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豹眼看歷史
-
2 # 我是小明vlog
三國演義中曹魏有八虎騎(曹仁,曹洪,曹真,曹純,曹休,夏侯敦,夏侯淵,夏侯尚)和五子良將(張遼,徐晃,張頜,于禁,樂進 ),夏侯惇就是八虎騎之一,曹操和夏侯惇還有一層“親戚關係”,曹操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淳的叔父.,曹嵩被東漢太監曹騰收養,跟隨曹姓.所以曹操的族人是夏侯氏.曹操是夏侯嬰的後人.。
建安十一年夏侯惇征討衛固,鍾繇大獲全勝,斬殺衛固,夏侯惇深得曹操重用、器重之程度在當時無人能及。曹操生性多疑有“夢中殺人”之說,但偏夏侯惇可與曹操同車,不用通傳可自由進入曹操的臥室。
歷史上的夏侯惇一名猛將,為曹魏立下汗馬功勞再加上有一層關係一路加官開綠燈很正常不過,說明人脈關係很重要。就像劉備常說:“我是漢室劉玄德,中山靖王之後”!的金字招牌
-
3 # 獵奇歷史觀
因為夏侯惇是曹操的第一批追隨者,也是最重要的追隨者之一。從譙郡起兵到三足鼎立,夏侯惇參與了曹操一生征戰的全過程。既是親族,又是豪族,還經歷過丹楊兵變並肩斬亂兵這樣的患難,可以說是類似合夥人的角色。一個細節是,曹操征討四方,夏侯惇和荀彧經常留守,而此二人也都是漢官,我想曹操是很難將此二人看做純粹的臣子。而相對於荀彧的世家+潁川士人領袖身份,夏侯惇的同族身份更加值得信任。
另外夏侯惇的能力不僅僅體現在上陣殺敵。雖然夏侯惇在證實上沒有什麼像樣戰績,但他的軍職一直高於絕大多數營曹將領。一名將領的能力,不僅僅體現在上陣殺敵上。樂進那樣從基層砍到五子的畢竟是少數。夏侯惇更大的能力或許在於治軍和整軍。眾所周知,曹魏興於屯田。而夏侯惇帶兵興修水利,種植稻穀,以至於“民賴其利”——這說明稻穀豐收足以資軍用,所以才能顧得上百姓。這在封建時代是了不起的成就。
考慮到陳壽的春秋筆法,有理由相信夏侯惇的一些事蹟被埋沒了。三國志裡的春秋筆法相當明顯,如對曹操的總評就很皮裡陽秋。夏侯惇的後代在曹魏元勳裡算混的很慘的,要麼草包、要麼站隊錯誤、要麼乾脆絕嗣。從陳壽對夏侯惇事蹟的選擇中可以看到,其亮點幾乎都集中於“德行”“惠民”方面,而且還特意寫出摔鏡子這樣的尬事、小事,有理由相信是刻意為之。
還有魏晉兩朝,對夏侯惇評價都極高。夏侯楙和公主吵架,要看在老爹的面子上才沒事。夏侯惇絕嗣,晉朝要強行為前朝元勳續一波。賈詡封三公,孫權要嘲諷,夏侯惇當大將軍,好像沒人吭聲。這樣看來,夏侯惇好像也不是單純傳記中記載的那麼無能。
所以夏侯惇真的很強,但這種強並不體現在砍人或者帶人砍人上,可能體現在治軍、練兵、內政、甚至是單純的威望上。從這一點來說,夏侯惇並不算傳統意義上的名將,而頗有些現代將領的風範。威廉一世評價開國三傑說,羅恩訓練了軍隊,毛奇正確使用軍隊;而我朝朱老總,長期笑呵呵,似乎也沒什麼膾炙人口的戰績,然而他元帥第一毫無爭議,夏侯惇也正是如此。
-
4 # 萬古一瞬中
曹操在東武陽打黑山賊,夏侯帶分隊駐紮在後方的白馬。
曹操在東平和濟北兩郡大戰青州黃巾時期,夏侯作為後方的東郡太守鎮守濮陽。
兩次討伐陶謙時期,夏侯鎮守濮陽,結果張邈呂布之亂,夏侯一被調虎離山而濮陽失守,二被軍人綁架差點完蛋,三被流矢射中沒了一隻眼睛。
