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是杯酒

    雍正為什麼排行老四

    我們古代的人口一直是比較穩定的,但是到了清朝卻出現了“人口大爆炸”!這一方面得益於來自美洲的高產作物的推廣種植,另一方面卻得益於清朝統治者的政策。在康熙時期就實行了獎勵人口生育的政策,他頒佈了增加人口而永不增加賦稅的諭旨。當然了他自己便是是率先垂範之第一人,他這一生中,光兒子就生了35個(太厲害了!!) ,而最終長大成人的也有20人。康熙十七年,康熙大帝的第十一個兒子誕生了,這便是胤禛,即後來的雍正。雖然他是康熙的第十一個兒子 但他的十個哥哥中,只有三個長大成人,按清朝皇室的規矩皇子夭折,即不序齒,所以胤禛成了康熙的皇四子。

    雍正的“神對手”們太子胤礽

    康熙時期,一改祖制,很早就確定嫡子胤礽為皇太子。胤礽一歲的時候就被立為皇太子,在康熙和老師的調教之下,8歲時便能左右開弓,背誦四書。康熙也很看好他!唐他參預一部分政務,特別是在三次親征噶爾丹時期,胤礽坐鎮京師,代表皇帝舉行郊祀大禮,各部院的奏章,聽其處理,重要事情,諸大臣提出協商的意見,也由他裁決裁決施行。但是這也滋長了他驕縱暴虐,淫樂放蕩,不仁不孝的性格!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夏,康熙出巡塞外,胤礽、胤褆、胤祥等皇子從行。而胤礽就開始了他的作死之旅,每當夜晚來臨時,他就圍著康熙的帳篷轉,還從縫隙中窺視康熙的動靜!康熙本身就很警覺,很快就發現了太子的異常舉動,於是他便先發制人,在回去的路上,就召集諸皇子和百官於布林哈蘇臺行宮,宣佈廢掉胤礽的皇太子儲位,同時誅殺索額圖之子格爾芬 阿爾吉善等人。

    老大胤褆

    太子被廢后,首先跳出來的是胤褆。他害怕太子東山再起,也知道康熙不便親手殺了廢太子,竟自告奮勇的向康熙討令由他殺掉胤礽!這更激起了康熙的憤怒,最終將他革爵,並圈禁起來。而胤褆的這種行為也被認為是蠱惑太子的手段,於是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又突然宣佈復立突然宣佈復立胤礽為皇太子。但是,重新當上太子的胤礽沒有悔改,反而更加驕縱。康熙最終忍無可忍,在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底,再次廢掉胤礽,並將其囚禁起來。

    老八胤禩

    在太子被廢后,能夠在奪嫡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除了雍正外,最重要的就屬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老八胤禩糾集了一幫有權有勢的朝廷大臣紛紛聚集在他的周圍,比如老九子胤禟、老十四胤禵、康熙的舅舅佟國維、大學士馬齊、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等。而老九胤禟又會做生意,非常富有,為胤禩集團提供了大筆活動經費。胤禩有才幹,還會籠絡人心,其黨羽聚而不散。而康熙對他們的這種行為又深惡痛絕,害怕老八糾結黨羽發動政變,迫使自己退位。所以也就經常打擊老八的小集團。

    老十四胤禵

    老十四胤禵本屬胤禩集團,在胤禩奪位無望之後,老八黨羽轉而支援和宣傳胤禵。但是 胤禵在西北前後五年,一直沒有回過京師直到康熙去世才被雍正召回。

    雍正是怎樣做的早年雍正

    雍正六歲進尚書房,再大一點,便跟康熙四處巡幸,並奉命辦理一些政事。十六歲,陪三哥允祉往祭曲阜孔廟,十九歲,隨康熙征討噶爾丹,掌管正紅旗大營,二十一歲被封為貝勒。二十三歲侍從康熙帝視察永定河工地,檢驗工程質量。二十五歲,隨同康熙巡幸五臺山,次年侍從南巡江浙,對治理黃河、淮河工程進行驗收。三十二歲時,被封為雍親王。這些活動,為他日後治理國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雖然看起來不怎麼起眼,其實都為他後來的奪嫡打下了基礎。

    奪嫡之策

    在奪嫡的過程中,胤禛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方法。他採取兩面派的手法,外弛而內張,哄騙康熙帝、政敵和百官。康熙命他參加一些政務活動,還屢次去他的花園與家人團聚,又召見他的兒子弘曆(即乾隆),帶到宮中養育。關鍵,康熙還對弘曆喜愛有加。據記載,康熙病逝前囑咐馬齊說:“第四子雍親王禛最賢,我死後立為嗣皇,禛第四子 弘曆,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所以,時人推斷,雍正能夠即位,也有弘曆的因素。

