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涼風悠悠

    兒時的記憶還時隱時現,雖然已較模糊了,但有趣的事仍然記憶猶新。

    每到十五,除了到處掛滿能轉動並寫上謎語的燈外,劃龍船踩高蹺和由人扮演代表農耕文化的牛牛燈,和草把龍,彩龍五花八門,在城市內的大街小巷盡情演譯,熱鬧非凡。

    兒童用楠竹做的“地鼓牛”在寬敞地壩內,飛也似地旋轉,發出嗡嗡嗡的響聲。用竹筒做的竹號是熊孩子們最喜愛的樂器之一,既便宜又好玩 ,不過現在看來,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早已失傳了,只能留在記憶中。

  • 2 # 天地豪情bcw

    俺是東北人兒,正月十五鬧元宵,煮湯圓,粘粘的,軟軟糯糯的

    炸元宵,嘭嘭的

    送燈,柴灰拌汽油,或者蠟燭,點燃,整個小山村,一家接一家,通亮的

    長明燈一夜

  • 3 # 南通二丫頭要樂觀

    我是江蘇南通的,印象中小時候元宵節這天還是有一些值得懷念的活動

    1.放燒火,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早早的就用稻草或者蘆葦紮起碗口粗半人高的兩個大草把,等到天黑,人們將草把在門前空地或者田邊點燃,火把燒的旺旺的,大人們開心的說到,害蟲都被趕跑嘍,今年定會有個好收成,日子也會過得紅紅火火

    2.扎兔子燈,元宵節這天能擁有家長扎的兔子燈對於孩提時的我們還是很開心的,每年元宵節爺爺會提前準備材料扎兔子燈給我和表弟,過節這天,兔子燈裡面放上一個小蠟燭,我們拖著它去串門,心裡美美的,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意猶未盡

    滿滿的童年回憶

  • 4 # 寧靜致遠1783

    我們這裡元宵節比春節熱鬧。第一元宵節必須吃元宵;第二元宵節原來放煙花,現在市區禁放了;第三元宵節晚上看花燈,猜燈謎,小孩兒打燈籠;第四就是玩獅子,舞龍燈,玩走閣,踩高蹺,劃旱船等,萬人空巷,熱鬧非常。太平盛世,萬眾同歡。

  • 5 # 鞏翔宇

    元宵節賞花燈,這可能是各地鬧元宵最傳統的習俗。要說區別,應該是花燈種類不同。我老家的元宵花燈你絕對沒見過。

    我的家在山西省靜樂縣,地處黃土高原,每年元宵也有點燈的習俗,我們叫點“燈盞盞”。

    燈盞盞用莜麵捏製,為什麼是莜麵?靜樂屬於高寒山區,盛產莜麵,大概在七八十年代以前,小麥粉屬於稀罕細糧,條件好點的過年才能吃上一頓。所以,在那個年代,莜麵是家鄉百姓的主糧,捏燈盞盞自然用莜麵,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捏好的燈盞盞倒上麻油,再用龍鬚草裹棉花做成燈芯插到燈盞裡,夜幕降臨,一聲炮仗,家家戶戶的燈盞盞就都點起來來了。

    黃土高原的燈盞盞外形比較粗獷,形狀各異,不講求栩栩如生,但也惟妙惟肖。小時候,每到元宵夜,我和妹妹就會守著燈盞盞,風光幽暗,看火焰勃勃,燈不亮了挑燈芯,油不多了再添油,生怕燈燒完,就想留住年的尾巴——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過完了。

    我們的燈盞盞也是挺有講究的,點在水缸裡,寓意一年財源滾滾;點在窗臺上,寓意家人一年平平安安;點在門楣上,寓意生活節節高!

  • 6 # 山河慶陽

    俗話說得好,元宵節一過,年味兒全無。現如今,一過正月初七八,工作生活基本上就恢復了正常,開工上班,過年氣氛驟然變淡。正月十五元宵節似乎成了和過年沒有關係的節日。

    農村裡基本上走得所剩無幾了,城市裡開始了匆匆忙忙的上班模式。因此,元宵節那些有趣的習俗,基本上留在了大多數人的童年記憶裡。

    我也不例外,對現在的元宵節,除了每年恆定的煙花晚會,好像也沒有其他記憶了。翻過來倒是對兒時的元宵節記憶尤新,難忘那時的歡樂場面和情景。

    小時候的元宵節,是十分隆重的。元宵節的白天,十村八社的社火你來他往,賣力氣熱火朝天的表演,場面熱烈歡騰,晚上家家戶戶大人小孩提燈遊村,星星點點,璀璨奪目。特別一提的是我們當地的元宵節習俗,每家每戶在元宵節這天,都會蒸一鍋“看燈子”!

