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讀一世界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明朝浙江餘姚人。

    因常年住在紹興會稽山,在那兒講學並創辦陽明書院,世稱陽明先生。

    王守仁上接陸九淵的心學,把心學發展為繼程朱理學以來的又一個哲學高峰,成為明代儒學的主流。

    主要著作有《傳習錄》、《大學問》。

    《王文成公全書》為其弟子所編。

    1.“天地萬物本吾一體”陸九淵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已是相當唯心的了。王守仁更進一步,認為用“是”字連線二者,還有二物之嫌,不如將二者歸為一體。他說:“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也。”人是天地之心,人心是天地的心中之心!他還說:“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其發竅之最精妙處,是人心一點靈明。”因為人是天地的產物,心是天賦予人的最靈明的妙品。在心第一性的條件下,“物我一體”意味著萬物都在我心裡。於是“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便順理成章了。“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是“心外無物”的例子。“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說“格物”錯了,“格”不出什麼名堂;“格”自己的身心才會明白聖人之道;原因是“心外無理”。但他沒有否定朱熹的“道心”、“人心”之說,在這一點上比陸九淵有所後退,暴露出王守仁“心”一元論的邏輯缺陷。2.“知行合一”,以知為行程朱理學提出過“先知後行”的觀點,而王守仁卻認為知和行是一回事:知的時候已經在行了,無所謂有先後的問題。他說:“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作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等知透後再去行,必然不行,也必然停留在不知的地步。他進一步解釋說:“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意思是說,知已經包含了行,行裡面含有知。因為行的目的、行的方式,都是知的主意,所以行就表現為知的完成。王守仁實際上取消行的存在,把行歸併入知裡面去,“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他把心理動詞“好、惡”一類詞義的動作,以偏概全地推理到所有行為動作,來證明“一念”之中既有知又有行,這是詭辯。3.“格物致知”解作“致良知”宋明理學各家對“格物致知”四字有各自不同的詮釋。到了王守仁筆下,就變成:“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可見,王守仁的“格物”不是指研究客觀事物,而指端正自己的認識。這樣,必然導致所格之物不在客觀而在主觀的結果。果然,他說:“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不要忘了,王守仁的“物”都在心裡,“意之涉著處謂之物”,“意之所在便是物”,他的“物”也無非“忠”、“孝”一類東西。王守仁把“致知”同孟子說過的“不慮而知”的“良知”串通起來,把“致知”解作“致良知”,並且和天理融為一體。他說:“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花6-7萬買輛SUV,奇瑞5x好還是長城M6好?有懂的能給說下算一下兩款車落地多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