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玖抒教育

    在賦分制度下,選擇偏文科組合需要很大決心,就和當初文理綜合是一樣的。

    判斷標準如下:

    第一,看優勢科目。

    題主都已經提到了,賦分制度,對於文科科目來說,區分度不是很大,主要還是看考生自己的努力程度——背誦記憶和理解描述。考試題目的難度相對來說穩定,不發生太大變化。

    所以,在競爭過程中,難度係數的影響會很小,越有優勢的科目,越能在賦分中佔據優勢,從而在少量專業中挑選質量最高的。

    第二,看有要求的專業數量。

    全國各大院校專業科目要求中,對歷史政治生物均有要求的專業數0個,對政治生物兩門有要求的專業數也是0個。而對歷史政治地理均有要求的專業數量,在不同省份均有不同數量的,多則上百個,少則幾個;對政治地理有要求的專業也有,但數量也是個位數。

    第三,看興趣愛好。

  • 2 # A侯小妞

    自己喜歡什麼就選什麼,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不過還要考慮自己文化分的情況!在高考的時候地理比政治更容易一點!

  • 3 # 贏在高三

    一、政史地和政史生,哪個賦分更有優勢?

    對於理科不好的學生,我的建議是直接選擇政史地組合,千萬不要搭配其他理科,這樣沒有任何意義。

    政史地組合和政史生組合,在以後的專業報考方面,基本上一樣的,那麼從賦分的角度,哪個更加有優勢呢?

    對於多數學生來說,肯定是政史地更加有優勢,這是因為選擇地理的學生和選擇生物的學生,實力差距是非常明顯的。

    對於學霸來說,一般都會選擇生物,因為生物就是學霸的提分學科,他們一般會選擇物化生、物生地等組合,對於中等生來說,也比較喜歡選擇生物,這是因為生物的難度,是理科中最小的,而那些物理不好,還打算以後選擇理工科專業的學生,還會選擇化學和生物。

    對於成績較差的學生,選擇生物就成了別人的“分母”,就成了“炮灰”了。而地理則不同,因為大量的藝術生、體育生會選擇政史地組合,學霸選擇物化地或者物生地的也有,但是從數量上看,要遠低於選擇生物的學生。

    所以從賦分角度看,選擇地理肯定比生物更有優勢。另外,從學習難度上看,生物的難度也高於地理,雖然必修一的內容記憶部分比較多,但是到了遺傳方面,很多理科思維差的學生學起來就非常吃力,想學好也不容易。

    二、選科,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學生選科,不能不看自己的特長,也不能只看自己,因為在賦分模式下,對手非常重要,所以新高考選科,必須做到“知己知彼”。

    所謂“知己”:就是要知道自己能學什麼,自己想學什麼。自己能學什麼最重要,對於自己學不來的學科,再好也不要強求。有個物理班主任給學生做工作,要求所有學生至少選擇一門物理,因為選擇物理可以報考90%以上的專業,而傳遞給學生的訊號是不選物理,就是最差的學生,只能選擇10%左右的專業(這種認識是完全錯誤的)。但是卻給學生選科造成了很大的干擾,很多學生選擇了物理,但是到了高二陸續選擇了改科,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自己想學的,是第二個要考慮的因素,比如你以後就要學計算機,那麼就必須選物理;如果你以後想當醫生,就最好選擇物化生組合,至少選擇物化或者化生組合,如果是在“3+1+2”模式下,必須要選擇物理等。

    所謂“知彼”:就是要知道對手的實力如何。如果自己是學霸,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組合,因為你處於“分子”上;如果成績不好,就直接選擇政史地組合,這對於賦分還有一定的優勢;如果是中等生,則要根據自己和對手的實力進行選科,儘量選擇地理、生物這樣人數較多的學科,因為人數較多,賦分就相對合理。

