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一世界
-
2 # 木葉看人間
這句話來自《論語 學而1.6》,通常的解讀意思是:孔子說:“孩子啊,在家裡要孝順父母,外出要尊敬長輩,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民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以後,還有多餘精力,就用來學習文獻知識。”
我想這字面的翻譯無需過多解釋,我來說說我的理解,這段話有四層意思,逐步遞進,我來逐層說說我的理解。
第一層,“入則孝,出則悌”,講的是做人的根本。我們對《論語》每一則的理解都不要脫離全文,前面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所以,“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講的是為人根本,“孝敬父母,關愛兄弟”是為人的起點,以此出發,開始人生的修養和征程,一個人不講孝悌,其他有再多的才華和能力,也不足道也。
第二層,“謹而信,泛愛眾”,講人的為人處世之道。“謹而信”我覺得,“謹”的意思是謹慎,所謂“君子敏於行而訥於言”,少說多做,“信”的意思理解為“說到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說。所以“謹而信”的意思,我理解為,一個人少說話,說的就要做到。“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說的辦不到,不知道他可以成就什麼事?)。“泛愛眾”,是說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惡”。
第三層,“而親仁”,講的是如何內修。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說的就是“親仁”的內涵,“仁”不必侷限於學習的物件,一定是個仁德的人;只要某個人身上具有某種“仁德”,都是學習的物件。“親仁”,意思應為“親近仁德,加強修養”。
第四層,“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講的是如何加強自己的能力。“行”指的是“品行、德行”,“行有餘力”說的是一個人,內修已經很好了,品行不錯了。“學文”的“文”本意指“文獻”,引申為才華、能力。“文”,還有“紋飾”、“裝飾”的意思。故而,“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講的是內外的關係,也就是說德才的關係。古人講“德為主,才為奴”也是從這裡出發的。《論語》裡還講“文勝於質則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講的也是這個道理。(“質”指的是“品行”)
所以,這則《論語》,講的就是一個人該怎樣去加強修養,提升自己,處理好德與才的關係。
-
3 # 無功用行
弟子:弟是平輩當中做小,子是子女。
入:回到家裡。
出:在外面,休閒的時光。
每一個人隨時都在弟與子的位置上切換來切換去。在家裡要面對父母,所以是子;在外面接觸的是親朋好友,以及不熟悉的人、陌生人,所以是弟。弟的意思是謙虛,自我放低姿態,不是真的給人做小弟。弟也好,子也好,做事的時候都需要謹慎有信用。待人需要有愛心,對家人友愛,對兄弟朋友友愛,再擴而充之,對所有人都能友愛。
泛愛眾:博愛。對所有人都能友愛。
親仁:親近於仁。也就是離仁境不遠的意思。
什麼是仁?仁有個非常著名的解釋,就是博愛。
假如做到了博愛,那麼仁就不遠了。
要做到博愛很難,人與人之間時常會有摩擦,會有糾紛,而且很多時候,這些摩擦糾紛往往都是是沒有對與錯之分的。博愛是對有糾紛的雙方都需要友愛,這其中的處理方式就有不少學問可以琢磨。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裡的行,是知行合一的行。
就是說上面的孝、悌、謹、信、愛,都是要在日常行為當中有所實踐的意思。
如果做到了上面說的幾點,還有多餘的精力,可以再去學習其他文化知識。
學問是對自身道德品行的修正打磨,文,是自身道德品行以外的知識。
在古代來說是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禮:待人接物方面的規矩、禮節,比如怎麼寒暄,怎麼送禮,怎麼待客等等。
樂:音樂、詩歌、舞蹈等,善於使用絲竹之音表達內心世界,表述個人情操。
射:射箭之術,引申為強身健體。
御:駕駛馬車的技術。加上引申出來的御人術。
書:文字,文學,文章,書法,繪畫方面的知識。
數:算數。
現代文化來說,就是分門別類的知識。如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計算機等等。
-
4 # 晴之黎明
首先我不認可現在很多表面語言直白解釋型的翻譯,多是隻見其形不見義。儒家的經典本來已經被後世人搞的老氣橫秋的了,再搞些說教型的東西出來,那豈不是更沒人理了。
而孔夫子從《論語》裡看其教學是很活潑的,他往往不採用直指的方法說教,告訴你這是什麼該怎麼做。而是會透過類比的方法來啟發你,讓你自己明白和領悟其中的道理。
那麼像孔子這樣的大學問家所講又被後人列入經典的,我想應該不會是淺薄的表面東西,我們不妨試著來探討探討。
論語裡有句話基本上被《弟子規》全文引用了,權且插一句,《弟子規》是清代李毓秀所作,絕非儒家經典。其中摻雜的奴化意識流毒比較重,明眼的能看出來這裡面機械服從的東西太多,所以是不值得提倡的。自然它就和儒家所體現的人文精神相差巨大,就算它引用的都是儒家的說辭,其所表現的還是一個僵化的方向。不值得認同。
所以平時我們讀書也是一樣,要在心裡明白:真正重要的是其義之所指,而非是其言辭。
《論語》學而篇裡被《弟子規》所引用的就是這句:
《論語》學而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我們來看看現行的解釋: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
這樣的解釋好像沒有問題,又總感覺有問題,這種平鋪直敘的說法會有些不明所以,所以看上去就很像是在說教。
可這裡也是有因果有重點的,我卻覺得這句話的重點是探討怎麼做學問。
但是解釋卻沒有深挖前後的一種關聯性,而我們也常常忽略這方面的思考。所以解釋也只能當個參考了,重點還是要靠我們自己來領悟。
首先這個學文,我覺得要畫個重點。這個學文是指學學問而不是學文獻知識。
孔子大成的是學問,而不是知識,因此教人也當然是教學問。當然知識和學問一般來講不太好區分,我們就從學問是對知識的掌握而不是記憶這方面來簡單來理解吧。
那麼為什麼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呢?通常來講這又有什麼聯絡?學知識想學就好,還有前提條件嗎?按照正常翻譯,這是邏輯不通的地方,這就是個疑點,什麼道理?