    胤禛也建立了自己的小集團,其中有理藩院尚書、步軍統領隆科多,川陝總督年羹堯等。

    當上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1722),69歲高齡的康熙去南苑行圍而“偶冒風寒”,最終於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駕崩,胤禛宣佈聖祖遺詔:“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 2 # 田邊過客

    這個問題,首先雍正可不是什麼“富貴閒人”。

    愛新覺羅·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雍正胤禛表面不問時事,沉迷釋教與道教,自稱“天下第一閒人”,與諸兄弟維持和氣,其實只是他腹黑,善隱忍而已,私底下他交好隆科多和年羹堯,暗中經營自己的勢力、佈局自己的意圖。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雍正胤禛善於遊走在諸位兄弟之間,長袖善舞。康熙對皇太子胤礽的兩立兩廢,直接導致九龍奪嫡激烈化,而胤礽的兩立兩廢,除了索額圖的原因,雍正胤禛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其後的雍正胤禛在諸位兄弟合縱連橫,扮演了“局外人”、“和事佬”、“支持者”等多種角色,同時他韜光養晦,向康熙表現誠孝,贏得了康熙的信賴。

    雍正登基前,他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佈局,首先他負責的是皇宮的守衛,掌握了皇宮,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其次,負責京城防務的九門提督隆科多是他的鐵桿支持者,掌握有3萬的武裝力量;最後,拱衛京城的2萬野戰部隊“豐臺大營”,被雍正胤禛利用“鐵帽子王”胤祥成功控制。

    所以,在康熙病重時,雍正胤禛基本控制了京城的裡裡外外,再加上雍正登基的最大功臣年羹堯在軍務上的支援,在防範、監視、控制諸多兄弟上的軍事支援;時機已經相當成熟了。天時地利人和,透過一碗毒參湯終結了康熙,然後封閉嚴禁紫禁城7天,篡改詔書,清除一切不穩定因素,就這樣,雍正成為了清朝的統治者。

    結語:雍正在位時間13年,期間與其奪嫡的兄弟關的關,亡的亡;助其奪嫡的年羹堯、隆科多也不得好死。1735,雍正57歲暴斃,一說服毒丹而死,一說被呂四娘斷頭而亡,正所謂,“成也飄忽,死也懸疑”。

  • 3 # 小神仙下山

    富貴閒人?應該說他是富貴賢能,敏於行,慎於言,韜光養晦,從潛龍在淵,到飛龍在天,靠的是天行建,君子自強不息,鬥爭來的。康熙做為文治武功全能的千古一帝,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陷入尷尬的境地,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大戲真是精彩絕倫,高智商的鬥爭,自古皇權的爭奪血腥慘烈。作為最終勝出者,雍正靠的不是運氣是實力超群,超群在哪裡呢?這個要從大背景說起,封建國家的治理兩大核心,就是吏治和水利。康熙晚年官場文恬武嬉,腐敗蔓延,國庫空虛,水利不興,災害頻發,帝國病的不清,康熙明白問題所在,可是已經力不從心,那麼他的後繼者必需有能力迫力解決這個問題,在康熙對各皇子的考驗中,太子過於軟弱無能,爛泥實在付扶不起,原屬於太子黨的四爺,被迫自立,而被寄予厚望的八爺,從出身到行事風格,都為康熙所厭惡,再加上策略失誤,籠絡朝臣施壓康熙立他為太子,遭到嚴厲打擊。冷麵無私,低調幹事的雍正最能得聖心,迎合了康熙的期待,當然有個好聖孫弘曆,也加分不少。還有非常重要的是班底雄厚,文有厲害的軍師老烏,武有十三爺,年羹堯等軍事實力支撐,情報系統也很出彩,從戰略到戰術都應對得當,雖然如此,也非穩操勝券,勝出的驚心動魄。歷史已經證明雍正是個稱職的皇帝卓越的政治家。

  • 4 # 牧卅

    皇子是距離皇帝寶座最近的人,無上至尊的權威,能不被誘惑的太少了。

    雍正,即雍親王胤禛正位,無論是從滿足自己的心虛,還是對“九龍奪嫡”的激烈慘狀做出正式的迴應,他對於皇位的眷戀,不比其他皇子少些。

    “富貴閒人”只是一種手段,僅此而已。他面對的可是類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康熙皇帝,強勢鐵血,玩轉大清朝都60年了,政治上的狐狸,什麼手段能逃過他的眼睛呢?