  • 4 # 祖國的綠羅

    高中的是大學的預科

    一定在高中就要有未來職業規劃,至少有自己夢想的未來生活

    根據興趣夢想做規劃,根據規劃選大學專業,根據大學專業定選科,一定沒錯

    可能你並不是很擅長,但你是發自內心喜歡這科所學的內容,你有興趣想了解他,對他有探究求知慾,高中一定可以打磨自己的實力。千萬不要為了一時擅長(分高),為了所謂高考賦分高而選擇興趣不高的,大學也儘量別選跟自己高中選科差很多的專業(即使這個專業不限選科)

    成功的高中生活不是考上清北,而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專業(職業)並在這一學科有了一定基礎,找到興趣與實力兼備的學科,出了高中你就是專才,別到時候不知道專哪一科

  • 5 # 蘇庸凝苔

    根據個人喜好兩科成績以及當地的選擇人數的比例以及招生比例。因為這兩科都很火,基本上每個組合都有他們之一。說實話這兩科選的人應該都差不多吧,在每個地方可能有些地方不一樣吧,大多數地方應該都還是55開這個樣子吧,64開,然後就看你自己的實力以及愛好了呀。如果是3+1+2的話,選擇地理可以學到一些大學的地理學專業,比如說中山大學。選擇生物學可以學,一些大學的中醫學專業和中山大學的護理學。都看你自己有沒有意向從事這兩方面,但是你如果都想往地生這兩方面發展的話,那你還不如學物理。

  • 6 # 老崔說志願

    文科生在當前賦分制情況下,選史政生好,還是選史政地更有優勢?只限於這兩個選項的話,我建議選史政地,理由如下:

    首先從賦分制看,要明白賦分制是怎麼計分的。賦分制就是等級賦分,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所以最後賦予你的分數不取決於你自己考了多少分,還取決於選取同樣學科的其他人考了多少分,說白了就是看你本學科考試的成績排名,看選擇這個學科的學生的成績水平。

    其次從分數上看,回到你的問題,選史政生還是史政地,那就是選擇生物還是地理的問題,不管是新高考3+1+2省份還是3+3省份,生物和地理都是賦分制。生物也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地理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不管怎麼說,在高中階段生物也是屬於理科,地理也是屬於文科。那麼選擇生物學科的理科生肯定很多,包括理科學霸都會選擇理化生的純理組合,你如果選擇生物就相當於你一個文科生去和理科生競爭理科,我認為是沒有競爭優勢的,賦分完以後可能會賦一個很低的分數,對於你是很吃虧的。而地理是大部分文科生的選擇,一部分理科生也會選擇地理,基數比較大,相對你更有優勢,會賦一個比較好的分數。

    另外從可報考專業上看,你選的是文科,史政是一定選的,物理化學都沒選那就基本上報不了理工類的專業。現在大學的理工類專業基本都要求選物理的,所以你即使選擇了生物,也幾乎只能報考文史類的專業。你選擇史政應該也是奔著報考文史類專業去的,從這個角度看你沒有必要為了能報考更多專業而選擇生物,選擇地理對你的報考專業並沒什麼影響。

    最後從學科關聯性上看,史政地同屬於文科,學科關聯性比較強,都屬於文科思維,學習起來相對比較連貫,有助於取得更好的成績。而史政生組合,史政和生物基本沒有關聯性,史政屬於文科,生物屬於理科,學習起來就需要文科思維和理科思維之間轉換,對學文的學生是個挑戰。

    綜上所述,從各方面看,在史政生和史政地組合裡選擇,史政地更有優勢,強烈推薦史政地組合。祝選科順利,學業有成!

  • 7 # 史海流年

    賦分制是深化高中教育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環。

    在這種背景下,高考最終成績對錄取的影響很大。選傳統政治歷史地理組合,專業可選擇性只有60%多,影響今後就業選擇面。選政治歷史生物組合,專業可選擇性大大提高,對今後就業,也更有利。

    不過,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對記憶性的要求更高;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邏輯思維,空間想象能力相對較高。

    所以,在選考時,要看自己對哪一科更有興趣,哪一科更容易考出好成績。因為,無論怎樣改革,高考成績高才是王道!

    祝你早日成功,錄取必儀的大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胃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