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論語》是中華民族國學經典,傳頌幾千年。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可見論語的魅力。但是,孔子距今兩千餘年,關於論語的解讀也萬千種,卻幾乎沒有一種能夠統一分歧,直抵孔聖人思想核心的。甚至今日的教科書以及一些經典論語集註,都以訛傳訛。實在痛心。
8
回覆列表
  • 1 # 大灣區老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人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的第一篇《學而篇》中的第一章,也是我們初中教科書裡的一篇課文,然而,傳統的解釋卻讓人感到莫名奇妙。

    傳統的解釋是,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君子嗎?”

    孔子的這三句話是有內在邏輯關係的,而傳統解釋則把它割裂成毫無關係的三句話,先說學習,突然跳到了朋友,最後又說君子,是不是很突兀?

    而且,對於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傳統解釋,更是大有問題。如果你跟一箇中學生說,在學校學習了新知識之後,回家再做三百道練習題,隔兩天又拿出來做一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估計他會抽你。所以說,這種解釋是違背常理的;而孔子作為一位接地氣的教育家,是不會說出這種不符合人之常情的話。

    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孔子(對弟子)說:學了而且不時地複習,不就也可以(向新同學)講說了嗎?有一個有錢人從遠方來(求學),不也是很值得高興的事嗎?那個人不聰明而(我們)不惱怒,(我們)不也是君子嗎?

    統解釋的問題主要在於誤讀了三個關鍵字,把“說”解讀為“悅”的通假字,把“朋”解讀為“朋友”的意思,把“知”解讀為“知道”的意思。我們要從甲骨文的角度來正確解讀這三個字,並結合孔子的生平和教育理念來理解《學而》第一章這三句話。

  • 2 # 何處是家鄉

    古文不重視語言邏輯的一個代表之處。

    “人不知”,這裡的“知”可以解為知道,也可以解為理解,至少這兩個都通順。聯絡上下文來看,“溫故而知新”、“有朋自遠方來”,依然無法明確“人不知”的本意。

    如果以孔子一貫思想來看,可能解為“理解”更合適:周圍人都不能理解你,你依然能心態平和,這才是君子風範。

    但同樣,“一個自認為已經有名氣有成就的人,仍然沒有很多人認識和知道,你照樣可以保持平常心態,這才是君子的氣度風範”,毫無疑問也是通順合理的。

    顯然,孔子的本意永遠也不知道了。

  • 3 # 信家莊

    此句為《論語》學而篇最後一句,全篇為: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眾多譯文為:

    學習知識時常複習不是很快樂嗎?

    人們不瞭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如細細推敲一下其漏洞頗多,既然全篇主題為‘學而’,孔子此三句肯定與‘學’有關,但後二句譯文與學沒有關係。另外,此譯文很牽強附會,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歲學童有誰‘溫習功課’會高興?第三句,‘人們不瞭解我’與‘我惱怒不惱怒’沒有因果關係。

    所以在下大膽猜度一下孔子本意,‘習’為‘應用實踐’的意思。二句用‘朋’不用‘友’已表明其意(《論語》中‘友’字多用)‘朋’古譯為‘人群’,指同樣好學的朋友。三句‘知’通‘智’,指一個人的文化修養水平。

    第一句,學習(文化、技能等)在適當的時候能夠得到應用實踐不是很快樂嗎?(理學)

    第三句,一個人即使沒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夠做到不燥不瞽、沉穩平靜,不也是君子所為嗎?(心學)

  • 4 # 玫瑰家途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透過學習擁有了偉大的思想。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偉大的思想感召一群偉大的靈魂,共同奮鬥,建立了聖王的功業,惠澤天下蒼生。

    然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講什麼?

    一.人

    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

    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

    平衡獨立而完整,謂之人。人是自然的頂峰。

    二.不

    不的甲骨文,畫成精神散亂,敗壞,故為否定。

    三.知

    知的甲骨文,畫成矢口示,表示對太陽系執行狀態及其規律的表達和認知,擴充套件為對宇宙生命運動變化規律的認識,屬於智。

    四.慍

    神識累積,達至完整,曰昷。

    藏識於心,曰慍。

    神識廣大無邊,而心識有其邊界。心的空境若不能藏神,表現出來就是煩悶,羞怒。

    心所以慍,是心量不夠,智慧不達,無知的緣故。

    若能保持開放的心胸,適應變化,擴充心量,則不慍。

    五.君

    君者,獨立守神的狀態。

    六.子

    子者,藏種,虛化神也。

    君子者,守神而藏其種,以待其時。

    君子意謂著永生和自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七.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擁有了偉大的思想,建立了聖王的功業,儘管如此,面對無垠的宇宙,變化的世界,還是渺小如微塵,總有無知和能力不達的地方,怎麼辦?