    給自己選接班人,康熙皇帝學習了李世民。唐太宗晚年,諸皇子爭奪儲位,有學習父親玄武門兵變的,有私交大臣走感性柔情路線的,有賣力氣討好的,可他最終選擇了“明裡不爭暗裡爭”的李治。貞觀之治已經開始了,“蕭規曹隨”,帶節奏接著走就好,野心勃勃可能會過猶不及,再者,政治上的強勢剛猛已經結束,至少滅國的威脅解決了,天下需要仁治。李治雖然僥倖得了皇位,卻也在其位謀其政,給大唐開闢了新天地,不巧地是,兼職培養了位女皇武則天。“富貴閒人”的手段對於康熙最適合不過,既不威脅到自己的權威,還威脅不到自己的性命,更不用處處提防被算計。對於雍正奪位,歷史上眾說紛紜,有篡改詔書說,遺詔繼位說,無詔奪位說。或是康熙想傳位弘曆,胤禛只是一段時間的過度。

    關鍵一點,康熙駕崩前,雍正就陪同在父親身邊。他以富貴閒人的手段,討得皇帝歡心,在康熙晚年,獲得了兒子陪同父親的便利。皇長子因為提議“代勞”父親殺掉廢太子,失寵被囚,皇太子胤礽被廢,皇三子自命清高,只是網羅了一批讀書人,皇五子與世無爭,“八賢王”因為記恨被囚,皇九子胤禵心胸狹隘,皇十子胤俄虎氣逼人,十三子胤祥衝撞康熙被囚,老十四西征,回來時皇位已經交接,康熙早就下班了。所有具有實力的皇子,在康熙的最後時刻,都不在康熙身邊。

    其次,雍正在朝中有舉足輕重的兩個人,一是自己的大舅子四川巡撫年羹堯,一是常仕皇帝身邊的舅舅隆科多。有了這二人助力,雍正終於青雲直上,奪得皇位!早有預謀之下,是巧合,還是康熙的歡心,誰也說不清了。不過經歷了“九龍奪嫡”,雍正創新了皇位傳承製度,秘密立儲制度。雍正一朝只有13年,卻承上啟下,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5 # 甘肅艾特消防工程

    準確的說雍正是人品貴重,別的先不說看看康熙的遺詔:康熙皇帝遺詔》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 今朕年屆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實賴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涼德之所至也。

    歷觀史冊,自黃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餘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臨御至二十年時,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時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六十一年矣。

    《尚書*洪範》所載: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五福以考終命列於第五者,誠以其難得故也。

    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孫百五十餘人,天下安樂,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極以來,雖不敢自謂能移風易俗、家給人足,上擬三代明聖之主,而欲致海宇昇平,人民樂業,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嘗少懈。

    數十年來殫心竭力,有如一日,此豈‘勞苦’二字所能概括耶?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論概以為酒色所致也,皆書生好為譏評,雖純全淨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

    朕今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蓋由天下事繁,不勝勞憊之所致也。諸葛亮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無可旁諉,豈臣下所可以比擬?臣下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政而歸,抱子弄孫,猶得優遊自適。

    為君者勤劬一生了無休息之日,如舜雖稱無為而治,然身歿於蒼梧,禹乘四載,胼手胝足,終於會稽,此皆勤勞政事、巡行周曆,不遑寧處,豈可謂之崇尚無為、清靜自持乎。

    《易》遁卦六爻,未嘗言及人主之事,可見人主原無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盡瘁,誠謂此諸大臣鹹雲當取,太宗皇帝曰:明與我朝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國之主,不忍取也。

    後流賊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自縊,臣民相率來迎,乃剪滅闖寇入承大統,稽查典禮,安葬崇禎。昔漢高祖系泗水亭長,明太祖一皇覺寺僧,項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歸於漢;元末陳友諒等蜂起,而天下卒歸於明。

    我朝承襲先烈,應天順人,撫有區宇,以此見亂臣賊子無非為真主驅除也。凡帝王自有天命,應享壽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壽考,應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讀書於古今,道理粗能通曉,又年力盛時,能彎十五力弓,發十三握箭,用兵臨戎之事,皆所優為。

    然平生未嘗妄殺一人,平定三藩,掃清漢北,皆出一心運籌。戶部帑金,非用師、賑饑未敢妄費,謂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宮不施採繢,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餘萬尚及百分之一。

