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著兔子牙的小羊駝
-
2 # 子喻園長
首先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幼兒園小學初中無論是去哪裡,老師都會教孩子說普通話,孩子入學以後每天基本上都是用普通話交流。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般來說進幼兒園一週左右孩子就基本可以全天用普通話交流了,因為在幼兒園是從早上到晚上全天都是用普通話教學的。
其次,現在的媒體那麼多孩,子從手機電腦電視接觸到普通話的機會非常多,即便大人不教孩子都能夠接觸並學習。我常常看到有些孩子,大人並不說普通話也不教,但是他也可以說的比較純正,這種孩子是看電視比較多,或者是自己的語言領悟能力比較好的。
如果家長或者老人說的普通話比較差,建議不要教孩子說普通話,以免把孩子帶歪了。
在一些方言區,有的大人希望孩子早早的就學會普通話,從小就跟孩子說,但是你會發現,自己都說不好,為什麼要把孩子帶偏呢?
我身邊就有一些朋友,從孩子出生之後就跟孩子用普通話交流,導致孩子連自己家鄉的方言都聽不懂,這又是何必呢?
-
3 # 大小愛讀書
沒關係的,孩子以後聽父母講話,看動畫片,上幼兒園,和小朋友交流,很快就會糾正回來了。
我一直秉持著“跟老人學方言就當學外語了”的觀點,我公婆對著孩子孩子都是說方言,只要不說髒話,我都沒意見。
很多家庭因為對老人不講普通話有意見,要求老人來了城裡看孩子就要講普通話,或者要求老人對孩子講普通話,講了不標準還要嫌棄,其實沒有必要這樣,最後的結果,就是激化家庭矛盾。
我是親眼見了我小外甥的改變,才下這個結論的。小外甥3歲之前,爺爺奶奶姥姥教的都是方言味的普通話,他學起來也是有模有樣。開始聽歌看電視以後,普通話越來越標準,現在4歲多,能夠聽懂方言,但是已經不會說了。
後來我發現,很多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即使父母說方言,在外面說起普通話來也很溜。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最重要的是興趣,是張口說,不要因噎廢食,錯過了這個重要的時期。
想想我們小時候,也是方言環境,現在也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要求老人們說標準的普通話,就如同要求我們說標準的美式英語或者英式英語,能,當然錦上添花,如果不能,只要不影響溝通交流,就不應該責備。
語言只是工具,是手段,是形式,是載體,最重要的還是傳播愛與自由。
-
4 # 奕觀7721
來自【七七二一】的回答:
帶偏了,再糾正回來就好了。不過題主真的認為,自己的普通話就是絕對標準嗎?
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需要的是多說話,口音不是最重要的。
公婆願意幫你帶孩子,教孩子說話,是出於好心。
孩子長大過程中,還會接觸到很多人,從很多地方學習講話。
普通話水平測試標準中,把普通話水平分為三個級別(一級可稱為標準的普通話,二級可稱為比較標準的普通話,三級可稱為一般水平的普通話),一般學校老師達到二級乙等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即使孩子進到學校,學到的也不是絕對標準的普通話。
還有,帶點口音講話,不是挺有意思的嗎?曾經有人還刻意模仿東北腔、臺灣腔呢。
-
5 # 天南地北還是遇見你
自己教,跟著電視練!讓你公婆直接家鄉話和孩子溝通就行啊,小孩本來也應該學會自己的家鄉話。小孩子語言天賦很好的,不用刻意教,自己聽著聽著就會了!
