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明明大作戰

    1:千古同心,人性沒有改變,一顆文學的詩心大概也不變,變的只是形式,流派和瓶子。所以文學不分新的舊的,活人寫的還是死人寫的。要分就分好的賴的,一流的還是三流的。       

    2:文學的雅俗之別,必然是有的。誰不承認這一點,誰就會陷入蘇言的困惑。即是總想用民間文藝的下里巴人性質,去影響和感嘆高雅詩歌的曲高和寡。       

    3:群眾從不寂寞,群眾總會有他們自己的娛樂趣味所在。群眾看趙本山,看小瀋陽,這麼多電視劇,天天樂著那!蘇言你可不是群眾啊,遼大文學院,這是知識分子呆的地方。謙虛的蘇言,欣賞的時候是知識分子,評價的時候卻把自己當成個群眾,表裡不一,文化性格分裂阿,呵呵。       

    4:經常聽見這麼一句話,大意是:90年代以後,社會上文學風氣銳減,詩人不再被青年追捧,這也不是件壞事。這裡淘汰掉一批隨流的詩人,盲目的讀者。剩下來的,才是真正懂得詩的人。這是詩歌和一切純文學該有的寂寞,它們該在的位置。我認同這個說法。世俗從來不是詩歌能存活的場所,唐朝也不是。       

    5:群眾的趣味最善變,流行流行,幾年就一茬格調,時時翻新,翻來覆去,來回折騰。誰能掌握好這折騰的脈絡,誰就能引領時尚,做個一流的抄做家。但那些寂寞的雅文學不一樣,雅文學比較穩健,雖然接受的人稀少,但歷經十年百年,不斷有懂得欣賞的人在,故總能長生不老,歷萬代而依然經典。但也只是各代的知識分子在欣賞。       

    6:能通俗,能被大眾接納的文學,固然是好。但通俗絕不能成為評價文學的硬性指標。並且,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作品,要還能做到通俗,那就算是極珍貴的極偉大的作品了。千百年來,能被文人接納,又被群眾喜歡的,《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我就能想到這三部。 還有《聊齋》。   

    個人看法,請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做過哪些公益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