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解毒時光

    別問下一個了,現在的李誕和池子都不知道在哪兒了。沿著火苗只能找到灰,就算下一個出來了那時候的人也未必喜歡。還不如去想想下一個能逗樂人們的是什麼

  • 2 # 鋒芒智庫同相

    多家脫口秀廠牌入駐,短影片看脫口秀“姿勢成型”

    據筆者統計,截至目前,噗哧脫口秀(笑果文化旗下子公司笑友文化打造)、單立人喜劇、北京脫口秀俱樂部、見笑喜劇、瀋陽脫口秀俱樂部(大風天喜劇)、香蕉棟篤笑(香蕉脫口秀俱樂部合作專案)、糖蒜鋪子、火柴梗脫口秀俱樂部(石家莊單口喜劇俱樂部)、太原脫口秀俱樂部、草臺喜劇館、木更喜劇等脫口秀廠牌均已入駐短影片平臺。

    這份入駐名單囊括了元老“北脫”、代表著脫口秀行業頂級流量的“噗哧”及多個這兩年間伴著行情爆發崛起的新貴,從影片內容上看,大多是剪輯了線下脫口秀中觀眾反響熱烈的部分,除了打上字幕外,並未做過多加工,線下劇場的場景、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均被真實還原。

    事實上,早在這些廠牌入駐之前,在短影片App上看脫口秀的風氣就已經興起。李誕、池子、王建國、思文等人在《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上講過的段子,被選取其中最精華、最具“包袱”的部分,再加工創作為滾動字幕式的短影片廣為傳播,這些“隔夜”段子同樣受到網友追捧,單個影片點贊數輕鬆破百萬,大量製作這類內容的帳號因此迅速漲粉。

    “搬運工”和“剪刀手”為吸粉所做的嘗試,無心插柳般,成為了脫口秀名門正派入駐短影片平臺的前戲和基礎。

    作為一項近兩三年才真正走入主流世界的亞文化型別,脫口秀具有“不過時”的特點,更可貴的是,它非常瞭解當下觀眾的笑點在哪,輸出的段子往往有著恰到好處的火候,既貼合熱點針砭時弊,又戳中當下觀眾的審美和焦慮,而相較於小品、相聲等“包袱”冗長零散的喜劇表演型別,脫口秀的幽默非常直接“高效”。

    笑點豐富、極具娛樂精神、網友喜聞樂見的脫口秀內容,貼合了短影片碎片時間消費、免費娛樂的特質,成為了一種“硬通貨”內容,也使得入駐短影片平臺的脫口秀團體能較輕鬆地實現“從0到1”的跨越。

    以入駐抖音的脫口秀團體為例,瀋陽脫口秀俱樂部的“大風天喜劇”自今年3月17日釋出第一條現場脫口秀影片以來,兩個月時間內獲贊55.2W,單條影片最高點贊數為19.2W,粉絲數達30W;太原見笑喜劇目前獲贊255.9W,粉絲數36.6W;在4月15日釋出第一條作品、總作品數量18個的火柴梗脫口秀俱樂部獲贊41.8W,粉絲數8.5W;展示 “北脫現場秀”內容的北脫醬,截至目前共計釋出38個影片,獲贊83.3W,粉絲數50W……從中不難窺見短影片傳播方式、平臺受眾及脫口秀文化間的天然匹配。

    發現下一個李誕、池子,短影片多維度助脫口秀突破瓶頸

    通過幾檔爆款綜藝,中國脫口秀行業從小眾走入主流,遺憾的是,脫口秀的所有熱度,也因此集中在笑果文化和王自健、李誕、池子等少數幾位脫口秀演員身上。從市場角度來看,中國脫口秀行業一直處在一種資源極度向頭部傾斜、中腰部發展不健康、後備軍上升通道匱乏的狀態中。

    筆者認為,短影片恰恰可以緩解甚至解決中國脫口秀髮展面臨的多個問題。

    首當其衝的,是提供曝光平臺,緩解脫口秀人才發掘和培養的問題。脫口秀演員史炎曾講過一個段子:“我們這個行業不敢辦峰會,萬一包輛大巴,出了什麼事,中國喜劇就要倒退30年。”這兩年,在爆款綜藝的號召下,不少年輕人主動走入脫口秀行業,笑果文化也透過線下校園脫口秀大賽、重點城市脫口秀俱樂部舉辦的“OPEN MIC”挖掘新人。

