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沒錢最窮吃過什麼。
5
回覆列表
  • 1 # 天天蛋餃

    現在最窮,回來的路上下車買了個牛肉沙巴馬加一個可樂,又在旁邊超市買了三斤紅提,一起大概花了一百多人民幣吧,回來的車上一直覺得自己好有負罪感和懊喪,唉~~想著要嚴控開支,轉背就做不到!

  • 2 # 風清神閒

    印象深刻的是讀初中、高中和複習班,那5年時間裡,在10至17裡外學校住校(前後三地),週日下午過去,週五晚上回家,基本步行來去,還得翻山越嶺。

    吃的是一竹罐頭醃菜,最多一公斤重的樣子,菜裡能加點豬油的時候一共也沒幾次。帶一次吃一週,每餐如此。得計劃著吃,否則後半周沒菜吃了!吃鹹菜是因為能放的時間長,又不能多吃可以管的時間久一些。

    飯也是自己背米過去,用飯盒自己淘米去蒸的,高中開始換飯票。

    高中時,如果一週能買八分、一毛錢的什錦菜,那會開心很長時間!不過這心願自己當時沒有條件完成,偶爾同學買了嘗幾根。那時候的醬油也是我們非常羨慕而難得的美味!特別香!鹹鹹的帶勁!有醬油就不需要其他菜了!複習班時,開始接觸居民同學,他們都是買菜的,我們可是連3分錢一碗的肉末豆腐也買不起,好羨慕!

    現在回想起來,條件艱苦確實對身體健康有直接影響(上大學後生活條件改善了<享受助學金>,人也長高了!),但絲毫沒有影響我們求上進的意志和信心,更沒有什麼可抱怨,我們很知足,我們在家勞動的兄弟姐妹比我們還要艱苦!那時候的每個人都在拼搏,生活條件也一天天在改善!

  • 3 # 江西小魏

    最窮的時候只有饅頭,一個饅頭五毛錢,一天買兩個饅頭,那時候在學校父母親把錢打過來了,自己沒有控制好,有時候到月底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饅頭,能買上份榨菜,那老開心了

    現在回想起來,不堪回首,有了那段歲月,現在我才會節省,有錢的時候想到沒錢的時候,這樣過日子才是正經,告訴大家,我現在看到饅頭,我都想吐[捂臉]

  • 4 # 愛吃火鍋的阿木木

    我記得2004年的時候,那個時候剛出來工作也是工作了一年多,談了一個女朋友,就是我現在的老婆,那時候很困難,我們分別進了工廠,剛進工廠是沒有工資的早餐呢,只有一塊錢,那時候身上沒什麼錢,只有一塊錢買了兩個包子,兩個人吃,我吃一口咬了一點皮,然後就說唉,沒胃口,不吃就給我媳婦兒,我媳婦說你吃吧,你大男人消耗體力比較多一點,那個時候非常的感動,現在也熬過來了

  • 5 # 三商味道

    小時候家裡很窮,平時家裡做飯幾乎不會炒菜什麼的,經常都是吃麵條或者早上做飯熱點饅頭和醬豆。一年也就過年和八月十五能吃幾天帶肉的炒菜。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一年過年家裡殺了一頭豬,把豬部位好的肉賣掉之後還剩下一些肥肉和大骨頭,然後媽媽就煮了一鍋大骨頭棒子,也就是放點大蔥和姜八角而已,但卻是我感覺吃的最好吃的一次肉,因為能可勁吃啊!時隔多年現在生活好了,想吃肉也不用等到過年過節了。但是卻再也沒有那個感覺了。

  • 6 # 大鬍子導遊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記得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班上大多數同學都參加西部山村支教去啦。而我不喜歡教書這職業選擇了留在城市打零工,初入行業就是旅遊。每月領著400元的工資,還要自己租房子……日子過得艱苦,買一次菜要連續吃幾天,沒有錢的時候一天就吃一頓(麵條+辣椒或者香辣菜拌飯)。現在回想起來,歷歷在目。

  • 7 # 我是之之呀

    你好,我是張老師。

    創業初期,我吃過泡麵,還有漢堡王的免費薯條。

    很多人不知道,漢堡王的小票可以兌換薯條。

    你收集的多,自然能兌換。

    怎麼說呢?

    我覺得食物只分好吃和不好吃,不分貴賤。

    物質貧乏是困不住我們的手腳的。

    我內心從始至終非常富足和快樂!

