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果林媽的溫馨天地
-
2 # 晨光微曉
這位媽媽還是比較用心的,但需要知道,解決問題和矛盾也是孩子需要學習的一種交往技能。
首先,平時要告訴孩子物品的歸屬。不要著急,慢慢地說,比如“這是我的包包,那是豆豆的玩具……”
其次,如果孩子在沒有劇烈打鬧的過程中,儘量不干涉,讓孩子們自己解決。但本問中,奶奶已經參與了,所以,還是可以在出現類似搶奪玩具的時候,採用步驟1。
三是發生因玩具爭鬥的嚴重打鬧時,把玩具暫時收起,聽聽孩子們自己怎麼說“發生了什麼”。予以客觀評價和引導。讓做錯的孩子,就錯誤行為道歉。
-
3 # 一盒故事記
孩子小的時候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們就是題中說的鄰居家的孩子。
記得我們家孩子小的時候,鄰居或者是親戚的孩子來玩,他都是不讓別人玩,如果別人非要玩,他就大哭。弄的別人家大人驚慌失措,也整的我滿臉尷尬。
剛開始,我也是不斷的勸說,讓他分享,但是絲毫沒有改變他,反而更加劇了他的“小摳門”行為。
後來,我慢慢了解到,孩子這是在物權敏感期。所以,我再也不強迫他分享他的玩具,貌似縱容了他的“小摳門”。為此,我受到了很多鄰居親戚的冷嘲熱諷
但是我發現,孩子在玩的時候也會關注到別人在幹嘛,慢慢的也會合作完成,比如他用積木拼了一個車,別人拼了一個房子,兩人愉快的玩耍了,他就知道,分享會讓快樂加倍!
寶媽下次到鄰居家玩,自己可以帶一兩件自己得意的玩具,兩個小朋友換著玩玩,或者是組織小孩子們玩到一起去,讓他們感受分享的樂趣。
總有一天,孩子會長大。我們家那位小學生,現在恨不得朋友在我們家玩的住下。誰會想到他是以前的“小摳門”呢?
-
4 # 帶娃的那些事
孩子們的世界裡,沒有共享的概念,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是屬於我的!這是所有小兒的正常心理,尤其2歲以前的寶寶。
對於2歲以前的寶寶,他們的世界裡,所有的東西,只有所有權,沒有使用權之說。所以,經常會有媽媽說寶寶總和其他小朋友爭搶玩具,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現象。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爸媽和他們說,根本沒用,他們不會聽的,強行阻止,還會讓寶寶更難過。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東西,一旦被拿走就回不來了,所以才會拼命想要搶回自己玩具。
2歲以前的寶寶,媽媽如果帶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儘量要多準備點玩具,有同樣的玩具最好,這樣一人一個,就不會爭搶了。
如果你家寶寶屬於這個年齡段,去鄰居家玩,這個時候的寶寶,一般看見別人玩自己的玩具,就算自己不想玩,也會想辦法要搶回來。媽媽可以給寶寶買和鄰居一樣的玩具,這樣拿過去,大家一起玩,這樣會更好,小朋友也不容易發生爭搶。
對於3歲以上的寶寶,發生因為玩具和小朋友爭執的時候,爸媽儘量不要去管。因為這個年齡的小朋友已經有了你、我、他的概念了,他們在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候,會嘗試著主動去拿。如果這個時候,沒人和他搶,他順利的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對於寶寶的心理發育反而是不利的,他以後會更多嘗試去搶。而如果這個時候,其他小朋友也在和他搶,他爭搶失敗了,就會哭著過來找爸爸媽媽,尋找安慰和幫助。
這個時候,爸媽不應該馬上出手去幫寶寶把玩具搶回來,因為這樣其實是害了寶寶。爸媽應該主動引導寶寶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玩具,大家都想玩,應該怎麼辦呢?除了搶過來自己玩,還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比如,你可以邀請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啊,這樣你也玩到你喜歡的玩具了,小朋友們也玩到自己想要的玩具了,多好。
這樣的引導,會讓寶寶逐漸形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寶寶的獨立能力和應對問題的解決能力,會有非常大的幫助。通常,這樣教育出來的寶寶,社交能力更強,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更完善。
所以,根據寶寶不同年齡,面對寶寶和小朋友發生爭執時,爸媽需要作出不同的反應和解決方式,這樣對於寶寶的成長髮育更有利。
寶媽們,你們覺得呢?
