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笨熊

    現在的九零後零零後,現在獨生子女,也都是這個人,等到老了以後確實會很孤單的,也沒有什麼親戚,老了以後也是回去敬老院,估計也沒有什麼人去看望。這個就是現實。

  • 2 # 筱若流蘇

    我覺得不會,但親戚會減少是必然的趨勢。

    父母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是多生子女,少則兩三個,多則七八個,更多的都有。

    所以就有了很多親戚,大舅二舅大姨小姨大伯二伯大姑小姑,小時候過年拜年走家串巷的,熱鬧非凡。近幾年,年味明顯淡了,親戚也不那麼親了。

    有時候我覺得,親戚本身就是越走越淡的。就像大浪淘沙,最後留下的,才是重要的。

    我是90後這一代。我們這一代同輩中,獨生子女佔一多半,兩個孩子的也不少,三個及以上的,就非常少了。

    就像有多個親戚的時候,也會有親疏遠近之分。我們這一代孩子少了,也就更明顯一些。

    我跟我哥我姐,還有我們附近村子的,基本買房也都在相近的小區,很多就在一個小區裡面。哥哥嫂子姐姐姐夫,也依舊是親戚,走動多關心也都很親近。

    那些遠親,父母這一輩還是走著,比如我三舅爺之類,還有住的很遠的表姑,等到我們這一輩,估計就會斷了。

    也因為獨生子女增多的原因,我們下一輩可能也就沒有親舅舅或者親小姨這樣的親戚。很多稱呼也會遺失。

    我跟我閨蜜家也差不多變成了親戚。家庭都類似,關係又親密,所以互相走動起來。逢年過節也會互相拜訪,不算親戚,也差不多了。

    人的精力有限,維護幾段真心的關係就夠了。

    就像有的人電話本中,有一百個聯絡人,卻找不到一個能借錢的人,而有的人只有五個好友,卻每個都肝膽相照。

    朋友在精而不在多,親戚也是。只有經歷過時間和真心錘鍊過仍留下來的,方是值得珍惜的。

  • 3 # 鍾姐Y

    估計會,我家女兒(00後)和她的表哥表姐們(90後)平時基本不聯絡,就算節日聚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手機,很少玩在一起。

  • 4 # C豬baby

    我老公70後獨生子女,我因為有先心病才有我妹妹的出生,所以70、80後也是很多獨生子女的,沒有親兄弟姐妹的結果就是過年也不知道要走親戚。我爸媽公婆那輩的兄弟姐妹還是不少的,但一般都是過年聚一次、清明聚一次而已,也不走親戚家了。感覺過年很冷清,都想著去旅遊

  • 5 # 閩西老五

    別說90後00後 現在都已經是沒有親情味了 親戚之間也很少走動了 是現實淡漠了親錢 如今的社會變了 再不像80年代那麼有人情世故了 我們客家人有句老話說的好:一代姑二代表三代過了無人曉,我們也改變不了 金錢至上的社會太多的無奈.記得小時候過年過節都是熱熱鬧鬧的 現在再也找不到當初的感覺了 逢年過節都是冷冷清清的 作為一個80後有時想想心裡真不是滋味.心裡無比的傷感!可是再也回不去了.....

  • 6 # 昔萌

    絕對不會。

    我們現在很討厭走親戚,僅僅是因為我們現在還是個孩子。

    之前我看過一句話,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想結婚,因為他們的父母還健在,不管父母能掙多少錢,只要有他們在,我們便覺得心安。可是當父母老去後,我們頭上的天塌了,我們便會特別想有一個家。(我說的是大部分家庭,槓精走開。)

    我姐在去年結婚了,姐夫對她很好。但是我姐經常會對我說,以後我結婚一定要離她近一些。她說越長大越覺得身邊的親人是這麼的重要。

  • 7 # 黎小星0

    80後,現在跟我90後的表親堂親來往還行,畢竟上大學出門沒有在回去生活過,家裡的幾個表親來往比較多,我媽家幾姐妹住的不遠,常來常往,等我老了都不敢保證還有沒有來往,等他們老了看不到

  • 8 # y0122521

    我覺得會。別說多年以後了,有姥爺時,大年初四我倆姨,姨夫,我爸都去舅舅家給姥爺拜年,去年臘月中旬姥爺去世了,我老公說,以後這些人很難再聚了,聚也是兄弟姐妹小一輩的人了,親戚們都不在一個城市,天南海北的,平時很少聯絡,或者家人群裡偶爾聊聊,感情沒以前那麼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是聽話好,還是不聽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