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奇疆6688
-
2 # 我是好老譚
紅白喜事辦酒席場場必到,又不拿份子錢,我們豫東夏邑沒有這種情況。拿份子錢和場場必到是兩回事。紅白喜事辦酒席要請人問事主持操心,紅事叫喜總,白事稱大總。一般都是本村或本單位的。紅事結婚,喜總該添箱添箱(隨禮),喪事該燒紙燒紙(拿錢隨份子丿該問事問事。事後,主家拿菸酒謝喜總或大總。
-
3 # 江湖道道多
這個問題,全國各地都不一樣,如有些地方不管喜事白事,有一種丐幫的人,打聽哪裡有事情,他們就趕過去,燃放一掛炮。紅事他們用紅紙包一元錢,說是來賀喜的,喜主任不但不能留他的線,還要管吃管喝,還拿包煙,再給他包個紅包,原來最少十元,現在不知道多少了。白事基本一樣。還有一種人,就是白事請的陰宅先生,陰宅先生負責孝子扛的柳木栓子製作,墓穴的選址,墓坑的大小等。不但不隨禮,主家還要管吃、管喝,結束還要封錢,其它的都要隨禮。
-
4 # yumeixian
我們這裡辦紅喜事場場必到且從不用出份子錢的人是媒公媒婆,還有是要兩對原配夫妻且子女雙全的利市公公利市婆婆,主人家對他們不但熱情招待,臨走還送禮物紅包之類表示感謝。
如果辦白事場場必到的人是道士先生,還有棺材頭,還有報喪人員及做壽衣白帽子的人,主人家起碼招待三五天辦完事後還要送上大紅包以表謝意!
各地的風俗習慣各有不同,不知你們那裡是怎麼樣的呢?
-
5 # hhz一一
我們這過去也有這種人。這種人一般什麼也不幹,能說會道,有紅事去道喜,見誰都熟。有白事去抹兩點淚,道聲可惜,然後扯一扯人生。吃喝完了再打包一些留著以後吃。這種人惹不起,也沒人惹,主家見了都是陪個笑臉,給合煙。實際上和要飯的差不多。
-
6 # 拼搏強的生活記
在我們老家也有這兩種人,我來說說都是哪兩種人:
1.主事的人! 在我們老家紅白喜事都會有一個主事的人,在我們那裡叫"大總",主要是保證紅白喜事中的各個環節不要出錯。這個人都是有村裡面德高望重的老人來主持!老人對村裡面該請什麼人,辦什麼樣的酒席,幾點開席之類的事情都非常清楚。這些事情都會交有大總辦,這樣就能省去辦酒席主家不少事情,也不會讓主家出錯。這樣的大總是主家請的,一般不用拿份子錢!
2.村幹部! 在我們老家,不管是紅白喜事,都會請村裡面的村幹部。在我們老家這已經是一種不成文的規矩!主要是給村幹部一些面子,感覺有什麼事情好說話好解決似的!村幹部去自然也是不用隨份子錢的!
