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來和芒果一起玩

    每一個在童年被不公平對待的孩子,一旦長大成了家長,最大的願望就是不再讓自己的孩子遭受同樣的對待。

    可是,我們有的時候總在無形中重複著父母對我們做過的事情。例如,發脾氣。

    有的時候,當我們被憤怒牢牢抓住的時候,整個畫面似乎回到了過去。

    大聲吼叫的我們披著父母的外衣,而那個受驚嚇的孩子仿若當年的我們。

    這到底是生物學的遺傳?還是行為主義的學習和再現?

    有太多的“育兒專家”告訴我們,對孩子發脾氣不好。可是,每次把憤怒壓下來,壓成內傷,這樣真的好麼?

    我知道每一個人在衝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都有足夠的理由,也不是故意的。

    並且,我們認為:我們絕對會和我們的父母不同。

    可是,這是真的麼?

    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瞭解過自己的“憤怒”,我們絕對不要說“我們和父母不同”。

    “憤怒”絕對不是你的第一情緒,很多時候它都是我們的第二情緒。

    每個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必然會引發情緒的波動。我們在面對事情時產生條件反射的真實情感,我姑且叫它,第一情緒。

    當第一情緒是一些正向情緒的時候,例如開心、興奮、激動。我們很容易接納他們。所以,我們很容易的就能感受到他們,並且很少出錯。

    但是,當第一情緒是一些負面的情緒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否認或者壓制它們(或者說壓制我們的真實感受)。

    可是,人是不能沒有情緒反應的。所以,我們的身體會自然而然的啟動防禦機制,讓“憤怒”成為我們的情緒來保護我們。於是“憤怒”成了我們的第二情緒。

    “憤怒”為了保護我們,站在了最前面。可是,它卻擋住了我們找尋自己的真正感受。

  • 2 # 山流水66979686

    我從小被家長打,對打孩子深惡痛絕,曾發誓有了孩子決不打罵。我做得很好,今年孩子十八歲,我從未打過連罵都沒罵過(我不會罵人),孩子從小很聽話,今年高考過了一本,父子感情很好。我用十八年的事實證明了一個真理:不打罵孩孑是對的

  • 3 # 智慧正面管教

    我想家長在決定打孩子的那一刻,有著深深的憤怒和無耐,但凡有一點辦法,我相信都不會願意打孩子。但有時也不外乎是為了發洩情緒,可是這種發洩是不健康的,對孩子是不尊重的,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心理自卑,更嚴重的是孩子無形中已經複製了你的方式來對待其他人

  • 4 # 人天堂

    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是一定有有的,也可能會有一定的洩恨的心理。因村施打唄,有的小孩神經大條,抗打,不礙事,打完哄哄就行了,有的小孩心理脆弱,不能打,真的會有陰影的,只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 5 # 二級心理諮詢師朵兒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的父母,總有打孩子的衝動,甚至不分時間不分場合打孩子,尤其是面對孩子哭泣,挑戰父母權威的時候,父母的衝動,更加的難以控制

    是孩子的行為導致父母的情緒變化,觸發父母不可控動手呢?還是父母自身的情緒免疫性弱呢?

    父母有時候打完孩子會內疚,自責,覺得孩子畢竟是孩子,不犯錯正常嗎?那為何自己下手那麼狠?覺察到這點很重要,孩子不是你的寵物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任由你擺佈,做各種討主人喜歡的動作!孩子是一個獨立的、活生生的、充滿生命力的個體!他們不屬於你,只是經由你來到這裡,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

    那不平等的對待孩子究竟源於什麼?當父母面對壓力、焦慮、疲憊不堪或者不安不快時,是不是特別容易被任何外在因素觸發你的情緒報警器呢?如果孩子稍有不慎,不知道“察言觀色”,就會成為父母的“替罪羊”,當然,有多數父母能剋制自己打孩子的衝動,但也有不少父母不自知,不自制!

    我們雖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但我們發現:在身體上虐待子女的父母們似乎都有某些共同的特點:缺乏對沖動的控制力,負面情緒不知如何安放,容易情緒化,宣洩情緒是他們慣有的做法,體罰孩子成為他們對抗壓力的慣性做法,一有衝動,他們就會對孩子實施暴力。

    許多對孩子打罵施暴的父母小時候往往生活在被施暴的家庭,他們以同樣的模式故伎重演。當自己的需求不被滿足,就會被激怒,這也是他們學會的解決問題宣洩不滿的途徑!