-
5 # 秋荷聽雨
不過先說明,我不是寶媽,是寶爸。
但是我有權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家的兩個孩子,基本上都是跟著寶爸我長大的。(寶媽因為工作忙,所以……你懂的!)
和臨家孩子玩,是每個低齡孩子樂此不疲的事情。而玩著玩著,兩個剛才玩的還很好的孩子就會為了爭奪某個玩具,變成了不共戴天的人了。不是沒搶到玩具的孩子倒在地上撒潑大哭,就是勝利者洋洋得意的拿著玩具顯擺。總之,很多時候,都會以這樣的方式結束玩兒。
因此,明白這幾個方面,對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1,小屁孩知道的是玩具是我的,與你無關玩具是我的,與你無關。這大概就是兩歲時期的孩子的潛意識。
這種意識是孩子的一種本能。想透過說教來改變孩子的潛意識,門兒沒有。
怎麼辦?孩子要和臨家的孩子玩,又會和臨家的孩子因為爭奪玩具而交惡,問題很大。於是,我就這樣做: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孩子多買一些玩具。特別是出門的時候,多帶一些給孩子備著,以防萬一。
這倒不是說我是如何溺愛孩子。是因為當有些鄰家的孩子和自己孩子玩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有了選擇,就會減少紛爭。
因為孩子的潛意識裡有自己喜歡的玩具是我的,與你無關這個概念。
2,孩子之間的爭奪戰,拒絕大人參加玩具的爭奪,對於孩子們來說,太正常不過了。
大人們不要因為一看孩子受了委屈,沒了喜歡,就幫助孩子討要公道。這樣做的結果只會助長孩子更加依賴大人,而不想透過自己的解決來獲取自己的喜歡。
你要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學會處理問題的方式。要讓孩子依靠自己的本事,獲取自己的喜歡。這樣做會使孩子從小就學會動腦筋,想辦法,不行就學著霸王硬上弓。
其實,這也是間接培養了孩子不服輸精神。
大人們應該明白,勇敢精神是從小培養出來的。只要是無關緊要,不會引起強烈紛爭的小事,都要讓孩子們自己學會去解決。
實際上,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勇敢前進的精神,比從小依賴父母,任何事情都需要父母幫助的孩子更強大。
3,不要因為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爭搶玩具,就挨批評。這樣會毀了孩子事實上,爭搶玩具也是孩子的一種簡單的應對危機的意識。大人們應該明白,現在的孩子從一出生就泡在蜜水裡,總覺得自己要什麼有什麼,事事都太順利了。
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應對危機的發生,也是一種從爭奪玩具中的一種簡單的體現。
不是說你應該鼓勵孩子去搶奪玩具,但是事情發生了,你有必要引導孩子去如何應對。
而中國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恰恰就缺失了這一課。以至於孩子在碰見被別人侵犯時不知道怎樣應對。
在這個問題上,我一直告訴孩子,是你的玩具,就是你的玩具。別的小朋友可以向你要求玩一會兒,但是不能被他站為己有。如果碰到這樣的孩子,你要堅決的對他說:“不!”
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很重要。不適適宜的教育,只會讓孩子對眼前的世間更加模糊不清。要想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首先你必須讓孩子明白不這樣做有什麼後果。
我家小寶和鄰居家的差不多大,我家孩子總是喜歡去鄰居家玩,他家玩具多,孩子拿起來玩的時候,他家孩子就要來搶,小寶不給,對方就要動手,對方孩子奶奶脾氣很好,每次這樣他都會訓斥孩子不能這樣打人,但是作為寶媽的我會要求小寶將玩具讓給他玩,有時小寶太喜歡,不願撒手,怎麼辦呢?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呢?
回覆列表
告訴孩子什麼是所有權,自己的東西自己可以支配,因為那是你的,你有權利支配它。
如果是別人的東西,人家讓你玩,是人家友好,咱們要謝謝人家。如果不讓玩,東西是人家的,人家不讓玩也應該,我們就不玩了。如果還是想玩,就去和人家說好話,或是用自己的玩具換著玩,讓孩子去解決。但是首先人家要了,就要還給人家,這是做人的基本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