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談談戀愛
-
2 # 育鄰人
一個好問題。人都有“貪慾”與“損失厭惡”,所謂“貪慾”,就是獲得外在物質與精神獎勵無止境的慾望。比如女性對於自己容貌、衣著的最求,所有人對來自“鄰居”帶有獎勵肯定的話語的“悅納”。那麼何為“損失厭惡”,人們都反感自己的物品被“剝奪”、自己的榮譽被“批判”。
1、父母與孩子角色互換,父母重複孩子的行為,請孩子做評審官。我們家就有這樣一位五歲的評審官,2019年6月20日的與家裡影片,由於孩子媽媽用力拍打了一下外婆。這評審官就發話了,要求媽媽必須向外婆道歉【媽媽也欣然接受了批評】。
2、與孩子一起事件回放,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3、父母在家以身作則,用童心、愛心、耐心與孩子誠信相伴,做好“太師”之職。生活中行為準則標準統一,對同類問題處理方式相同。
-
3 # 2019拂曉天亮
大道理誰都會講,可是實際操作,還是不如揍一頓來的快,現在能評論的各位,你們小時候都沒被打過?打過了,現在你的心理扭曲了沒?還是一樣身心健康的長這麼大了,三觀也還正確吧,如果是的話,那麼就說明,該打還是要打一打,別緻命致殘,在孩子的規矩還沒建立時,是需要適當管教的。當孩子六七歲基本懂事後,可以減少。
-
4 # 自強寶哥
首先問題背後的問題反應出提問人的思維模式。為什麼要批評孩子呢?別說孩子,沒有任何正常人喜歡被批評,所以作為家長首先應擺正心態,不要認為你養了小孩就有批評孩子的特權 甚至肆意用它,可是別忘了孩子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獨立的個體哦,TA也需要你像對待外人一樣被正確對待~尊重~建議~引導,而不是隨意批評甚至謾罵。所以以上這個預設了家長心態的問題就是個問題,應該先解決家長的心態問題。
我始終有一個信念:關於孩子的問題,永遠不是孩子的問題,一定是父母的問題。孩子表現出來的問題是父母問題的體現。換句話說~孩子永遠不會有錯,如果有錯,那一定是父母的錯!所以孩子的問題一定要從父母身上找原因。比如父母教育心態不得當,教學方式不得當如非打即罵,如父母的言傳身教等。當然會有人對我這個信念提出質疑,說哇這樣做父母太苦太不容易了!我會迴應TA:做一個好父母真的很不易(高素質的父母),但這是負責任的父母應該做的事,因為不要忽略一個常識和事實,即:孩子早期的大多數行為都是跟父母學的!而孩子另外一些行為都與父母給TA創造或選擇的環境有密切關係!所以換個角度說,父母
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
說了這麼多,那麼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到底怎麼做?
1.父母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我反省先。
2.若是父母的原因,建議改變自己,影響孩子而不是盲目批評孩子。
3.若不是父母的原因,比如與父母給孩子選擇的外部環境有關,從環境找原因而不是從孩子身上找原因,改變或重新選擇新環境,如孟母三遷。
4.總之,不要輕易批評稚嫩脆弱身心正在成長的孩子,愛TA保護好Ta.。
當然,我深刻理解父母提出這個問題的初衷。雖然批評孩子的行為不好,但動機一定是好的,你一定是為了孩子好,望子成龍成鳳!作為父母,為孩子的初衷其實有很多行為上的新選擇,比如~多引導少直接批評,即使批評應注意方法技巧,比如以下幾點:
1.批評不要看著孩子,背對著或看旁邊的物品。
2.先讓孩子說,先創造好氛圍,先引導等要講先後,以等待批評的時機成熟
3.注意批評的語氣語調
4.批評時多用“我/我們”,少用“你”
5.另外在青春期的孩子,要給TA面子
-
5 # 夢田的稻草人
情緒是一種混合的心理現象,由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共同組成。當面對家長的批評時,孩子出現了不耐煩,這代表當時孩子的情緒體驗並不愉悅。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對家庭情境和親子關係以及孩子不耐煩背後的原因作出分析,然後找到相應對策。
具體說起來,我想給您以下幾點建議:
1. 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離不開家長對孩子的理解、接納、和傾聽。只有好的親子關係才能給孩子安全感,才讓孩子有了表達自我的願望。孩子願意跟家長說一說心裡話,也讓家長更瞭解和理解孩子,這樣就在孩子和家長間建立了溝通的良性迴圈。孩子在成長中肯定有很多困惑,並且每個階段的困惑和人生課題都不同,非常需要家長的引領。如果在家裡沒有渠道表達或內心缺少關照,那麼就讓孩子轉而求諸社會,很容易讓孩子結交不良朋友。或者,讓孩子壓抑內心,造成心理壓力。不被疏導總被積壓的情緒壓力也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影響。 當孩子跟父母關係融洽時,父母的表達方式又比較恰當時,孩子是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哪怕是批評。
2. 父母給孩子提出建議、批評時,方式要恰當
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情境,不嘮叨。
不在孩子集中精力做他認為重要的事情的過程中打擾去批評;
不在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去批評;
不在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去批評;
就事論事,不用損傷孩子自尊的語言、語氣,不使用愛的剝離性質的語言(比如,我怎麼就生了你這樣的孩子,你怎麼老是這樣不讓我省心,你必須。。。不然就。。。,等等)
3.關注孩子的內心想法,瞭解孩子的感受,不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
我們跟孩子是兩輩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想法不同,這是很正常的。以理服人,走進孩子的內心,先了解孩子的想法,也允許孩子申辯。如果對某一個問題需要討論,建議舉行家庭會議。大家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講講各自的想法,然後合議頭腦風暴解決方案,最後讓孩子自己選出他希望的方式。
-
6 # 使用者Anita
批評孩子時,家長要明確這批評到底要起到什麼作用,又是怎樣被到達出來的,乃至最後打到的效果來判定。
有意義的批評教育和無意義甚至起到反作用的批評,在本質上是有差別的。
建議家長每次“批評”孩子前後,能做一下情況記錄。
一、出發點:發洩自己的情緒VS解決存在的問題
二、表達方式:人身攻擊VS對事不對人
三、溝通結果:孩子氣憤不平VS心悅誠服
舉同一件事為例:
孩子總喜歡亂髮脾氣,該怎麼“教訓”他呢?
第一種:家長被激怒,以更大的脾氣,罵回去。
結果可能是,孩子因為力量懸殊而收斂,卻在心底種下一顆種子“越強大的人,才越能發脾氣”。
這種“批評”不但沒有改變孩子的不當言行,更可能讓孩子有朝一日,力量超過父母時,以更加猛烈的衝突來應對。
第二種:家長以平等的身份,說出自己的感受“你這樣很坦誠,卻讓爸爸媽媽覺得有點擔心,”,並且對孩子提出希望“你可不可以更加平靜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會尊重你的”。
這種處理方式,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也讓他覺得自己可以變得更好。
而且能被孩子消化接受的,才是有價值的。否則,再多“苦口婆心”也是家長的一廂情願。
要做到這一點,就是同理心,跟孩子能“感同身受”地去說,當孩子發現他的感覺被家長看見後,你說的話,才更容易走進孩子心裡。
-
7 # 旮旯裡的神仙洞
這個問題在很多家庭確實都有發生,特別是在孩子青春期的階段會更加激烈,當然其中也有父母自身問題所導致的。
1、父母沒有認清任何的教育關係都是互相的、平等的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習以為常地站在教育者的高度居高臨下地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指責本身就是違背教育本質的做法。
這種由角色認知錯誤導致的地位不平等,會時刻表現在雙方的溝通交流中,長時間的不平等一定會觸發優勢一方的自以為是和隨心所欲,以及弱勢一方的壓抑和最終的逆反。在這種不平等的關係中會讓問題本身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也會影響到親子關係本身的良好建立,更會造成孩子們心理上的傷害。他們可能會越來越自卑膽小,不敢挑戰有難度的任務,或者會更加叛逆出格,放縱自己,離正確成長的路越來越遠。總之在這種不平等的環境中孩子們無法發展出各項良好的人格和能力,而且很多事情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而越來越糟。
