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其實記憶是種痛

    首先,美國能拍以中國題材為背景的電影,是對中國文化的認同。

    而且迪士尼的《花木蘭》和夢工廠的《功夫熊貓》,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兩個系列上映當年都受到了好評和肯定。

    所以,不管是文化輸出還是輸入,只要是好的題材,有好的製作,只要內容不涉及種族歧視,始終是會被大眾認可的,畢竟最大的受益者還是觀眾。

  • 2 # 使用者465817593978891

    無論是花木蘭還是功夫熊貓都是套著中國文化的外衣“試圖”去迎合國外的市場的作品,之所以說是“試圖”,是因為其最大的市場是在國內,只要是中國元素與華麗的特效一結合,再加上宏大的場面就能在國內引起不小的轟動,不得不說,國人是虛榮的,尤其是在外人認可了自己的情況下,但是外人真的是認可了我們的文化,還是我們的市場呢,我相信,答案不言而喻。實際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這些電影所反應出來的價值觀都大同小異,再糊上一層中國皮,我認為算不上文化輸入,反而是票房輸出。文化輸出則是肯定的,不管制作方目的如何,也無關觀眾的感受怎樣,只要是異域文化的宣傳行為,都算文化輸出的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 3 # 萌萌劇能兔

    當然是輸出啦~

    這些年祖國不斷壯大,一直平A外國文化,現在一套技能扔出去,終於憋了個大,現在國外創作都開始考慮中華元素,不僅是對我們的認可,也是仰視,因為我們國家地位響噹噹,有分量。

  • 4 # 蔓蔓生枝

    我記得《功夫熊貓》剛上映時,真的驚豔了一把。隨之而來的確是,為什麼以中國國寶為主題的電影居然不是中國拍的。

    《花木蘭》,《功夫熊貓》以中國元素為主的電影,出品方確不是中國,歐美國家以他們的視角拍攝中國故事,而且買單的人還不少。

    為什麼會願意出品此類似電影,是市場需要,也是因為好奇。對中國的好奇,對於不間斷輸出的中國文化的求知心,讓中國文化以不同面膜展示。

    而對於輸出國,對於以自己國家文化為基石的產物,抱有審視心裡,其中有排斥、認同、批評。

  • 5 # 娛樂無人機007

    自從迪士尼宣佈由劉亦菲出演《花木蘭》無數粉絲路人都在期待。因為劉亦菲算是迪士尼的第八位公主,這是華人影星在好萊塢能拿過的最頂級的資源了。最近翹首以盼的《花木蘭》預告片可算是出來了,讓大家著實興奮了一把。

    儘管劉亦菲在《花木蘭》中“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妝容被著實吐槽了一番,但得益於劉亦菲自身的舞蹈武術功底,感覺劉亦菲在《花木蘭》裡表演是相當不錯的。再加上迪士尼好萊塢獨霸天下的電影統治地位,可以預見未來劉亦菲的《花木蘭》票房絕對大賣。所以有人很樂觀地說,劉亦菲出演真人版《花木蘭》,是中國文化的輸出,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在短短的預告片中,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先是被要求出嫁,然後劉亦菲的花木蘭要逃婚參軍去了。其中被要求出嫁,劉亦菲臺詞是“I will bring honor to us all”,意思是我會為家族帶來榮耀的。而後戰場上劉亦菲面對敵人說出了“我的職責就是戰鬥”。

    是不是感覺很違和?覺得奇怪就對了。自古以來,“忠”和“孝”就是我國古人一直提倡的價值觀,當然由於封建皇權至上,要求忠要排在孝面前,最典型例子就是岳母給岳飛刺字“精忠報國”。大家看古裝電視劇也經常聽到有臺詞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但花木蘭不一樣,因為擔憂年邁的父親,花木蘭替父從軍,報效祖國,忠孝兩全。這就是大家為什麼津津樂道花木蘭的故事,背後就是咱們傳統忠孝的價值觀。

