只能亂髮感慨。

    第二,要寄情於物。無論舊體詩,還是新詩,都是詩人情感的噴發,沒有情又何談詩呢?為寫詩而寫詩,只能是拼湊文字,無病呻吟。

    第三,新詩也應有節奏感。舉例來說,"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兩句,其節奏可為二二一,也可為二三式,節奏感極強,讀起來鏗鏘有力。新詩是否應注意這些呢,我發現有些新詩,歐化的句子太長,不符合中文習慣,朗讀起來彆扭。如果在照顧節奏的同時,適當注意韻律,豈不更好。

    第四,詩就是詩,不要把散文或一些所謂的心靈雞湯,分行寫成詩。這樣的詩目前還真不少,尤其是一些敘事詩,這樣寫得還真不少,讀起來索然無味。

    第五,切忌語言上的晦澀。這一點,我們應從古人哪裡汲取營養,我們讀一些古詩,儘管古言古語,但今人幾乎不用翻譯都能懂,如《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是何等的直白,其意境卻十分深遠,反而有些現代詩卻讓人不懂了,豈不是笑話!

    第六,儘量避免寫口水詩,當然"梨花體"的口水詩也有好詩,只是儘量避免罷了,因為那也是需要功夫的,要能從普通事物中看出人生哲理才行。所以儘量用意象創造意境,既抒發情感,又體現出詩的美。

    寫現代詩,我是外行,只根據個人感受談這些,不妥之處,見諒。

  • 4 # 無技大師詩書畫

    首先,詩歌緣於生活,是詩意的棲居。生活是詩歌創作的源泉,是對生活的提煉和感悟體會,然後透過具體的意象來表現出詩人的獨特感受,演繹不一樣的人生。例如,表現孤獨的主題,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每個人對孤獨的理解感受不一樣,所以表現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樣,意象的選擇也不同,我身邊的一個詩人朋友,他天天用牆壁上的壁虎漫步來表現,而我曾經使用蟑螂夜深人靜的時候在溜達,而最突出的,是有一次我使用了老鼠爬樓梯來比喻時間在爬樓梯,充分表現了人物孤獨的存在狀態

    題目《存在》

    一一林漢龍(福建)

    老鼠經過的時候

    我看見時間在爬著樓梯

    其次,我認為詩歌應該生活化,通俗易懂。因為我覺得隨俗才能脫俗。現代生活的多樣性,詩歌也應該與時俱進,充分融入其中,才能豐富多彩,例如現在的微信收款,是現代生活的慣例,所以我也以此為題,而且也寫了生活中那些阿狗哥瘋婆子,他們也與時俱進,學會了用微信收款,藍芽音箱。。。

    第三,要學會提煉 ,豐富詩歌的語言,開拓創新,多做嘗試,俚語方言,網路語言,都可以運用。

  • 5 # 易寶盆周易文化交流

    一首好的現代詩,就象破土而出的春筍,象黎明的第一聲雞啼,它帶著一股勃勃生機,從詩的地平線上升起。引起人們的關注。不管從構思、題材和表達方式看,既要有現代派詩中的那種不規則美,也要有現實主義詩的清新和活潑。做為從事詩創作的詩作者即可以在創作的道路上模仿名家,也可以獨闢蹊徑,不跟在別人後面走,不人云亦云既是一種真正詩作者的勇氣,也是一種卓越才華的表現。

    一般來說,作品小巧玲瓏,晶瑩別緻是十分逗人喜愛的,精萃和簡煉是好詩的典範。小詩是比較難寫的,因為它要的凝鍊性和純度都比較高,要求爆發力要強,要求詩意要濃。詩思超脫,如能辯白與描繪、形象與哲理兼備,互相結合,互為補充則更佳。

    一首好的現代詩,不是擁有那種華而不實的浮華美,不是那種輕飄飄的美。應該是花朵釋放出來的芬芳,是果子裡溢位來的甜謦;不只是用語俏麗,而是在迴應全詩中,產生一種整體結構上的美。用一枝靈巧的筆,以景作緯以情作經,呼風喚雨般地把大自然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會動的和不會動的、有色的和無色的編織成一個個夢。

    在詩的構思上,要凝鍊,就象用了一種有效的凝固劑,讓讀者在讀到該使人爆發驚喜的地方,能把讀者的感情驟然提升上去,顯得有力量。在文字上詩要如行雲、如流水、通俗明朗,毫無艱澀這感。但又不能流於淺薄,雖明朗卻不粗俗,在流暢中追求含蓄,在明朗中追求優美。詩意就在那回旋的詩輪上向外輻射,噴灑。越讀含意越深,越讀詩味越濃。