  • 6 # 行所當行三

    父母打孩子,除極少數是不待見孩子,有意虐待外,大多數是把打做為一種教育方式。是嘗試多種教育方式均告失敗的殺手鐧。孩子捱打,是否該打,固然有有孩子不聽話,屢次犯錯的原因,更多的是由大人對孩子的標準以及大人的情緒決定的。有時孩子犯錯並不大,適逢大人心情太壞,孩子莫名就吃了竹筍肉。打孩子有教育效果嗎?我的觀點是,在孩子六至十二歲立規階段有一定的作用。所以說打這種教育方式要慎用,少用!

  • 7 # Nicer個人成長

    我內心是極不情願對孩子動手教育的,可行動上卻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當我湊孩子時,我的心情,其實是討厭那種掌控不了孩子的無力感,和不願承認,是自己無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的一種心情。

    我曾經也理想主義的不支援棍棒教育,現實卻是給自己啪啪打臉

    沒當父母前,我經常幻想著以後要怎樣理智地去教育小孩,儘量不用棍棒教育,耐心細心地跟他溝通,講道理,當一個和藹可親的媽媽。可當如今這樣一個百教不聽,無敵煩人的小傢伙站在你面前,不停任性吵鬧時,我還是沒控制住自己。

    但是我一邊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在腦海裡不斷的回想,一些過往孩子被揍的情景,我越想越發的感覺到愧疚,因為很多時候孩子被湊,可能一大部分的原因是我,這個母親的責任,是我不夠耐心,沒能解決孩子的哭鬧問題,反而還怪罪於孩子,並揍了他。我對自己的這種行為感到羞愧,以致於很多時候,在揍了孩子後,又馬上的抱住他說對不起。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好變態,真是人格分裂,一方面想要冷靜,理智的教育他,一方面又控住不住自己上火的情緒。

    雖然我內心是極不情願對孩子動手教育的,可行動上卻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根本原因還是我自己沒有能力,沒有耐心,也缺少教育孩子的知識,我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顯得吃力,導致內心抓狂,那種掌控不了孩子的無力感,和自己也不知道改怎麼辦的混亂情緒就會爆發成暴力,這就是我打孩子時的混亂心情。

    我怎麼改變了打孩子的行為想法?

    我發現自己在開始回答育兒有關問題後,自己對教育孩子這件事,不僅瞭解到更多的育兒知識,心境也好了很多,當我再想對孩子發火或是想動手湊他的時候,我腦子裡馬上就會蹦出一個小人,一個理智的小人,他大聲提醒我,冷靜下來,認真觀察瞭解孩子哭鬧背後的原因,不要做出傷害孩子心理也讓自己後悔的事。

    希望每個看到我這篇回答的爸爸媽媽們,都能找到自己內心的小人,時刻提醒自己,儘量不要做出傷害孩子心理也讓自己後悔的事。

  • 8 # 晨薇有陽光

    父母打孩子!的心情:

    打的時候怒氣沖天,誰說都不管用,我必須得打上他。還會有點,看我厲害吧,把他管的服服帖帖,太可怕的,但我好像真的有點這種情緒。

    打完:我後悔死了~~剁手 再打必須剁手!

    打一次之後,我就明白了,打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若有時間可以往下看看。

    【打孩子,是大人情緒的宣洩】

    打過一次,那時我特別忙,孩子才3歲,那麼多人哄他都不成非要我哄,使勁哭。我上去當著很多人劈了啪啦就打屁股,幾巴掌下去屁股都是手印,我也不知道怎麼這麼大火氣。

    打完之後沒多久,他困了想睡覺,奶奶說那我帶你睡覺去,他說不,我喜歡穿短褲的,我們一看,整個屋子裡就只我一個人穿著短褲。

    我當時,就愣住了。我都把孩子逼得轉著彎說找媽媽了。

    反思反思孩子找媽媽有什麼錯?他不理解你工作忙,應該的啊,孩子畢竟是孩子!

