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看那老頭66

    二胎政策放開了,我依然選擇一胎。

    沒結婚前,我們是一家四口。那時沒有現在的經歷,以為一個家庭二胎是合理的搭配。

    剛結婚的時候,妻子就說過生一個就夠了,我當時還辯駁她,生兩個,孩子才不會寂寞,當我們老了,孩子才負擔不會太大。

    現在結婚差不多快10年了,還依然是一個孩子,根本就沒有再生一個的打算。

    原因如下 :1,經濟負擔,夫妻都是工薪階層,每月的收入只能維持日常支出,和一個孩子的教育費用。

    2.現在這個孩子是個能上串下跳的主,每天都得關注他在幹什麼,如果一會沒看見他,他就會給個意外驚訝。

    3現在已經二年級了,每天都得監督他完成作業,不看著他,他就搞起了別的動作。

    經歷過才知道養兒育女的艱辛,心真的累了,不想再延續育兒的經歷了,只求孩子趕快長大,讓自己可以儘快享受幾年自由時光。

  • 2 # 皮青親

    現在這年代沒幾個人願意生二胎,教育,醫療,房價把一個家庭就壓垮了,生活捉襟見肘,還談何生二胎,一胎都壓力大

  • 3 # 鋅楠爸爸

    其實很多人考慮二胎,主要是經濟怎麼樣,其次就是照看孩子也是一個問題。。。

    不過我們這邊有一句話:一胎當寶養,二胎當豬養。。。這樣你就知道了,其實二胎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可拍。。。

    隨其自然吧,既來之者安之

  • 4 # 初高中數學教育李老師

    我選擇生二胎,原來沒有老二的時候,老大比較自私自利,不太懂得分享,即使教育效果也不太理想,有了老二後老大的性格發生了改變,知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會體貼人了,好東西也一起分享,雖然管孩子也有手忙腳亂的時候但是帶來的快樂還是很多的!

  • 5 # 廣州80後夫妻旅行日記

    其實這個問題我覺得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考慮。首先,我覺得要考慮經濟問題。既然把孩子生出來,就意味著要愛他,對他負責,所以對它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至少應該和其他的孩子差不多,如果希望他更好,可能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錢。其次,你們夫婦有沒有時間去多照顧一個孩子,家裡有沒有老人家或者阿姨幫忙帶?要帶兩個孩子的話,需要一定的人手,尤其當兩個孩子年齡相仿的時候(年紀尚小時)更需要足夠的人手去幫忙帶。再次,孩子是否相對比較懂事。如果太折騰人的,一個都足夠了。我個人覺得,如果在經濟條件允許下,並且家人有父母或者阿姨可以幫忙下,建議生兩個孩子,尤其最好他們之間年齡不要相差太遠,這樣他們相互有個陪伴就很好。並且以後相互之間可以商量,一起贍養父母。

  • 6 # 妄想吃貓咪的魚兒

    願意!

    本人90後二胎寶媽一枚。雖然有時候會感慨一下帶娃的心酸史,但是從心底說我還是願意的。

    都說90後壓力大,崇尚自由,甚至還有不婚主義。我之前也特別抗拒二胎,總覺得生養一個孩子更負責,沒人人來跟他分享父母的愛,是家裡的團寵,雖然我們也是農村的,家庭條件也不是特別好,你們體會過那種羨慕別人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受麼?

    很榮幸,我沒有[捂臉]相反,我覺得我們姐妹關係更好,每個家長都想把最好的給了子女,但是每個人的思想都是獨立的,孩子們需要的也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我們也見過很多寒窗苦讀的學子,心理也很健康,也沒有覺得低人一等,真的每個人想法不一樣吧,可能我還是見識少[害羞]

  • 7 # 米米世界

    生二胎一方面也是需要一個天時地利的,有些人很想要二胎,但是時間不合適,年齡過大太冒險,不得不放棄。有些人年齡合適,但是經濟不允許也不行,單靠男方賺錢壓力山大,雙方都上班嘛沒人帶孩子也是一個問題。總之考慮的問題還是挺多。

    另外一方面,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之後真的才懂得當父母的不易,所花費的時間、精力、金錢都不小。吃穿方面,平時就算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可放到孩子身上吃的穿的都是往好的挑。教育方面,為了孩子不輸於起跑線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死命的報。健康方面,萬一孩子有個頭痛發熱的,更加累人了,整晚的守著都不用睡覺了。還有等到孩子長大之後還要愁他們的婚姻大事,總之都是各種操不完的心。

    綜上所述,我至今都不敢要二胎,除了經濟原因外最主要是沒這個精力帶了,感覺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第一個孩子身上了。

  • 8 # 瘋癲的小丸子

    我建議加大生孩子處罰力度!不是不讓生,罰款只是一個界限!讓那些有錢人家多生點,也不在乎這些罰款!讓自己都窮困潦倒的家庭斷了這個念想,別豁豁孩子了,好不容易投胎一回!越窮越整七八個,給社會造成了相當大的負擔!

