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靈探索
-
2 # 使用者名稱fanshuaichao
唐與吐蕃之戰 從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隴右、關中(今甘肅、青海、陝西一帶)和西域(今新疆、中亞一帶)等地區為保衛邊防與對西域的控制,和吐蕃進行的長期作戰。 唐朝吐蕃戰爭,對當時的歷史程序產生了重大影響。在唐蕃戰爭中,雙方運籌謀劃,機變百出,廣泛使用了長驅直入,直搗腹心,誘敵深入,相機殲敵,機動防禦,伺機反擊,避其銳氣,擊其惰歸,疑兵阻敵,伏擊,迂迴,遠端奔襲,夜襲,反間等戰略戰術,在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瓦罕走廊在當時的地位,自從漢朝張騫出使中亞以來,中國和中亞,南亞,西亞地區的貿易,就變得越來越頻繁,古絲綢之路慢慢形成,促進著各國的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毫不誇張的說,瓦罕走廊就是中國與外族交流的唯一通道,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為什麼大唐,吐蕃,大食,突騎施四國,在當時沒有發生戰爭呢?其實也並不奇怪。
吐蕃,突騎施沒想法打
首先,我們就可以排除吐蕃。吐蕃王朝位於如今的青藏高原,其擴張的主要方向,就是和唐朝爭奪西域的控制權,西域都還沒搞定,還去跨越瓦罕走廊,完全是沒有意義的。
其次,突騎施我們也可以排除。仔細看一下地圖就知道,突騎施位於當時帕米爾高原的北部地區,對於他們而言,瓦罕走廊並非唯一的走廊通道。它們完全可以繞過帕米爾高原進入中國,也可以繞過帕米爾高原進入中亞,沒必要因為瓦罕走廊而去爭奪,發生戰爭。
大食和大唐,打一架就不打了
而最後就是大食和大唐,說來也有趣。儘管兩個國家並沒有在瓦罕走廊打過戰爭,但是有一場戰役,卻也和瓦罕走廊有一定的關係。當時的唐朝安西節度使高仙芝,曾率領2萬多人安西軍,從西域出發,跨越瓦罕走廊,抵達中亞地區,與大食20萬人左右的大軍,進行了一場正面戰爭。儘管最終安西軍遭遇大敗,但是卻也成功將大食繼續東進的想法打消了,瓦罕走廊這個要道,自然也就發揮不了作用。
說簡單點講,吐蕃偏居一偶,連西域都沒搞定,自然對瓦罕走廊沒有興趣。而突騎施自己交通便利,根本無需穿越瓦罕走廊,就可以來去自如,沒必要爭奪這一地區。
而大唐和大食之間,雖然只能透過瓦罕走廊進行聯絡。但是在經歷了大唐和大食的怛羅斯一戰後,兩國均清楚認識到了彼此的實力,大食不再東擴,而大唐也繼續掌控西域。兩者都默許帕米爾高原,包括瓦罕走廊在內,作為彼此的緩衝地帶。
所以,這四個國家,在當時均沒有在瓦罕走廊發生過什麼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