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竹林清泉

    孟廣祿於當今也算很不錯的了,有些人把孟唱戲賣力說成灑狗血,有失公允。他的條件在那。不能求全責備,在繼承上還可以。但後期上完研究生班以後,倒不如從前中規中矩,也許和年齡有關吧,想突破,又乏天賦

  • 2 # 大壯姥爺104

    常言道,臺上一帥,臺上一怪,還有臺上一買,別廣買傻力氣,要沉穩,不管什麼行當都要給人美的享受,那怕是演員演悲劇也要演出美來,用美去感動觀眾,比如張火丁的斷橋,鄧沐偉的二進宮等等,讓人在藝術美中有所務有所認知提高對藝術欣賞力。

  • 3 # 天使譚評

    為什麼孟廣祿會那麼火?大家喜歡孟廣祿嗎?

    一、為什麼孟廣祿會那麼火?

    李長春、康萬生、鄧沐瑋等名家年事已高,逐漸淡出一線,先天條件並不出色的孟廣祿現在已成為當今裘派花臉領軍人物了。其實孟廣祿的從藝道路並不順暢,在天津青年京劇團他是以“打雜、龍套”起步的,到今日得享盛名,其中艱辛大概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孟廣祿之所以這麼火,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吧:

    1:天道酬勤

    孟廣祿嗓音條件一般,並非黃鐘大呂型別,當年不被重用也主要因此,但不服輸的他堅持每天海河邊喊嗓,無論寒暑,單論這份毅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從天津赴濟南方先生家中學戲,孟廣祿總是凌晨到達,坐在樓道里等著師父起床,白天學、晚上練。他的成功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他的執著和勤奮,也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

    2:多位名師傳藝

    在校期間得王泉奎、張洪祥等名淨教導,出科後又得李榮威、夏韻龍傳藝,先後拜師鉗韻宏、方榮翔、王正屏,並向李長春學藝。藝宗多師的孟廣祿最終探索出以“裘派方韻”的細膩傳神為基礎,結合慷慨激昂的適合自身條件的風格,韻味醇厚,行腔委婉,剛柔相濟、颱風灑脫,雖尚不足稱“派”,但至少有了自己的藝術方向。

    3:作藝態度認真

    不論是粉墨登場,還是晚會清唱,孟廣祿唱來總是全情投入,神完氣足,絕無半點懈怠馬虎,每次演出,不論任何唱段,他總是以“第一次”的認真態度登臺,高亢洪亮,感情充沛。不僅唱戲如此,即使當年在劇團拉大幕、跑龍套時也是如此認真,對事業的全身心的投入也最終換來了觀眾的喜愛。

    4:創新意識

    孟廣祿敢於不斷挑戰自我,在繼承傳統劇目的同時,積極創編新劇,不論是《鄭和下西洋》還是《曹操父子》,在對傳統藝術的回味中,尋找新的昇華,這兩部新戲,不僅成為他的代表作品,也使他榮獲“二度梅”的榮譽。

    5:不斷提升自身素質

    功成名就的孟廣祿並沒有絲毫自滿,不斷地從包羅永珍的藝術土壤和豐富的生活土壤中汲取營養,在文化上修煉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質。拜師著名教育家、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使他得以在藝術上邁向了更高一層境界。

    實事求是的講,像孟廣祿如此認真對待事業、藝術上不斷追求的演員已不多見,“時事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相比於那些安享現狀不思進取的同行們,孟廣祿的“火”既是觀眾對他藝術的認可,也是對他幾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的一種正常回報。

    二、大家喜歡孟廣祿嗎?

    “二度梅”獲獎者孟廣祿,已然榮任天津青年團團長了,這位當年歷盡坎坷,以打雜、拉幕、龍套起步的京劇名家的成長道路可以算是一個“勵志青年”的經典例項。題目所問“大家喜歡孟廣祿嗎?”,其實不言而喻,如果大家不喜歡孟廣祿,他能有今天如此“火”的知名度嗎?

    大家之所以喜歡他,我想有這麼幾個原因:

    1:孟團長較好的繼承了恩師的“裘派方韻”,唱腔在舒展大方中,著意細膩地刻畫人物思想感情,既有慷慨昂揚的激情,又富於曲折委婉的人情。使劇中人物更貼近生活,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2: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不論是粉墨登場還是便裝清唱,孟廣祿總是一如既往地全情投入,沒有絲毫懈怠偷懶,這種認真做藝的職業精神也是深受大家喜歡的原因。

    3:孟廣祿確實算是70歲以下年齡的花臉第一人,“十旦九生一淨難”,花臉藝術的特殊性使這個重要行當歷來人才難出。其實淨行自裘盛戎之後已然大幅滑坡,方榮翔先生的“方韻”不過是突出放大了裘派的一角,已難窺裘派全貌,天賦一般的孟廣祿能達到目前水準已屬難能可貴了。

