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毫不誇張的說,別說是騎兵營營長,就算孫德勝的手下也是同樣規模的八路軍騎兵聯隊,面對日軍黑島騎兵聯隊,孫德勝照樣也會全軍覆沒!

    儘管劇中有很多熱血的冷兵器拼刺情節,儘管張大彪曾經說過一句“論拼刺刀,我們可是日本人的祖宗”的豪氣話語。但在真實的抗戰戰場上,如果真的拼上刺刀,我們在日軍面前是完全被壓制的。同樣的道理,臨時組建的八路軍騎兵部隊,對抗標準制式化的日軍騎兵部隊,這樣的戰鬥和砍殺,同樣會呈現出一邊倒的結局!

    而原因很簡單,黑島騎兵聯隊是標準的,且成立多年的專業騎兵戰鬥部隊,而獨立團的騎兵連除了孫德勝是專業騎兵出身,剩下的100多名官兵,只不過是半路出家的“騎兵業餘愛好者”!戰爭並不是打遊戲,不是光憑著一腔熱血就可以扭轉乾坤,業餘的碰上專業的,其結果只能是失敗!

    要知道抗日戰爭時期的日本軍隊,是從19世紀明治維新開始就進入現代化改革的新式軍隊,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打造和戰火磨礪之後,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在抗戰時期早已經成為亞洲一流。儘管同一時期,我們也經歷了紅軍到八路軍十幾年的戰火轉化,戰鬥力不容小視。但受困於武器裝備弱化、軍事體系維護不足、老兵數量稀少。到1940年的百團大戰時期,八路軍雖然擴充套件到數十萬人的規模,但遠遠不能等同於數十萬裝備精良的日本正規軍。

    所以1937年八月的平型關之戰,八路軍在一天之內就付出了600多名官兵的傷亡後,看著這麼多經歷了長征的紅軍老兵倒下,規模只有四萬多人的八路軍不敢輕易再進行正面對決。因為日本軍隊死得起四萬人,但八路軍沒有這個底氣。同樣的道理,百團大戰和隨後進行的反掃蕩時期,李雲龍獨立團雖然有1000多名官兵,但經歷了百團大戰的迅速擴張,以及楊村、李家坡等戰鬥的消耗,獨立團的老兵數量不足,根本無法與數量相等的日軍相對抗。而這也解釋了,當獨立團遭到編制在1000多人的日軍騎兵聯隊的圍攻時,人數同樣相等的獨立團為何四散突圍,只有騎兵連以全軍覆沒為代價來掩護全團撤退!因為騎兵連全軍覆沒,獨立團至少能保住核心精銳殺出重圍,但如果沒有部隊殿後掩護做出犧牲,獨立團極有可能會全軍覆沒!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各主要軍事大國開始向機械化和立體化作戰邁進,騎兵這個原始兵種是否還需要保留?早在那一時期就開始進入了討論,儘管最終的結果是騎兵部隊繼續保留,但隨著機械化的開展,歐美主要軍事強國和日本逐漸開始壓縮了騎兵編制。也正是在這樣的模式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主要參戰大國的騎兵部隊雖然數量減少,但剩下的全是精華!

    所以孫德勝帶領一支業餘騎兵部隊,面對像黑島騎兵聯隊這樣以老兵為主體的精銳騎兵,其結果是完全沒有勝算的,孫德勝唯一能做的努力,就是利用騎兵連的全軍覆沒,來掩護獨立團突出重圍。

    這其實也解釋了孫德勝和騎兵連剩餘的官兵在子彈打光後,放棄撤退準備用馬刀進行拼殺,而彈藥充足的黑島騎兵聯隊卻也同樣放棄了開火,而選擇用馬刀進行反擊。一方面是為了體現武士道精神的榮譽,而另一方面,這支歷史悠久的日軍騎兵聯隊具備著精湛的馬上駕馭能力和騎兵砍殺能力,對付孫德勝這樣的成立不足兩年的騎兵連,這就如同專業的搏擊手對付業餘的武術愛好者,戰鬥一開始就會呈現一邊倒的吊打!