此後直到討伐袁紹時期,夏侯一直後方做太守,亮點是開發了一些水利工程。
討袁時期,夏侯負責“後拒”(估計就是後帶領後方軍團,防敵繞後)。
這一時期,劉備向北進攻,逼近潁川,夏侯惇和于禁抵擋,中了偽退之計,率兵追趕,結果中了埋伏,被李典支援救出。
鄴城攻破以後,夏侯就繼續回河南種田。
曹操第二次攻打濡須口,夏侯參與(具體職務不詳),之後與曹仁、張遼鎮守居巢,督二十六軍。後來樊城戰役,帶隊到摩陂旅遊了一趟,返回淮南。
轉到召陵(許都附近,中央地區)駐紮。
總而言之,夏侯惇生平真正指揮的像樣作戰只有兩場,一場兗州爭奪戰,一場博望進攻戰。兗州之戰,夏侯先是很輕易地被騙失了濮陽,後是被綁架黑點累累;博望之戰,在兵力優勢(劉備兵本來少,夏侯惇防區卻在靠近許都的中央地區)下被劉備擊敗。(不知此時諸葛亮或徐庶是否已加入劉備陣營)
魏國大將軍夏侯惇兒子中最有名的是假節、駙馬、鎮東將軍夏侯楙。
所以我個人的結論是,夏侯惇完全是靠著和曹操的親情和基情上位的。曹操深知夏侯惇能力有限(尤其是兗州之戰很挫的表現之後),所以後來就安排他專業種田了。
博望之戰,考慮到劉備勢力微薄,加上夏侯惇有名將於禁輔佐,又是防守戰,曹操想這下元讓總不能出岔子了。可誰想元讓自從被棄用後,深深地想證明自己的戰鬥力,不顧李典的苦諫(不知道于禁有沒有勸諫他),勇往直前地追擊,結果果斷上當,在叢林裡被伏擊,多虧李典開始沒和他一起來,才支援而救出他。
曹操想:真是扶不起的元讓啊......
於是後來駐守居巢,雖然名義上元讓是總督,但曹操實際上安排曹仁和張遼指揮部隊。曹仁的血緣、資歷和官階不比夏侯惇差多少(不同於李典),所以不會被元讓左右,而張遼又是個有血性的男人(不同於于禁),不會輕易屈服於元讓的錯誤指揮。(見博望之戰)曹和張可以說是當時內姓和外姓中最能打仗的將領了,讓這兩個人輔佐他,可見曹操對夏侯惇的溺愛。
關於夏侯惇的履歷,有所遺漏:
1)在兗州兩郡種田時期,夏侯惇被派去小沛營救被高順攻擊的劉備,結果被高順擊敗。
2)在河南種田時期,衛固、張琰、張白騎在弘農、河東叛亂,鍾繇請來馬騰的涼州軍幫忙平叛,夏侯惇作為鍾繇的下屬,也參與了這次平叛。鑑於衛固叛軍先被杜畿瓦解,賈逵用計重創了張琰叛軍,而張白騎賊軍在弘農被馬騰軍擊破,因此夏侯惇在這次平叛中最多隻有一點苦勞。
3)征討張魯時期,曹操帶上了夏侯惇,根據《魏名臣奏載董昭表》中“武皇帝意沮,便欲拔軍截山而還,遣故大將軍夏侯惇、將軍許褚呼山上兵還”,可知當時夏侯惇和許褚都在曹操中軍大帳。可推測,夏侯惇的職務是鎮守中軍,而非直接參與作戰。而漢中之戰的勝利完全在於前鋒誤打誤撞,嚇跑了張衛軍。
綜上,夏侯惇總共親自指揮了三場戰鬥(兗州、博望、小沛),全部兵敗。此外,在鍾繇麾下配合馬騰軍打弘農叛賊,有一點苦勞;在曹操麾下參與了濡須口和漢中兩場戰役,然而並沒發揮什麼作用。
所以夏侯惇的才能並不體現在軍事上,但是對於曹魏舉足輕重。曹操需要一個人坐正,宗室中有資格的無非夏侯惇、曹仁、曹洪。曹仁少時不修行檢,名聲不好。曹洪貪財吝嗇。夏侯惇常虛心好學,為人儉樸。這樣的人曹操用的放心,士人看得順眼。有時候沒有出彩事蹟也從側面反應夏侯惇治下矛盾不激烈。
-
5 # 綠巨人講史
在三國中,夏侯惇看似沒什麼功績卻被曹操委以重任,一付倚老賣老的樣子,很多人很疑惑為什麼夏侯惇沒有什麼戰功卻一路加官?
