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雪無痕3

    中國歷史上三次大的削藩事件分別出現在漢景帝、明建文帝、清康熙帝時代。削藩觸動了權貴階層的既得利益,必然會引起政局動盪甚至爆發戰爭。七國之亂、靖難之役和平定三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叛亂者無一例外地都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意思就是清除皇帝身邊出餿主意的人。其實傻子都知道,他們這是孤注一擲,是奔皇位而去的。前後兩次都以中央政府的勝利告終,唯有中間一次結局大相徑庭。以史為鑑,這段歷史的確耐人尋味。

    明建文帝朱允炆是從祖父洪武皇帝朱元璋手裡接過皇位的。這祖孫倆還真是一文一武。朱元璋馬上平天下,治國和打仗一樣,殺戮太重。建文帝即位後施政寬仁,與民休養生息,注意發展生產,使明帝國頗有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採納大臣的建議進行削藩。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叛亂,經過三年戰爭,叛軍攻陷皇城,皇宮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此人頗有其父遺風,精明強幹,卻又殘暴專橫,嗜殺成性。他即位後就大開殺戒,處死建文帝身邊的親信大臣五十多人,並株連九族。永樂末年,他曾大肆屠殺宮女,被殺的宮女有近三千人之多,為明代後宮最大的一次慘案。一個仁慈君主,一個嗜血帝王,歷史偏偏選擇了後者。

    回顧這段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是建文帝的重大失誤促使歷史做出了偏離軌道的選擇。一是策略失誤,給對方以可乘之機。大臣齊泰認為諸王之中,燕王實力最強,並且野心畢露,應該先拿他開刀,這叫快刀斬亂麻。而大臣黃子澄認為急則生變,應從其他藩王著手,先除掉燕王的幫手,最後來收拾他。建文帝居然採用了黃子澄的建議,迴避主要矛盾,這樣就給了對方喘息的機會,不能不說是一次重大的策略失誤。反觀康熙帝撤藩時,也有人提出吳三桂實力強大,恐急則生變。但康熙帝果斷地說:“撤藩他要反,不撤他遲早也要反,不如來個先發制人。”而且在戰爭期間他還很靈活地恢復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稱號,分化瓦解敵軍陣營,集中力量對付主要矛盾。不能不說他棋高一籌。

    二是建文帝用人失誤。戰爭初期,他啟用老將耿炳文。開國老將畢竟經驗豐富,深謀遠慮。他採用避敵鋒芒,堅守不出,等待戰機的策略。朱棣長途奔襲,求戰不成,急如心火。偏偏建文帝急於求成,撤掉了耿炳文,改派年輕將領李景隆。這個年輕人不但毫無戰場經驗,老吃敗仗,而且還不忠心,在緊要關頭開啟京城大門投降。臨陣換將,這實在是軍事上的一大敗筆。反觀漢景帝,堅持任用老將周亞夫,避免與敵正面作戰,抄敵後路,斷其糧草,使敵不攻自破。不能不說他知人善任。

    三是建文帝心慈手軟,太過迂腐。這本是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但他卻對出征的將領們說“勿使朕揹負殺叔之名。”要求將士們不能傷及燕王的性命。有一次燕王兵敗被圍,眼看就要被亂箭射殺。但是由於有這一條禁令,他得以逃脫,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建文帝真應該向那個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唐太宗李世民好好學習。

    歷史是無情的、殘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血緣關係上來講,姨表親還是姑表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