-
6 # 甜甜香蜜兒
老年人也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難免在帶孩子的時候會出現此類情況,如果時間環境允許的話孩子儘量選擇自己帶,如果白天需要工作的話,晚上下班儘量擠時間自己帶孩子,跟孩子親子閱讀做些互動的遊戲。
-
7 # 風穿芍藥
孩子一上幼兒園小學後自然就改回來了,再說本地話也沒有什麼不好,小孩說本地話沒有人欺負,長大自然知道什麼場合說普通話
-
8 # 陌上竹竹
不要太擔心,孩子的適應力非常強,在不傷和氣的情況下,你花點心思多和孩子朗讀一些好的兒歌和童謠,如果你自己的普通話也不是很好的話,就給他(她)聽語音,花時間多陪伴孩子多交流。這種問題不大的,很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普通話都不好,如果可以,你也可以和老人家交流一下,讓他們與孩子交流的時候就說方言,這樣影響會更小。
-
9 # 北北育兒
公婆教孩子普通話,結果帶偏了,不用太著急,孩子的學習能力非常強,等到孩子上學後,學習普通話的機會更多。相反,我覺得方言說得好的小朋友還比較有特色,要給孩子樹立自信心。福原愛是日本人,說著一口流利的東北話,大家也覺得她特別可愛,收穫了很高的人氣,包括找了個臺灣人做老公,被調侃道,當東北話遇上臺灣話。普通話早晚都能學會,方言就未必了。要給孩子更寬鬆的語言環境,更利於孩子的天賦開發。
孩子說方言時不斥責孩子的語言還比較匱乏,有時候看見某樣東西一時說不出叫什麼,如果你在場,一定要用普通話清楚地告訴他,並鼓勵他自己重複一遍,如果你發現他在說的時候明顯帶有方言的口音,也不要因為著急而發脾氣甚至斥責他。
因為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感到恐慌,再遇到什麼話想說的時候,他們可能就不敢再說出來了。相反,如果你能夠耐心地糾正孩子,重複地教孩子練習普通話的發音,以他們那麼好的記憶力,還是比較容易學會的。
給孩子豐富語言的學習環境語言是人類生來就有的能力,每個正常的孩子都具備完整的發音器官和學習語言的基本潛能,只要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內能夠獲得豐富的語言學習素材和環境,學會說話是很自然的過程。再說,雖然從理論上講,複雜的語言環境確實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困擾,但我們絕對不可以就此忽略孩子驚人的學習力。所以,做父母的多給孩子提供一些能夠幫助他們學習普通話的資源,比如,廣播電臺的兒童節目,兒童歌謠或童話故事的光碟等,不斷薰陶孩子,而不單單是用自己的嘴巴來教他們,效果應該會好很多。
多跟同齡人在一起孩子和同齡夥伴在一起,共同語言多,說話積極性高,學說話會更快。所以,一定要提醒老人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和其他小朋友多接觸。
-
10 # 眯眯眼的小楊
這個可能是大多數家庭的通病了,爸爸媽媽都要上班,小孩只能是爺爺奶奶帶。如果剛好是學說話的時候決對會打普通話教偏的,我家就是這個情況。有時候聽小孩說的話發音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但是沒辦法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只能發現了馬上教小孩正確的發音,而且還要經常提醒,這也是唯一能做的了[捂臉]
-
11 # 咖啡有鹽
語言即使現在被帶偏,以後透過上幼兒園也會糾正過來的,不用過於擔心,只要行為沒被帶偏就好,這才是影響人一生的事情
-
12 # 未來屬於我755848
我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孩子長大了上學了應該就可以改了,再說了不一定非得說普通話呀[害羞]是我心大嗎?[大笑]
-
13 # 依蘭9556
那要看你以後帶他到哪裡生活,關鍵是讓他知道不一樣,遇到小夥伴們不會說他就OK,如果他外出玩有些與外界不一樣的話建議可再好好教他,也不用很生硬的說爺爺奶奶說得不對...不然好多矛盾就會爆發....
-
14 # 布丁玉米
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帶孩子,你想怎麼教就怎麼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什麼都想佔全是不可以的,如果做不到自己帶孩子那就別管父母怎麼教,有時候自己糾正下即可。
-
15 # 淘淘125123225
要不就自己帶孩子,自己帶不不了就不要埋怨這,埋怨那,自己有天也會變老,自己做的也可能不會合年輕人的意,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
16 # 所謂伊人A在水一方
在家覺得沒有必要說普通話,帶偏了,有的很難糾正的,如果有了說普通話的環境,自然而然地就會說了,這個不必急的。
-
17 # 挽秋504
上了學,自然就改正過來了。孩子跟著爺爺奶奶,鄉村土話都免不了。到了學校,小朋友都說普通話,自己就改正過來了,不必擔心
回覆列表
與公婆說明,普通話的重要性,再找一些普通話的教學課程影片,給孩子看,自己有時間的時候多陪孩子聊天學習正確的普通話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