可據歷史記載,雖然夏侯惇沒有像曹操那樣的雄才大略,但也是曾經作出過較大功績的,可謂也是文武雙全的人才,只是三國中沒有把這些完全演繹出來罷了。比如夏侯惇在擔任地方行政官員時,正值大旱,蝗蟲災害嚴重,糧食收成眼看就要遭受巨大的損失。此時的夏侯惇命人截斷太壽河水,修建了蓄水陂塘,並親自搬運泥土,率領郡中軍民一起耕種水稻,最終解決了缺糧的問題,百姓生活得以安定下來。另外夏侯惇雖多年身在軍旅,卻一直聘請老師教授其學業的事蹟,在後漢三國時期的將領當中則更是絕無僅有的。
還有一次夏侯惇被派遣為先鋒出戰,在途中正好與呂布的高順軍相遇,夏侯惇馬上前去殺敵,最終高順敗下陣來,正要逃跑時,夏侯惇便追了上去,不料卻中了他們的埋伏,呂布的手下曹性用暗箭正好射中夏侯惇的左眼,夏侯惇慘叫一聲,幾乎昏倒。但是他忍著巨大的疼痛,用手拔箭,卻由於用力過猛連眼珠子都拔出來了,由於夏侯惇平時是個飽讀詩書、崇尚儒學的人,他認為眼珠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毀,於是便吃下自己的眼珠。繼續殺敵,最終戰勝了敵人。從這次交戰中也可以看出他殺敵時勇往直前。
總之,雖然夏侯惇沒有很多傲人的戰績,但他地方時治理有條有理,作戰時以身作則、奮不顧身,加上夏侯惇別具一格的文人氣質。正是因為這些,夏侯惇被曹操所賞識而一路提拔,享受一般人沒有的待遇。
-
6 # 中孚鑑
其實夏侯惇能一路加官,並非是沒有原因的。無論他的功勞還是和曹操的親疏關係、以及他的影響,都是能得到封賞和得到曹操器重的。比如蕭何對劉邦建立大漢的功勞,雖然蕭何衝鋒陷陣不多,但是他坐鎮後方,給劉邦穩固了一個能及時補給的後方,這正是蕭何能為功臣第一的原因。
同樣的夏侯惇也曾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讓曹操東征西討而無後顧之憂。曹操後方在他的治理下很穩定,所以曹操在前線打仗就算失利,但是對於全域性而言,曹操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從而為後來的曹魏政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故而夏侯惇後來可以不經通傳就可以進入曹操的臥室,後曹丕繼位,夏侯惇又被封為大將軍,夏侯惇去世後,曹丕親自穿素服,賜夏侯惇諡號為忠候,同時夏侯家亦獲得尊崇。
夏侯惇,字元讓,他是曹魏重臣,為西漢夏侯嬰之後,其很早就追隨曹操,是在曹操討黃巾軍時,夏侯惇就已經追隨曹操了。在為曹操鎮守後方時,曾屯田蓄水,讓百姓受益,故破洞得人心。
曹操以天子之名征討四方,其地位亦隨之提高,後來曹操為魏公,又晉位魏王。而夏侯惇對曹操忠心耿耿,當時曹操屬下將領都被任命的是魏的官號,但是隻有夏侯惇的官號還是漢朝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曹操覺得夏侯惇和他同是大漢的官員,如此他們之間就是同僚的關係,意思就是說夏侯惇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是不同於其他將領的。