    此時若能坦然承認自身的渺小和無知,心不執著於舊念,而是順乎自然的變化而變化,始終保持開放的心胸,以謙卑的態度,重新學習,獨立守神,以保持傳承,這才是通往永生和自由的君子之道!

    八.學而綜述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透過學習擁有了偉大的思想。

    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偉大的思想感召一群偉大的靈魂,共同奮鬥,建立了聖王的功業,惠澤天下蒼生。

    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儘管有了偉大的思想,建立了聖王的功業,面對浩瀚的宇宙,坦承自己的渺小和無知,始終保

    持謙卑的態度,學習,學習,再學習,奔向自由和永恆。

    《論語》是儒者的立德,立功,立言之作,其意在不朽。

  • 5 # 三教一家共華夏

    人不知而不慍,不是說說就可以的,他需要平時實實在在修持到才行啊!光說不練,只是理論知道,而自己實際上根本做不到,這樣說的話,只是自己騙自己,也騙別人!

    不說其他,現代社會,你能暫時摒棄手機、電視等媒體,在家好好吃飯,在家好好睡覺嗎?

    再則,假如你學會了全世界最頂級的知識與技巧,你有全世界最頂級的政治、經濟、科學能力,這時,你能忍得住不去有意施展嗎?

    孔子一生學習,最後成了聖人,他的“能力”差嗎?非但不差,反而還很高很高啊,而有這麼大的能力,他驕傲嗎?他還在期待別人知道嗎?

    如果孔子認為自己很有知識,很有智慧,很有能力,那他就不是孔子了,他也就不是聖人了!

    比方說,如果佛菩薩認為自己是佛菩薩,擁有遠超於普通人的佛菩薩境界,那他就不是佛菩薩了!

  • 6 # 成語大全

    別人不瞭解你(的學問才能),你卻不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

    別人不知道你,不瞭解你。你就不是君子了,不做君子了嗎

  • 7 # 待曉兒

    這句話所在的原文是《論語》的開篇,也是存在很大爭議的一則。

    但很遺憾的是,現在已經無法證明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只能猜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和《論語》的性質有關。

    原文爭議點在何處

    《論語》原文如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中小學課本都有選錄,但其解釋都出奇的一致:

    而一些經典註釋當中,對這條的解釋不同之處也往往在於“習”是溫習還是實踐;到底是“友朋”還是“有朋”;“朋”到底是什麼人等等。

    但真正的問題就在於,這三句解釋彼此之間沒有關聯。我們平時講話還要講點邏輯,孔子會不會把這三句毫不相關的話放在一起?

    個人猜測,這則語錄也許可以如此解釋

    孔子創立的儒家是講求入世的,要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弟子所學是為了實踐,這種實踐對儒家弟子來講自然就是入仕治國了。

    而“朋”這一個字在古代有專門解釋,《禮記》中說,“同門曰朋”,所以這個到來的人應該是師從同一學派的同門弟子。

    人不知而不慍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把這個作為君子的評判有點荒唐。

    我認為從情理上來推斷,這句話也許在表露這重含義:

    《論語》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分歧,原因有二

    第一,行文習慣的變革造成語言障礙

    現代人看明清文言文其實很容易,但看唐宋時的文言文就會感覺稍難一些。這是由於語言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進的,孔子時代留存下來的《論語》距今超過兩千年,這種語言和我們當下所常見的文言文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第二,《論語》的性質本身就有缺陷

    《論語》不是一部書,而是一本筆記,產生之初也沒想著留存後世,只是作為儒門弟子學習的工具而已,所以採用的是語錄體。

    這就會出現一種現象,我們記筆記的時候最主要的是自己可以看得懂就可以,也沒想著哪天把這本筆記出版吧。所以很多條語錄都是當時儒家弟子看得懂就行,沒有太細緻的講解。這就對後世的理解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出現很多爭論。

    關於《論語》的解讀,不能只注重字面含義,也要猜,要把內在的邏輯理順暢。名家之所以會被認可,是由於他們的解釋比較合理,分析出的觀點比較深刻。

  • 8 # 葉好古

    有修養,有肚量的才是君子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們不知道(不理解自己),而(自己)卻不會(因為別人的不理解)慍怒,這不正是(體現了)君子(的修養)嗎?

    這句話有很多的爭議,爭議的地方就在“人不知”這三個字上面。“人不知”,不知的什麼呢?是學習知識的時候不知道,不理解,還是別人對自己有誤會,不知道不理解?

    反正大家是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說是關於學習方面的吧,似乎說的通。你說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認知與理解方面的吧,也說的通。

    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加的傾向於“人不知”的意思是別人不知道,不理解自己。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前一句話是“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朋友從遠方來了,當然是一種快事。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可能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的父母,妻兒都不一定會理解自己,但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定是理解自己的。

    所以,這裡“人不知”接著“有朋至遠方來”這句話來講的話,應當是指“別人不知道,不理解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讓你給旅遊市場(景區、旅行社、遊客)提一條建議,你最想提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