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一世界

    1.鵝湖之會與朱陸之爭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所治學的內容都是討論理、心、性、命一類問題,因此二者都屬於理學或道學的範疇,統稱為宋明理學;但不等於二者不存在矛盾。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和陸九淵在江西信州(今上饒)鵝湖寺跟一幫學者一起討論學術上的分歧。那次聚會上陸九淵及其五兄陸九齡做詩,一唱一和,炫耀自家的“易簡工夫”,嘲笑朱熹的治學方法是“支離事業”,結果不歡而散。鵝湖之會以後,朱、陸二家展開了長時間的論爭。交鋒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陸九淵堅持他的“易簡工夫”,心是古往今來一切人、一切事物的根基,離開這一出發點就好比房屋失去基址一樣。所以,“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人博覽”。朱熹提出的認識途徑是“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應該格物、讀書,然後獲得對理的體認。他認為陸氏“易簡工夫”已滑向“禪學”,而陸氏譏諷朱熹煩瑣、支離。其次,對太極而無極的見解:陸氏兄弟反對有“無極”這個概念,認為它不屬儒家的思想,是老子的語言,是老子“有生於無”的說法;而且,又是太極,又是無極,疊床架屋。朱熹則反覆強調太極、無極是有和無的統一。再次,陸九淵反對朱熹天理與人慾的對立,說“天理人慾之分論極有病”,“若天是理,人是欲,則是天人不同矣。此其原,蓋出於老氏”。同時他也反對朱熹的道心、人心之分:“心,一也,人安有二心?”因為陸氏的心一元論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哪還容得下“心外有心”?2.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程朱理學把理看成先於世界,高於世界,獨立於世界的精神實體,理是世界的本原,理所含的法則是絕對的、唯一的,是脫離物質世界而存在的,具體事物的規律只是印證天理的正確。從唯心主義的形式來看,這屬於客觀唯心主義。陸王心學把心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客觀世界只存在於心中。他們還認為人的思想意識是先天的,頭腦裡固有的。從唯心主義的形式來看,這屬於主觀唯心主義。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差異早在程顥、程頤兄弟身上就有所顯現。小程較多地強呼叫外知體驗內知,後被朱熹所繼承發展;大程較多地強調內心靜養,後被陸、王所繼承發展。3.思想方法的差異“格物致知”:理學由外而內,“先窮外物之理”,心學由內而外,“先正事物之理”。理、氣關係處理法:理學為理氣二元論主張“即物而窮理”,心學為心一元論,主張“心即理”。邏輯結構:理學近於歸納法,心學近於演繹法。

  • 2 # 南山劉向雄

    心學與理學,應具體稱為‘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合稱為‘宋明理學’或‘宋明道學’。

    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是儒學,都朝向著‘成聖’、‘天理’這些儒學的最高目標,兩者的區別是‘成聖’道路的區別,是認識‘天理’的方法上的區別。就好像登山,程朱理學強調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上山,陸王心學則認為應當坐直升飛機上到山頂。

    程朱理學是向外的,透過對外在事物的觀察而反省內心,所以才有‘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方法,自外而內地認識‘天理’。陸王心學則不同,強調的是直指本心,澄清並根除心中的各種‘私心人慾’,就能獲得‘天理’,不必向外去探求,默坐澄心,是心學的主要方法。

    因而,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有道路上的不同。

  • 3 # 毛彥民

    心學重在修心,理學重在修為。心是為之因,為是心之果。無因之果,是僵化的教條主義做法。害大於利。因果相宜,則萬事順。

  • 4 # 禪留心間

    清代學者汪大紳認為: "理也者形而上者也,心也者主乎理而妙乎氣者也.循乎理則形而 上, 動乎氣則形而下. 心學之與理學微有辨者此也. 學者知此則知所以尊朱矣. 知所以尊朱, 則如陸王之歸,有不能外是矣.其徒之認氣為理,認氣之精者為理,皆滯於形而下者.失陸 王之指則既遠矣,安知尊朱,又安知所以尊朱哉!

    1 從這番話我們明顯看出汪大紳是以朱子的理學為基準,再將其與陸王的心學合為一體. 並且還感知到心學與理學之間有著微妙的差異.進而他把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歸結為"認氣 為理" . 日本荒木見悟先生不是很強調心學與理學之間的差異,他如此看待二者: "所謂心學,心先立於理;所謂理學,理先立於心.……針對理學的"性即理" ,心學 提出了"心即理" .所謂"心即理" ,並非一個心之外還有一個理,二者象數學方程式一樣相 加起來.這一命題似乎是和理學相一致的.但"心即理"就是由心(良知)實施對理的判定, 由心之責任保證理之權威. "

    2 結合前人見解,在此闡述我對存在了吸引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異同及其哲學史意義. 總的來說,程朱理學認為 "性即理" ,堅持"道學問" ,持敬窮理,陸王心學是認為"心 即理" ,堅持"尊德性" ,直指本心.

