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麥田馬

    我的孩子還小,只會簡單的表達和交流。

    每天下班我會問他,去哪裡玩了,吃了什麼,在家玩什麼了。也會自言自語我今天又什麼事發生。

    目前我都孩子瞭解的比較多,也試著跟孩子談心。這種方式我會一直持續下去,溝通交流還是很有必要的。

    心門開啟,陽光才能照進來。

  • 2 # 叫魚學習

    對於現在的我們,相信很多人都一樣,對孩子瞭解得太少,每天為一家人的生活奔波,給孩子的時間都太少。談過心的有幾個?必然沒有幾個,聽得多的無非是媽媽的嘮叨。就像《變形記》中的很多孩子一樣,他們需要父母的陪伴,需要父母的理解,但是父母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慢慢理解孩子。

    孩子不理解我們很正常,我們也是從小孩長大成人,我們小時候是否去理解過我們的父母?有句老話叫“養兒方知父母恩”。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在沒有自己的孩子前,我們的孩子不可能完全的理解我們。

    所以想要孩子理解我們,我們應該從孩子剛出生時做起,而不是中途去試著改變他們,個人認為中途讓他們理解父母的難度會遠遠大於從小培養的孩子。

    那麼如何讓孩子從小就能理解父母呢?

    首先是距離的問題:這個距離並不是說我們應該離孩子很近,天天圍著他轉。而是指父母與孩子心裡的距離。和孩子成為朋友,而不是做一個站在上位者角度的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 ,每天下班回家就和他玩一會兒,給他講會兒故事,學會帶孩子自己玩,再大一點,學會了解孩子自己的想法,當一個傾聽者。

    第二點就是少一點嘮叨,別成人讓孩子理解你啊,心疼你呀,成績不好天天唸叨,孩子喜歡玩你也天天念,想一想你是孩子時,喜歡父母這樣嘮叨嗎?同理,做一個更好的父母,從拋棄碎碎念開始。

    第三點:和孩子一起學習,即然已經當了父母,就不要說自己上班已經很累了,沒有時間和孩子學習。學習是拉近父母與孩子關係的重要紐帶,只有你自己學習了,才會第一時間知道孩子學習情況 ,孩子對學習到底抱著怎樣的心態,才能教孩子。

  • 3 # 自然開心9

    與孩子談心要雙方面結合;家長與孩子必然是有隔閡、交談只是應付式。家長必須掌握孩子跟誰(親戚朋友)談得來的,因為孩子天生就有一個比較信任的人。此時、家長利用這一點讓孩子跟別人(親戚朋友)交談、瞭解孩子內心深世界更能夠掌握和了解自己孩子的意願!本人親身體驗經歷!

  • 4 # 電影院裡翻書

    我不想說我對我的孩子瞭解多少?到底有沒有和孩子談過心沒有?我只講一個我看到的故事。

    一天,一個父親和他五歲的小兒子,安靜的坐在海邊看海。突然,留著鼻涕的孩子滿懷夢想的說:“爸爸,我想跟你和媽媽一起出海,開著小船在水上散步。”

    這位爸爸聽到這麼“浪漫的話”後激動的直咽喉龍,感覺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一樣。他哽咽著說:“沒問題,兒子,你想去咱們就去!”

    “到了深海”可愛的小傢伙望著遠處的大海,繼續的說到:“我就把你們兩個扔進水裡淹死。”

    剛才還感到的稀里嘩啦的爸爸,瞬間不淡定了,心裡一陣劇痛:“哎,兒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

    “當然啦!爸爸,你不覺得你跟媽媽給我餵了太多‘罐頭’嗎?”

    什麼“罐頭”?兒子後來的意思就是,爸爸媽媽從來不考慮他的感受,硬塞給他許多東西,都是生硬的說教。

    想想我們,有多少次都是很有“豪氣”的去說一些滿足孩子願望的話,但沒有真正的考慮他們這些願望後面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孩子的耐心也是有限度的!他們其實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討好我們大人,也一直在揣摩爸媽們在想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

    所以說,不要等到事情發展到無法挽回的時候再去和孩子坐在一起“談人生、談理想”,那個時候可能已經很晚了!