    昔梁武帝亦創業英雄,後至耄年,為侯景所逼,遂有臺城之禍;隋文帝亦開創之主,不能預知其子煬帝之惡,卒致不克令終,皆由辨之不早也。朕之子孫百有餘人,朕年已七十,諸王大臣官員軍民與蒙古人等無不愛惜。朕年邁之人,今雖以壽終,朕亦愉悅至。

    太祖皇帝之子禮親王之子孫,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制,持服二十七日,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卯。 康熙乃千古名君,在位61年,經歷的風風雨雨數不勝數,閱人無數,能選擇雍正繼位,是他經過無數的考驗的,事實證明雍正的能力,勵精圖治讓大清又多活了100年

  • 6 # 恆空讀史

    雍正絕對不是真正的富貴閒人,雍正的閒和與世無爭,都是裝出來迷惑康熙的。

    雍正從未放棄過皇位的爭奪,二月河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就著重寫了雍正為奪得儲位而做的一切,包括重金請鄔思道。

    可見,雍正絕對不是富貴閒人。

  • 7 # 青燈問史

    以“富貴閒人”自居不過是胤禛當皇子時候的一種明哲保身之法。康熙皇帝生存下來的25個兒子,能夠參與奪嫡的皇子,是老十四胤禵及以上的皇子,老五老六老七,老十一老十二因為各種原因與皇位無緣,最後只剩下九個皇子,老四胤禛在列其中。若說胤禛沒有半點想當皇帝的心態,恐怕也是假的。

    小來的胤禛本就是個爭強好勝的皇子,連老師們都知道他的性格。胤禛不是親生母親烏雅氏撫養長大的孩子,因為當時的烏雅氏還是個庶妃,按照皇宮裡面的規矩,只有妃嬪及以上級別的人才有資格撫養自己的孩子。那麼,胤禛是誰撫養的呢?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康熙和佟佳氏的感情十分要好,他們只有一個女兒,然後再無生養,所以,佟佳氏也十分喜歡孩子,待胤禛如同己出。

    佟佳氏的父親乃是當朝宰相佟國維,親姑姑則是康熙皇帝的母親孝康章皇后,這樣的強大背景,生於皇室的胤禛難道沒有半點想法?只是胤禛在兄弟們當中並不十分顯山露水,選擇了“蟄伏”而已。

    如果一定要說他想做個“富貴閒人”,那也只能說是在一廢太子之前。太子胤礽是康熙十四年被冊立的,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兒子,赫舍里氏生胤礽的時候難產而死。當時正處平三藩的關鍵時期,為了保繼國本,康熙立了大清歷史上第一個皇太子。滿清的基本政治制度始於八旗制度,後來隨著入主中原,逐步漢化,政治制度開始大抄明朝制度,唯有太子涉及國本,其太子制度與漢族有很大區別。

    漢族冊立嫡長子為太子之後,其他皇子不得參與任何政務,基本上是當做藩王一樣的供養著,這是為了防止其他皇子爭奪皇位,造成同室操戈的局面,以確保政局穩定。但是大清的皇帝認為,要確保繼承人的優秀,就必須讓皇子們不斷參與政務,以為國家和君王分憂。這種格局導致的結果是皇子們參與了政治活動,為了爭奪儲位拉幫結黨,造成同室操戈的局面,政局反而不能穩定。這也是九子奪嫡讓康熙皇帝十分鬱悶的主要原因,但是康熙皇帝也不認同漢族太子制度,因為他擔心嫡長子如果昏庸無能,同樣會造成國家的衰敗。所以,康熙皇帝也沒有找到好的繼承人制度,只能任由九子奪嫡的情勢愈演愈烈。

    在這種情況下,才發生了一廢太子的情況,當然,這本身也有太子自己的問題,他對康熙皇帝情感冷漠,驕奢淫逸,性情暴躁等等。

    太子被廢,儲君之位總要有人上,這可能是皇長子大阿哥胤褆第一個跳出來的主要原因。按照皇子序列,胤褆是皇長子,既然皇太子被廢,那麼皇長子理應成為太子儲君的第一人選,於是,胤褆選擇了對太子胤礽落井下石的辦法。他對康熙皇帝說要為康熙除去“慶父之憂”。兄弟相殘是康熙皇帝最忌諱的事情,於是康熙皇帝大怒,差點氣昏死過去。