    只有思想和藝術並存,在注意作品思想性的同時,也要注意藝術的營造。例如語言清麗,格調清新,意象鮮活並富於變化等。都應該是詩作者在藝術追求中所顯示出來的特色。只有實際上內容含蓄,思想深層,應用象徵手法,才能亦實亦虛,使作品顯得層次分明,含意雋永,不失為一首好詩。只有把精神生命誕生描繪得清新可人,才能有一種寫意畫的韻味,既悅人眼目,也給人啟示和回味。彷彿是輕音樂引著你的心魄遠遠地、遠遠地飄然而去。

  • 6 # 木若水

    陽春白雪

    萬千絲絛垂地

    掛不住滿樹銀裝

    風拂細柳

    隨和煦Sunny

    點點滴滴

            我們知道,聯想和想象,是萬作之源,沒有聯想和想象,創作不了作品,也欣賞不了作品。我上面的這首短詩,就運用聯想和想象,所選意象,所表意境,應該是較為豐滿且恰入詩題。用“細柳”之“絲絛”,白雪之“銀裝”,“陽春”之“Sunny”(這裡“陽”字出現似有損境之疑),來表現“陽春白雪”。說實話啊,大家別笑話,我這首詩的想象從何而來,恐怕大家想不到——我是接到這個題目之後,去搜“陽春白雪”圖片,然後由一幅很有意境的畫面進行想象的。

           還有一點,就是煉字!詩,是以字為單位來計算的,微詩則更是如此。

           我記得在我在往詩歌群裡發這首詩的時候,曾廣泛徵求大家的意見,用“扶”好呢,還是用“拂”好呢?說出來大家別笑話,我寫完一首詩,大多是先給愛人看看,讓她挑挑毛病。這首詩寫完給她看,她說,用“拂”字是不是更好?(我本來用的是“扶”字)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我就在我們教研群裡發了這首詩,讓同事們幫我定奪。大家說法不一,有的說用“扶”好,有的則傾向於用“拂”,還有的提出用“撫”。後來大家一同研究還是用“拂”好——儘管用“扶”或“撫”擬人化更強,但還是用“拂”字,更能表現出“掛雪”的“細柳”在柔和的春風吹拂下,枝條(“絲絛”)輕盈搖擺,樹上的“銀裝”(白雪)隨枝條的搖擺,“點點滴滴”地融化這種情境。

            

  • 7 # 根言木語

    《綠草家族》

    春風引路

    它們緊隨其後

    山巒郊野出現了

    一個溫良的綠色家族

    春旱 它們與命運抗爭

    是春風吹又生的忠實信徒

    泥土擋不住腳步

    因為草與草手拉著手

    葉想綠 大地提供顏色

    莖要長 空間讓出高度

    它們勇於攀登懸崖峭壁

    爬到樹木不敢去的高度

    它們愛戀大美

    在唐詩宋詞裡逗留

    它們聽懂我們的呼喚

    將青山綠水當作任務

    小草書寫綠色的文章

    節令是文章的句逗

    小草露珠裡有顆太陽

    照耀著我們的吟唱與朗讀

  • 8 # 塗之人995

    “你看那滿山滿樹的紅花/那是戰士們鮮血和生命”——李瑛的《戰士之歌》。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臧克家《有的人》

    “紅燭啊/這樣紅的燭/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有這般顏色”——聞一多《紅燭》

    動人心魄,明白如話,讓你想起很多。這三位都是中國現當文學史上有名的作家——一個比一個歷害。

    外國的。

    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德—海湼:“憂鬱的眼裡沒有眼淚/他們坐在織機旁,咬牙切齒/老德意/我們在織你的屍布”(《西西利亞織工》)。

    德—歌德:“要及早地學得聰明些/在命運的偉大天平上/天平針很少不動”(《命運》)

    這三位更有名,詩也是經典,但字句還是那麼平實,那麼簡潔,彷彿鄰家大媽說的話。

    賈島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句子;老杜有“吟安一個字,拈斷數根須”的感嘆。新詩寫作看似輕鬆,其實不容易。——上面那些句子,不容得吧,“數根鬚“,“雙淚流”的成本總是要付的。

    我喜歡寫舊體詩,新詩寫得少——難嘛!

    因為僥倖/我們來了/一片紅花綠草/幾點明滅星辰

    因為必然/我們歸去/無須敲鑼打鼓/未必寂靜無聲

    如果改成:

    “因為僥倖/我們來了/由於必然/我們歸去

    來時/輕輕鬆鬆/去後/坦坦蕩蕩”,你會讀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戶十幾噸大白菜、辛辛苦苦一年的血汗錢都投入了,大家有收購渠道可以介紹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