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位同學叫曉雨
-
2 # 魁哥說兩句
這個問題真的是一個很宏大的命題。現在哈弗商學院都把小米的成功案例放到了教學之中,國內很多大學也在課堂上舉例。
小米的秘訣是什麼?我認為就是,極致的價效比+爆款+參與感!現在的價效比已經不是以前那麼強了,但是在當時絕對是良心價!有人說,價效比有啥用?藍綠大廠價效比不高,但是銷量最牛!可是朋友們想一想,價效比高真正受益的誰?銷量高對咱們就有好處?
小米的思路很超前,當大家在罵他的時候他也不說話,等過了幾年,原來罵他最兇的都在模仿他!!
-
3 # 勤勞的樹
初識小米就是當年米一出現的時候。那時候的智慧機霸主是htc和三星。蘋果的3gs認知度還不是很高。小米推出的第一代安卓機就是1g的RAM。雙核1.5ghz的配置。這在當時的主流機型上至少是四千+的水平。而小米的售價是1999。如此之高的價效比自然吸引了一批擁躉。再加上小米適時跟進的粉絲文化。口口相傳的推廣模式。做起來也就是水到渠成了。
-
4 # 阿普杜拉默罕默德司機
低庫存,因此成本會低很多,像華為那種不耍猴有現貨的。成本都分攤到庫存上了,因此價格會高一些。
同樣是出貨100w,一個被搶光的,一個是過幾個禮拜才賣光的,區別很大的。租金,倉庫的統計管理都要有固定花費。
還有一個就是進貨的品控了,像華為這些上檔次的手機對進貨的品質比較嚴格,所以價錢就不一樣了,進同一批貨,有沒有殘次品價格天差地別,所以成本要低不少。相當於把品控的工作交給了消費者(碰到有問題的就退貨)。低價等於是把應該發給少數消費者(退貨的)分發給了所有的消費者。
最重要的就是小米是新公司,適應力強。而一些傳統公司,習慣了賣貴的價格,賺的錢都會被高層分掉,價格短期內壓不下來。就像現在眼鏡行業一樣。
小米的最早是做手機系統的,也就是MIUI。最早的時候小米只是為第三方手機配飾MIUI,後來雷軍收購了MIUI的工作室,後來成立了小米,小米以為發燒而生的口號,而且價格很低,手機才買1999元,而其他的廠商手機售價都在3000元以上,而且系統都很難用,後來小米有推出紅米,再後來小米經過幾波融資以後慢慢的變成了手機界的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