    一直對政治缺乏興趣的三阿哥胤祉這時候看到康熙遷怒於胤褆,可能心裡也認為,只要康熙老子處理了老大老二,那麼是不是我這個老三就還有希望呢?於是也來了個落井下石的搞法,他揭發了老大胤褆誅魔太子的行為,正在氣頭上的康熙一聽,本意就不想廢掉太子,卻發現太子瞬間成為眾矢之的,於是狠狠批評了一頓胤祉,並徹查老大胤褆誅魔太子的行為。

    經調查發現,老大胤褆確是有誅魔太子的行徑,一個叫張明德的道人浮出水面,這個人還和老八胤禩關係密切,張道人甚至還培養了十多名死士,隨時準備行刺太子胤礽。康熙皇帝將張明德凌遲處死,將大阿哥胤褆永遠圈禁。

    隨即,康熙決計公推太子,其實他的想法是繼續將胤礽重新推上太子之位,因為之前廢掉了太子,君無戲言,不好直接提出來,故來了這麼場把戲。當時,康熙皇帝甚至知會李光地,讓他轉告諸王大臣推舉胤礽,但是李光地並沒有轉達,導致最後的公推結果成為八阿哥胤禩。

    這讓康熙皇帝十分被動,他指出胤禩剛剛因為張明德案難逃干係,且年少不更事,還是辛者庫賤婦所生,所以不宜當儲君。算是直接否定了老八。但是老八胤禩深得朝野大臣之心,佟國維馬齊等重臣堅持推舉結果,結果讓康熙皇帝大怒,他斥責了佟國維,將馬齊下獄,並剝奪老八胤禩的貝勒爵位。

    不久,康熙皇帝重新立胤礽為太子。放出馬齊,恢復胤禩爵位。老八胤禩參與誅魔太子的行為,為什麼一直沒有被康熙責罰,卻只將老大胤褆圈禁了,一直是一個很燒腦的問題,八爺黨勢大,康熙最忌黨爭,卻將八爺黨保留到臨死之前,實在是令人想不通。

    一廢太子不久,在八爺黨的暗中攪和下,將太子胤礽再次推向風口浪尖,九門提督託合齊,太子黨的主要成員,被康熙皇帝下獄,不久託合齊死,康熙著他挫骨揚灰,胤礽再次被廢。二廢太子之後,胤礽再無崛起之日,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準葛爾部入侵西藏,胤礽搞“衣帶詔”,寄希望於親信舉薦自己出任大將軍被舉報,胤礽徹底失去再當儲君的機會。

    而這個階段的四爺胤禛,並沒有閒著,胤禛府上的舊人戴鐸,為胤禛出謀劃策,希望他爭取儲君之位,並擬定了爭儲的基本綱領,大意有這麼幾條:一是為康熙盡仁孝,討得康熙的信任和喜歡;二是搞好和兄弟們的關係,做一個熱心兄長的榜樣;三是儘量外放府中的幹才到地方做官,培植親信力量。

    戴鐸的綱領很簡單,但是卻切中要領,胤禛在九子奪嫡之中也基本做到了。在康熙病危期間,胤禛都儘量侍候周全,深得康熙皇帝的喜歡,在兄弟們中間,他儘量都不得罪,和兄弟們保持一定的距離,府中的戴鐸等人,被外放福建廣西等地為官。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任命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從一個貝子身份直接晉升為王,到西藏平叛,這使得朝野譁然。康熙給了老十四皇帝一般的出征排場,希望他得勝還朝,朝中諸王大臣認定,老十四胤禵就是康熙未來的繼承人。康熙六十年,胤禵大勝而歸,回京述職,老三和老四作為親王,親自到京郊迎接胤禵,其排場可謂超過出徵之時,這更加堅定了朝野認為胤禵就是繼承人的信心。

    直到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才發現,康熙一直任由八爺黨獨大的原因。其實在一廢太子之後,公推結果顯示為老八胤禩的時候,康熙憑藉自己是皇帝的特權否定了胤禩,從那以後,老八胤禩就一直排除在康熙的視野。九子奪嫡只剩下八爺黨(包括老九老十),老四胤禛(包括老十三胤祥)和老十四胤禵了,但是康熙為了轉移朝野的視線,便任由八爺黨一黨獨大,可是八爺黨的獨大給與康熙皇帝莫大的壓力,於是便啟用最年輕的胤禵為大將軍王,放煙幕彈制衡老八,而在老八和老十四風光無限的時候,老四胤禛卻在夾縫中安穩度日,不斷擴充套件自己,根本就沒有被注意到,或者被認為,老四胤禛會是未來的繼承人。

    託合齊死後,康熙皇帝任命隆科多為九門提督,直到康熙皇帝去世前,都是隆科多負責他的安全保衛工作。隆科多作為康熙最後的“託孤之臣”,是得知康熙傳位的最近之人。而就在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死前一個月,隆科多和胤禛同時被派往京郊糧倉檢查工作,不知道二人之間是否有過其他什麼溝通?