-
7 # 愛國40335
我個人認為這兩個人,一個就辦喜事的總管,一個是辦葬事的總管。這兩個總管必須是能說會道的,有著豐富經驗的人,一般還都是自家族而且是德高望重的人。他們可以不出份子錢。再一個就是自家族幫忙的人,他們也不出份子錢。
-
8 # 夕陽黃HZC
在農村辦理紅白喜事、婚嫁喪娶中,總會有幾個人(不只是兩個)常常參與,從來不用出“份子錢”的人。
當然,各地習俗不同,情況略有差異,做法和人數也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必然就是幫主家(事主)辦事和幫忙的人。
首先,是“事頭”,管事的領頭之人,也就是總指揮。這個人在當地鄉村比較有威信,有一定組織協調能力的人,專門為主人家出謀劃策,指揮和聘請道士樂士、吹鼓手、演藝人員、廚師幫手以及食品採購、禮儀禮品往來等等,代替主家“劃事”,無所不管。
其次是“把簿”。實際上就是一個書記員,專門在紅白喜事和婚嫁喪娶活動中,為主人家造冊登記隨禮的人員姓名、數量品種及還禮的情況。
再次是“大廚”。也就是專事廚房管理工作,指揮和安排炒菜做飯,決定飯菜桌數並分攤每桌菜品酒水等等。
這三個人,不但不用出“份子錢”,事後還會得到主人家的獎償。
-
9 # 缺牙父子
大家好,這個應該先說白事吧,紅事一般都會出份子錢因為是喜事吧,白事也就是喪事,就是說有人過事了。
我們這如果是白事,都是在家辦酒席的,人一過世就會叫上村裡的族輩們來商議選什麼人做總管,什麼人去親朋好友那裡報喪,核算有多少席面,請什麼親戚幫忙洗碗。哪幾個大廚燒菜,買什麼菜,再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抬棺的八兄弟了。
總管都是有固定人選的,村裡只要辦白事都是叫那個人,這樣的人有經驗,要負責很多的事,買什麼菜,酒席開席,每桌的菸酒派發,有什麼親戚沒到派人去通知,安排人收碗洗菜,等,這樣的人如果經驗好老道就會幫主家節約很多的東西不浪費多的東西,也就節省很多的開支,所以說在辦完白事後主家會封一個紅包給他的,這算一種人。
另一個就是抬棺的八兄弟了,有的地方是十六兄弟,這個也是村裡的固定的一些人,(聽說去做八兄弟的人要八字夠硬,能喝酒耐力好,不然做不了),下葬頭一天晚上,所有的直系親屬都要去跟他們磕頭敬酒,送上擺盤上面蒲著錢、煙等,如果主家女兒多的那禮錢是滿多的,這些都是這做八兄弟分的,(我們這的習俗是給八兄弟的錢是女兒出的,朋友們你們那是不是也一樣),所以這一種人也是不用出份子錢的,現在的農村裡有專門去做八兄弟的人,也是很不錯的兼職收入,本人老爸也是做這個的,有羨去幫老爸頂了一次,上坡還好下坡一下頭上都冒汗,頭髮差不多都直起來了,所以說不是一般人真做不了這個。
-
10 # 石龍墨士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嗑瓜子也會嗑出來幾個帶蟲的,蠻說是靈靈的一個人兒,這就是人中之渣,即無品又無德始終都想佔便宜,不討點便宜就心難受的無賴,誰對這些賴鬼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無視。
-
11 # 萍姐姐日常生活
我們這過去也有這種人。這種人一般什麼也不幹,能說會道,有紅事去道喜,見誰都熟。有白事去抹兩點淚,道聲可惜,然後扯一扯人生。吃喝完了再打包一些留著以後吃。這種人惹不起,也沒人惹,主家見了都是陪個笑臉,給合煙。實際上和要飯的差不多。
-
12 # 養基賺錢買房車