    而在那段馬上砍殺的情節當中,劇組也給出了一個特殊的鏡頭,日軍的一號指揮官黑島森田大佐親自舉起馬刀與騎兵連進行馬上對抗,結果一刀一個,僅用兩招就連續砍倒兩個八路軍騎兵!作為幾十年的老騎兵,面對經驗能力和戰鬥能力不足的獨立團騎兵連,這樣的表現完全是稀鬆平常!

  • 2 # 脂肪故事

    就算孫德勝指揮一個騎兵營,也不可能戰勝日軍的騎兵聯隊

    孫德勝帶領騎兵連,與參與大掃蕩、鐵壁合圍的日軍騎兵聯隊遭遇,血戰衝鋒之後,全軍覆沒,是全劇中最壯烈的一場戰鬥。

    此戰,騎兵連戰至最後一人,僅餘一騎、一刀、一臂,決死衝鋒,壯烈殉國,令人潸然淚下。一個騎兵連的兵力確實太少了,如果孫德勝有一個騎兵營,能夠戰勝日軍的騎兵部隊嗎?

    根本沒有這種可能性!

    一、雙方在實力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首先,從人數上來講,孫德勝的騎兵連,人數大致在100人以內。就這100人,他們訓練所需要的物資、消耗、裝備,都讓獨立團捉襟見肘。

    李雲龍是從牙縫裡面省出來才養活這支騎兵連的。

    一個騎兵的消耗,超過了五個步兵消耗的總和,獨立團的財力物力,也只能養活一個騎兵連而已。所以當初旅長向李雲龍“敲竹槓”時,李雲龍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而鬼子的騎兵聯隊,人數達到了1500人左右,是騎兵連的十多倍,即便孫德勝是一個騎兵營,雙方依然存在著差距。

    其次,雙方的馬匹素質、武器裝備、後勤保障、火力支援都不對等,孫德勝無論怎麼打都是個輸!

    二、雙方在訓練水平上不是一個檔次

    騎兵的訓練,遠比步兵要難得多。

    作為騎兵,首先要和馬匹建立起信賴的關係,要熟悉馬性,要餵馬、遛馬、洗馬,把馬照顧得無微不至。然後才談得上駕馭馬匹。

    從兩條腿走路,到四條腿走路,再到御馬衝鋒、奔跑,再到陣形、變換!

    最後,要熟悉和掌握騎兵的武器裝備,要訓練馬上劈刺、射擊、落馬自救、聽懂號令,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

    光是一個馬刀拖刀、劈殺,如何運力、如何借勢、如何馭馬、切割角度怎麼選,都需要千百次的重複。

    騎兵要形成戰鬥力,還要經過實戰、淘汰,才能真正成為戰場上決戰決勝的力量。

    訓練一個騎兵所需要投入的資源是巨大的,要形成戰鬥力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孫德勝的騎兵連才訓練了幾天?

    除了孫德勝,全連基本上都是新手!從組建騎兵連到遭遇鬼子騎兵聯隊,根本沒有多長的時間。

    別說是一個騎兵營,就算孫德勝帶著一個騎兵聯隊,也無法戰勝久經戰陣、訓練有素的鬼子騎兵。

    二、騎兵連的戰術目的決定了結果

    孫德勝之所以跟鬼子的騎兵聯隊硬剛,是為了掩護李雲龍撤退。

    晉西北地形複雜,摩托化的優勢體現不出來,騎兵就成為了戰場上最強的機動力量。兩條腿怎麼可能跑得過四條腿呢?

    獨立團兵力總共不到2000人,還兵分數路,只要被騎兵釘住,基本上沒得跑!

    能對付騎兵的,只有騎兵。孫德勝明知敵眾我寡,也要拼死衝鋒,多拖住敵人一會,李雲龍脫險的把握就更大一點。

    騎兵連的人數雖然不多,無法和日軍的騎兵連對正面對決,但是想要逃跑的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只要進了山,朝哪個山溝裡一鑽,鬼子根本無法追擊。

    可孫德勝不能跑,他脫身容易,李雲龍就危險了!最終,騎兵連全連面對十倍於己的日軍,悍然發起衝鋒、全軍覆沒!

    結語:孫德勝和他的騎兵連,贏得了敵人的尊敬。

    鬼子一定在想,如果四萬萬人都是如此悍勇,那還有必要打下去嗎?最終,日軍聯隊長下令厚葬孫德勝等。

    要贏得別人的尊重,自己一定要強大!尊重,是打出來的!