想來想去,那學的肯定不是知識,是做學問,做學問是需要有一些基礎特別是實踐基礎的。儒家的學問多在人的修養上,從這一點看因果就有點接上了。再看前文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這都是是倫理和個人修養上的實踐,只有實踐到位了才能有所體悟,也才能更好的發現這其中的學問。所以這個邏輯上就比較清楚了。
那這個“行有餘力”是指什麼呢?不應該是做完這些之後還有精力和力氣,這都是日常修養,也不是說做這個抽不出身來幹其他的。所以這個餘力又出現了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了,因此我們也要留意。
人在實踐中一般都會有所得有所收穫,所以這個餘力,我估計應該與實踐所得相聯絡。因為一個人如果光有實踐而沒有所得,搞得和機械一樣的話,也做不了學問。如果這個餘力講的是指具備客觀條件的話,那就是闡述一個事實了,有條件則學,沒條件自然也學不了。
所以我還是傾向於第一種,而這個行有餘力,也不能僅看作是實踐,也應包含對這些實踐後的思考,琢磨和體會,那麼把這些心行思考認作是行動實踐之後,所延續的餘力也未嘗不可。否則實踐完了就結束,後續什麼也沒有,那這個餘力又當怎麼解釋。難不成實踐之後還剩下多少能學的餘力還要度量一番不可?所以這個餘力如果不看作是條件因素的話,把他當作是實踐之中還能有所延續出來的一種洞察力更為適當,那這個餘力自然是在行實踐之後還一貫存在的一個餘力,也就是說在這個實踐上沒有把力用盡,做完後頭還餘有用心的空間。
所以聯絡“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前後因果就可以這樣講:
如果在孝悌仁信這些事情的實踐中,還能夠有所用心的話,就可以再向前追求這方面的學問了。
而不應該是修好道德之後還有餘力才去學知識,這太教條了。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回覆列表
第一部分“弟子”,是後生小子,“出則弟”的“弟”,就是悌,尊敬兄長。“謹”,是做事踏實,不亂來,有始有終,謹慎可靠。“信”,是說話誠懇,言出必行。後生小子,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尊敬兄長,做事踏實可靠,說話恪守誠信。“泛愛眾而親仁”,對那尋常的眾人,都一體愛之,不會瞧不起誰、憎惡嫌棄誰。而對那有仁德的人,則更加親厚。“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文”,文獻,指詩書六藝等等。把這些都做到了,還有餘力,就可以讀書學習文獻了。這一句,非常深刻,張居正贊之為“萬世之明訓”。德行實踐是本,讀書學習是末。如根本不固,學也枉然!第二部分德行,如《大學》所言,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實踐,如《大學》所言,格物致知。把這些都做到了,還有餘力,再去讀書。如果沒做到,繼續做,別讀書耽誤時間。這個體會太深了!剛剛開完公司年會,有同事說他買了好多書,決心花六年時間讀完。我說幸虧你告訴我了,打住!絕對不能這樣做,否則非把自己帶坑裡不可。第三部分我的所有本事,並非是從我讀的書中學來,而是自己在實踐中體悟總結而得。懂得了之後,偶爾看到某書,發現與自己的想法相呼應,於是去讀它,再順瓜摸藤,順藤摸瓜,去讀那整個體系,透過讀書來整理自己,提高自己,進行系統升級。讀書,一定是“行有餘力”之後的事。讀生活是本,讀書是末。我們每天都經歷生活本身,沒有從生活中留下點滴印象,卻埋頭鑽進書裡去找,那是捨本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