  • 9 # 默默阿姨

    我有一個獨生的表弟,我姑姑家,離得也不遠,五六歲之前吧,他還會到我奶奶家玩,和我們這邊幾個同齡的都玩的挺好,可是到了七歲以後吧,就很少來了,因為這邊都是一家兩個三個的,他就像融不進去一樣,現在聽我姑姑說他有時候會一個人站在村口等著他們幹活回家。聽著也很不是滋味的。

    現在長大也有感覺,同一個父母的不管你是貧是富,在一起總是覺得親些,會互相幫襯。但在堂姐那就會少了那總感覺,很應對的,有保留的那種。

    現在我家也只有一個,我是很想要老二的,但考慮到經濟還有對孩子的教育精力方面會退縮,生孩子那點補貼根本就起不了多大用處,感覺要把孩子好好培養長大,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多的是父母的精力,總之如果有條件我會生的。

  • 10 # 大彬彬育兒72計

    不是想不想生,是條件能不能生。

    二胎政策開放,大家都鼓勵媽媽生二胎,但是有考慮過媽媽的感受嗎?

    1.身體的承受能力

    很多媽媽在生完一胎後體質急劇下降,甚至有些媽媽差點死在手術檯上,劉強東的妹妹劉強茹,年僅43歲就因為羊水栓塞死在手術檯上。

    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上走一回,難道就因為二胎,要把媽媽的命搭上嗎?

    2.經濟能力

    很多二胎媽媽因為寶寶無人照顧,只能辭職在家,過著“手心朝上”的日子。

    奶粉,衣服,尿不溼,大寶的學費等等,有兩個碎鈔機在,開支日益增大,媽媽們只能精打細算,自己都捨不得花。

    不僅比上班時累,還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要遭到家人的嘲諷和質問。(當然家裡是土豪的,請忽略這一條)

    3.精神的承受能力

    這一點最重要,每年都有數不勝數的媽媽因為產後抑鬱而自殺,甚至有很多媽媽在和家人說自己抑鬱的時候還說你矯情。

    “別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就你能作”

    “我每天上班這麼累,你帶個孩子還有情緒”

    “家裡怎麼這麼亂,你都不收拾收拾!”

    這些話都像針一樣扎進媽媽的心裡!

    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的一份資料調查顯示:在患有產後抑鬱症狀的人群中,有超過10%的人如照料不周會發展成嚴重的抑鬱症。

    家人的不理解和不幫助,睡眠不足、照顧嬰兒過於疲勞,都讓媽媽們在產後抑鬱的泥沼裡掙扎。

    產後抑鬱的發病率在15%~30%,再次妊娠則有20%~30%的複發率。

    其實,生二胎是夫妻兩個人的事,但是在帶孩子的時候,往往只有媽媽一個人孤軍奮戰。

    爸爸要賺錢養家是很累,但是你如果累到不能帶孩子,又為什麼要生二胎?二胎真的不是說生就生,太多東西要考慮,你生下來就要負責。很多和媽媽一起帶孩子寶寶或者全職奶爸,都很少要求生二胎。因為他們知道帶孩子的苦。

    最後還有一點,考慮過大寶的感受嗎?

    生活質量下降,關愛減少,甚至有時候會莫名的成為出氣筒。

    剛開始信誓旦旦的說會公平對待,可是小寶太小,時時刻刻都需要你,但大寶也是孩子,他也有需求,這些正常的需求,在你生了二胎以後都變的不可理喻,你還能公平對待嗎?

    可能你是想讓他們互相有個依靠。

    可是如果不能公平對待,給他們同樣的愛,那麼你生二胎又有什麼意義?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還少嗎?