2、從人的正常情感上講,批評本身就會受到排斥,無論個體年齡大小無論是在孩子的世界還是成人的世界,當大腦首先接收到被批評的訊號後,大腦首先啟動的是情緒腦的部分,理智腦會被暫時關閉,意思是任何人在聽到被批評的語言時第一反應一定是情緒上的不愉快,根據個體認知、情緒控制力、社會經驗等方面的不同會表現地不同,低水平的會立刻情緒激動,然後進行本能地防禦反駁,高水平的可能不會講話而是離開這個空間讓自己先消化下情緒,冷靜下來後再談事情本身。沒有人是對於批評沒有情緒反應的。
所以當孩子聽到批評而產生任何的情緒都屬於正常現象,如果沒有反而說明這個孩子不正常。
3、父母需要知道批評不是目的,解決問題才是關鍵父母需要搞清楚自己批評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是單純地批評孩子?是衝孩子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還是想真正幫助孩子成長,不要犯類似的沒有價值的錯誤呢?到底是什麼?我想任何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不會是前兩種吧,而是真心希望孩子是好的。所以批評不是父母們的本意,本意是想透過批評來讓孩子變得更好。
但批評的結果是:會激起孩子的情緒對抗,甚至在青春期時會出現肢體上的對抗,導致無法涉及問題本身;會讓孩子失去對於父母的信任和心理依賴,因為他們無法從父母這裡得到有價值的正確方法以及心理上的支援,之後遇到任何事都不會再向父母求助,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緊張;沒辦法使雙方都平靜地理智地去思考問題本身,對於問題的解決沒有絲毫益處;經常被批評的孩子會產生自卑、膽小等負面心理,性格塑造是個很大的問題,也會影響到孩子一生。
正確解決問題的姿態:約孩子在一個彼此情緒都穩定,環境安靜的空間內聊一聊,先搞清楚孩子對於某個問題的真實想法,從孩子的詳細描述中,父母需要分析出孩子問題的卡殼點,並且透過雙方的討論和父母有意識地引導讓孩子從思想上、情感上認識到問題本身,同時也需要共同討論出解決的方法和預防的措施。當然這樣的步驟特別適合於那些孩子已經進入到抽象思維階段的孩子們。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們父母則需要提供給孩子們相應的方法,能夠幫助孩子找到替代錯誤行為的正確方法才是最有價值的。
隨著孩子們年齡增大,會發展出更多的獨立意識,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考量,父母一定不能單純地根據自己的認知範疇來要求孩子,每個人都有侷限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但一定不能讓這些弱點和侷限性成為阻礙孩子健康成長的絆腳石,如果父母能夠摒棄自己的自以為是和自私,那麼也一定會收穫一個各方面都發展良好的孩子,還有越來越在乎的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家庭關係。
所以特別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只需要關注事情本身,其餘的不良情緒和多餘的語言一定要避免。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
8 # 秦箐
解決不了。
除非先解決自己。
①再有水平的批評也是批評,更何況絕大數家長連好好表揚孩子的水平都達不到,更何況是批評!
②家長以身作則很重要,如果要批評孩子玩手機,自己就別抱著手機不放手。如果批評孩子做事拖沓,自己就要嚴格生活作息。
先把屬於自己的問題撇出去,再把客觀的不可逆轉的問題剔除出去,最後對真正屬於孩子問題的部分進行批評。
④接受孩子對批評的對抗態度,不耐煩或者生氣都是自然反應。
如果孩子對批評無動於衷才是最大的問題。
如果孩子在批評過程中很開心,建議馬上送醫院治療。
⑤堅定批評的目的。
很多家長在批評的過程中會比孩子先一步迷失方向。
把批評轉化為翻舊賬,東拉西扯,發洩,以及莫名其妙的情緒失控。這種失去了目標的批評自然會毫無效果。
所以,一定要就事論事!
所以,一定要就事論事!