    但是,胤禛能夠得以榮登大寶,絕對不是一個閒散貴人所能實現的,只是胤禛暗中蟄伏,尤其是在康熙皇帝的庇佑之下,才得以脫穎而出。成功青睞有準備之人,要是胤禛完全真的沒有準備,只怕他也坐不穩。

  • 8 # 小和天下影視庫

    說起雍正,大家並不陌生,雍正可以說是清朝皇帝中最有作為的。在康熙眾多的兒子中排行老四,雍正的生母是德妃烏雅氏,但是德妃的身份低微,不能帶給雍正榮耀,而當時清宮中有一條規矩,就是不允許生母來撫養自己的兒子,好在雍正有一個身份高貴的養母,這個人就是孝懿仁皇后,這也使雍正的地位在皇子中提高了不少。在九子奪嫡這場戰爭中,雍正最後勝出了,而他又是怎樣登上皇帝的呢?

    雍正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奪得了皇位,當幾位皇子還在明爭暗鬥的時候,雍正不參與,也不過問,不表明自己的立場,讓大家都以為雍正對皇位沒有多大的興趣,其實雍正早就一步一步的運籌帷幄,最後奪得了皇位。

    第一點,雍正多次外出巡視,又是替康熙祭天,又替康熙微服私訪,外出辦理政務,瞭解民事,考察了不少的地方行政和吏治,使雍正的治國能力不斷的上漲,康熙也因此對雍正有了好感。

    第二點,在眾多皇子都在費盡心思得爭奪皇位時,只有雍正一個人懂得韜光養晦,每天閒雲野鶴的生活,沒事參參佛道,和眾位皇子的關係都保持很好,見到自己的兒子一個一個都明爭暗鬥,不顧及一點手足之情,非常的生氣,當然對雍正有好感了。

    第三點,當康熙第一次廢太子的時候,只有雍正每天都去看望太子,其他皇子都避之不及,雍正上演了一出手足情深的好戲,這些康熙都看在了眼裡。

    第四點,懂得養精蓄銳,與年羹堯和隆科多來往密切慢慢的培養自己的勢力。

    第五點,也是雍正下手最猛的一點,就是打親情牌,在康熙晚年的時候,雍正每天都去康熙床前盡孝,康熙實際上非常害怕他的兒子們為了皇位不折手段,殺兄弒父,康熙在這時的心靈是非常的脆弱的,這時,雍正就向康熙展現了他的孝道,當眾位皇子都忙著奪皇位時,只有雍正照顧康熙。

    雍正的計劃一步一步的進行,最終奪得了皇位。

  • 9 # 李飛熊

    雍正一直不是“富貴閒人”,這不過是他韜光養晦的計策罷了。只是相比其他奪嫡的皇子,雍正才開始顯得更加弱小,這才顯得有些無足輕重。其實,雍正的目光,從未離開過那張皇帝的寶座!雍正之所以能成為大清的統治者,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雍正的能力夠強

    因為康熙在位時間夠長,手腕夠硬,所以在康熙後期,諸位皇子得以居於廟堂之上。雖然雍正崇尚佛道,但這不過是他的一層保護色而已。雍正在朝堂之上,也鍛鍊了自己的能力。但是雍正很好地掩飾了自己的野心,前期託庇於太子名下,避免了“八爺黨”的圍攻。在“九龍奪嫡”的前期,其他皇子以及太子,都沒把雍正當作對手。雍正不可謂不小心謹慎,直到最後才暴露了奪嫡的意圖。而且那時太子被廢,八阿哥胤祀也被康熙責罰,諸位皇子中能和雍正一較高下的皇子已經不存在了。這就凸顯了雍正的能力以及隱忍的性格,直到最後,眾人才看清他的面目。