  • 8 # 袁袁雨

    我在最貧窮的時候連續吃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饅頭,導致我這個南方人後面的一段很長時間裡看見賣饅頭的就繞道走、、、

  • 9 # 加我加你美食

    最窮的時候吃是什麼?我窮我說什麼都吃,只要能填飽肚子什麼都吃得下。比如說,泡麵吃過一個星期,鍋裡煮點白稀飯再買點兒鹹菜吃好幾天,在那段時間裡面覺得自己很彷徨不知道做什麼不管做什麼都不順利。從158斤瘦到135斤人瘦一點兒無所謂就當是在減肥,在心理上那就完全不同了因為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樣。好像整個人在黑暗裡面無法自拔。自己還要生活下去到處找活幹只要乾的了都幹,所以我那個時候是最窮的。因為沒有方向沒有目標,只要你找到方向和目標不管你有多窮哪怕是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都不會害怕反正你什麼都沒有你還怕什麼,你拼一把如果你贏了什麼都有了如果你輸了反正什麼都沒有你沒什麼好怕的,怕的不是人窮是心窮所以我貧窮的時候什麼都吃是能填飽肚子就行,因為我相信不管是什麼人,不可能窮一輩子總有一天我會跟站起來。我不敢再給別人強也不比任何人差,所以我希望所有的人跟我一樣在逆境中成長在生活中尋找樂趣也不枉這世間走一趟。謝謝!

  • 10 # 小白行攝

    我最貧窮的時候吃過的在現在的我看來恰好是最有營養的。那就是胡蘿蔔,青菜和土豆。這些蔬菜被普遍用於“養生辟穀”,減肥瘦身,排毒養顏的各種領域。只不過現代人的觀念中吃得好得是大魚大肉,生猛海鮮,而現在這樣的觀念漸漸迴歸食物本身,要營養均衡。蔬菜不一定就沒營養,肉類不一定就一定營養豐富。基於此,我現在依然保持著清貧的狀態,偶爾會調劑肉食。

    那會兒的貧窮是自己畢業後,實習工資少,開銷不節制以至於得過的緊巴巴的,去菜市場尋找最便宜的也就莫過於此,考量了下營養均衡選擇這三樣。

    所以,我覺得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清貧時的你精神最好吃的最淡,富有時的你三高不斷,精神油膩,當然這不絕對。大體如此,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

  • 11 # 風吹霧霾現藍天

    最貧窮的時候,我最回味吃的是香油蘸饃。小時候家裡人口多,有十口人,糧食分的少,主要是紅薯粉、玉米麵做成的窩窩,白麵饅頭很珍貴,一般都不讓吃。由於沒油水,每次放學回來都餓的前心貼後背,乘大人不在的時候,我都偷偷的跑到廚房,拿一塊饃,中間挖個坑,裡面倒點香油,和點鹽,拿饃蘸著吃,甭提多美味了。

  • 12 # 迎面泛著

    最窮的時候吃過一個米飯5毛錢,一個青菜1元。一餐合計1.5元。

    還吃過1元一包的泡麵,

    還有2個饅頭1元。

    醬油炒飯。

    以上的都是我的窮酸史。

  • 13 # 趕牛車逛街

    我吃過的就是窩頭。那時的窩頭並不是現在這樣的,那是真正的苞米用石磨推的苞米麵子做的,不要說綠色純糧。

    玉米帶皮子粗加工,蒸出的是死麵窩頭,硬棒棒拉嗓子,難以下嚥。真缺糧的時候大人們是去挖鼠洞奪糧的,也不要說衛生也不要說安全,不餓肚子就可以了。

  • 14 # 千里擔夫

    七幾年還不算太艱苦,那時能吃白麵饅頭就像過年。平時窩窩頭,山藥幹都很正常,但那也很快樂,人很單純也沒有那麼多的要求。我個人認為那時人們的雖然苦,但思想境界很高。

  • 15 # 又見葉飄零的飄零驛站

    最落魄的時候是在鎮江,2007年年初,剛從大學畢業半年,來到鎮江打工,在一家燈泡廠,計件制,兩班倒,這些東西曾經並未接觸過,對我這樣的生手,在車間跟傻子一樣,雖然希望自己能跟上老員工的速度,可是這一雙手,怎麼也快不起來。

    那些老員工一個月可以拿一千多塊錢,而我,只能拿幾百。

    幾百快錢能買什麼?雖然是十多年前,但江蘇的消費並不算低,隨便買點什麼,這錢就花光了。

    上白班的時候,好歹中飯晚飯是在食堂解決,可是上夜班的時候,到晚上十點,必須要吃飯,卻只能在自己宿舍解決。老員工平時倒能買一點葷菜,放電飯鍋裡煮煮,像我這種新來的,是沒有錢吃葷菜的,我吃的是麵條,光面,加一點點鹽,沒有一滴油……