  • 5 # 滔說育兒

    其實家長也有家長的難處,眼下兩代人之間談談家常、說說心裡話的機會越來越少。父母子女間交往日益減少,必然導致父母得不到孩子足夠的資訊。可父母的擔心並不因溝通的減少而減少,特別是在孩子進入青春期或者進入畢業階段時更是如此,父母非常想了解子女每階段的真實想法與內心的渴望,因此當孩子神秘兮兮地寫些什麼,他們便滿懷擔心與焦慮。要知道一個沒有隱私權的孩子從發展角度看是很難形成自己獨立人格的,況且父母的“窺視”一旦被孩子發現,往往會產生信任危機。

  • 6 # 靜聽花自開

    大道理也很多,我就不說了,我只說說我自己孩子的情況。

    孩子必須要談心,不談怎麼知道孩子心裡想什麼?上小學的時候時間上不是很緊,所以每天晚上入睡前,我都會和孩子在床上聊會天,不知不覺的把你的思想和認識灌輸給他。早上醒來後也是先聊會天,只要他高興就天南地北隨便聊,這個時候是親子關係最好的時候,也是你說什麼孩子都能聽進去的時候,那你有什麼想法,想讓孩子掌握什麼,有什麼樣的人生態度,就盡情地教給他,他都會接受的很好。如果在聊天中發現他的思想有什麼偏差,也可以及時糾正。

    第一已經打好了,在以後的歲月中你只需要輕輕點撥就好了。

    這裡要重點說一下,孩子進去青春期後,更要經常和孩子談天,發現那些不好的思想,他生活中那些不好的事,及時給予指正。再好的孩子也會有不懂事的時候,他逆反的時候你就別和他一樣了,不要和孩子抬槓,他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做事會不計後果的。等他過去那陣驢勁再和他說。

    記住了,教育要趁早,如果他小的時候接受了你正確的觀點,你以後就事半功倍。除非你是個不明事理的人,其實孩子都是講道理的,沒有說不通的。

  • 7 # 寶媽讀書屋

    我們作為家長,一切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孩子,但是我們都是在用我們自己的思維安排著孩子的生活,這可能是我們想要的,但是這未必是孩子想要的,但是很多的時候孩子是“反抗”不過我們的,只能是無條件的服從,所以就出現了我們一心為了孩子,孩子卻一直不理解的現象吧,所以我們在付出做決定之前最好還是要和寶寶溝通一下。

  • 8 # 萌媽tifa

    說實話,自從上了班之後,只有每天早起半小時,每天晚上一個半小時的親子時間,而我們還利用這個時間一起閱讀,一起玩。時間太有限了。

    然後都是從別人的嘴裡瞭解孩子,比如老師,奶奶姥姥等。這樣的敘述又減少了一些有效資訊。

    對孩子的瞭解,越來越少,所以必須充分利用時間,但瞭解又需要過程。矛盾啊!

    我現在想的就是最大利用時間吧!

  • 9 # 天氣真好19

    瞭解孩子,表面的瞭解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不能以自己的想法強壓到孩子身上,說實話,真沒幾個人能做到,最簡單的,和孩子做朋友,有問題及時糾正

  • 10 # 2019小二談育兒

    作為父母要想育好兒,首先要對自己小孩有所瞭解,從瞭解中加強培養、教育。結合自己實際,談談我對小孩的瞭解。

    一、瞭解了小孩的興趣愛好。

    小孩比較喜歡看卡通類的動畫片,如:《小豬佩奇》、《光頭強》等,因為這類益智類的動畫片對教育小孩有幫助,專門買了一個早教機,時不時讓她看。

    二、瞭解了小孩的性格。

    小孩性格比較活潑、多動、話也比較多,做事情喜歡得到父母及他人的誇獎及肯定,所以對於小孩日常做事情,我都以讚賞、鼓勵的眼光去看待,以調動小孩積極性。

    三、瞭解了小孩的惰性行為。

    小孩早上起床喜歡賴床,這很不好。為了促使其養成一個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晚上督促其早睡早上督促其早起,以其來改掉惰性壞習慣。