    4:孟廣祿雖嗓音天賦一般,但他是個有恆心、有決心、有上進心的人。他的刻苦不是那些躺在祖宗光環下的“星幾代”所能比擬的,沒有白流的汗水。刻苦努力的他有著較寬的戲路,不論是將相王侯的包公、徐延昭,還是綠林草莽單雄信、竇爾敦,孟廣祿演來各盡其妙。受大家喜歡也就不足為奇了。

    5:出身在天津普通家庭的孟廣祿,不論是當年的蟄伏,還是今日的雄起,做人一如既往地踏實低調,在認識的、不認識的戲迷面前總是那麼平易近人,沒有絲毫的明星架子,和大家平等交流,至少比那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演員稍受挫折,便發誓“永遠不來天津演出”的所謂“名家”強上百倍。

    6:孟廣祿最為戲迷詬病的就是他的“灑狗血”,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這其中既有孟廣祿藝術處理上不夠細緻的缺陷,也有觀眾對孟團長的風格不夠了解的原因。據說孟廣祿平時調嗓的調門更高,正式演出時降半個調門,也就是說“訓練比比賽強度更高”。面部表情其實是多年肌肉訓練形成的最佳發聲模式,花臉由於有油彩,不同於旦角,這種被稱為“掛鬼臉”的演唱方法是可行的。其實當今旦角這種“滿臉跑嘴唇”的發聲才是京劇演唱之大忌。

    總之,孟廣祿不僅可算是當今淨行領軍人物,也是深受大家喜歡的京劇名家。

  • 4 # 精選曲藝

    京劇我不熟悉,就拿豫劇曲劇來說吧,比如有豫劇第一黑頭之稱的黑臉王李斯忠,還有曲劇黑頭謝祿,這都是頂級的黑頭,再比如今天的蘭力,張鈺東都很不錯。

    對於京劇,孟廣祿老先生也是有名的黑頭,他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國家一級演員,專業自然差不了,代表作品是《探陰山》《鍘美案》等。

  • 5 # 韻佳韻味

    梅花遜雪三分白,雪輸梅花一段香。天津京劇團的三位淨行都不錯,我看過康萬生的演岀,鄧沭瑋,孟廣祿是在電視綜藝節目認識的,尤其是孟廣祿岀鏡率比較高,嗓音洪亮,演岀拼勁十足,深得觀眾喜愛,要不每次重要晚會,演出都請廣祿呢!至於說天津團事非多,無非是近年來多傳著名老旦藍為雲招同行排斥所至。演員這個圈子多受名利驅使,勾心鬥角也是見怪不怪。希望天津京劇團三位名淨堂堂正正演戲,乾乾淨淨做人,讓裘韻發揚光大,裘派流芳爭妍。

  • 6 # 庫裡am

    我覺得很好啊,總看到有人評價不如這個不如那個,每個人的條件和特點都不一樣,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表演的一樣啊,那樣的話後輩人也不用學了,大家聽裘盛戎的錄音就行啦。希望京劇有更多人喜歡,有更多的角出來哈。

  • 7 # 彤川心語

    孟先生的演唱給人一種咬牙切齒的感覺,尤其是快板,流水 感覺咬字聽的難受。大家可以聽聽他的刺王僚 醒來不覺三更後開始,聽著很崩潰,但聽聽老先生的,是一種有節奏 有韻味的享受。不知道他把裘先生的勁兒,方先生的韻味繼承在哪兒了。如有不周請見諒

  • 8 # 瑞雪飛舞516

    等下品!唱戲要有人物,要投入感情,不是直著嗓子喊叫。因為那不是唱戲,那是灑狗血,即使我不願用那句“叫驢”的說法。

  • 9 # 大獅

    無意中看到這則問題,便小敘幾句。

    我本人與孟廣祿先生非常熟絡,他算是我的前輩,跟我的二叔關係很鐵,我曾跟孟先生多次吃過飯,並向其請教過一些唱功技法。

    孟廣祿先生

    儘管熟絡,但我還是比較鐘意與另一位津門“花臉”名角康萬生先生的唱腔,我管康先生尊一聲三伯(天津管叔叔稱之為伯伯),小時候經常跟其索要零食,康三伯為人豁達,每次我等小頑童伸手討要,必然會掏腰包。

    如今的津門梨園行的花臉之中,鄧沐瑋和高航也是佼佼者。但高航相對於孟、康、鄧三位名家來說,名氣上相對還是差一些。

    康萬生先生

    只說我個人觀點,我認為孟、康、鄧三位名家(裘派名家)當中,以康萬生最有嗓子,儘管“略窄”一些,但唱功十足,尤其是一聲“號令一聲綁賬外”,簡直就是花臉行當中的帕瓦羅蒂。

    而鄧沐瑋先生算是裘派中規中矩的一位,唱腔,身法等等比較規矩,我個人對其演唱“我魏江聞此言如夢方醒”一段最為中意,聽過鄧沐瑋唱完《趙氏孤兒》之後,我就不愛聽別人唱。

    而孟廣祿先生的唱功儘管也算得上洪鐘大呂,但總感覺用力過猛,詞兒也對,調兒也對,腔兒也對,可就是感覺味兒不對。總會使人感覺到一種歇斯底里的感覺,天津的戲迷朋友認為孟先生太咋呼,有些“過分”,讓人聽著格外的“累”。

    鄧沐瑋先生

    有道是“十淨九裘”,真正能唱好裘派者真得少之又少,縱觀以上三位大師,算是京津滬三地的裘派花臉中出類拔萃者,儘管各有各的不足,但已經很不錯了,並且豪情不減,至今仍活躍舞臺之上。若按題主所提問題,非要單獨評價一下孟廣祿的藝術水平和地位的話,可用四字評價——難得之才!

