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桃米q十一
-
2 # 每日開心一笑分享
人活著,不僅僅是責任,更是自身的價值體現。享受是一種生活態度,酸甜苦辣樣樣嘗過,皆在心中,體驗享受著人生百味。從我們出生落地,到我們老去,人生的路走了一遭,留下的痕跡在身體髮膚上,留下的回憶在心裡。
-
3 # 筠怡純郎
我個人的字典裡責任此享受重要!深為男人,作為長子,是擔當。雖人生經歷了許多不幸,但是我依然堅強!雖然我討厭我身邊的人對我的處事以及個人愛好!但是我承擔起我應該承擔的責任!雖然過的很苦!但是我能抗下來,走自己的路!也許5年和10年走下來,很心酸,但是我相信只要自己堅持住,會成就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
4 # 仁智睿者
這個答案不是二選一,應該都有,相對來說責任重於享樂,因為責任創造價值,有了價值才有享樂的資本,享樂目的是激勵,是為了創造更大的價值
-
5 # db一言難盡
更多的是責任
隨著年齡的增加,身上揹負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為人子女 為人父母 責任重於泰山
-
6 # 莫楠先生
享受只是短暫的生理愉悅。吃苦和磨練的最終目的也不是為了享受,而真正在於實現自我的價值。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物質金錢固然很重要,但是那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對自己的肯定,並得到他人的認同。公車上給他人讓座,你覺得是他受益還是你受益?其實,你在讓座的那一刻,你會發現別人在因為你受益的同時,你自己也得到了滿足。所以說,讓座不是為他人讓座,而是為自己讓座。
人在面對逆境的時候,總會在追問自己,為什麼要活的這麼累,其實這正是你在探尋人生價值的一個過程。看到你後面那段關於對複製貼上黨的憤怒,充分表現出你現在內心的浮躁和彷徨。
每個人的的成長環境和發展環境都不一樣,這就會造就很多很多不同的性格。在百度貼吧裡我們會看到很多地域黑,找罵貼,其實那都是發帖人對自己在這個社會中存在感的不滿足。我得不到別人的認可,那我也要利用負面的內容來找到我的存在。這種現象不恰恰是在說明一個人存在的價值高於一切嗎?
所以說吃苦和磨練去為了追求優越的生活沒有錯,但是把享受作為最終的目標,你會發現這個目標在當你面臨挫折時,讓你失去信心和動力。但是如果把目標定位在自我價值的體現上,你就會發現正能量的存在。而當你真正衣食無憂,可以享受生活的時候,你其實還是會追尋那個最終的目標,這就是人生的昇華
-
7 # 廖廖的蛋糕奶茶
人生沒有這麼絕對的回答,有責任,也可以享受!沒有責任,光享受,投胎就是個技術活!光責任 ,不享受,人生就是白走一趟!
勞逸結合,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嚐盡人間滋味,才對得起自己
-
8 # 我想與你一起飛翔
人活著不能沒有享受 既要充實完整的去領略生活 更重要的還是要肩付一種責任 這些責任的區間 正義 良知 親情 缺一不可
-
9 # 商業新邏輯
人活著既要有責任更要有享受,責任是為了更好的享受,享受是一種廣義的享受,責承擔起對父母的責任,對孩子的責任,同時也享受父母和孩子的親情和關愛。承擔對國家的責任,同時享受國家對我們的愛護和關懷,分享祖國成長的紅利。人單對社會的責任同時享受社會發展帶來的自我實現的快樂。