    四、瞭解了小孩的飲食喜好。

    在飲食上,小孩比較喜歡吃蒸雞蛋、清蒸排骨、可樂燜雞翅,從營養搭配上,每週都會讓她吃上自己喜歡吃的菜。

    五、瞭解了小孩安全意識不強。

    日常生活中,小孩的安全意識不是很強,從安全防範角度出發,將家裡的用電插座、明火打火機、水果刀和菜刀、開水壺等放置在小孩夠不著的安全區域。

  • 11 # 媽媽沒時間

    小樣剛出生的時候,我對於怎麼照顧寶寶,如何讀懂他們的心理,每個月齡會有怎樣的發展和表現,都知道的很少。

    只在懷孕時參加了醫院的準媽媽課堂,對於母乳餵養有一點點的瞭解。

    比如知道要按需餵養,多吮吸才能多產奶,晚上不能睡整覺,不然會減少奶量。

    可是等小樣出生後,我發現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

    我不知道怎麼哄小樣睡覺,不知道他有時為什麼不願意喝奶,帶小樣去打疫苗的時候,我也完全不懂一類苗、二類苗是什麼意思。這讓我感覺很恐慌,因為我一直是個有準備的人。

    所以後來,我從金融行業辭職,每天看書查資料,成了一名母嬰編輯。還跑到中科院去讀了兒童心理學。

    這4年的學習讓我慢慢走進了孩子的世界。

    1、寶寶出生後,我們要學習一些餵養知識,比如母乳餵養、配方奶餵養,、輔食新增等。

    2、我們需要知道寶寶各個階段的生長髮育規律。

    比如大概幾個月的時候能夠抬頭、翻身,什麼樣的情況是正常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促進寶寶的發育。

    3、我們需要了解寶寶各個年齡會出現的一些典型行為。

    比如嬰兒會吃手,開始吃輔食後可能會扔食物,扔東西。兩歲左右,寶寶會變得叛逆,整天說“不”。

    這些我們眼中的問題行為,其實都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一點,就不會怪孩子不聽話,甚至用打罵的方式管教他。

    4、這也是我在中科院學習,看了很多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後,感到最有收穫的地方。

    那就是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學會怎麼和他們溝通,用正面的方式去引導他。

    比如寶寶長到兩歲左右,可能會經常發脾氣。這是很多爸爸媽媽都很頭疼的一點。 我們害怕孩子會變得任性,不講理,但其實他們只是大腦發育還很不成熟,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能跟他共情,理解他的感受。不僅能更有效地和孩子溝通,讓他願意聽我們的話,還能幫寶寶培養情商,讓他懂得如何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爸爸媽媽會覺得,養一個孩子還要學這麼多知識,未免也太累了吧。

    小樣媽的感受是,就像我們走入職場前,要在大學學習專業知識一樣,花時間學點育兒知識,是一件磨刀不誤砍柴工的事。

    它能讓你更容易成為孩子眼中的好爸媽,也能幫你輕鬆養出懂事、優秀的好孩子。

    而且瞭解孩子、養育孩子的過程,也可以療愈我們自己,讓我們懂得自己是怎麼長大的,為什麼會成為現在的我,怎樣才能變得更好。

    我是小樣媽,一個愛較真的學霸媽媽。

    我們一起,做更好的父母,更好的自己。

  • 12 # 智璇269

    我們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不能說不了解,但是不深入研究孩子,只會停留在表面。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靠模仿父母成長的。父母的言行尤為重要。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覺得孩子還小,很多事情不注意孩子的感受。只顧忙自己的事情。其實孩子的想象力,觀察力,創造力和分析能力,常常超乎我們的預料之外。

    有一次,下班回家沒有想什麼就把孩子和玩具放在一起,讓他玩。我就忙著寫東西。這是我的習慣。可是孩子在一旁站了很久,看著我。我好像沒有注意他,他就慢慢的走到我旁邊,小聲對我說:媽媽,“我也要筆和紙”。我為了不分散我的精力,二話沒說,就從桌子上拿起了鋼筆,因為沒有發現鉛筆。又把稿紙撕下一張,給了他。

    讓他去玩吧。過了一會,沒有動靜,我就遠遠的望著他,天啊!那個35個月的孩子,沒有教過怎麼拿鋼筆,連握鉛筆的方法也沒有教過,1,2,3,4,都沒有學過。但是聚精會神的樣子很像樣。我就沒有管他,繼續我的寫作。有過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動靜。我就過去看看,他在幹什麼?是我驚訝不已,竟然第一次我鋼筆,一個字沒有學過,卻把380個格的稿紙填滿了。而且都是一絲不苟寫出來的。全是他憑著想象創造出來的呀!各種各樣的線條組合,組成了美麗的圖案,誰能說它不是字?雖然一個字都認不出來。

    原來他認為,媽媽整體在創造字,他可是不亞於媽媽的,但是媽媽瞧不起他,整體把他放在一邊不理。給媽媽點顏色看看的。其實他不知道我學了多少年才會寫點東西。根本沒有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他認為填滿一張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這對於才35個月的孩子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啊!

    等到我們感覺孩子已經大了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父母的思維很難趕上孩子的心裡成長的速度。所以當了父母,不抓緊提高自己的素養,孩子很快從父母的第一粉絲和忠誠的信徒轉變成第一個懷疑父母和第一個父母的叛逆者。時常叫你無所適從。如果是聰明的孩子,更是讓你頭痛。所以要了解孩子,首先要做一個合格的父母。要與時俱進,與孩子多溝通,與孩子一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臟不舒服,怎麼到了醫院需要做這麼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