曹操覺得夏侯惇和他說同僚的關係,如此又怎麼能封夏侯惇魏的官號,由此可見曹操對夏侯惇的信賴倚重。
然雖如此,夏侯惇為了表示他對曹操的忠心,故而多次請求封他魏的官號,在夏侯惇的堅持下,最終曹操是答應了夏侯惇的請求,封他為魏前將軍。
夏侯惇一路被加官獎賞如,在曹操迎漢獻帝后,夏侯惇轉任河南尹,之後又為伏波將軍,此時其可以受權能簡單從事,不用拘於制度。後因功增封邑一千八百戶。加上之前的有二千五百戶。在曹操徵孫權歸還時,讓夏侯惇督二十六軍,和曹仁、張遼等屯兵居巢,防衛孫權。
夏侯惇能得到曹操的器重,是因為夏侯惇的才能,夏侯惇能加官,也是因為他的功勞,再加上夏侯惇和曹操的親疏關係,就不難理解夏侯惇為何會一路加官了。
-
7 # 夢香寒冰
夏侯惇是曹操的運糧官,曹操的軍糧大管家。他擅長水利,水淹下邳就是夏侯惇乾的。
夏侯惇對於曹操地位參考蕭何。準確說夏侯惇+荀彧≈蕭何。
曹魏一代,就曹操時代糧食供應最充足。官渡之戰已經很緊迫了,沒夏侯惇,可能曹操根本沒法和袁紹對峙那麼多年。
這就是夏侯惇。曹軍論打仗可能輪不到夏侯惇,但是沒有夏侯惇給運良曹軍,沒有一個人敢打仗。所以夏侯惇是大將軍,最高軍銜。
夏侯惇的遺產很多,不是他家,是曹魏一代,和蜀漢的作戰方式,大部分都是憑藉充分的軍糧把蜀漢逼退。
夏侯惇的夏侯氏,好像和中國古代三皇五帝時代的夏侯是一脈傳承,他們都擅長水利。
-
8 # 中行偃1
答:夏侯惇為什麼沒有戰功卻一路加官晉爵?我就這麼說,即使是夏侯惇狗屁用都沒有,曹操一樣會給他加官晉爵,而且官越給越大!也不是就曹操自己這麼做,我相信我也會給他加官進爵的,你們也一定會!
為什麼?太簡單了……
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這還不是我真正要說的!
不是有人說關羽忠義嗎?他忠義於誰呀!曹操給他封了個漢壽亭侯,他頂了一輩子不願意取下來!以此證明他是漢朝的官,不肖於與那些蜀漢的官員相提並論。我今天讓你們看看什麼叫忠義!!!
夏侯惇忠心於曹操,當時各將領都授予魏的官號,只有夏侯惇仍受漢朝官職,便上書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於魏。但曹操卻認為夏侯惇與他同為漢官,屬於漢朝同僚,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號,可夏侯惇依然強烈請求,最終曹操答應了他的請求封其為魏前將軍。
來來來,諸位!現在你們就是曹操,你們告訴我你們誰能不給夏侯惇加官晉爵?!對於無限忠於你的人,你給他什麼官職都是心甘情願滴。還在乎他有沒有什麼功勞嗎???