    騎兵連全軍覆沒了,可騎兵連的魂還在!

  • 3 # 達拉姆大主教阿塔尼斯

    不能,因為孫德勝就算是指揮一個騎兵營,面對鬼子一個聯隊的騎兵,也不可能打得贏。

    雖然就戰鬥力而言,當時日本人的騎兵對中國騎兵並沒有絕對優勢。實際上在騎兵當年日本人的騎兵部隊組建並不如當時中國,當時中國軍閥混戰,沒有足夠的重武器,騎兵還是非常受重視的。日本人的騎兵組建雖然西化的更加全面,也有馬匹和後勤的優勢,但是由於日本本身對騎兵的需求並不高導致當時日本騎兵部隊面對中國騎兵部隊並沒有絕對優勢。這是就單個戰鬥力而言。

    不過就亮劍中那個情節,日本人一個聯隊的騎兵起碼要有一個團左右的騎兵部隊才能和他們勢均力敵,一個營遠遠不夠

  • 4 # 昨夜夢迴

    相信看過《亮劍》的人,對裡面兩位角色的死會感到非常惋惜,其一是魏和尚魏大勇,其二是騎兵連連長孫德勝。

    這兩位,可是與段鵬、張大彪並稱為李雲的四虎上將,理當不會早早的領便當,但這麼安排,有什麼玄機呢?

    還別說,真有!

    孫德勝這人一心打鬼子,曾經當著李雲龍與趙剛的面說出:“既然做了軍人,就要做個不怕死的軍人。國家有難,我們當兵的不上誰上。”

    難道這就是電視劇裡常見的一語成讖?

    要我說,還真不是這樣的!

    李雲東用五挺機關槍跟丁偉換來孫德勝,為的就是組建一支騎兵,其寶貴程度,從打山崎大隊時藏著掖著最後沒辦法只能讓騎兵最後衝鋒就能看出來。

    按照李雲龍的性子,這麼一支兵馬,他捨得全軍覆沒?

    捨不得也得捨得!

    騎兵這個兵種,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無數次左右了戰爭走向,李雲龍違背上級命令也要建立,應該是根深蒂固的認知。

    但是,隨著現代機械化戰爭的來臨,面對鋼鐵巨獸,騎兵突然變成了夕陽兵種。

    除了湮滅在歷史中還能怎麼辦?

    所以一九四二年的大掃蕩中,斷了一條胳膊的孫德勝孤身大喊:“騎兵連,進攻!”

  • 5 # 邊緣慢漫遊

    不行。一個騎兵營也就三百多人,鬼子出戰的騎兵是一個聯隊,至少有一千多人。再說,鬼子的糧草不缺,人強馬壯,訓練優良。八路軍這些方面都比較差。實戰中八路軍騎兵基本上都用來執行突破敵軍步兵封鎖,遠距離馳援,奔襲、追擊等特殊任務。很少與日軍騎兵面對面廝殺。以避免重大傷亡。

  • 6 # 湯裡放藥

    《亮劍》中李雲龍搶了日偽軍一個營的騎兵裝備,後來被旅長得知,要走了一多半裝備,只給李雲龍留下了一個連的騎兵裝備。

    後來李雲龍用五挺機槍從丁偉哪裡換來了曾在69軍騎兵團幹過的孫德勝,讓其擔任騎兵連連長,訓練騎兵。

    李家坡之戰中,騎兵連曾出現出,衝鋒中騎兵連計程車兵雖然沒有馬,但是依舊比步兵跑的還快,衝在了步兵的前面。

    日軍大掃蕩中,騎兵連為掩護李雲龍的撤退,用自身作為誘餌,吸引走了日軍的騎兵聯隊,但是騎兵連在人數上並不佔優勢,在日軍人數的優勢下,最終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

    正常情況下一個騎兵連和正常的連隊差不多,大概有120左右,而日軍騎兵聯隊和正常的步兵聯隊差很多,日軍騎兵聯隊大概有1400-1700人左右,而步兵聯隊大概有3000人左右的編制。

    而八路軍與日軍騎兵聯隊相比,相差太多。

    如果騎兵連變成騎兵營,能不能戰勝日軍騎兵聯隊?