-
10 # 絲雨無邊
更多的是責任
隨著年齡的增加,身上揹負的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為人子女
為人父母
責任重於泰山
-
11 # 骰子vlog
其實有很多種了 有些人來這個世上就是為了平凡的過著平凡的日子 到了年齡就做這個年齡應該做的事情 結婚 生子 撫養 操心 病死 一輩子就過去了 有些人是為了改變其他人的生活而生的 他們創造便利的交通 創造美味的點心 創造好聽的音樂 創造文明的環境 他們一生操勞 犧牲自己可以享受的個人時間 一輩子的勞動 或許這是這個世界給人一開始就分工好的。。。。。為了自我實現 也為了自我的享受
-
12 # 鄧曉樂
“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
這是刻在法國牧師蘭塞姆墓碑上的話。
這位牧師活了90多歲,一生前聆聽了無數人的臨終懺悔,寫成了60多本日記,正準備編成一本《最後的話》要出版時,一場地震帶來的大火將日記全部燒燬了。
所以牧師只留下了上面那句話。
前段時間,因為李詠和金庸先生相繼過世,我去買了一本《不說,就真來不及了》——這本書是一位美國學者在那位牧師的啟發下,蒐集了一些紐約客的臨終來信編輯成的。
當時作者在紐約讀心理學研究生,論文選題就是人類的懺悔心理。
他首先去了藏書無數的紐約市公共圖書館,結果發現能找到的東西,基本僅限於名人的臨終遺言,於是又花了350美元,在紐約時報上登了一個小廣告;
匿名徵求臨終遺言,如果你在臨終前仍有話不能說,請放心的把你的秘密和心願匿名託付給我,以便輕裝上路,不要帶著它們去天堂,因為它們只屬於塵世。
後來他收到了很多信,它們來自大學教授,計程車司機,大公司Quattroporte,艾滋病人,普通家庭婦女,甚至還有隱居在曼哈頓多年的好萊塢影星,他們每個人的故事幾乎都是一個濃縮的,帶有遺憾的人生,其中不乏撼動心靈的故事。
作者精選了28篇成書,我全部看完,並把這些信的中心思想分類之後,發現它們其實只關乎兩大主題,不信你看下去。
1
一生贖罪的郵遞員
一位70多歲的老人來信說:
那一年我23歲,在曼哈頓下東城的一個郵局當郵差,我負責遞送郵件的那個區域,是富人區。
其中有一戶是律師家庭,家裡有位特別美麗的小姐,每天都在等一封中國的來信。
那信一星期來一封,我忍不住偷偷拆開看,是她在中國雲南邊境服役的未婚夫寫來的,他是陳納德飛虎隊的主力飛行員。
他在信裡說她是他的守護神,把她的照片貼在機艙裡,他就能躲過日本人的飛機。而她也常常回信給他。
每次接到來自中國的信後,她臉上的陶醉表情,都讓當時我這個20出頭的小夥子嫉妒得發狂。
可是我其貌不揚,很少有姑娘主動喜歡我,我深知那盼望的眼神並不屬於我。
但是人類的理智從一開始就沒有被上帝制造健全,它就像玻璃一樣脆弱,如果說我愛上她有什麼錯的話,那麼上帝也是有責任的,至少有一部分是。
後來我喪失了理智,偷偷把他的來信,還有她的回信都扣了下來。
眼睜睜看著她焦灼等待的神情,逐漸被絕望,憂鬱和麻木取代。
時間一久,她的臉色漸漸變得蒼白而憔悴,她出現在門口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聽她家的傭人說,那個可憐的姑娘得了肺炎,病的好像不輕,據說是受不了未婚夫陣亡的打擊才得的病。
我後悔了,可是他已經不再來信了,他會不會因為收不到未婚妻的信,真的已經陣亡了?