所以,一定要就事論事!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就事論事的話就算孩子不高興,至少她能知道自己什麼事做錯了。只有她知道了,她才可能反省,你的批評也才能達到目的。
⑥不要打著愛的旗號批評孩子
以下幾句話不要說!
第一:我都是為了你好……
第二:我愛你才揍你,才罵你……
第三:你對的起我嗎……
第四:智障,蠢貨等一切侮辱人的字眼……
正確的表述是,這件事你錯了,為什麼錯?錯在哪裡?會有什麼後果!
愛就是愛,不是負擔,所以,錯了批評就是,不要和愛扯任何關係!!非常痛恨這種行為!
-
9 # 聚眾之力點亮未來
批評孩子要注意方式,自己的孩子自己應該最瞭解,用什麼方式最容易讓他她接受且不容易反彈和牴觸,家長應該是知道的,只是囿於時間或者自己情緒、面子等問題的限制可能不願意這麼做而已。
-
10 # 趣口才
孩子對父母的批評表示不耐煩,我想請問父母平時是怎麼對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是一味的要求孩子順從還是從不聽孩子解釋?長期以來造成的後果只有孩子越來越懦弱怕事,反之就像問題裡的那樣孩子對父母的批評越來越不耐煩,早早的就出現了叛逆心理。
父母不要抱著一種我說的都是為你好的態度。試著聽聽孩子的心聲吧,找到真正教育孩子正確的方法。還有很多事情的對錯需要父母以身作則,以最好的方式呈現給孩子。
孩子需要多誇,從小被誇獎的孩子犯錯後會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會主動承認錯誤。反之孩子從小就被罵,即使孩子做錯了孩子都不敢承認心理對父母只有恐懼,只想到自己又要被罵了,然後開始撒謊,演變成很不好的習慣。
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勵,而且也不該是批評而是悉心教導。
-
11 # 家語幼學
我們應該思考:如何讓孩子接受家長的「建議」,而不是“批評”。
孩子對家長的批評不耐煩,是很正常的表現。沒有一個人能時時刻刻願意聽他人對自己的批評,包括家長自己。所以,他們會對經常在耳邊嘮叨的家長有不耐煩的情緒。
但我們可以透過溝通的方法,達到讓孩子認識到“問題”,接受建議,並改正。
首先,家長改變對孩子“說教”的態度。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閉上嘴,去行動”。關心則亂,家長對孩子的批評多多少少都帶有“指責”、“埋怨”的語氣。
比如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會說:“你怎麼老是這樣呢?你就不能學學隔壁家的嗎?”家長以為這樣說孩子會認識到錯誤,相反,孩子只會反感。孩子是敏感的,你的批評就像牛背上的鞭子,不管怎樣付出,你都有下一個期待等著孩子努力。
孩子肯定會認為你站著說話不腰疼,次數多了,自然充耳不聞,甚至不耐煩。
家長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先自己成為那樣的人。作家鮑德溫說:“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
其次,讓孩子參與建立「規則」,共同遵守。
家長的作用是幫助孩子成為他們原本的樣子,而不是我們理想中的樣子。
我身邊很多家長就很喜歡控制孩子,孩子的行為一定要符合父母的期望,不然就遭受到批評。
比如,吃雪糕問題。孩子想吃,父母擔心孩子吃壞肚子,不允許吃。孩子瞞著父母偷偷吃了,然後遭到批評。孩子不耐煩父母的批評。這種事很常見,今天雪糕,明天遊戲,後天作業……
如果父母每天都要在這些問題上跟孩子扯,最終兩敗俱傷。我們可以像黃磊一樣,將雪糕分成幾個小的,每次少吃一些。
我們不能因為我們的恐懼就控制孩子的行為,應該跟孩子一起商量,約定一個辦法。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規則,讓孩子參與進去,孩子才會自覺遵守。
最後,用學習的心態對待犯錯!