    我再說一位我最為喜歡的花臉名家,這位就是袁派(袁世海)名家楊赤,其中《橫槊賦詩》中一句“美髯公斬顏良,顯示他的青龍偃月刀”,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比袁世海先生唱的更上一層樓。

    以上只是個人拙見而己,望方家指正!

    楊赤先生

    多說幾句,我是八零後,儘管父輩之中有人身在梨園行,但我自小並不喜歡聽戲,真正喜歡聽戲是二十幾歲後,開蒙老師是於魁智先生。換言之,我是聽於魁智先生的老生戲而迷上京劇的。

    但後來聽著聽著就不愛聽了,究其緣由,是我迷上張克先生了,尤為喜歡聽張克先生的《珠簾寨》。

    張建國先生

    再後來,又聽杜鎮江、李陽鳴、耿其昌、王佩瑜等等等等。但最後拋卻所有,獨愛奚派,一是我喜歡張建國先生的《紅鬃烈馬》一段“提起當年淚不幹”,二是因為家父帶我拜會過奚派大師歐陽中石,經由歐陽老先生點撥,我這才越發迷戀奚派。不過遺憾的是近來再聽張建國先生的戲,覺著也不是以前的味兒了。

    以前每天唱,如今已經丟到一旁了,家有老小,為生計而奔波,已經無心亦無力再唱了。

  • 10 # 所有人的教育

    先說結論吧,花臉這一行天賦最重要,其他的都是第2位的。

    這一點很像西方的男高音歌唱家。三大男高音怎麼排都是帕瓦羅蒂第1位。不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有一條被上帝親吻過的聲帶。能連著唱九個高音C誰也唱不過他。其他說多明戈的音樂表現力強,卡雷拉斯的氣息長,沒有用,相當於體育比賽的精神文明獎。這樣說很殘忍,但這就是事實。能夠改變這個事實的只有時間,記得最後一次三高演唱會的時候,三個人一起唱弄臣,帕瓦羅蒂年齡大了上不去,印象當中多明戈和卡雷拉斯,一起面帶笑容的唱最後的高音,那其中的潛臺詞就是,你也有今天。

    回頭說說我聽花臉的過程吧。長在天津,因此最早聽的就是孟廣祿和康萬生。從80年代的時候就聽。也是沒聽出什麼好來,雖然不太懂吧,聽旁邊的人評論康萬生叫紙驢,就是動靜大,但是沒有一點京劇的味兒。孟廣祿看著唱戲費勁,連頭帶脖子帶肩膀一塊兒動。後來聽鄧沐瑋,只是覺得中規中矩,韻味比較厚,也真的沒有聽出什麼好來。在此期間也聽了方榮祥,覺得也沒有說的那麼好。

    後來有機會聽了幾齣裘盛戎老闆唱的戲。聽他唱的打蓋還有二進宮的那段對唱,當時的感覺就是,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家。那種韻味還有嗓音的寬厚吐字歸音清楚。尤其記得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在美國的時候,偶爾找到了裘老闆唱的探陰山,真的是驚為天人。聽了一遍又一遍,喜歡的不得了。後來回國有機會聽了孟廣祿唱的探陰山,只能說是還不錯,如果裘老闆100分,孟廣祿大概80分左右吧。雖然只差了20分,但是關鍵的20分,去了這20分,你就覺得僅僅是一個唱段,而不能打動人心,這也就是藝術家之間的差距。

    有一次和我姥爺聊天兒。他那時已經80多歲了。聽了一輩子戲,自己唱楊派老生。他跟我說當年唱的最好的是金少山,金老闆唱的時候,裘盛戎根本不敢跟他打對臺。但是金少山的資料不多。一直沒有聽過,後來在一些戲劇大賽上偶爾聽到幾個業餘唱金派的,雖然唱的不是特別好,但是能夠聽得出來是另外一股子勁兒。

    最近幾年真的有機會找到了金派的一些資料,感覺上真是黃忠大呂,天賦滿滿,當然也有一些在細節上處理的比較毛糙,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唱戲這個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天賦,沒有一條好嗓子,說什麼都白說。金派可以理解為一大塊好木料,無論做什麼都方便,材料富裕。裘派最大的問題就是天賦有限,所以要在細節上多加處理,但是沒有這種天賦,給人的感覺總是有些捉襟見肘,到處都是差強人意的。

    順便說一下,由於金派的資料都比較早,音質相對差一些。我最喜歡聽的金派花臉其實是程之唱的,別看是票友,但是水平非常之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設計團隊去甲方開會,彰顯個性和穩重大方的著裝,你會怎麼選?甲方更喜歡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