-
9 # 史文書苑
夏侯惇此人有明顯的弱勢,那就是軍事謀略較差。他也算是領軍多年,卻幾乎沒有親自指揮取勝的亮眼戰績,敗仗反倒不少。
比如:
公元196年,劉備和曹操共擊呂布。夏侯惇奉命援助劉備,卻被呂布手下高順擊敗,沛城落入呂布之手,劉備逃走。
公元202年,劉表命劉備北攻曹操。夏侯惇在博望坡不採納李典建議,見劉備燒營逃走,與于禁追擊卻中伏兵之計,打敗而歸。
另外還有一些為人詬病的事例,如被呂布手下生擒和被流箭射傷左眼等。似乎也成為夏侯惇得人生汙點,讓他的名將形象有點打折。
當然,對曹魏而言,夏侯惇不但是忠臣,更是功臣。
比如:
安撫地方:某年蝗蟲之災肆虐,天又大旱。夏侯惇派人斷水成塘,且親自擔土,帶領將士們向百姓宣傳種稻的好處,終於幫助百姓渡過嚴重缺糧的難關。
鎮守後方:曹操多次遠征,作為留守大本營的將領均是夏侯惇。曹操徵陶謙,夏侯惇守濮陽;徵呂布,留守陳留、濟陰,後為河南尹;徵孫權後,屯兵居巢,以防東吳。進攻雖然不是夏侯惇之長,但在駐地防守上,他絕對是個高手。曹操可以很放心把後方交給夏侯惇,而後者總是不辱使命。
總而言之,夏侯惇有其過人之處。儘管他不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絕世名將,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汙點或劣跡,但絕對不能掩蓋他戎馬一生為曹魏的付出和奉獻。
與其說是曹操對他的信任成就了夏侯惇,不如說夏侯惇穩定表現為自己爭取到了錦繡前程,甚至在他離世之後,還能萌蔭子孫。
-
10 # 安定郡小書生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先生確實黑了一部分人。尤其是在曹魏方面,曹操首當其衝,與曹氏家族親密的夏侯家族也是被黑的相當慘的。
為此,羅貫中還編排出一個名為夏侯恩的人,長坂坡被趙雲一槍戳死了,臨死還把曹操的青釭劍贈送給趙雲;編排出一個名為夏侯傑的人,在長板橋被張飛一聲喝死了,為張飛留下萬世美名。
然而,夏侯惇這個經常吃敗仗的將軍,羅貫中卻格外手下留情,被描寫為一位血性男兒。在討伐呂布的戰役中,夏侯惇左眼被呂布部將射中了一箭,夏侯惇充分發揚了重傷不下火線的大無畏精神,更以驚人的悍勇喊出了“父精母血、棄之可惜”的豪言壯語,拔出箭來,硬生生將自己的眼珠吞下。當時就把敵人嚇呆了,成就了夏侯惇在三國曆史上精彩的一筆。
羅貫中之所以能夠對身為夏侯家族的夏侯惇網開一面,並且不僅沒有被潑髒水,還又加戲份兒又加臺詞兒。其實這主要得益於歷史上真實的夏侯惇的為人表現。
歷史上的夏侯惇確實也沒有能夠拿得出手的戰功,基本上由夏侯惇率領的戰爭,基本都是以失敗告終。然而,曹操對夏侯惇依然非常信任,成為曹操集團的第二號人物,穩坐第二把交椅,成為東漢帝國的最後一任大將軍。
對於生性多疑的曹操而言,從不允許別人在自己睡覺靠近自己臥室,而允許夏侯惇可以不經稟報,可以自由出入;同時曹操允許夏侯惇可以不必遵守任何規章制度,可以自行決策。
對於生性涼薄的曹丕而言,即使在自己坐到魏王的寶座上,對自己的親兄弟曹植依然百般刁難;然而就是這樣的人,在夏侯惇死後,如喪考妣,就像死了親爹一般。
能力不怎麼突出的夏侯惇為什麼能夠受到曹氏父子如此重視?那就是最根本的一樣,夏侯惇對曹氏的忠誠,絕對的忠誠。當曹操稱魏王時,各將領都被授予魏的官號,只有夏侯惇仍受漢朝官職;於是夏侯惇便上書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於魏。曹操以夏侯惇身為漢朝大將軍,與曹操丞相的職位同屬於三公之列,不願意讓夏侯惇屈居魏官號;可夏侯惇依然強烈請求,最終曹操答應了他的請求,封其為魏前將軍。
夏侯惇對曹氏的絕對忠心,也就換來曹氏父子對夏侯惇的絕對信任。一個被老闆充分信任的好員工,即使能力再一般,想不升職也很難。何況夏侯惇也不是毫無是處的人,在曹魏陣營,曹操多次將後方交給夏侯惇,而且夏侯惇能夠與士兵同甘共苦,率領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同時夏侯惇為人也比較親和,在與士兵相處時,由於沒有架子,一些士兵就接他傷疤,稱他為“盲夏侯”,然而夏侯惇對此採取忍讓,從不追究過錯。