    之所以大家會對劉亦菲的花木蘭那兩句臺詞感到奇怪,就是那幾句話在我國的傳統語境下不會出現。榮耀、職責,這些的來源是騎士精神,就是中世紀歐洲貴族唸叨在嘴邊的,騎士精神是他們的信仰。這幾句話從劉亦菲的花木蘭嘴裡說出來,味道就不太對了。劉亦出演的《花木蘭》骨子裡仍是好萊塢。

    當然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花木蘭也被解讀成女權平權的榜樣。話說回來,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實在稱不上是中國文化輸出,因為精神核心還是北美西歐的那一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咱們沒有像好萊塢迪士尼這樣雄霸全球的流行文化標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電視電影文化產業還沒跟上啊。

    但有總比沒有好,像之前有著濃濃中國風的《功夫熊貓》大家也看得津津有味。劉亦菲出演的《花木蘭》雖然有迪士尼夾帶私貨,但對於中國文化宣傳也是有益處的。希望未來某一天,咱們也能拍出原汁原味中國風,又叫好叫座的片子。

    最後,到底要不要去看劉亦菲的《花木蘭》?不說師夷長技以制夷,就是衝著劉亦菲天仙姐姐的樣子咱也得去啊,哈哈。

  • 6 # 傲嬌的哈尼姐

    近日,真人版《花木蘭》

    採用全亞裔陣容的訊息,

    令各國網友歡欣鼓舞,

    彷彿是件普天同慶的大事。

    可仔細一想,

    對我們而言,

    其實並沒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花木蘭,本來就是中國的故事啊!

    有人說這是中國文化輸出,

    能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

    可將中國的文化,

    灌入美國的三觀,

    再重新向中國輸入,

    這不是文化輸出,是被輸出。

    原本屬於中國的文化,

    卻揚名於別國。

    原本產於中國的技術,

    卻在其他國家發揚得更好。

    熊貓,

    中國國寶,

    可把熊貓作為文化輸出的手段,

    中國卻遠不如他人。

    功夫是中國的,

    熊貓是中國的,

    可功夫熊貓是美國的。

    日本動漫《白熊咖啡廳》,

    熊貓也是主角之一,

    評價和播放量都非常高。

    美國的《咱們裸熊》出了三季,

    裡面的主角之一同樣是熊貓。

    可是中國呢?

    以熊貓為主角的動畫,

    最有名的大概是《魔豆傳奇》。

    但是這個動畫的製作方其實是日本。

    《國家寶藏》中,

    “雲紋銅禁”鑄造工藝是失蠟法。

    這項中國有著2500年曆史的工藝,

    被美國工程師奧斯汀偶然發現後,

    用到飛機的渦輪葉片,

    現在仍用於製造飛機零件。

    奧斯汀回到美國後,

    改名為熔模鑄造技術申請專利。

    申請專利意味著,

    中國用自己老祖宗留下的技術,

    卻得向別的國家付錢!

    據說沒有申請成功,

    因為有人反對並起訴了奧斯汀。

    你以為是中國人嗎?

    是日本學者鹿取一男,

    根據歷史文獻提出異議,

    表明這是中國古代的工藝,

    最終勝訴。

    我們發明了茶葉,

    有茶聖,有《茶經》,

    可如今日本茶道揚名世界。

    我們發明了中醫針灸,

    嘗百草換來中藥,

    卻在韓劇裡頻頻被提及,

    說不定再過幾年真改名叫韓醫了。

    這又能怪誰呢?

    明明是我們不夠珍惜,

    將寶物拱手贈人。

    而連自己國家文化都搞不清楚,

    又談何保護傳承呢?

    希望有一天,

    面對流失的文物或文化,

    中國可以霸氣又驕傲地說:

    這是我們的東西!

  • 7 # 娛先生和娛太太

    這兩個一定程度上應該還是算文化輸出。雖然兩部片的製作都帶有濃厚的好萊塢風格,但是裡面人物的精神核心還是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奮發向上的積極面貌,宣揚的還是中國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的青春記憶QQ,你們多久沒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