    腦海裡突然浮現出一幅畫面,老白唱的:手裡捧著窩窩頭,菜裡沒有一滴油

    歌裡好歹還有窩窩頭和菜,而我,只有一碗真正的清湯麵。

    每晚就是這麼一碗清湯麵,一連吃上一個月,哪怕是山珍海味,一連吃上一個月都會吃膩,何況是這一碗不見一滴油不見一點葷連個菜葉子都找不到的清湯麵。

    那些時候,對我來說最奢侈的是早上八點從車間出來去廠外面的那家麵館吃一碗醬拌麵,鎮江人喜歡吃麵,最出名的是鍋蓋面,有江南第一面之稱,我沒吃過,對我來說,還是有點貴,一碗三塊五的醬拌麵已經足夠好了。

    這醬拌麵其實很簡單,醬油拌麵,不過這醬是老闆自己配的,在加上蔥花,堪稱是人間美味,我時常去那裡吃麵。去多了,不用開口,老闆就知道我要什麼。

    唯有一次,買了一份五塊錢的蛋炒飯,那種感覺,真是美妙無比。

    回到燈泡廠,輪到夜班的那一個月,註定又是清湯麵。

    等初夏時,離開了那家燈泡廠,離開了鎮江。

    七月底,在鹽城開始了新的工作。

    設計公司的實習設計師。說白了,就是學徒,我的專業是計算機應用,卻喜歡文藝,寫作,唱歌,彈吉他,寫歌……突然又想起那段在燈泡廠上夜班的經歷,累的時候,需要放鬆一下的時候,拿起吉他彈唱一首歌,隨後再投入工作。

    在設計公司的前三個月,是沒有工資的,也沒有生活費,三個月之後每個月發六百塊的生活費,扣除一百塊錢一個月的房租,只剩下五百塊錢,這些錢剛夠吃。

    沒想過公司會因為客戶拖欠設計費而導致財政出狀況,年底,公司的帳號上已經沒有一分錢,員工的工資自然也是發不出來,等到2008年元旦,老闆拿出身上僅有的一張五十歐,讓我兌換了人民幣,讓我給大家發一人一百,能熬幾天是幾天。

    寒冬之後,未必是暖春,至少對於那家公司來說,寒冬之後徹底冰封了。

    還記得那一年的大雪,在大雪真一個人艱難前行,跌倒多少次,找到客戶,只為了一件事,要設計費,要不到設計費意味著我連飯都吃不起了。

    有人會問,平時五百塊一個月是怎麼過的,在這裡彙報一下,早飯兩個包子,中午蛋炒飯,或者是一個素菜一碗飯,晚飯是在鹽城師範附近的小飯館,那邊飯館吃飯便宜,幾乎每天都是青椒土豆絲,三塊五一盤,飯隨便加。偶爾會點一份五塊錢的番茄炒蛋或者是六塊錢的魚香茄子,若非如此,又如何能撐下去?

    這個時候,連青椒土豆絲都吃不起了,但人總不能不吃飯。

    餓著肚子,穿著薄薄的棉襖和單皮鞋,頂著寒風,踏著厚厚的積雪去要賬,磨了半天,要到七百多,剩下的幾十萬設計款,莫說我,就是我們老闆去,也是不會給的,事實上,也是因為老闆要賬幾次不成才導致這樣的結局,看起來,能給我幾百塊,算是給我回家過年的路費,已經算是一種恩德……

  • 16 # 掠奪者213

    2012年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幻想著終於不用給爸媽要錢了,自己能工作了,第一個月上班的時候,我至今記得很清楚,去除房租,吃喝拉撒,我身上還有150元,就等第一個月工資下發,月底的十多天,我身上還有30元錢,買了18元的麵條,早上吃一頓麵條,中午同事都去吃飯我沒錢,就說不餓,或者應付說中午沒有吃飯的習慣,其實餓的前胸貼後背,晚上回家繼續麵條,那18元的麵條我吃了11天,以至於現在看見面條都有反應。人都有落魄的時候,落魄不要緊,你要有一顆上進的心,現在回想那時候的青澀,都會微微一笑,有什麼事情能難倒一人,只要努力一切都會改變,沒有最窮,只有最不努力!

  • 17 # 瓷磚裝卸工韋

    我2007年中傳畢業去實習,由於剛畢業沒有經驗和實踐能力。只當學徒工做起,一個月工資只有200元。想想當時200塊錢的工資現在能幹啥?當時200塊錢,100元留著買日用品,只剩下的100塊錢我就買了50元泡麵,還有50元買了麵條。就這樣早餐吃自己煮的清火面,晚上吃快餐面。這樣的生活過了一個多月,到了第二個月工資也賬了。

    人生就是這樣先苦後甜,堅持下去才是勝利者。

  • 18 # 心中有夢243342651

    謝老師您邀!