    “看燈子”說白了就是一種面花藝術品,以十二生肖的圖樣做出來的面花造型,染上色彩,栩栩如生。元宵節晚上游燈時,每個燈籠上放置一個,名曰:看燈!寓意有吉祥物值守燈籠長明。當然,有些饞嘴的小孩在燈還沒有游完時,就偷偷地吃掉了看燈子,引得大人們一頓數落。

    遺憾的是,近幾年的元宵節,家鄉已經很少能見到遊燈的場面了,更別說那栩栩如生的“看燈子”了。你們家鄉過去有蒸一鍋“看燈子”過節的習俗嗎?

  • 7 # 尤巧英1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這裡最紅火。彩燈掛滿街道邊,紅旗插遍各商鋪。歡樂人群如潮湧,街道兩旁擠滿人。

    彩車開路鑼鼓響,震耳欲聾喜洋洋。載歌載舞方陣來,紅男綠女秧歌過。武術達人功夫顯,飛車競技動心絃。

    最好節目排後邊,靜升紅火在眼前。龍燈翻騰上下飛,獅子大小滾繡球。高翹眾人踩,抬閣悠悠來。竹馬轉圈騎,汗船妙女飛。佳人坐花轎,公子搖扇陪,媒婆緊跟隨。

    街上花團錦簇,空中彩球飄揚。風景萬紫千紅,到處流光溢彩,歡樂盛況空前。人群喜上眉梢,元宵美不勝收。

    遠方的朋友們,請你來靈石城,保你大飽眼福!

  • 8 # 翡翠如意閣

    元宵節,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逛燈會觀花燈,猜燈謎,吃元宵。將除夕開始延續的喜慶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傳的習俗。

    二、元宵節為什麼要掛燈籠吃元宵呢?

    1、紅燈籠是團圓吉祥的象徵,在元宵節掛燈籠可以營造喜慶的氣氛。

    2、元宵節觀燈的習俗最早起源於漢朝初年。東漢明帝提倡佛法,佛教有正月十五點燈敬佛的做法,明帝就命全國這一天都掛燈。這個佛教節日逐漸發展成了全國的節日。漢文帝又將正月十五確定為元宵節。

    到了唐朝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大唐昌盛,皇宮,街道處處掛燈,還建造了高大的燈樓,燈樹。人們觀燈習慣蔚然成風。元宵節做為花燈節也被髮展得極為興盛。

    明代的元宵節賞燈達到十天之久,清朝賞燈雖然縮短到三天,但規模宏大,除了賞燈還有煙花等其它活動助興。

    到現如今元宵節被確定為國家法定節日。掛燈籠以示慶祝。

    3、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巜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佳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代開始的。

    湯圓的外形圓滾飽滿象徵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三、在我們四川元霄節除了差不多全國都有的觀花燈、猜燈謎、放煙火、舞龍舞獅、跑旱船、放天燈、吃元宵等活動外,四川還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簷燈四偷紅,偷青既偷別人家的菜因菜和財諧音,偷菜回家有進財之寓意。其餘均為求子。開縣還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將平日的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唐宋時期蜀人通宵達旦渡元。尤其是成都元宵節的熱鬧程度可能是全國第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不夜城之一。

    清代成都人更愛會館過節。歷史上在湖廣填四川后,先後有十幾個省的人來到四川,各地移民來到四川后就透過會館保持聯絡,團結老鄉。這也使得四川尤其是成都會館數量居全國之首。

    那時,在會館集體過元宵,成為成都人的一種主流慶祝方式。在會館聚會方便不同地方的老鄉相互交流,也包括男女間的感情交流,由於語言相通,單身適齡男女在會館更容易促成美滿婚姻,這樣的婚姻父母會更認可。四川人的元宵節,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逐漸和其他地方同化。不足之處敬請諒解,圖片來自網路。

  • 9 # 沙漠651091

    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元宵節有許多民間活動,最主要的是“行龍”“舞龍”,早年間還有“行火鍋(方言:行火鼎)”~在元宵夜,用一個架子支起一個大鐵鍋,鍋裡放上柴禾,潑一下柴油,點燃。然後四人或八人抬著,與“行燈”“舞龍”的隊伍一起走街串巷,不時鞭炮齊鳴,煞是熱鬧。

    因為是海島,所以各種“魚燈”(其實是按照眾多海洋生物的形態製作的紙燈,統稱“魚燈”),千姿百態,也成為元宵的一大美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甄嬛傳》裡的果郡王是渣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