    據第一財經商業資料中心(CBNData)聯合笑果文化釋出的《2018中國年輕態喜劇受眾消費大資料報告》:“僅2017年就有4萬人開始學習脫口秀,其中600人脫穎而出成為從業人員登臺表演脫口秀,最終50餘人成為笑果文化的專職脫口秀演員或編劇”。情況雖有緩解,但從實際效果來看,目前市場上能帶流量的脫口秀演員,仍是從噗哧、北脫、單立人及早期的深圳“外賣”和“逗伴”中出道的那批。

    短影片則為頭部之下的脫口秀演員提供了曝光平臺,優秀脫口秀演員可以透過“短影片KOL”這一路徑獲得聚攏粉絲的機會,專業經濟公司也得以透過這種一目瞭然的方式,更低成本、高效率、高精準地甄選出脫口秀人才。

    其次,開啟北上廣深之外的入口,打造“金字塔”中腰部力量,緩解脫口秀文化市場普及的問題。僅靠一年一次的《吐槽大會》,以及開心麻花、笑果文化等頭部公司才有能力長期運作的脫口秀商演,脫口秀文化與大眾間的接觸面仍過於狹窄,滿足不了不同地域觀眾的文化消費需求。

    目前,隨著短影片平臺上瀋陽、太原、石家莊、成都等地脫口秀團體的入駐,脫口秀文化勢必在二三線城市生根發芽,同時藉助短影片平臺的演算法機制和傳播屬性,向更下沉的市場普及。未來,“本土元素”或將成為中國脫口秀文化的一大特色,而這些二三線城市的脫口秀團體,也將成為“金字塔”的中腰部力量。

    再次,解決脫口秀熱度維持的問題。近兩年來,伴隨著脫口秀綜藝開播和收官,脫口秀熱度或急遽上升、或極速下降,未形成穩定、持續的作品輸出。而透過短影片,各地脫口秀團體持續將線下精彩內容分享到線上,這種“線上駐場”的方式,既能維持脫口秀的熱度,又能為觀眾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

    不能“打敗”毛毛姐,但能改善中國喜劇環境

    持續加碼優質內容的短影片需要“吸粉”的脫口秀,脫口秀也要需要借力短影片的平臺優勢“走出”小劇場,但與此同時,短影片也並非“萬金油”。

    一方面,接受“演算法”檢驗後,脫口秀創作端的“瑕疵”更容易暴露和放大。中國脫口秀經歷的是“頭部倒逼底層”的發展過程,觀眾先認識的是李誕、池子等頂級脫口秀演員,也由此形成了對脫口秀的“刻板印象”:現場氣氛歡樂、演員極具表現力和個人風格、段子辛辣夠勁兒。

    這種印象實際上造成了觀眾衡量脫口秀質量的“高標準”,而短影片平臺入駐並無門檻,絕大多數廠牌沒有明星光環加持,甚至不少脫口秀演員並未經過系統培訓,僅憑一腔熱愛就上了臺,中國脫口秀最真實的水準由此展現在觀眾面前。演員創作能力、表現能力、現場把控能力的“欠缺”極易暴露,在不少作品的評論中,“笑不出來”、“段子太尬”、“聽不下去”成了主流聲音。透過短影片,脫口秀反而展示了質量“參差不齊”的一面。

    另一方面,目前看來,短影片+脫口秀更多是“賺吆喝”,在商業推動層面明顯力道不足。據第三方資料機構QuestMobile釋出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9春季大報告”,截至今年3月,短影片行業使用者規模已突破8億。巨大的流量池意味著巨大的變現潛力,各個平臺、各家MCN機構、頭部網紅們都在加快商業化探索,同樣可歸類於搞笑內容生產者的“毛毛姐”,就展示了喜劇內容透過短影片變現的巨大潛能。

    然而,大部分脫口秀廠牌的短影片運營策略,都停留在展示“一個人、一隻話筒、一個段子”的初級模式中,這種表現方式難以看到變現可能——聚攏粉絲容易,盤活流量難。

    事實上,少數幾個商業運作成熟且成功的廠牌,反而不再展示線下劇場的內容,如噗哧和單立人,更多是圍繞旗下脫口秀演員的個人特質、團隊人員的日常相處拍攝製作,或是進行一些創意性短影片的開發。對這些頭部廠牌來說,能“賣錢”的段子,為什麼要拿出來免費分享呢?

    筆者認為,在短影片的助力下,中國脫口秀的環境勢必越來越好,但同時,短影片的巨大流量並未疏解脫口秀“商業化程序”的難題,想要實現“產業化”繁榮,行業還需進行更多嘗試和探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乾隆盛世,為什麼還會出現一個清朝最大的貪官,“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