    雍正的心腸夠硬

    雍正素以刻薄寡恩著稱,他登基之後,先後囚禁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三阿哥等等。對於自己的兄弟都尚且如此,更遑論其他大臣。但是雍正的這種性格,卻恰也是康熙所欣賞的。因為康熙後期,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國庫空虛,吏治敗壞,雖然康熙一直想要整治,但奈何精力已經不夠了。不過一代雄主康熙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其他皇子,像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祀,都是崇尚儒學,在讀書人那裡賺取美名。如果選擇他們做繼承人,大清的江山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而雍正的這種性格,正好可以匡扶康熙晚期的過失。果然,雍正繼位後,以鐵腕實行官紳一體納糧,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等政策。這些措施的實施,使得國庫得到充實,土地兼併的情況得到緩解。有一組數字可以很好地看出雍正的貢獻,康熙駕崩時,國庫存銀只有800萬兩。而雍正駕崩時,國庫存因卻有6000萬兩。也正是雍正的嘔心瀝血,才使得後代乾隆有錢揮霍。可以說雍正是“康乾盛世”的重要一環。

    太子及其他皇子逐漸失寵

    本來太子是孝誠仁皇后所生,後因難產而死。因為康熙和孝誠仁皇后感情深厚,因此胤礽得以早早被立為太子。康熙對待太子也是與眾不同,不僅親自教他念書,還曾讓大學士張英、李廣地等人教導太子。只是也許太子做得太久了,胤礽便漸漸有了驕縱之色。康熙親征葛爾丹時生病,把太子召來後,太子臉上竟然沒有一絲憂愁的神色。後來皇十八子生病,康熙非常擔心他不能活下去。諸位大臣都認為康熙年紀大了,都擔心康熙的身體是否能承受住這樣的打擊。可是太子胤礽依舊如故,沒有絲毫憂色。再加上索爾圖謀反的事件,在康熙心中一直揮之不去,所以胤礽被廢。

    大阿哥胤禔擅自揣摩康熙心思,想要替康熙殺掉太子,被康熙圈禁。皇八子胤祀在太子被廢后,謀求成為太子太明顯,被康熙所厭惡。再加上胤祀母親出身卑微,也逐漸失去了追逐皇位的資格。此時,便觀康熙諸子之中,也就皇三子胤祉可以和雍正一較高下。剩下的不是年齡太小,便是能力不如遠不如雍正。但是相對比皇三子胤祉,雍正更是擁有一個大殺器,那便是自己的四兒子弘曆。

    雍正有一個好兒子弘曆

    在康熙所有的孫子中,唯有弘曆被接進宮去,接受康熙的教導。而且在明朝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情形。燕王朱棣登基之後,因為大兒子肥胖多病,朱棣想要立二兒子為太子。只是大兒子有一個好兒子朱瞻基,是一個好聖孫。立大兒子為帝,便可以保障兩代皇帝的興盛,這也促使朱棣最終還是選擇了大兒子為太子。雖然後來大兒子繼位一年多就掛了,但是和朱瞻基合成“仁宣之治”,歷來被人稱道。

    前事不遠,康熙自然也是抱有同樣的心思。而且康熙專門找人看過弘曆的八字,得了一個大貴的批語,而且弘曆母親也被康熙認為是有福之人。有一次,康熙帶領乾隆前去打獵,打死一頭熊之後,康熙命令乾隆上前,只是此刻的乾隆恍恍惚惚沒有立刻前去。康熙正想斥責的時候,原本躺在地下的熊卻又突然立了起來,但很快便被眾人殺死。經歷此事,康熙更加相信,乾隆是大貴之人。後面我們也知道,乾隆在位60年,還當了好幾年的太上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時間加起來就130多年,快佔大清朝的一半了。

    綜上所述,雍正之所以能打敗諸多兄弟,登上皇位之外,是和他優秀的能力以及隱忍的性格有關係的。雍正摸準了康熙的心思,並沒有貿然地加入到奪嫡之爭中。到最後,形勢對雍正是一片大好。再加上兒子弘曆的神助攻,自然登上了皇位。所謂的“富貴閒人”,不過是雍正放的煙霧彈罷了!

  • 10 # 釣煙客

    雍正皇帝,正名愛新覺羅·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雍親王。

    如果題目的合理性是不容商榷的,那麼就要確定雍正在奪嫡過程中是賦閒在家、與世無爭的,起碼錶面是如此的這一前提條件的必然存在。噹噹從這一層面來講的話,就不得不提一下一個由雍正親自創立而被其子乾隆廢除的一個特務情報機構--粘杆處。作為一個賦閒皇子,足不出戶,而意圖精確地掌握整個紫禁城的整治風雲,上到朝堂政事及皇帝喜怒哀樂、下到兄弟謀劃政敵針對,一個靈活有效的情報機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粘杆處",表面來看,時一個專事粘蟬捉蜻蜒、釣魚的服務組織。康熙四十八年,胤禛從"多羅貝勒"被晉升為"和碩雍親王",其時康熙眾多皇子間的角逐也到了白熱化的階段。胤禛表面上與世無爭,暗地裡卻制定綱領,加緊了爭儲的步伐。他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訓練家丁隊伍,這支隊伍的任務是四處刺探情報,剷除異己,他的合法外衣便是“粘杆處”。粘竿處,又稱尚虞備用處,是有一定實權的部門,負責每天早晨到內奏事處接收奏摺,還有負責稽查官員二人,如發現奏事處有形跡可疑的人員,有權命令上虞備用處的侍衛緝拿。