    一,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同

    (一) "理本"觀 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都承認"理"的存在, "理"是最高本體,理無所不在, 不生不滅.表現在自然是世界的本原,表現在人類社會是社會生活的最高準則,也就是三綱 五常等倫理道德規範. 他們認同世界本原不是客觀的形而下的物質世界, 而是形而上的 "理" . 二程確立天理觀念,認為理為最高本體,萬理只是一理.天理既是天地之所以為天地, 萬物之所以為萬物的終極根據,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終極根據;既是天下萬物所應遵循的最 高原則,也是社會人生所宜遵循的最高原則;天理的實質性內涵即處於圓而神狀態中的人文 之理則. 而陸王心學中的代表人物陸九淵認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為宇宙之本 原,又因"心即理也""理"仍舊置於最高位置.王陽明言"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 , 即是天理,不須外而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 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 由此看出,二者事物背後的所以然歸於無形無象但真實存在的——"理" .

    (二)淵源 政治上皇權的削弱,人身依附關係的鬆弛,文化上道德的淪喪的危機.這是宋明理學之 所以崛起的社會歷史根源. 二者都是在儒學,佛學,道教相互吸納滲透的基礎上孕育發展起來的,同屬儒學範疇. 程朱理學先驅周敦頤雜糅《易經》與道家學說而著《太極圖說》 ;陸王心學中利用佛教宗教哲 學對人的主體意識的重視,拓展了佛教中"心"的含義,發展到哲學高度.儒家思想始終是 二者的基礎源泉,二者都對儒家思想進行了系統化的發展.

    (三)道德觀 不管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都是高調的道德主義. 二者以人的道德本性為最高原則, 都強調人的道德存在, 都以光復道統,傳承發揚儒家 倫理道德為己任,這也是它們的本質所在.根據以上所述的時代背景,我們能夠看出兩者的 思想實質都是以儒家的綱常倫紀來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二者在道德觀上都強調"天理"和"人慾"的對立,利用道德來壓抑人的自然欲求.程 朱理學認為個人修養以敬畏天理為準則, 才能達到聖賢之道, 當人的私慾與準則發生衝突時,就要"存天理,滅人慾" ,對婦女貞節的極端強調由此而發.王守仁認為只要克服私慾,回覆 良知就能成為賢人,抨擊違反"天理"的行為和思想( "破山中賊"和"破心中賊",是想竭 ) 力維護專制的統治.但不可否認,二者對人的道德修養有積極影響,使人完善自我,自我節 制. 二者的道德觀都要求人們克服私慾,以"仁"的思想規範個人行為,完善自我,從而維 護社會秩序.他們將儒家的道德學哲理化, 上升到了本體論的高度, 為儒學提供了更為寬厚 的理論基礎和更為深刻的哲學內涵.

    二,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異

    (一)本體論 :雖然二者歸根結底是將萬物歸於一"理" ,但在對世界本原的具體看法中仍有所不同. 程朱理學認為"理"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宇宙之間只是一個理.並引出理一分殊而陸王 心學認為"心"是天地萬物的淵源,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 程朱理學認為 "理本氣末" 他們始終將理與氣相聯絡, , 並透過貶低氣的地位, 來強調理, 形上為理,形下則為氣.而整個宇宙事實上就是由這理與氣形成的.理是永恆的而氣是暫時 的.並且朱子進一步論述理氣不相離與理的絕對優先性,可以說是在邏輯上理先氣後,但不 承認時間上的先後順序. 他們的本體觀是將形上與形下相結合, 故而解釋世界萬物生成原因. "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於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 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 "有理便有氣,流 行發育萬物,萬物因秉受氣而形成. 陸王心學可以說是一種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天人本體論.人之身心與宇宙一體無隔. 宇宙內事與己分內事相互貫通. "本體為"心",但不必外求,人內心深處既有. "發明本心" , "致良知"就能夠成為聖人.他們的本體論與人心相連,與人本身的良知相系.用天人關係 解釋宇宙萬物生成變化.