提問者說的這個問題,在我們這裡沒有這樣的人,有兩類人不知道算不算:第一種是遇到紅白喜事去趕場的人。白事一般不去,喜事會有人去,到了喜主家門上,說一段恭喜的話,捧捧新郎新娘,誇誇主家排場,放點鞭炮啥的。然後主家會給點喜錢。還管一頓飯。第二種人是村裡的,智商有點問題,光棍或者老年人,這類人來了給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家管吃就行了,會抽菸的給包煙。管吃也不是做正席,就和來幫忙的人一起吃,比較隨意。
-
13 # 老邱說往事
據我在農村多年的經驗和了解,家鄉的紅白喜事辦酒席,總有兩個場場必到,且從不用出份子錢,這兩個人一個是為主的家務長,另一個是管賬的賬房先生。
無論是你辦紅喜還是白喜事,必須要一個家務長為主,操辦喜事,也需要一個認真負責的懂業務的人管賬。這兩個人是紅喜,白喜事不可缺少的內外當家人。
這兩個人不比其他人,他們要從事情開始到結尾,事事要在場,處處要負責,還擔負一個很大的責任。
因此,無論是紅喜還是白喜事,這兩個人不要出份子錢。但話又講回來,他們不出份子錢,但其實是出了份子錢的,雖說主人不要他們出份子錢,他兩個不出,他家裡會出的。這是農村人義相亙來往的人義道德。
總之,人生一世,錢財如糞土 ,人義重千斤,人與人之間,義氣人情為重,好事大家要做,這次你幫我,下次我幫你,相亙關心,互相幫助,這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
-
14 # 農村小小李
在農村紅白喜事辦酒席場場必到且從不用出份子錢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刷碗洗盤子,村裡的孤寡人,還有一種就是上了年齡的大支。或許你認為這是兩個極端,但這確實是農村宴席之中非常兩個獨特的存在。
第一種農村大支
在農村誰家有酒席,主人家首先會通知村裡的大支,用我們家鄉話說就是村裡的明白人。在農村一般能當上大支的,都是一些有見識、懂禮數、有威望、有氣度的上了年紀古稀之年的老人,你要知道農村的大支,不是靠選舉、靠比拼什麼上位的,他是村民自發擁護、簇擁走上前臺的,不德高望重、不明理明情,你是做不了的。
農村大支的重要表現在那裡
喜事還好說,最起碼的禮節禮儀說的過去不會讓人笑話,可是在喪事面前,沒有兩個年齡大的長者是萬萬不行的,無論是賓客的禮儀回覆、到送殯出行、那幾句蕩氣迴腸的喊話,一般人是做不了的,在加上指派人做各種各樣繁瑣的事情,沒有一定的聲望和名譽,你是指揮不了別人的。
在村裡不管是多富裕的人,又或者是多刺頭的年輕人,哪怕你家族人數在多都不好用,在這個場合大支讓你做什麼,你就得幹什麼,聽招呼就行,你敢犯犟自然會有人收拾你。
因此大支在農村的紅白喜事中是場場必到的,不是他事事要去,是事事都有人來請,而且大支也都會事事都到。他們大都是上了年紀,一般都是不隨禮的,忙前忙後的這個辛苦都是義務勞動,大家都能看在眼裡,安排所有人吃完飯,事事安頓好以後才能輪到他們,你想一下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跑前忙活對於他們的身體又是怎麼的一種負擔那?
我們這裡是不給大支送任何東西的,客走主人安,一般都會在事情結束以後,主人會單獨的宴請大支門簡單的吃喝一些,年齡大了根本也吃喝不了多少,無非就是表達一個謝意。
第二種刷盤子洗碗的
刷盤子洗碗通常都是村裡一些孤寡的腦子有些不靈光的人來做這件事情,當然絕對不是歧視這些人,他們大都很樂於來參加宴席,去了以後都會很主動熱情的幫忙做事情,但是很多事情有做不了,於是就把刷盤子洗碗的工作交給他們來做,一來是怕他們亂跑會出現什麼差錯,而來也讓他們吃飯的時候會感覺心安理得,另外刷盤子洗碗這份工作量也是很重的哦。
臨走的時候辦事的主人家通常都會把一些飯菜給他們打包帶走,當然菸酒都是少不了的,這樣最起碼未來的幾天他們的生活都會有一個改善。這樣的人也是農村宴席中缺少不了的,一般辦事的時候主人家也都是回去請的。