    競爭皇位之前,雍正得做準備,他得知道哪個大臣是我的人?其他八個有競爭力的皇子又揹著我又幹了什麼事兒?所以說情報刺探,剷除異己,消滅一黨是最為緊要要乾的事兒,於是特務機構粘杆處就一路隨著雍正從“富貴閒人”到了大清帝國的真正統治者。

  • 11 # 媚之夭夭

    雍正皇帝是如何從“富貴閒人”到大清的統治者的?

    其實,雍正那時叫四阿哥,自從收下了謀士鄔思道後,在鄔思道的運籌帷幄之下,也加入了奪嫡之爭!只是四阿哥對皇位之爭跟八阿哥對帝王之爭恰恰是鮮明的對比!一個是暗,一個是明!結果是暗爭的奪得了皇位權傾天下,明爭的敗北了,成為吳下阿蒙!

    那麼雍正皇帝是怎麼樣從“富貴閒人”逆轉了呢?

    第一步,盡心盡責做好皇上安排的工作!

    晚年的康熙也沒有脫離凡人的俗念,多疑也多心!

    康熙皇子多,參於奪嫡就有九個!暗中參於的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但是康熙內心一點也不糊塗!對於重臣的明貶暗保,對於跳樑小醜從幕後到臺前,他都心知肚明心細如髮!

    在其他皇子緊鑼密鼓參與爭奪嫡時,康熙卻叫雍正既管理戶部,又管理史部,還要為前線決戰的十四阿哥準備十幾萬套過冬棉衣和糧草!

    初初,雍正對於康熙這樣的安排非常的不理解!謀士鄔思道點拔雍正:這是康熙在檢查雍正辦事的能力和為皇的處世藝術!無論如何,都要想方沒法做好!

    謀士鄔思道完全是猜到了康熙的心思,告訴雍正想方設法做好康熙的安排!

    正是這樣的檢測,四阿哥盡心盡責做好了,康熙大喜!!!因為雍正具備了當皇上這個能力!

    第二步,奪嫡暗波驟湧!

    自從太子第二次被廢,眾皇子都知道他再無機會反撲了!也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太子完全出局!

    於是,其他的皇子對皇位躍躍欲試!特別是善於收買人心的八阿哥,大下血本籠絡大臣去康熙那裡推薦八阿哥做太子時,沒有想到康熙一點也不糊塗,大罵那些沒有立場的大臣,沒有想到最後是這樣的結局,八阿哥垂頭喪氣!

    而雍正在鄔思道的提醒下,好好做好皇上安排的事情,哪怕再苦再累!都要認認真真真做好!表面上對皇位之爭不感興趣也不參奪!暗中呢積極佈局,把性音放出去,組織了江湖中勢力暗中護駕!隨時接應的十三阿哥出來後掌控豐臺大營,疑防兵變!

    這樣的假相騙過了很多人!包括八阿哥和他的黨羽們!這樣他們怎麼樣也想不到雍正不參於奪嫡,而是暗中佈局!這樣的雍正明面上不是八阿哥真正的竟爭對手,也就沒有去防範!也沒有針對他!

    其實那天,很多老臣去了才知道,他就是那樣的人就是為國為民奪嫡,於是紛紛站隊,歷時三個月,,終於塵埃落定了,讓很多人簡直是不敢相信!雍正就是繼承了皇位的一匹黑馬!

    於是鄔思道告訴雍正,利用可以發揮作用的人,是在關鍵時刻亮相出手的時候了!

    像雍正的家奴——年羹堯!

    像雍正的影子——十三阿哥!

    像康熙的重臣——張廷玉!還有隆可多!

    像關鍵時刻不掉鏈子的鄂爾泰!

    正是這些人關鍵時刻的鼎立相助,才讓雍正這個富貴閒人對皇位的繼承有驚無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家處在兩難境地開始解封,我們是不是更要自覺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