孩子他們有時候做了出格的事都不知道,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干涉和糾正。但並不代表家長可以懲罰孩子。批評也是懲罰的手段之一。
而是客觀告訴孩子事實,並藉此機會教孩子分辨是非。孩子做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態度。如果孩子能將此當作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孩子自然也能從你的神態中去吸收這次經驗。而不是需要父母耳提面命要孩子記住錯誤。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用心。這份用心應該用在正面的管教上,儘可能地避免負面的教育方式。因為後者並不能給孩子帶來教育的目的。
回覆列表
嘮叨雖有效,年齡很重要!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老師談到這個問題的觀點是:孩子6歲之前,你的嘮叨是“黃金”,孩子12歲之後,你的嘮叨是“垃圾”。
在孩子6歲之前,侷限於表達能力不夠健全,其實能知道並且理解的事情遠比可以說的多。這個階段,孩子特別願意聽家長的話,家長經常和孩子聊天,能夠刺激孩子的神經。隨著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斷增強,會特別渴望表達自己,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多聽少說了,但是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自主意識增強,孩子在逐漸長大。
其實很多家長都是這樣的,覺得愛孩子才說他,結果孩子並不領情。因為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批評比較合適,也沒有多高深的道理,說來說去也就那幾句話,但是不批評又怕他記不住。
家長可以瞭解一下一個叫做超限效應的心理學效應,主要指因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引起的心裡不耐煩和反抗的心理現象。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剛開始,他被牧師聲請並茂的演講深深打動,準備捐款。過了十幾分鍾,牧師孩子喋喋不休的演說,他便開始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將捐款減半。又過了十幾分鍾,牧師孩子繼續他的演講,馬克·吐溫決定,放棄捐款的打算。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他出於氣憤,不僅沒有捐款,反而從盤子裡拿走了幾美元。
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想法?
相信你也不喜歡別人對你喋喋不休,或者抓住你的問題不放吧,孩子當然也不喜歡了。“超限效應”現象經常在家裡上演,孩子犯錯時,父母三番五次的對同一件事做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變成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最後孩子極不耐煩,對話就變成了:“知道了,你好煩啊”、“我就要這樣”。
作為家長,我們不要弄得自己和孩子都很累,試一試這樣做吧!
1.批評,一次就好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錯也一個字,只能批一次。很多父母認為不斷的說孩子才印象深刻,批評起來沒完沒了,超過限度。孩子是記住了,記住的是你的嘮叨,你的煩人,那些道理反而被拋之腦後。孩子是有自己的價值觀念的,孩子犯錯,只批評一次就夠了,這樣孩子反而有時間反思自己。如果孩子沒有做好,非要再次批評,也要換個角度,換個說法,避免孩子產生厭煩、逆反心理。
2.穩定情緒再張嘴我們一定要清楚: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孩子認識錯誤,而不是讓我們互相傷害,讓我們發洩情緒的。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情緒不斷升級,從說事變成了宣洩情緒,其實這是你的問題,不斷的嘮叨孩子,情緒失控是你內心焦慮的表現。下次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覺察,我為什麼這麼生氣,真的是孩子帶來的嗎,這一切真的怪孩子嗎?如果覺察到自己情緒失控,冷靜一下給自己一點時間緩衝。同樣,如果在批評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出現了情緒失控,就不要再往下說了,給孩子一些冷靜和消化的時間。
3.請勿冷言冷語很多家長批評孩子的時候,帶著譏諷的語氣說孩子,或者批評之後用冷暴力對待孩子,這樣孩子感受到的根本不是教育,而是父母的嘲笑和鄙視。很多嘮叨的家長,發現嘮叨無用就走入諷刺的道路,覺得這樣孩子才長記性,這只會對孩子帶來傷害而不是成長。人都會犯錯,家長要學會的是:犯了錯我們不要怕,勇敢的承擔錯誤,從頭再來。而不要:我就知道你要弄錯,說你的時候你不聽,現在怎麼辦?
4.有一種愛,叫做放手不是不讓您管孩子,但是有些事情需要孩子自己去經歷,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天氣冷了,孩子就是不穿秋褲,你可以提醒他,他如果堅持不穿,你可以讓他帶上但不要強迫他穿。孩子又不傻,冷了熱了自己是知道的,看人游泳一千次,不讓自己下水一次又用,他經歷了一次,下次就有經驗了。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多教孩子方法,給孩子成長的空間,你會看到孩子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