夏侯惇對曹氏的忠誠是得到曹氏政權的肯定的,這從夏侯惇死後的諡號就可以看出。夏侯惇死後被追諡忠侯,又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廟庭。以“忠”做諡號,就是對一個人忠心的最大肯定。
-
11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說實話,在《三國志》之中夏侯惇的表現確實很差,除了初期打仗例如說打黃巾軍能贏幾次外,基本上全輸了。但是我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夏侯惇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卻一路加封高官,甚至做到了大將軍的位置,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解答。
一、夏侯惇和曹操的關係夏侯惇與曹操有兩層關係,一層關係是親戚關係,一層關係是君臣關係。
先說親戚關係吧,他們的親戚關係是怎樣的呢?《三國志》中如此記載:
“吳人作曹瞞傳及郭頒世語並雲: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為從父兄弟。”也就是說曹操的父親曹嵩原本應該叫做夏侯嵩,是夏侯惇的叔父,也就說是夏侯惇和曹操是表兄弟。因此就這種親屬關係來看,夏侯惇和曹操的親戚關係是很緊密的,說實話,面對著一個外人和一個自己的親戚,你更願意把兵權交給誰?因此夏侯惇與曹操的親屬關係是一個加分項。
第二層關係是君臣關係。夏侯惇對於曹操來說屬於從龍之臣那一種。《三國志》中記載:
“太祖初起,惇常為裨將,從征伐。”也就是說從曹操一起兵開始,夏侯惇就跟隨者曹操征討天下,可以說夏侯惇是曹操起兵的班底之一,深受曹操信任也就不奇怪了。夏侯惇對於曹操來說正如關張兄弟對於劉備的意義一樣。
二、夏侯惇的忠心耿耿如果現在讓你選擇,一個很有才華但是野心勃勃的人和一個才華一般但是忠心耿耿的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哪一個人做你的大將軍?我想大家心中的答案基本上都很明確了。夏侯惇正是那個忠心耿耿的人。
我們看曹操一生多遭遇背叛,尤其是在早期起兵之時更是遭遇了無數背叛。如曾經的龍亢兵變,曹操手下幾千人反水,多虧了夏侯惇英勇善戰才將曹操救出;又比如後面的陳宮、張邈背叛曹操投靠呂布,要知道這兩人都是曹操非常信任而且認為絕對不會背叛的人啊!
由此一看,高下立判。綜看曹操一生,不僅是夏侯惇,幾乎所有曹氏和夏侯氏的人都對曹操忠心耿耿,曹操也因為這一批族人得以打下這一片基業。
三、經營得好後方的更是人才劉邦得了天下之後,功勞排在第一位的人是誰呢?是蕭何,不是英勇善戰的韓信,不是足智多謀的張良,不是忠心耿耿的樊噲,而是蕭何。為什麼呢?因為蕭何鎮守後方,源源不斷地給劉邦提供了糧草,因此才能幫助劉邦打下天下。
因此如此來說,打仗的話拼得就是國力,誰的後方更加穩固、糧草更加充足,誰的贏面就更大一些,因此就這樣來說的話,夏侯惇功不可沒。我們看《三國志》中:
“太祖徵陶謙,留惇守濮陽。”也就是說曹操征討陶謙的時候,是讓夏侯惇留守自己的大後方濮陽城的。由此可見曹操對夏侯惇的重視。
然後夏侯惇本人在屯田方面也大有作為,《三國志》中記載:
“時大旱,蝗蟲起,惇乃斷太壽水作陂,身自負土,率將士勸種稻,民賴其利。”當時的夏侯惇已經是建武將軍、高安鄉侯了,作為曹魏軍中的核心人物,面對著大旱的情況,夏侯惇像一個普通士兵一樣親自去背土種地,為曹操的後方經營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都知道,曹操能取得這番成就,他的屯田政策是非常重要的,而屯田政策的執行中往往離不開夏侯惇這樣大將的支援。
四、夏侯惇本人品行比較好我們一提到夏侯惇,往往就會想到暴躁、獨眼這些詞,彷彿夏侯惇是一個非常粗暴的人。但是說實話,夏侯惇本人的品行非常好。