    這個其實無法確定,雖然說日軍在人數上依舊佔據優勢,但是日軍騎兵也不是很強悍,在1939年諾門坎戰役期間,日本一個騎兵聯隊孤軍深入,與蒙古騎兵部隊遭遇,與蒙古騎兵相比,日本騎兵就差得遠。最後,孤軍深入的日本騎兵部隊被全殲。

    所以不能說人數佔優勢就能贏,但是李雲龍的騎兵剛剛成立不久,想要和成立許久的日軍騎兵聯隊對抗,還有所欠缺,但是八路軍在意志上非常的強悍,就比如獨立團6連,用堅強的意志抵擋了日軍一個聯隊猛烈的炮火攻擊,雖然全部壯烈犧牲,但是卻成功拖住了敵人。

    所以能不能打的贏,真不好說,一半對一半吧,各有50%勝的機率。

  • 7 # 軍旅521故事就酒

    能不能的暫且不說,亮劍作為一本出色的戰爭小說,孫德勝之所以被大家所銘記,就是因為這一戰戰出了血性,所以他是孫德勝,那個騎兵連連長。而且這就是戰爭,抗日戰爭時期,咱們的部隊其實一直處在弱勢,不僅僅是武器配備上的,同等人數情況下,我們的戰鬥力也遠遠不如日本,所以這種猜測是毫無意義的,而且騎兵是特殊兵種,沒有長時間的訓練磨合是無法勝任。

  • 8 # 紅衛

    亮劍精神,雖敗猶榮!

    縱然敵眾我寡,縱然深陷重圍,縱然彈盡糧絕,只要有一絲希望,就絕不言敗!

    騎兵連,進攻!!

  • 9 # 歷史軍魂

    李雲龍的獨立團繳獲了偽軍的一個騎兵營,旅長打了李雲龍的秋風,只讓他留下了一個連的馬匹,李雲龍以此組建了獨立團騎兵連,連長為孫德勝。在後來的反掃蕩突圍中,孫德勝的騎兵連迎擊的是日軍一個騎兵聯隊。日軍的騎兵聯隊下轄4個騎兵中隊和1個機槍中隊,雖然人數比不上日軍的步兵聯隊(3800人),但是人數和獨立團的總人數相差無幾,約1400人。如果按照張大彪一營的360人計算,即使孫德勝是騎兵營營長,獨立團騎兵營在人數、火力、戰鬥力方面均不及日軍。

    孫德勝在強敵面前敢於亮出自己的寶劍,縱然是敵眾我寡、敵強我弱,倒在敵人的劍下不丟人,那叫雖敗猶榮。孫德勝視死如歸的精神,也得到了敵人的尊敬。

  • 10 # 馮才祥

    憑中國的軍事實力,任何黨派的軍隊都無法徹底在二戰中消滅日軍,尤其騎兵更加不可能。步騎協作作戰不行,火力配置更不行。何況八路軍的糧草供應不足,馬匹作戰無法保證,作為通訊和運輸還可以,而且日軍的馬匹都是優良品種戰鬥力爆發。馬匹的改良日本提前十幾年的準備工作。作為神劇可以鼓勵大眾的熱情❤️但不能當真發揮。否則中國不會抗日十四年之久才取得勝利✌️。

  • 11 # 不正經的軍棍

    如果是一個騎兵師,孫德勝還有可能擊敗對手,如果是騎兵營或者騎兵團的話,那根本就不是日軍騎兵的對手,畢竟人數在那裡呢,差距明顯。

    騎兵連的規模

    騎兵連這種連隊並不等同於其他步兵連隊,起碼人數就要少的多。以129師的騎兵團為例,129師騎兵團前身是紅15軍團騎兵團。全團總共也就四百多騎兵,沒多少人,和滿編的一個步兵團比,人數相差懸殊。

    再看孫德勝這個騎兵連,這可以說是耗盡李雲龍心血了,其實也就七八十騎兵,這就是一個騎兵連的規模。一個騎兵營,滿打滿算,也就200騎兵。而孫德勝面對的是,一個騎兵聯隊。