終於有一天,我路過她家時,看到了來參加她葬禮的人們……
我萬念俱灰,決定移居到西部的加州,當了很多年的園林工人,這樣做可以不必與太多人打交道,直到59歲那年我父親去世,我才重返紐約。
我的靈魂每一天都在被懊悔啃噬,很多年來,我一直用最累的義工去贖我犯下的罪孽,但我知道這遠遠不夠,這個罪孽讓我在後半生一直在孤獨中度過。
人從出生起就被上帝安裝了一臺自動的精密天平,即良心。
凡做過的事無一都不被記錄,衡量,留痕。不該做的,即使無人知曉,也終將會被天平的另一端,以良心不安作為終生無法擺脫的懲罰。
我知道,我不值得任何人愛了,此後一直獨身,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包括我的父母。
如果能有來世,我只想變成一朵玫瑰,活著只為有情人傳遞幸福,即使隔天就會枯萎死去。
2
五歲白血病兒童的秘密
有一位五歲的白血病兒童,透過他的護士,寫來了一封信:
我爸爸是一名軍人,他很少回家,每次回來都穿很響很響的皮鞋。
很小的時候,我一直覺得他是我家的客人,但我很不喜歡他。
因為他一回來,媽媽就立刻變成另一個人,不再陪我睡覺,而是和那個軍人睡在一起了,她不但沒嗆鼻子的香水,還塗口紅,打扮得我幾乎認不出來了。
我嫌他腳臭,媽媽就會罵我。她總是討好那個穿靴子的人,我實在不明白這到底怎麼了。
有一天,趁著媽媽去買東西的時候,我對那個軍人說:媽媽已經愛上了別人,你以後不要再來了。
他一根接一根地抽菸,媽媽回來後就直勾勾地盯著她看,過了幾天,他對媽媽說,我總不在家是會帶來問題的。
然後他就走了,再也沒有回來,媽媽說他們離婚了。
我開心極了,可是媽媽再也沒有高興過。後來我被查出了白血病,可能得這個病就是因為我是個說謊的小孩,聽說我很快就會死。
希望我去天堂後,爸爸媽媽能重新在一起生活,我知道錯了。
3
華爾街股票經紀人的忠告
廢話不說,想留給世人幾句掏心窩的話。
永遠不要無條件的相信任何人,即使他是你最願意相信的人,發過海誓山盟的戀人,幾十年的老友,熟人,長輩,軍人,也無論他們聲稱是為了大眾利益的革命家,還是誓言改造社會的政客,或是那些篤信上帝的人們。
因為人性是永遠上不了保險的一樣東西。
人性如股市,變化無常,期待看得見摸得著的規律,就如同竹籃打水。
最不能相信的就是男女之情,你一定不能要求什麼保證什麼。
感情是無常的存在,有來就有去,一切只能順其自然,就像對宇宙萬物的發起,消亡一樣。
能長久是福分,但強求必定變成痛苦的根源。
4
只願我從來沒有被父母這樣愛過
這是一位來自中國臺灣的女鋼琴家寫來的信,因為常年抽菸酗酒,42歲的她得了癌症:
我出生在中國臺灣一個普通家庭。唯一不普通的是,從小我就展現出了驚人的鋼琴天賦,在所有青少年比賽中都拿到了冠軍。
長大後,順利成章拿到了法國國立高等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
爸爸媽媽決定,全家移居法國,靠打工幫我完成學業。
父母一直在打洗碗和洗衣工,我很認真,大學期間又拿了許多比賽獎項。
後來,我認識了一個叫萊昂的法國男孩。
他父親是巴黎郊區種葡萄的農民,很支援兒子對音樂學習的選擇,因此他很少有學習的壓力,只有對愛好的甘願付出,這讓我非常羨慕。
他父母是很浪漫熱情的人,他們會當著我們的面跳舞和親吻,讓人感到特別放鬆。
但我父母不喜歡他,他們認為浪漫的法華人不是過日子的人,而我應該接受臺灣大學的教職,回去後就是臺灣著名的鋼琴家了。
這都是他們為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才成為可能的,所以我的婚姻必須聽從他們的考慮,而他們一切都是為我好。
忍痛跟萊昂分手後,我回了臺灣,嫁給了一個對我一見鍾情、苦追我三年的商人。
爸爸媽媽覺得我已經有資格,跟有錢有地位的人攀親。
他們為我吃了太多苦,窮怕了,因此我不嫁給有錢人是說不過去的。
婚後兩個月,我就被他打了。
我以自殺相逼,爸爸才終於同意我離婚。
聽說萊昂也結婚了,我決定到美國繼續攻讀學位,重新開始生活。
那是我人生最開心的一段時間,在美國的世伯又給我介紹了一個華裔男孩威廉。
威廉很Sunny,在美國長大的華人,我們相處不錯,很快就決定結婚——只有我知道,我永遠都不可能像愛萊昂一樣,去愛任何一個人。
萊昂每一年都寄來玫瑰。
後來我生了一個女兒,日子就這麼平靜似水地過下去。
直到有一天,威廉跟我說,他愛上了一個同事——一位年輕的中美混血兒。
他搬走了。
我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只是一個人在空蕩蕩的大屋裡,忍不住瘋狂地吼叫、喝酒,摔東西。
後來,連女兒都說她更願意跟爸爸和阿姨住在一起,因為他們總是很開心。
那天我坐在琴房裡,忽然醒悟到,我其實一直都戴著雙重面具在生活,很累很累,從小到大,從內到外,從單身到結婚。
只有和萊昂在一起,那短暫時間內我才做回了自己,那真是個陌生的自己,卻是個美麗和幸福,自由和快樂的自己,那個自己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
我臨走前最想說的是,如果可以再活一次,我一定會不顧一切的和萊昂在一起,即使付出的代價是傷害我的父母,但那應該只是一時的。
想一想,後來我為了孝順他們,沒有那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吧?難道不是更深的傷害了他們一輩子。
我的不幸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我的父母不會懂,我不敢相信,他們如何能夠承受了失去女兒這樣無情的打擊,今後又會如何在悲哀中度過餘生。
可是孝道如果與人性相悖,難道還應該成為美德嗎?