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說:在夏侯惇還是個青少年的時候,因為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師,他就奮起殺人,將侮辱自己老師的人殺掉了。這在我們現在人看來是非常不理智的,但是在當時人看來夏侯惇是非常重視師道而且有血性的人。
另外,在《三國志》中記載:
因此綜上來看,一個對你忠心耿耿,善於經營後方,品行良好的人,曹操當然是要重用他了。
-
12 # 三國拾趣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論歷史或者當今,沒有人是完美的,夏侯惇也不例外。
“惇,魏之元功,勳書竹帛”(司馬炎語),意思大致是夏侯惇,大魏第一功臣,功勞最大。
“拔箭啖睛”的猛將、被人綁架索要贖金的“肉票將軍”(出自《三國志》夏侯惇傳,可信度較高)、興修水利斷壽溉田的“種田將軍”,幾個標籤看起來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卻無一不是夏侯惇的標識。
有黑歷史有閃光點,更是三國中屈指可數敢於硬剛呂布和關羽正面的男人。
與呂布一戰,無論是嘉靖壬午版本的《三國演義》還是毛本都是戰不數合,李郭兩路軍殺到,夏侯淵、曹仁兩路軍迎敵,然後夏侯惇敗,也沒有個確切的回合數。
對戰關羽,也是筆糊塗賬,不過直面過五關斬六將已經殺紅眼的關羽,無論是誰,哪怕此時敢躲在夏侯惇身後喊一嗓子:“關羽休走!"我都會敬他是條漢子。
這場單挑鬥了十合左右,未分勝負就被隨後趕來的張遼阻止。話說要是武力沒上九十五讓你去追關羽你去嗎?
再說回來,曹操起事之初,夏侯惇是第一批追隨曹操的武將,創始人加自家兄弟(夏侯與曹本是同門),對待曹操忠心耿耿,話說曹操只要不是白痴自然對夏侯惇青眼有加。
官渡之戰夏侯惇時任河南尹,高幹叛亂夏侯惇領援軍搞定。曹操征討張魯夏侯惇隨軍出征,曹操南征孫權後留夏侯惇督二十六軍以防孫權。樊城告急,曹操諸軍摩坡時急召夏侯惇赴摩坡。樊城之危得解,又赴壽春,防備孫權——上的是最危急的前線,駐守的都是最重要的戰略要地。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上得了戰場,管得了後勤(這個功勞不比陣前殺敵小),能單挑,能打團,這樣的夏侯惇即使相比戰功赫赫的曹營諸將也是不遑多讓。
綜上所屬,夏侯惇從未被黑,何談“無甚戰功”?
-
13 # 詩緣之緣
夏侯惇是員猛將,好稱完體將軍,也是曹操的直系兄弟,曹操以前複姓夏侯,後過寄曹家,因夏侯惇性格耿直,為人直爽,對曹操忠心不二,他的升遷是必然,
回覆列表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
題主這個問題,就是騎著驢找驢。
看三國說得就是看《三國演義》,豹眼對演義看得少,對夏侯惇的印象不多,好像也沒怎麼被黑。真正被黑的地方,就是題主所言,沒有什麼戰功卻一路加官。
這是真黑夏侯惇,歷史上的夏侯惇,的確敗仗吃的不少,勝績不多。但仔細分析一下,就清楚夏侯惇是在啥情況下吃的敗仗,為何卻仍然被曹操信任,也就清楚為何不斷加官進爵了。
戰鬥分為進攻和防禦,如果是防禦戰,往往是以少對多,即便成功防禦,也往往損失慘重;經常的情況是損失慘重還頂不住,最後敗退。看似是敗仗,並非沒有戰功。
豹眼有一個感覺,曹操親自出戰,一般是勝多敗少;而曹操不親自出戰,往往是勝少敗多。夏侯惇之所以勝少敗多,就是在多數情況下單獨出兵。
曹操一出動就是大的行動,猛將跟隨,謀士全員值班,這陣勢一般會打勝仗。
夏侯惇出戰,就沒有那麼多戰將、謀士跟隨了,僅依靠他自己的能力和謀略,取勝的機率就少了。
為啥不派別人去,夏侯惇屢屢吃敗仗還派他去呢?因為信任。
曹操派遣劉備、朱靈去截殺袁術,劉備半道上跑到徐州去了;朱靈回到了曹操陣營,曹操再也不信任了。
張遼、張郃、徐晃等都是投降而來,曹操怎敢讓他們獨自率領大軍外出呢?誰敢保證不是下一個劉備呢?