    我當時可能是工作忙導致的,自己本身很煩躁。孩子讓我哄是正常的,他不理解為什麼我工作忙,工作是什麼他也許都不清楚。

    總結:

    切身感受,反正我打的時候明顯能夠感覺,那是我的情緒的宣洩,大人情緒的宣洩而打孩子,我認為佔大多數。被氣急了,已經無法用其他方式來解決孩子的問題了,那麼就打,打完再說。

    對我來說是這樣的,我打過一次,之後後悔死了,發誓以後再也不動手了,並且堅持到現在。當然也許孩子還小,沒犯過大錯吧,但是我會堅持。

    【打罵,只會讓孩子“揹著你”去“犯錯誤”】

    是的,打孩子只會讓孩子對大人有更多的恐懼心裡,但孩子都多聰明,多有主見,我不在你面前這樣做就好了啊!

    一個小例子,我家寶寶從小就體弱多病,所以其他小朋友吃糖果的時候他是不能吃的,別的小朋友吃冰淇淋的時候他基本只能看著,很少給他吃,如果發現他偷吃,我會批評他,有時候還會挺嚴厲。

    有一次,他被親戚帶出去玩,回家了卻不上樓,親戚轉回去找他的時候,看到他在樓道里快速的使勁吃著剩下的冰淇淋。原因是,我在家,看到他吃冰淇淋肯定會批評他。

    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就在反思,為了他好,繼續批評?繼續打?這樣是否解決問題?答案是否定的。總是打罵,會使孩子以後什麼都不告訴你,瞞著你。

    以後長大到青春期了就是個大問題,所有內心的情緒他都必須要宣洩出來,把你給他的憤怒,他受到的委屈、欺負等等全部去發洩。

    包括吼孩子,我有時候也可以剋制,因為我總覺得那是我的情緒在宣洩,我總在反思孩子的錯誤如何處理,才可以讓他少犯錯誤,打顯然只能讓孩子“揹著你”去“犯錯誤”。

    總之,

    打孩子的心情當時控住不住自己的情緒,打完肯定後悔。尤其是不乏家長把孩子打壞了的例子,我同學被媽媽一個椅子輪過去,一條胳膊打壞了,後遺症胳膊使不上力氣,一使勁就哆嗦。

    【如果打對管教孩子有用,怎麼打?】

    如果孩子太皮,不打就不聽,那麼也不要真打,孩子對大人多少是恐懼的,尤其是你火了,他一定是弱勢群體,你一定是強勢的,如果想打他,可以誠心打歪了,不小心把某個東西都打壞了,但是卻沒打到他,起到震懾作用先看看,儘量不要真打。

  • 9 # 心理諮詢師顧海蓉

    2.父母打孩子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失望和痛苦感。所謂”恨鐵不成鋼“。孩子對父母來說就像他們的一幅作品,父母對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這種期望也承載了父母未盡的人生理想,父母在這幅作品上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而孩子並未朝著他們想象中的方向發展,而出現了偏離,所以他們會很沮喪。

    3.父母打孩子也可能是他們自己情緒的一種宣洩,會先有一種如釋重負感,後有一種後悔和懊惱感。有些父母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積壓了太多的負面情緒,一直沒有適當機會發洩出去,而孩子的行為正好撞在了槍口上,點燃了憤怒的導火索。當負面情緒過後,冷靜下來,父母會為自己的自私行為有自責感,認為自己太沖動了。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最好採用”胡蘿蔔+大棒”的方式,恩威並施。應當鼓勵孩子的時候,就表揚他;應當懲罰孩子的時候,就批評他。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想辦法讓他自己意識到錯誤,然後主動去改正,而不是父母單純用暴力的方式試圖壓服他,這樣做只會造成孩子更大的逆反心理,朝著父母不希望的方向越走越遠。

  • 10 # 巧妙媽育兒

    父母在打孩子時的心情肯定是憤怒,為孩子錯誤的行為而憤怒。更深層的心理意識是,孩子的行為挑戰了他們的權威,孩子們的行為傷害到了父母的利益,這種利益指的是給父母增添麻煩,讓他們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收拾殘局。佔用了父母們娛樂或者學習的時間,心理有火就充孩子發。

    父母打孩子看似為了孩子進步,實際是孩子們讓父母的夢想化為了泡影,讓他們的面子受到損傷。如果真心想孩子上進,你會很有耐心,尋找方法幫助孩子。如果真心愛孩子,你可以嚴厲,但不會打他。

  • 11 # 齊玉琢138776728啊西

    一種是孩子不如人意!

    一種是孩子淘氣!

    一種是心中有煩惱拿孩子撒氣

    最可怕的一種是有了外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實的朋友好還是網路上的朋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