農村生活不如城市,很多事情都是要依靠人與人之間互相協作,團結起來才能完成的,人多力量大,好辦事情,在農村紅白喜事確實體現的淋漓盡致,花花轎子人抬人,你有事情的時候我幫助你把,我有事情的時候你來捧個場,這不才是和諧共處最微小直觀的表現嗎。
-
15 # 提神
農村紅白喜事自辦酒席,圖的就是人多熱鬧,不得不說還是為了省上幾個,收一些“份子錢”。這事情啊,也算做得體面,辦得划算。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了,那就是“不速之客”的來到。他們甭提送上份子錢,只是他們個人“形象”,已顯得與這種場面格格不入,更別說安排他們上酒桌了。因此,只要見到他們,主人都會忙不可迭的將酒菜打包,讓其順順當當的離開。農村裡這兩類人應該是獨過的光棍漢、精神病患者。
獨過的光棍漢。在一些農村受地域經濟發展的限制及人們的思想觀念的停滯,還是有很大的貧富差異,加上個人生性懶惰等原因,結婚娶媳婦還是面臨著現實的問題。光棍漢在農村並不稀奇,一家兩三代光棍也不是沒有。
光棍,也是有區別的,“搭火”過日子的、自己獨自生活的。所謂的“搭火”的,就是有父(母)“陪”著的、或有哥(弟)“罩”著的。這種光棍漢,沒媳婦是最大的缺憾,其他的,如生活也湊合,個人衛生、居住環境、穿著基本過得去,也算不上邋遢之人,還是可以“合群”的。
只是另一種光棍,那就是父母不在了,兄弟不管的。這種人“一人吃飽全家飽”,一日三餐很少自己做。胡亂的弄點,或寧願被餓著,身體狀況不是很好。自己居住的屋子衛生差、物什擺放凌亂,被褥汙漬,室內不堪入耳,更有黴氣撲鼻。不用說他們的衣服,髒而帶“味”,更有甚者,蓬頭垢面。走路總會耷拉著頭,也從不與人多說一句話。別看他們這樣,耳朵可靈著呢,村裡誰家有紅白喜事了,鄰村也有了,那可是屁顛屁顛天天往那家跑,不就是去想“蹭”頓飯。特別是“動靜”太大的擺酒席之日,他們更是非去不可。這一天的“收穫”可以是自己在家吃上幾天呢!
在這一天,就會有農村的“大鍋菜”,更有雞魚大肉白饃白酒,會有好多鄉鄰親友來“赴宴”,獨自生活的光棍漢豈能不去?這種人連自己的生活都無力維持,誰還會給你掏個份子錢?他們來了,本想讓他們上了桌,也算徹底為他們“改善改善”生活,只是他們一上桌會影響其他人的食慾和雅興,還不如趕緊在酒桌弄些飯菜打包讓他們拿走,以免影響了過事的氛圍。至於酒啊,那最多也給半杯。多了怕攤上事。
精神病患者。農村還有一類很可憐的群體,那就是精神病患者。比獨過的光棍漢不同處就在於他們都是低保物件,享受著國家政策補助。雖然每季度有八百多元,但是這些患了精神病的大都是間歇性的。如果父母不在了,基本上也是過著沒人照看的生活,不按時吃藥,病情時不時就會發作。精神病發作的情景,想必大家一定見過,失去意識的行為,有時還會出點岔子。因此,那些辦了酒席的人家,只要看到他們的影子,也會趕緊將飯菜打包,並說著好話,連哄帶勸,讓他們趕快離開。想一想,這類人還會給你送份子錢?只要不在這場合胡言亂語,安心的離開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其實,生活在農村,對這兩種人也司空見慣了。他們也確實是由於自身的原因,出於無奈讓他們生活在“邊緣”。農民的本性是善良的、憨厚的,只要他們的來到,就應該多一份包容,獻上一片熱心。
-
16 # 玉你相逢
遇到紅白喜事辦酒席場場必到而不用出份子錢的兩個人我想是廚師。過去農村辦紅白喜事都是在家裡操辦,在自己家院子裡壘上鍋灶,請村裡的大廚來幫忙主灶。這樣的主灶是幫忙性質的,是無賞服務,不收取任何費用,當然也不用給主家隨份子。這樣的人因為有技術在身,又肯幫助別人,在村裡是很受人尊敬的。他們去時都自帶刀具,兩個人密切合作,煎炒烹炸樣樣精通,幾十桌的酒席都應付自如,是農村裡的能人,也是辦事的家庭裡必不可少的兩個人。我想題主問的可能是這兩個人。
