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悅兒說
-
2 # 天使家的小魔頭
表達自己的需求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涵蓋了語言邏輯表達裡的很多技巧。是幼兒語言發展過程裡的重要考察點之一。
這裡我們就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解釋一下提需求所需要的技能。
洋洋是個3歲的孩子,他正在跟另外兩個小朋友一起玩兒積木火車。突然間,他雙手揮舞打掉桌子上的軌道,並嚎啕大哭。家人幾次試圖安慰或者轉移其注意力,均未見成效。幾經周折,終於明白了孩子是想要另外一個孩子手裡的回車頭。
在這個場景裡,我們當然希望孩子能學會一下幾種方式來說話或者表達自己的需求。比如,”可以把火車頭給我嗎?”,或者”媽媽,我想要那個火車頭”,甚至”火車頭! 火車頭! 我要火車頭!"
這裡我們看到,提需求的重點是要先掌握幾個關鍵詞語: 火車頭和我要。而更精準的表達則需要引入介賓語——”在那個小朋友手裡”。
當然,這些描述能力多數孩子能夠透過學習別人說話方式而快速掌握。但如果孩子不能掌握表述問題和需求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他們。
第一,學會說出關鍵物件的名字。在這個例子裡是火車頭。家長可以這樣輔助孩子練習,”洋洋,你要什麼?" 。可以詢問三遍,孩子不能回答的時候,繼續輔助,”你是要軌道? 車箱? 火車頭?"。等孩子回覆以後,幫助他完成任務。再回來鞏固知識,”洋洋,下次想要什麼,要把東西名字叫出來呀。否則媽媽幫不了你呀。”
第二,逐漸減少幫助,讓孩子自己說出”我要..."或者”我想....”。這個時候,家長提示問題變成,”洋洋,不能哭,有什麼想告訴媽媽的嗎?你不說出來,沒人能明白呀。”
需要注意的是,整個引導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反覆練習和等待。因為,這些關鍵詞和使用完整句式的思維方式需要時間才能固化在孩子的大腦裡,形成標準腦回路並且可以最終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這個練習中比較忌諱家長操之過急以及言語暴力。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孩子語言學習的動力。
作為一名蒙氏教師,我個人不主張孩子成功表達自身需求的時候,家長給予額外物質獎勵。因為這些與需求不相關的獎勵會混淆孩子說話的動機和動力。孩子最真實最貼切的獎勵應該來自於成功表達需求並達到其個人目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家長適時的肯定當然會更好,比如,你可以說,”洋洋,你能準確提出你的要求啦!媽媽真替你高興!"
-
3 # FUNNY葩葩
看到這個問題,我很有感觸。有那麼一刻,我覺得這說的就是兒時的我。從這個問題來看,你的孩子現在應該很少主動給你提要求,我想說你的孩子至少比曾經的我要幸運很多,因為你至少意識到了這是一個問題。
根據我的親身經歷,我想說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是極不正常的,我感覺他正在進行自我封閉,性格正在變得內向,如果放任不管,這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我先說一說孩子如果今後長期保持這樣的狀態,將會導致怎樣的不良後果。
一、孩子自我封閉,性格會變得內向和自卑;
二、孩子和父母之間將變得交流困難,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時間長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會產生很多代溝;
三、孩子可能變得不善與同齡人交流,出現交友困難;
四、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十分敏感,別人的一些無心之談被孩子聽到,在孩子心裡有可能向著不好的方面無限放大,增加孩子成長中的困擾;
五、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會自我調節,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很難融入社會,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都及其的不利。
然後,我們再來說一說孩子出現這樣狀況的原因。孩子還小,現在接觸得最多的是家庭、是父母,所以我想說的是,孩子形成什麼樣的性格與他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息息相關,父母往往是孩子自我封閉的根源所在。