明玥說:這封信寫得很長很長,我只能做大幅度刪減。雖然內容是愛情,其實是關乎自我——寫信的女孩也說,只有跟萊昂在一起的時候,她才覺得她做回了自己,一個快樂自由的自己。
萊昂就像這世界上的另一個她,一個她渴望以那樣的方式生活的人,安寧地做著喜歡的事。
5
一個越戰老兵的來信
我是一個沒有雙腿的怪物,越戰退伍老兵,在紐約街頭流浪了已經18年,我每天坐在兩塊裝了軲轆,幾乎貼著地的一張木板上,靠手撐移動車子前行。
大部分時間,我只在曼哈頓下城一帶的幾個固定街角,乞討零錢,我用來乞討的硬紙板上寫著,我是一個越戰退伍軍人,流浪漢,艾滋病人,請幫幫我。
我因為殘疾而自暴自棄,因為酗酒導致失去原有的家庭和工作,而淪為乞丐。
我酗酒是因為對越戰的回憶,讓我痛不欲生,離開酒精的麻木,我就不能存活一天。
參軍之前,18歲的我頭腦簡單得近乎於愚呆,那個時候的我竟然相信去越南打仗,是最男子漢的事情,也是最能獲得女孩青睞的壯舉。
我離開家鄉之前,還沒有吻過一個姑娘,也沒有被除了家人以外的女性親吻或愛撫過。
戰爭則讓我和其他普通的美國年輕人,一夜之間變成了野獸。
我們在戰場上對越南女人所做的叫做獸行,因為沒有一絲愛,甚至男人本該具有的,對任何女性的憐憫。
就這一點而言,所有戰爭都是非人的,是最惡的,是貨真價實的對文明的侮辱。
美國的這種損失,比什麼國家榮譽都更大,因為他們讓戰爭感受改變了無數年輕人的靈魂。
無論時間過去了多久,我曾經在東半球那塊陌生的熱帶土地上,殺死過很多與我素不相識的矮個子黃面板的越南人,就像在我面前。
現在回憶起來,我那時的確變成了精神錯亂的瘋子,我忘不了他們臨死時盯著我看的眼睛,裡面刻骨的仇恨,令我靈魂發抖。
我們曾多次用火焰噴射,焚燒越南人的村莊,那些從屋子裡跑出來的人,渾身是火,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會在半夜把我驚醒。
可是在那種時候,你不得不跟上別人的狂熱,否則瞬間就會被周圍看到的一切嚇死。
我只想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告訴所有對軍人和戰爭抱有理想的年輕人,永遠不要讓別人的理想牽著走。
你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理想,無論它是什麼,哪怕是當個水管工,也千萬不要以戰爭作為男人的理想。
6
面板專科醫生的遺憾
我對我的生活沒有什麼不滿意之處,我愛我的太太和孩子也很知足。
我和很多生活在東海岸的美華人一樣,對自己的生活所在地,有一種源於地理位置所產生的優越感,當然是認為東海岸尤其紐約曼哈頓,是全美全世界文化最發達的地方。
工作了三十年,我第一次到達加州,在舊金山機場外看到的一幕景象,卻震動了我。
我出了機場後,看見年輕人穿著短褲,光著上身,在開闊的沙灘上燦爛的Sunny下,悠閒的跑著,扔著飛碟,同時開心的叫著笑著。
他們在Sunny下奔跑的身影,讓我一時感到,他們完全是生活在另一個世界,而不是美國,與我在紐約幾十年的生活相比,他們簡直活在太愜意了。
我僵在那裡,半天沒有動彈,並不停的問自己,他們怎麼可以這樣活?
