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合則為一
-
2 # 馬律師線上
訴訟時效過了只是意味債權人喪失了勝訴權,也就是說不能透過訴訟程式保護自己的債權。但是債務人和債權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依然存在,債務人自覺主動履行債務,債權人依然可以實現債權
-
3 # 有賴
訴訟時效已過的,不代表錢拿不回來了,此時,別向欠款人聲張,以防其以此為由進行抗辯,您可以:
【1】儘量考慮透過協商的方式,爭取讓欠錢的人自願還錢;
【2】爭取與欠錢的人達成還錢協議;
【3】無法協商的,您可以考慮向對方發出催收函,提醒對方還錢,欠錢的人簽字確認後,您務必在3年內向法院起訴;
【4】曾向法院起訴的,蒐集並提供訴訟時效中斷的證據。(如向欠錢的人索要過欠款、欠錢的人同意還錢,應提供錄音等證據予以證明;或提起過訴訟仲裁等,提供相應的文書予以證明)。
-
4 # 淮北日月升
訴訟時效超了的確是經常遇到的問題。
1、有的案件表面上是超過了,實際上存在時效中止、中斷的情形,當事人可以繼續行使權力。
訴訟時效的中止,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6個月,一般是因為不可抗力(如當地發生洪水,政府權力組織救災法院不辦公)和其他使權利人無法行使請求權的客觀情況造成的。訴訟時效一旦中止,會暫停計算訴訟時效期間,以前經過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 待阻礙時效進行的事由消失後,時效仍然繼續進行。
訴訟時效的中斷髮生在訴訟時效進行中的任意時點,一般是因為提起訴訟、主張權利、(被告)承諾履行義務等情形引起。訴訟時效中斷後,已經經過的時效歸零,待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消除 後,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如果存在這種情形,則訴訟時效會向後順延。
2、雖然訴訟時效過了,如果對方當事人承諾履行,或者不行使抗辯權,則本方仍可以主張自己的權利(例如在一些人多的場合,對方不好意思拒絕還款,可以把同意還錢的話錄下來)。
3、雖然訴訟時效過了,如果對方當事人下落不明,經公告送達傳票不到庭,法庭會缺席判決,在對方當事人不到庭的情況下,法官不會主動審查訴訟時效,這種情形對於本方當事人也是有利的。在這種情況下,對方不到庭反而是好事情。
4、有些案件,表面上訴訟時效過了,但是根據法律規定,其訴訟時效起算點有其特殊性,依法計算的時效並沒有超過。例如人身傷害的訴訟時效是一年,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被侵害時起算。某甲2019年1月2日交通肇事將乙撞傷,1月20日交警做出責任認定,6月3日辦理出院手續,7月5日拿到傷殘鑑定報告,那麼這個案件的訴訟時效應當從7月6日開始計算一年。
所以說,訴訟時效過了,當事人暫時不要輕言放棄,分析一下是否存在以上可以繼續主張權力的幾種情形,以最大限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附錄:
《民法總則》
第194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三)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四)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 第195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 (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 (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5 # 任律說法
對於這個問題在現實生活當中確實是經常存在,特別是對於很多普通公眾,對於訴訟時效的認識並不是很清楚,或者根本就不知道還有訴訟時效這一說,所以往往錯失了很多勝訴的希望。那麼訴訟時效,一旦過期,真的就一點希望沒有了嗎?我們說也不一定,還可以透過一些方法進行補救,但是這也需要看對方的態度,或者對方是否能夠配合?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是一個普通的債務糾紛,一般訴訟時效的期限是三年。假如從訴訟時效起算之日起三年之內你都沒有跟債務人進行聯絡,也沒有進行催債,也沒有起訴,那麼過了三年之後,很有可能就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此時如果你再去起訴,如果對方比較懂法律的話,他完全可以以訴訟時效過期的理由進行抗辯,一旦這樣抗辯,即使你的證據再充分,也會喪失勝訴權,也就是說這個官司肯定是敗訴的。
但是假如對方很狡猾,或者明白你的意圖,那麼對方有可能不理你,或者直接說你去起訴我吧!或者依然是拒絕還款,沒有與你重新達成協議,那麼你有可能無法重新起算訴訟時效, 如果是這種情況,你依然是可以向法院起訴的,因為法官是不會主動審理訴訟時效是否過期的,但是如果對方提出了主張,你只能就是敗訴了。
所以任何一個案件,當你的權益受到損害的時候,而又無法與對方達成協商的時候,應當儘快透過訴訟的程式解決,否則當你想透過法院解決的時候,往往已經是為時已晚!拖著絕對不是一個好辦法。
-
6 # 14885143955
從書面得知之日起計算,失效喪失訴訟權利,不受法律保護,但不影響法院受理,法院受理後,查明無訴訟時效中止或中斷情況,判決駁回訴訟請求;或支援訴訟請求。
-
7 # 沈勝國律師
題目太大了,不具體,只能從原則上回答了。
訴訟時效是否經過取決於很多情形,您所認為的訴訟時效已過,可能與事實並不相符。
根據民法總則188條規定,一般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的事實,以及義務人時起算,超過20年的不再保護。其中,關於起算點的規定非常重要,法律規定必須同時知道權利損害事實和義務人時才開始起算,缺一不可。所以您看看您的案件是否滿足起算情形。
根據民法總則189條規定,如果該債務約定分期履行的,從最後一期債務屆滿時起算。
根據最高法院訴訟時效司法解釋第6條規定,債務如果是合同之債,且未約定履行期限的,根據合同法漏洞填補規則,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合同之債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
根據民法總則195條規定,訴訟時效因起訴、請求、認諾而中斷,重新起算。
根據訴訟時效司法解釋11條規定,對一部分債權主張權利的,訴訟時效中斷效力及於剩餘債權,也就是全部債權訴訟時效均中斷。
根據民法總則196條規定,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這些情形不適用訴訟時效。
根據訴訟時效司法解釋第1條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物件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基於投資關係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
綜上,根據案件具體情況,結合上述法律依據,案件可能並未超過訴訟時效或不適用訴訟時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而且,實踐中,法院也不太傾向於用訴訟時效駁回債權人的請求。
超過訴訟時效的法律後果是,債務淪為自然之債,法律不再強制保護,但債務人主動歸還後又反悔的,法院不予支援。債權人在債務超期後,也可以與債務人協商,重新達成協議,這樣就形成與原債內容一致的新債,訴訟時效重新起算,債權人可以及時主張權利。
回覆列表
我不懂法律,我研究歷史人文,我覺得過了也沒什麼,有必要追究了甚至可以一追到底,前提是你的理由有說服力,世界不大,人心也不壞,存在咱們上面的有公僕,社會還有公德,每個人還有良知,命運上面還有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