    (二)知行觀 :在認識論中,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側重於知行觀的論述,所以我著重區分二者的知行差 異. 程朱理學主張知先行後,小程強調知的重要性,並傾向於知.因為能知必能行,知難行 亦難. "知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淺. "但他強調在以知為本的基礎上,將知行二者統一起來. 只要內心有徹底的知,行就自然而然地發諸外.是一種重知的知行合一說. 而朱熹也認為知先行後,但很明顯的認為知先.並強調知輕行重.知行常相須,如目無 足不行,足無目不見.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知行常相須,如目無足不行,足 無目不見.他主張知與行的相須互發. 陸王心學以王陽明為代表倡導了知行合一說,以反對朱子的知行為二的學說.他認為知 與行是合一併進的,是互相滲透的,不能當做兩件事.二者必須融合起來,一方面,想要行 就一定得先知了;另一方面,如果一心放在"知"上,就會耽擱做"行"的功夫,最後"知" 也一無所獲.知事行的導向主意,而行是知的具體落實. "知不行之不可以為學,則知不行之 不可以為窮理矣.知不行之不可以為窮理,則知知行合一並進,而不可以分為兩節事矣. " 知到了"真切篤實處"便是行,行到了"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到了一定程度就是行,行到 了一定程度就是知,知與行同生同滅,行與知同起同落. 知包孕著行,行體現著知. 這裡尤其值 得注意的是,王陽明所說的"知"與"行"決非一般意義上的"知"與"行",這裡的"知" 與"行"實際上只指真知與真行.梁啟超曾引用王陽明《答友人問》一文中的文字說明它: "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 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覺,便是冥行,便是學而 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若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 "可見王氏提倡的是真知,而非妄想,欣賞的是真行,而非冥行.因為只有真知才能激發 真行,只有真行才能啟發真知.

    (三)人性論 :程朱理學將人性分為"天質之性" (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 .在朱子那裡有明顯的敘 述,他首次明確提出這兩種"氣""自一氣而言之,則人,物皆受是氣而生.自精粗而言, . 則人得其氣之正且通者, 物得其氣之偏且塞者. 惟人得其正, 故是理通而無所塞; 物得其偏, 故是理塞而無所知. "從氣秉而言,人,物都享受氣,人為正氣,使人秉受之理通暢顯現; 物接受的是偏氣,是故難以顯現變得通暢,從而變得堵塞障蔽. 所以,人性與"氣"有關.稟氣之清者為聖為賢,稟氣之濁者為愚為不肖.程朱理學的 人性論是人性二元論,性即 "天命之性" ,氣即氣質的稟受,即"氣稟之性"或"氣質之性" . "天命之性" 是絕對善的, "氣質之性" 而 則有明覺與昏弊之別, 由此人也就有了善惡之分. 而陸王心學堅持"心即理也"的人性一元論.陸九淵批評程朱觀點, "心,一心也;理, 一理也,至當歸一,精義無二,此心此理,實不容有二. "心與理相統一, "心"是人之本 心,也是人之本性.而本心具有普遍性和恆常性,不同時代的每一個人都毫無例外地擁有一 個本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只是一個心,自己,他人甚至聖人之心也是這一個. 王陽 明將"性""良知""理"作為一事. "性一而已.自其形體也謂之天,主宰也謂之帝,流行 也謂之命,賦予人也謂之性,主於身也謂之心. " 除此之外,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在辯證法上也有不同之處.因為陸九淵或王陽明這些代 表人物對動靜,變與化,矛盾等涉及極少.但心學堅持心,理的永恆無限.程朱理學既堅持 一分為二的矛盾觀點,又堅持天理綱常也就是理的不可變. 三,哲學史意義 不可否認, 宋明理學對哲學史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 積極的促進了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 理學思想具有較強的系統性與嚴密的邏輯性,形成的是"卓然能自成一系統"的哲學體 系,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並存,交鋒,使得二者在對立中相互吸融,合流,促進了理論思 維的發展.

    二者使儒學發展更加的系統化, 思辨化. 融合了佛道教思想之後, 儒學的內涵得到豐富, 並且傳統儒學上升到了哲學高度,儒家的道德學說哲理化,上升到了本體論的高度,這為儒 學提供了更為寬厚的理論基礎和更為深刻的哲學內涵. 宋明儒者不斷追問宇宙,社會和人生的終極意義和基本原則,解決了"本體"這個重大 的哲學理論問題,並在理論上基本上融化對方,將玄佛道深刻的哲理思辨與前期儒學的基本理論進行了極富建設性的整合,融鑄,從而架構起了一種全新的儒學體系. 宋明理學對整個歷史過程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整個理學體系重視主觀意志,注重 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對塑造 中華民族嚴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積極作用.從而,影響了後期學者對哲學的探索,向人的道德 方向. 總之,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同體現在了"理本觀" ,二者思想的淵源以及道德觀方面. 而二者之異體現在他們的本體論,人性論與知行觀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用一句話概括《周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