如果一切皆有可能,我一定會不計一切代價到處走走,不再把養家掙錢視為生命的唯一。
責任固然重要,但是一個人一生只能活一次,應該知道或去看看自己生活之外的人是怎樣生活的,看看自己除了多年一成不變的生活和工作模式,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
不知道其他人的生活和想法是可悲的。
我的中產階級生活看似平常,又令人羨慕,但是直到此刻我才知道,是偏見導致了我曾有過的生活的侷限和狹隘,儘管我生活在一個世界聞名的城市。
7
對237人執行了死刑的執行官的話
我出生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家裡有七個兄弟姐妹,我排行第五,父親給一個猶太人的肉店打雜,母親在幾家人幫傭。
他們終年在外工作,照顧我們的時間很少,我父親有一副公認的好嗓子,但是生活的窘迫,迫使他年輕時想要當歌唱家的夢想徹底破碎。
從我有記憶開始,他每次回到家必定酗酒,酒後必定,打母親和我們七個孩子。
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我的幾個兄弟經常在外面打架偷竊。
而我生性內斂沉默,為了改變命運,中學畢業時,我考進一家警察學校。
畢業後就在紐約聯邦法院當了一名法警,我看似成了我們家最有出息的人,後來我被培訓為,注射死刑執行官。
一干就是20年,不斷見證一個一個生命,很多都是年輕的生命,在自己手中消失之後,每一天下班後,我必定會去喝酒,以幫助自己忘記那些絕望的臉。
在我親手送上不歸路的所有死刑犯當中,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白人,最讓人難忘。
他身材高大,金髮,長相文雅俊美,從被帶到行刑室,到他最後生命消失的那段時間,他臉上始終帶著淺而迷人的微笑,眼睛裡沒有一絲懺悔和恐懼。
在他的犯罪材料上我讀到,他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是個常年值夜班的護士,跟他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他是在無數個保姆的更換中長大的。
這位護士母親獨自養家,辛苦不堪,對自己羞怯內向的兒子從小就管教嚴厲,經常指責和羞辱他,膽小怕事,不像個男子漢。
這個年輕人在成長期間,幾乎不知道親情和愛情是什麼,除了一個又一個沒人陪伴,而且充滿了無邊恐懼的黑夜,以及必須獨自適應的無盡的孤獨。
他不喜歡說話,但是他對同學和鄰居都很友善。
當21歲的她已經長成一個高大的男子漢時,母親再一次像小時候那樣不顧一切的訓斥和羞辱他。
他就毫不猶豫的傷害了母親,肢解了她的屍體,並藏匿在家中。
警察前來逮捕他時,他臉上出現的,就是我後來見到的那種淺淺的微笑,似乎表明了這樣的結果,就是他想要的,無論代價是什麼。
因為沒被愛過的生命,是不可能珍惜自己的。
我讀過這樣一句話,孤獨比死亡更可怕。
相信現代社會里,很多人的童年都很熟悉那種孤獨,也包括我和我自己的兒子。
我們沒有去犯罪,只能說,是幸運,而不是美德。
在對237個人執行死刑後,我深知他們犯下死罪的原因,就是對得不到愛而生恨的極端變形的表達形式。
8
覺得自己很貧窮的世界500強CEO
我是一個世界500強公司的Quattroporte,曾經市場商界無往不勝,在別人眼裡我的人生當然是個成功的典範。
但是除了工作,我的樂趣並不多,財富於我後來變成了一種習慣的事實,正如我肥胖的身體——都是有多餘的東西組成的。
生命的最後階段,沒想到我會想起,一個七八歲那年認識的小女孩。