    在我記憶中我們家最窮的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一到地瓜收穫的季節,我母親會把地瓜不捨得削皮,直接冼淨用輪鍘鍘成薄片,用磨成糊烙煎餅,一 做就是幾天。母親也會把地瓜用拉子拉成薯絲放鍋蒸,這就是我們的〝米飯〞。這〝米飯〞甜甜糯糯的當時我們還挺喜歡!水煮地瓜母親的做法也有多種:整著清水煮的原汁原,切塊清煮的湯汁的香甜,加鹽加野菜煮的味之多醇……單是鮮地瓜母親就有那麼多做法!

    大部分地瓜被曬成生瓜幹,它們幾乎成了我們一年當中所有的口糧!一部分瓜幹直接煮著吃,一部分被磨成粉,母親用地瓜面烙煎餅,包包子,貼鍋貼,蒸窩頭……在母親手裡,地瓜面竟也能有那麼多吃法!

    在那個物質奇缺的年代,幾乎天天只吃地瓜的我們,在母親的勤勞打理下,我們竟對地瓜並沒有吃到厭!

  • 19 # 信是種態度

    謝邀最窮的時候啊,挺長時間的,大概是我十一二歲吧。那時候我上學的學費都有問題,不多,幾百塊錢那時候正在長身體的時候,我卻天天跟著媽媽一起吃白菜葉子。米都是賒的,白菜葉子一部分是買的,一部分是撿的菜販子扔掉的,我媽都是早上4點多就出門,騎車一小時多去的批發市場。那段時間,吃的各種白菜,爆炒白菜,白菜粉絲湯,泡白菜,我最期待的就是上學中午的那頓飯。

    結果就是,我現在沒有我媽高,初一吧就沒再長高了……不過,我現在覺得苦難也是一種體驗,沒有任何抱怨,一切都好起來啦。

  • 20 # 浩林891

    說起最窮的時候吃過什麼,我還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生活辛酸史。

    那是上初中二年級,因為家裡弟兄多,而且都在上學,生活費和學費對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一個沉重的負擔。我上初中因為離家比較遠所以不得不住校一個星期回家一次,爾一個星期的生活費只有兩元錢,一元錢是用來早晨買稀飯,另外一元錢是用來買鹹菜就饅頭吃。然而那個星期因為臨時買試卷每個同學要交一塊五毛錢,當時我的成績在我們兄弟裡是最好的,也是它們的榜樣,當然父母對我的期望最大,所以當別的同學都交錢的時候,我也毫不猶豫交了。因為我這個人自尊心比較強,其他的同學當時拿的錢也不多,所以我就沒有再向其他同學借錢,我必須用這五毛錢當作我一星期的生活費,四毛錢買了兩碗稀飯,剩下的一毛錢在學校小賣部買了一毛錢的鹹菜,而這一毛錢的鹹菜讓我整整吃了五天,每當我看到別的同學吃各種各樣的炒菜,喝各種各樣湯或者稀飯,有時中午,餓了的時候還可以臨時買一包泡麵泡著吃。聞著別人的飯菜散發出誘人的香味,而自己手裡只有吃了幾頓還捨不得吃完的鹹菜,我好幾次,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但是我硬是沒有讓它掉下來。心裡在不停地安慰自己,他們吃得比我好有什麼了不起,他們有我學習好嗎,我們來上學不是比吃穿的,是比學習的,將來我考上了大學,有了好的工作崗位,掙了更多的錢,一定比他們吃的更好。雖然現在想想當時的想法也比較單純,甚至幼稚可笑,但是就是那種簡單的想法,變成了我生活和學習中的動力和勇氣。

    雖然現在我已成家立業,生活條件也算基本可以,但是每當想起當時的境遇和心情我的心裡還是有種酸酸的味道,現在我的兒女也已經上了初中和高中,每當想起人們常說的那句話,“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現實生活中,不同的家庭的孩子,人生的起跑線是大大不同的,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已經擁有了上億資產和父母的精心呵護,有的孩子一出生一貧如洗,甚至父母都不在身邊,真是赤裸裸的來到這個世界,這樣的孩子將來即使再努力,不分黑天白夜的努力工作一輩子,也不會達到別人萬分之一。我們無法改變我們的出身,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我們以後的生活,給我們的兒女,最好的愛和呵護。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每個人也都有最困難的時候,其實困難的生活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段寶貴的經歷和回憶,沒有苦澀,你體會不到甘甜的滋味,不經過風雨,怎能見到彩虹的絢麗。酸甜苦辣都是我們生活的調味劑,只有那樣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龍蝦苗多少錢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