襄樊之戰,關羽水淹七軍,于禁率領三萬人馬投降了關羽。這讓曹操極度傷悲,曹操說:“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于禁會在關鍵時刻投降。”
于禁是鮑信的部將,鮑信為了曹操力戰身亡,之後于禁跟隨了曹操,由於治軍嚴明,屢屢得到曹操的讚賞和信任。想不到于禁也會投降,也難怪曹操傷感。
曹操想親自去督戰,大臣們也都說,曹操不趕緊去解救,恐怕徐晃頂不住,此戰必敗無疑。桓階講了一大堆道理,曹操沒有親自出馬,調集了十二營兵力交付徐晃指揮,大敗關羽,解襄樊之圍。
其實,曹操並非不懂這些道理,他是在擔心,徐晃與關羽關係很好,如果再出現于禁的情況,曹操就徹底歇菜了。
曹操之所以從漢中主動撤軍,後來沒有親臨襄樊前線,在豹眼看來,是曹操身體出了故障。因為此後不久,關羽被殺,曹操也病逝了。
由此看來,夏侯惇屢屢戰敗,獨自作戰是很重要的原因。而且是曹操不能親自出戰的情況下才派遣他前往代命。因而,不管勝敗如何,曹操都會記上他的戰功。
任何人得到老闆如何信任、賞識,委以重任,不升官都難。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東征陶謙,留夏侯惇守濮陽。張邈、陳宮等反叛,迎接呂布入主兗州牧。曹操家眷在鄄城,夏侯惇率領輕騎前往救援,殺退呂布,夏侯惇進入鄄城。呂布乘機進入濮陽,突襲獲得了夏侯惇的軍用物資。
夏侯惇部下挾持了夏侯惇作為人質,想要投靠呂布。部將韓浩指揮軍隊按兵不動,不顧人質安全,最終逼迫叛軍放棄了人質夏侯惇。
夏侯惇與荀彧、程昱力保三城不失,給曹操保住了立錐之地。夏侯惇在反擊呂布時被射中左目,被人稱作“盲夏侯”。
之後,夏侯惇的敗績也大多是如此的情況。在危急時刻,曹操不能親自出戰,別人帶兵去還不放心,就只好派遣夏侯惇。
建安三年(198年),呂布派遣高順和張遼進攻劉備。曹操派遣夏侯惇救援,被擊敗,劉備逃走,劉備妻子再次被擄獲。
劉備老婆孩子都不顧,自顧自地逃跑,哪裡還顧得了你夏侯惇哦。夏侯惇能夠活著回去,曹操就開心地不得了。高順、張遼是個啥角色哦,大耳朵不打招呼就逃跑,一般人還不容易解套,看來夏侯惇不是一般的角色。
文丑很厲害吧,曹操率領關羽、張遼解了白馬之圍,只帶領不足六百騎,被文丑、劉備帶領的五六千騎兵、步兵數萬追擊到了南阪。結果文丑被斬殺,劉備又溜了。
遇到比泥鰍還滑的劉備做隊友,不被坑死就是燒高香了。有誰還會去責怪夏侯惇吃敗仗呢?
不以成敗論英雄,恰恰說得就是夏侯惇。史書也是如實記載夏侯惇的敗績的,但怎麼看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好在曹操心裡明白是咋會事,沒有虧待他。
曹丕繼位後,任命夏侯惇出任大將軍。不久後,夏侯惇病逝。
不管後世是不是在黑夏侯惇,起碼曹操父子沒有黑他,對其格外寵信,說明曹操父子還是實事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