我們一起玩了一個下午,非常非常的愉快。
她很在乎我,是那種兒童之間的在乎,當我爬樹幫她抓蟬的時候,她就伸著胖胖的手接我。
我摔下來流血了,她的眼淚滴在我的腿上,“今年秋天我不回加州了,我跟爸爸說。”她挺認真地講。
那是經過記憶自動篩選後留下來的東西,我承認她帶給我的那種甜蜜的感覺,我後來再也沒有,體味過。
我一生結了四次婚,但都只與我的財富有關,與愛情無關,因此都不長久。
而這種無愛婚姻帶來的孩子當然不可能是幸福的,所以我和我的孩子們關係一直都很淡,只有關乎錢的時候才會有聯絡。
我承認他們變成這樣是我的責任,現在我的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夠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的,應該是更重要的東西,或許是感情,或許是藝術,或許只是一個兒時的理想。
無休止的追求財富的慾望,只會讓人變得貪婪和無趣,變成怪物,這是我一生的寫照。
我不可能對其他人說這些,因為我的朋友很少,至少沒有可以說這些話的朋友,所以我其實除了財富之外,一直生活得很貧窮。
9
好萊塢編劇的告白
我寫了一輩子劇本,此刻只想說,戲劇濃縮人生,裡面除了愛恨情仇,生老病死,其它都是閒扯淡的。
我的前半生中情深色,放蕩不羈,馳騁情場,像那個年代的所有富家子一樣,過著盡情揮霍青春和才華的日子。
那時,出入我生活裡的男男女女眾多,應酬和派對是每天生活的主要內容。
11年前我得過一次突發的心肌梗塞,幸未死亡,我謝絕了所有應酬和物質享受,每天只做發自內心想做的事。
我會度過一個個無所事事的下午,看樹葉如何飛秋風衣翩翩吹起,飛揚,傾轉落地,會玩兒子小時候的各種老式玩具,還玩院子裡的各種昆蟲。
在做這些毫無意義的事實,我感受到過去從不知曉的,因為單純的體驗而產生的巨大愉悅和滿足,絲毫不遜色於過去追求的種種感官享受。
我從來都不知道,內心的平靜帶來的喜悅,是那樣的真實和令人感動,那樣直入人心,觸動每一個細胞,那樣令人陶醉和迷戀,我第一次懂得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無所事事對我來說再也不意味著浪費時間了,我感到自己真真切切的活在此時此刻,百分之百為了自己在活著。
我明白了,多數人對於生活之理解的無可救藥,更真切感到了人來自塵土而歸於塵土這一簡單真理的美麗,我已經老了,臨走之前只想留下這些話給後人,不知他們是否感興趣?
發現了嗎,其實人到終點時,回首過往,只在意兩件事——有沒有愛與被愛,是否度過了充滿自我價值的一生。
而這兩件事情,從來無法割裂開來擁有。
-
13 # 2只貓的鏟屎官
我年齡不大,我只是活在當下,為了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好好去享受一下生活,既然都來到了這個世界就好好享受這個世界和生活
-
14 # 心靈玩主
“人活著是為了責任,還是為了享受?”
解答/心靈
什麼是責任?如果說“我對一件事情負有責任”,那麼前提是這個事得是我能夠掌控的,我才負有責任。
如果我說:我對今天的天氣負有責任,對世界和平負有責任,這聽起來像笑話對不對?因為“天氣”和“世界和平”都不是我能夠掌控的。
所以看看你定義的責任,在不在你掌控的範圍內。比如,有人總覺得自己對父母的幸福有責任,這個就屬於自己臆想了,不是真的。
父母幸不幸福,不是你能掌控的。你不是他們,沒有經歷他們走過的人生,他們幸福與否,那是他們自己的決定。允許自己做自己,也允許父母以他們的方式,走過他們的人生...