    所以,生二胎真的不是說說而已,需要考慮的太多,而且需要夫妻共同參與進來。

    至於說有獎勵的話生不生,那要看什麼獎勵了,我想媽媽最想要的獎勵,可能是爸爸帶孩子,或者一百萬獎金……

  • 11 # 佑媽育兒經

    是的,真心不願意生二胎。有獎勵是指經濟上的補償,並不能代替養孩子過程中辛苦和累。再說獎勵,能有有多少?10萬?20萬?十幾二十萬萬對於養一個孩子來說杯水車薪。原來的財務狀況,可能因為二胎,瞬間爆炸。有人計算過,0-23歲,保守估計是100萬元,還沒考慮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我兒子現在才六歲,四歲的時候和朋友聊天簡單的算了一下,已經十萬出去了,未來還有二十年阿。我兒子小學私立一年學費四萬多,六年就二十四萬,這還是不是國際學校,所以真心的不想要二胎。

    生而不養,肯定不可以,但是養就養味著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的投入。

    對於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生二胎,我的觀點一直是這樣的:不管國家政策如何,生不生孩子首先是一個家庭的事,其決定權一定在母親身上。在生孩子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將面臨的各種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法,然後再考慮。

    提醒:生孩子前必須要考慮的3個問題

    1、你的經濟準備好了嗎?

    對於普通家庭,生孩子最需要考慮的就是經濟問題了,現在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孩子的吃、穿、用、教育都是不小的開銷。從懷孕開始,各種產檢,到順產或者剖宮產的手術費用,到請月嫂、到月子中心還是在家坐月子,在母親產假期間缺少經濟來源的話,父親的收入能否維持一家生計,到孩子的奶粉、玩具、早教、學費,再深遠些,孩子各類興趣班、輔導班、學區房的錢準備得怎麼樣了?

    2、誰來帶孩子?

    比起拿什麼來養孩子,誰來帶孩子顯然也一樣值得重視。

    辭職做全職媽媽?經濟問題能夠承受嗎?媽媽可以承受幾年內圍著孩子的屎尿屁轉,缺乏正常的社會交往嗎?能承受等孩子長大後再入職場的艱難和不適應嗎?

    由老人帶?老人願意帶嗎?老人的身體能承受嗎?老人的生活習慣和育兒理念你能接受嗎?

    請保姆?高額費用家庭能承受嗎?保姆市場的良莠不齊你能火眼金睛分辨嗎?你放心給保姆帶嗎?

    3、生活的改變你能適應嗎?

    一個孩子的到來,勢必會改變夫妻相處模式。沒孩子前,你儂我儂完全沒有問題,突發奇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孩子出生後就不能塞回去了,有些媽媽一心圍著孩子轉忽略了孩子爸爸的感受,有些孩子爸爸在孩子出生後照常沉迷電腦遊戲,還有家務、帶孩子的分配、產後可能帶來的抑鬱、育兒理念的差異,你們都磨合過了嗎?

    孩子不是說要就要,孩子也不是說養就養,別說什麼以前人家生十來個,那是“廣收薄種”好嗎?

  • 12 # Yugis揪揪媽媽
    二胎已經放開了,你真心不願意生二胎嗎?假如有獎勵還會放棄不生嗎?

    這個問題提問者肯定是沒有做過充分的調查。二胎放開還是沒放開,想生的總有辦法生。為了促進中國人口發展,二胎已經全面放開,很可能很快要全面放開生育政策。的確隨著全面放開二胎的政策展開,這幾年真的有不少生二胎的孕婦,甚至是70後80後的高齡媽媽。

    14年放開的單獨二胎,16年全面放開的二胎,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出生率的確有一定程度上升,但是經過16年的短暫升高之後,17年出生率又下降了,18年也維持低線。可見全面放開二胎之後,那一部分生育力量已經釋放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人,想生的繼續想辦法生,不想生的隨便怎樣放開二胎三胎都不會生。

    如果獎勵二胎會生嗎

    其實現在國家有一定政策鼓勵生育。比如有孩子的家庭,在孩子學齡期可以減免少量個人所得稅。將來可能還會出臺一些對於二胎的支援性政策。當然這部分錢是杯水車薪。

    我們可以看一下部分生育率超低的西方國家的政策,以及其作用。拿北歐部分國家為例,嬰兒出生後母親有半年產假,這之後母親或者父親還可以請長達2-3年的育兒假。這個假期內國家發放補貼,補貼數額相當於普通大學畢業生工資的80%,足以養活孩子的和自己了。並且孩子普通教育到大學、醫療都是免費的。就這樣的政策鼓勵,他們生育率依然保持在全球最低的水平。

    如果我們國家對二胎髮放補貼達到這種程度,也許又能釋放一部分生育力量。但北歐的例子可以看出,光靠鼓勵和補貼恐怕都很難真正提高生育率。畢竟現在年輕人壓力過大,90後好多婚都不想結了,好多人在996工作討生活,談生孩子生二胎實在不太現實。

    寫在最後

    想生孩子的人自然會生。不想生孩子真的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所以不是普通的獎勵就有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豆腐有哪些“令人回味無窮”的家常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