    日軍一個騎兵聯隊,巔峰時期有差不多2000人,人數非常眾多。其中有四五個騎兵中隊,再加上一個機槍中隊,實力不俗。即便後來縮水了,一個日軍騎兵聯隊仍然有一千四五百人。

    1400PK200,孰輕孰重,大家心裡有數。這種實際差距,可不是簡簡單單透過戰術和不怕死就能彌補的,基本上就是個自殺式進攻了,抱著必死的決心和敵人拼了。

    孫德勝的騎兵是怎麼消耗的

    孫德勝的騎兵連與日軍騎兵交戰的戰場是1942年的五一大掃蕩,日軍派出重兵圍剿。而孫德勝的騎兵連主要消耗還是在突圍過程中,面對人數裝備都佔優的日軍,騎兵連傷亡非常大。

    而與日軍騎兵聯隊正面交鋒的時候,孫德勝的騎兵連就剩下幾個人了,根本就沒辦法和人數眾多的四輪正面交鋒了。

    即便孫德勝有一個騎兵營,200人左右,還是會有70%計程車兵消耗在突圍過程中,與日軍騎兵遭遇,頂多比一個騎兵連多十個人,還是沒用,還是避免不了全軍覆沒。

    如果騎兵營滿編,去正面對抗一個日軍騎兵聯隊,日軍直接一輪齊射,騎兵營基本就報銷一大半了。即便用刀砍,也無法彌補差距。如果孫德勝有一個騎兵師或者騎兵軍,這就難說了。

  • 12 # 國平軍史

    抗戰時期,侵華日軍騎兵的戰馬,都是非常高大的,一般高度超過1.6米,體形都在中國蒙古馬之上,因此華人稱日軍騎兵乘的馬為“東洋馬”。

    乘東洋馬的日軍騎兵,與乘坐矮小的蒙古馬的中國軍隊騎兵,撇開雙方槍炮對打,僅騎兵乘馬各自用馬刀對砍,估計日軍騎兵在居高臨下的態勢下,會對中國騎兵形成一定的優勢,此其一。

    其二,日軍騎兵歷來訓練有素,陸軍中個人技戰術效能最好計程車兵才有資質加入騎兵隊伍,佐級軍官大都數來自國內的貴族階層,《亮劍》中的日軍第4旅團所轄騎兵聯隊長黑島森田大佐本身就是日本皇室成員,崇尚武士道精神,且帶兵有方,命令部下厚葬戰死的八路軍騎兵。

    日軍騎兵軍官都受過高等軍事院校培養,屬於自帶戰馬參軍的軍人,戰馬包括軍人的自身素質,是一般中國騎兵所無法比擬的。

    其三,日軍的騎兵聯隊,除了4個騎兵中隊,騎兵本人配短小精幹效能優良的四四式馬步槍和軍刀以外,還裝備有1個機槍中隊,配備輕重機槍和擲彈筒,因此,火力遠在中國軍隊僅配一般步槍(做不到人人都有專職的騎兵槍械-馬步槍)和軍刀的騎兵部隊之上。

    抗戰劇《亮劍》中,在殘酷的五·一大掃蕩中,作為騎兵連長的孫德勝,是主動率所部衝進日偽軍的包圍圈,給團長李雲龍和政委趙剛所部打開了一個臨時缺口,趁機衝出了日軍的包圍圈。

    見突圍無望,騎兵連陷入了日軍一個聯隊騎兵的重圍,孫德勝就率部主動對日軍發動了軍工衝鋒,最終,全都戰歿,全連官兵無一倖免,騎兵連以自身的犧牲,換來了團部首長的安全,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可歌可泣,敢於向強敵亮劍更是打出了第18集團軍的虎虎生威。

    倘若孫德勝所率的是一個騎兵營,頂多也就300號人馬而已,依然無法與日軍一個1500人的齊裝滿員的騎兵聯隊相抗衡。

    最終,孫德勝的騎兵營,為掩護團部轉移,想突出日軍一個騎兵聯隊的重圍,也是困難重重的。

    即便孫德勝集中兵力,攻其一點,損失也是極大的,不可能整個騎兵營全都突出日軍的包圍,殺出重圍的也不會很多,作為騎兵營長要指揮戰鬥,非常有可能就戰死沙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排毒產品真的有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