你面板之外的一切,你都沒辦法掌控。你能掌控的只能是你面板以內的,你的想法,你的做法,這是你能掌控的。
如果你想你的父母開心些,可以給他們講講笑話,嘮嘮美好的發生,在自己的範圍內為他們提供一個較為舒適的生活環境,鼓勵他們去做他們喜歡的事。
至於他們聽了笑話笑不笑,住在舒適的環境裡精神愉悅與否,去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做了喜歡的事開不開心,這都不是你能掌控的。
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做好自己能做的那一部分,就夠了。從高高在上的神臺上下來,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承認自己只是個平平凡凡的人!
對於不屬於你的責任,對於被人強加上來的責任,一定要學會說no,堅持自己的立場,表達真實的感受。這樣界限清晰的活著,彼此才都不會累。
你不用討好誰來乞討那點可憐的愛,你可以自給自足,成為愛本身。
心靈建議你先從深愛自己開始吧!不壓抑,不委屈,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即便全世界人都不理解你,也要無條件的愛自己,擁抱自己!那腿下的兩隻腳,無論如何也要力挺自心!!
接下來說說“享受”。
生命只有一次,無畏無悔的過此生,才不枉人間一趟遊!
人生有三個“受”:忍受,感受,享受。
你選哪個“受”過完你的一生?
送你三句話,當你不知道怎麼辦時,就想想這三句:隨心而活,對己負責,向死而生!
搞清此問題,往後餘生皆愜意
如果有這樣一個問題,
當你清晰答案後,
你會瞬間明朗生命本身,
從此不再渾渾噩噩、得過且過,
往後餘生皆是愜意,
你可願意瞭解呢?
它便是:活著,到底為了什麼...
一個既簡單又深刻的問題,
可真把它掰明白後,
會令我們無比輕鬆、自在、敞亮、灑脫!
越早了解,越早快樂!
我們忙忙碌碌忙了大半輩子,
可歸根結底忙得究竟為了個什麼...
有個好歸宿,
尋個好伴侶,
生雙好兒女,
做個好孩子,
創份好事業,
多掙點票子,
盡己所力幫助他人,
共建美好和諧社會,
這份自我價值感的背後,
它是個什麼呢?
會不會是一個叫做“幸福”的東西,
一份心安理得的踏實感、舒適感?
一份被填滿的喜悅感,滿足感?
如果是,
那麼我們可不可以
不要“等到...的時候”
才允許自己幸福呢?
是誰規定了:
你做到了...才能擁有幸福的權利?
哦親愛的,
誰都沒有阻止你幸福的權利,
除了一個人——自己!
我們可不可以換個活法?
不是做到了才幸福,
而是幸福的去做~
如果你還做不到“幸福的去做”,
那麼心靈建議你,
去做令自己感覺幸福的事兒,
是什麼令你怦然心動,心花怒放?
什麼是你內心深處一直渴望
卻因各種原因遲遲沒有赴之於行動的事情?
跑步?跳舞?唱歌?騎車?畫畫?
朗誦?寫小說?設計服裝?詞曲創作?...
那個在你內心湧動的摯愛,
祂到底是什麼?
此刻,可以允許祂出來嗎?...
開啟你的天賦異稟,
從你熱愛之事做起!
如果你相信“輪迴”,
我們的靈魂不知輪迴了多少次,
不同的角色不知扮演了多少回,
各種的技能不知體驗了多少遍,
而它們就在你的DNA裡,
就在那99%的潛能裡,
去開啟它們,信手拈來,
行雲流水,毫不費力...
當你去做自己熱愛之事時,
你會發現原來生活是如此美好,
“愛自己”不再只是口頭禪,
你深深的感受到了,
那來自靈魂深處的愛的滋養...
就這樣當你舒服了,
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與家人的關係,
與健康的關係,
與金錢的關係,
都隨著與自己關係的親密和解,
而變得和平、順暢...
當你的內在被“愛之泉”灌滿,
是不會再去向外乞討掌聲和鮮花的!
只有從內向外流出的愛,
才是永不幹涸的真正的愛,
那時的愛,純正無毒...