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或許可以找到致使孩子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所在——
一、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否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孩子,內心會缺乏安全感,缺乏對家庭的融入感,嚴重時心中甚至會產生憎恨;
二、父母是否經常會因為孩子的一些無心之失吼孩子、打孩子?經常經歷被吼、被打的事,孩子會變得畏懼父母,更不敢親近父母;
三、在孩子出現狀況之前,父母是否經常拒絕孩子的一些小要求、小願望?孩子的內心是很脆弱的,如果經常從希望變得失望,他們以後會把希望深深的隱藏起來;
五、孩子童年時經常會做一些讓大人覺得幼稚的事,父母是否有經常否定孩子的成果?孩子需要經常鼓勵才能變得自信,即便在大人看來孩子的一些“成就”很可笑,但作為父母也不要去否定孩子。孩子如果經常被否定,會變得極其自卑;
六、孩子除了受家庭的影響很大,受學校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父母應從側面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比如孩子是否經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和威脅,是否經常被老師批評等等,這些都有可能是導致孩子性格內向的原因。
我前面說過,這個孩子還比較幸運,因為大人已經意識到了孩子的問題。既然大人有所認識,那就比較好辦了,父母只要仔細想想有沒有導致孩子出現這種狀況的根源,然後針對性的幫助孩子就可以了。孩子的心智正處於成長期,只要有意識的幫助孩子,相信糾正孩子的負面性格不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有耐心。
最後,祝願所有孩子們都能健康成長,所有的家庭都能和美幸福!
回覆列表
我們知道,孩子提要求,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孩子有動機。所以,找準動機很關鍵。當然,最好的就是在自然情境中,家長能夠及時敏銳的發現孩子的動機出現了,果斷及時的給予輔助。比如說你發現孩子的手伸向山楂片,你可以搶先將山楂片拿在手裡,引導孩子說出“山楂片”,再將山楂片給孩子吃。但是,實際上在現實中可能不會那麼順利。所以,我們可以採取一些人為的措施,多創造出孩子可以主動提要求的機會。比如,小孩特別喜歡玩某個汽車,那麼家長就可以將汽車放到孩子能看到但是夠不到的地方,比如較高的櫃子上,這樣,當孩子想玩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來拉你,說出“汽車”來提要求。
但有些家長在干預訓練的時候可能會操之過急,一開始就急著教孩子長句子、過分要求清晰度、要求語音語調等,這些都是不正確。我們要根據孩子的能力來設定合理的目標。一般對於提要求能力的句式拓展和詞性豐富度訓練,有以下的順序:要求實物、要求動作/活動、使用動+名詞短語提要求、使用句子提要求等。如果孩子的能力較差,剛開始就可能需要呈現實物給孩子,後續再逐漸撤銷實物。
家長在一開始時也不要只教孩子要求1個物品,至少2個物品,最好3-5個都同時進行教學,這樣逐步讓孩子學會泛化,同時也不會太刻板。
接下來,我們就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進行提要求的訓練:假設小孩最喜歡的強化物是玩具火車,教學過程如下:呈現火車在眼前,待孩子出現想要玩玩具火車的動機,比如做出伸手來拿火車的動作後,立即說“火車”(輔助);等待孩子再次出現想要玩火車的動機,立即說“你要玩什麼?火~”(轉換);孩子說“火車”,則給孩子幾秒的時間玩玩具火車。而如果孩子沒有說“火車”。則拿走火車,停3秒以上。然後再次拿出火車,並且立即說“火車”。接著拿著玩具火車在皮特眼前晃,等待皮特自發的說出“火車”,則給皮特一點時間玩玩具火車。最後,我們在訓練的過程中要逐步的撤銷輔助。仿說輔助的遞減可以是:“火車”——“火”——“huo”——口型。一般來說,3次輔助成功後降低1個輔助等級。
給孩子訓練的過程是漫長的,家長在訓練過程中真的不能急切,而且輔助要記得逐步消退,強化是十分必要的,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和狀況不斷地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