現在我們這裡農村紅白喜事基本上都是去農村的飯店辦了,吃完就走人了,不用請好多人幫忙前後準備好幾天了。這樣也不用請人幫忙主灶了。
】
-
17 # 陪賺是人生
朋友你好,看到你這個問題我想回答一下。
在我們這也有這樣的人,只要誰家有黑白喜事,那是肯定到場。份子錢我也沒看他們出過,基本就是坐那就吃,吃完以後還得把桌子上的雞鴨魚肉帶走。
那麼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呢?其中一個是我們這個村裡的酒鬼,平時總是喝的醉不隆冬的,要是哪家有了紅白喜事,他是肯定到場。
而且每次到場喝的都是醉眼迷離的,可他打包這個事倒是哪次也不忘。別人看他這樣也都習慣了,有時候主家也是主動給他拿一些。
還有一個是政府上班的,平時也愛喝一口。村裡哪家有個紅白喜事也是必到場。幫著主人打理各種事情,基本上村裡的人也都信任他。
紅白喜事辦完了,主家還要另外在擺一桌酒席款待他和另外一些幫忙的人。最後把一些剩的整雞、整魚的給他打包帶回家。
按照我們村的情況來看,這樣的人第一個就是村裡的單身漢,或者酒鬼。第二就是村裡有威嚴的人,辦事公正,而且還很有熱心,這樣的人村裡有個大事小情也願意找他。
-
18 # 餘優
紅白喜事場場必到,且不用出份子錢的必然是總領了。
農村人辦事宴,不管紅白,必須先找看風水的先生選個黃道吉日,因為農村各種風俗規距是“十里鄉村不一般”。就是說相隔十里的村子,禮儀規矩就會有不一樣的地方。所以每個村子裡都有懂的各種禮儀和規矩的“總領”。
總領不光要懂禮儀規矩,還要管理事宴場面上的人和物。象庫房、採購、廚伙房、端盤子的、跑腿的等等。
總領還要兼司儀,聲音洪亮的指揮著整個事宴的程式一步步往下走。
我老家不管紅白喜事都有個磕頭的程式。辦喜事由新人給親戚磕頭。辦喪事是來弔唁的親戚給亡者磕頭。那是太多講究了,誰先誰後一步也不能錯,否則後果很嚴重的。輕者過後算賬,重者當場發飆。那就丟了面子,落下了笑話。
所以紅白喜事上總領是必須有的,不但不隨份子,事後主人家還得給總領包一個大大紅包。
-
19 # 木槿花常開
我在農村長期生活、工作,我來回答。
農村的紅白喜事辦酒席,總有兩個場場必到且從不出份子錢的人,這兩個人一是村裡德高望重的大叔,一個是上了年紀獨過的光棍漢或有精神疾病人。
農村的紅白喜辦酒席,大家都圖個熱鬧、喜慶,作為禮尚往來到場的人也會出份子錢。
德高望重的大叔往往出了份子錢,主家會給退回的,他有文化且有威望、還懂禮數,在村裡大家都很擁護,安排的事大家都聽也做,因此有他主事安排,主家也放心、省心。
上了年紀獨過的光棍漢或有精神疾病的人也會來到紅白喜事的現場,“蹭”頓飯。他們沒人管很可憐,身體狀況差、個人衛生不講究,身上的衣服髒又帶“味”,主家遠遠看到他們,就會招呼人為其打包飯菜,讓其帶上趕快離開,怕出岔子,不吉利。
-
20 # 火火愛生活
一般是正常的人來了都送禮,每家有酒席必到,吃了不送禮的都是個把兩個,腦精的點問題的,又沒有收入的孤寡老人,他還能幫做些雜事,白喜他們忠實的坐守夜到天亮,白幫白吃,這樣也可以一飽口福,也為主家作些粗活,鄉里鄉親的也不差那點飯。還有一個是要飯的,開飯準時到,管事的會打上飯菜送給他,吃完就走,相安無事大吉。
回覆列表
這個習俗我們這裡無有。紅白事場場必到的人是總理(總管丶理事)丶副總理兩三人,這兩三人不論紅事還是白事非用不可,但作為親友間的交往,他們的家人還是要來隨禮的,沒有不隨禮的習俗,過事結束後,東家送兩條煙或兩瓶酒以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