隨著你自身幸福指數的增加,
從“做喜愛之事”到“愛上正做之事”,
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的發生著...
你不再去擔心什麼,
因為你知道“擔心是詛咒”,
它只會使正在擔心之事顯現的更快,
你學會了變“擔心”為“祝福”,
正向的向宇宙祈禱。
你不再皺著眉頭,
擔心孩子考試會失利,
而是微笑的祈禱:
我祝福我的孩子考試順利,旗開得勝!
你不再胡思亂想,
害怕老公在外面偷人,
而是全然的信任宇宙,
相信宇宙正以這段婚姻最大的利益
祝福著你和愛人...
你清楚的知道,
這個神奇的宇宙法則就像放大鏡一樣:
聚焦哪裡,就會放大哪裡,沒所謂好壞。
屢試不爽的經驗使你確定:
凡是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事物,
都是在最正確的時間,
最正確的地點,
與最正確人,
發生的最正確的事兒!
而問題的降臨,
同時也自帶著解決方法,
就像硬幣的一體兩面,
當真找不出只有一面的硬幣,不是嗎?
你學會了四兩撥千斤,
不再用力,
因為你篤定的相信:
解決之道就在“手到擒來”處!
是的,當你還沒有準備好時,
宇宙是不會給你的,
換句話說,
凡是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一切,
都是宇宙祂老人家認為你可以處理好的!
除非你選擇相信:
“你還沒有準備好”的那個信念。
最終的最終,
你發現:
這個世界其實就是你內心的一面鏡子,
當你與自己和解了,
你所掛礙的那個Ta,
那件事,
也會平和順暢起來...
一句話:
你OK了,你的世界就OK了...
全然的經驗當下這一秒,
無論是悲是喜,
是苦是樂,
是空洞無聊還是感動的痛哭流涕...
讓過去過去,讓未來不來,
就這樣順著生命之河一湧而下,
享受打在肌膚上濺起的水花...
啊!怎一個“美”字了得!
這樣的活著,
每一個今天,
都是金燦燦的金天,
無畏無悔、暢快淋漓的金天!
PS:推薦三部治癒系電影,祝你幸福❤️
“人生不再重來” “心靈點滴” “心理遊戲”(也叫致命遊戲)
-
15 # 七星關農人小謝
人生嘛,只有每天去拼,每天去博才有幸福,也是所謂的責任給的一種支撐,花大半生的時間去拼搏,小半生的時間來享受
-
16 # 安然的時光YY
人活著為了什麼??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一個難題。人從呱呱落地到懂事都是懵懂,什麼都記憶不了。也算是另一種享受吧!但這種享受也是短暫的。從懂事後讀書,學習是很辛苦的!這也是在為自己將來能在社會立足。大的層面不說,就小的層面而言,為了自己將來能承擔家的責任努力著!
人到了中年更是要有責任,前憂心著年邁的父母,後操心著兒女。任何時期都想著要給家人一個遮風避雨的家!
人的一生有太多無奈,不能隨心所欲…
人到了耄耋之年什麼也幹不了了,心裡還想著兒女們,盼著兒女們生活幸福美滿!不到閉眼那刻責任都在心頭!
人啦,活著就是一種責任,也在責任中享受快樂生活!
回覆列表
作為一名學生,我的看法如下
少年時期的我們對責任這個詞可能比較陌生,因為有著父母的庇佑,無法深刻體會到責任這個詞的分量,我們的生活,在父母的安排下,也有了大致的方向,我們讀書開始是來自父母的壓力,同學之間的競爭,並沒有想到我們到底為什麼讀書,而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明白自己不在是那懵懂的小孩,而十八週歲也意味著我們成年,該對自己負責,承擔著一定的義務,而這時候讀書不再是讀書,而是為了自己的未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而享受不與責任相沖突,在我們奮鬥的時候,過程也是享受的,血水與汗水的經歷是更值得回憶的,這當然也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而我個人認為人活著只是為了這過程,在這過程中承擔責任,而責任也是我們過上美好生活,享受生活的基石。
當然我人生經歷不豐富,挫折不多,所以我想法只限於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