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雨果兒

    景陵建於1676年於1681年完工,景陵葬有一帝四後一妃,即康熙帝,孝誠、孝昭、孝懿和孝恭皇后及敬敏皇貴妃。

    景陵曾經多次失火,其中一次是在1905年,大火燒燬了隆恩殿,後於宣統年間修復完建,在孫殿英盜掘之後,當地一張姓土匪率300多人第二次盜掘景陵文物,據說由於陵內毀壞嚴重,屍骨丟的滿地都是,所以文物部門採取將景陵封閉起來為了使其得到更好的保護。

  • 2 # 執斧談史說事

    康熙皇帝的景陵是清東陵中的一座,我們知道歷史上清東陵多次遭遇盜墓,康熙皇帝的陵墓幸運的躲過了東陵大盜孫殿英這一劫,然而卻又不幸的被另一個大盜張盡忠給盜墓了,陵墓遭到嚴重破壞,以至於新中國成立後,都一度無法完成考古搶修只好匆匆關閉墓穴了。

    說起清東陵,恐怕人們首先想起的就是著名的東陵大盜孫殿英了,在民國時期的1928年軍閥孫殿英率領部隊駐紮於北京附近,由於其軍隊是雜牌軍出身又沒有穩定的根據地,因此長期以來孫殿英都面臨軍費緊張的問題,因此就把主意打到了清東陵身上,當然了,孫殿英還給自己盜墓加上了報國仇家恨這樣冠冕堂皇的理由。

    恰好此時馬匪馬福田等人活動在清東陵一帶準備盜取清東陵,孫殿英遂於清繳土匪保護皇陵的名義發兵清東陵趕跑了馬福田,但是自己卻又打著軍事演習的口號偷偷盜墓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都被盜了,本來孫殿英還打算接著再盜取康熙皇帝的陵墓,可是據說當他們挖掘康熙皇帝陵墓的時候,突然地湧黃水破壞挖掘工作,再加上此時外面已經有孫殿英一夥盜墓的風聲,於是孫殿英一夥見好就收最終放棄了對康熙皇帝陵墓的盜掘。

    不過光是對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這兩座陵墓的盜掘,已經讓孫殿英盜墓團伙一夥賺的盆滿缽滿了,因為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兩人都以奢靡著稱,陪葬的物品自然非常豐厚,然而代價確是大量珍貴的國家文物流失了,孫殿英等人盜取皇陵走私文物的行為自然引起了全國人民公憤,許多人都紛紛要求懲戒他們,但是孫殿英打著報國仇家恨的名義也獲得不少人的支援。

    孫殿英宣稱自己是明朝抵禦後金的英雄孫承宗的後代,清軍在一次深入內地搶劫時,殺了已經被罷免回家的孫承宗一家70餘口人,孫殿英的父親也因為替漢人抱不平,跟旗人發生衝突被打死了,因此這樣說來孫殿英跟滿清王朝確實存在著私人恩怨,再加上許多人對滿清王朝200多年統治中,剃髮易服等各種倒行逆施的行為和喪權辱國不滿,因此其實也有不少人為孫殿英好幫他逃脫罪責。

    再加上孫殿英將盜墓得來的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和慈禧太后的夜明珠等珍貴文物,送給了蔣介石等國民黨高層要員,於是孫殿英最終成功躲過了人們要求對其盜墓的懲罰,當然了此時的康熙皇帝陵墓也幸運的躲過了一次被盜的劫難,然而不幸的是最終還是難逃盜墓者的毒手最終被盜,這還要從更少為人知道清東陵第二次大規模被盜說了。

    原來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不久,當時的華北地區還處於一片混亂中,各種勢力魚龍混雜許多地方出現權力的真空,這就給了土匪張盡忠一夥盜取清東陵絕好的機會,於是整個清東陵十幾座陵墓幾乎全部被盜,這次康熙皇帝的陵墓也沒有這麼幸運,最終還是被張盡忠一夥給盜取了,而且康熙皇帝陵墓地宮的大門開啟一直到新中國成立都沒有關上。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原本打算對康熙皇帝進行搶救式發掘,看看被盜墓後的康熙皇帝陵墓還有沒有留下什麼文物,然後對康熙皇帝的屍骨和陵墓進行修繕,然而當考古人員來到康熙皇帝陵墓時卻發現地宮積水原則,在門口的時候積水已經淹到胸口了,於是考古人員不得不停止工作匆忙將已經大開幾年的宮門給關閉了,這也算是阻止康熙皇帝陵墓被進一步破壞的無奈措施了。

    至於說康熙皇帝陵墓地湧黃水和經常出現鬼火等民間靈異傳說,這其實是人人們對於帝王陵墓一貫的靈異傳聞說法,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稀奇的,其實如果沒有得力的保護,就算再怎麼恐怖靈異的傳聞,都不能阻止盜墓者們想要盜墓的心。

  • 3 # 小馬紮上聽歷史

    康熙的陵寢叫做景陵,50年代政府確實派了隊伍前去勘測,而後將墓門關閉,永久封存,只做了一些地面的修復工作。現在去清東陵 也只能從外面看到景陵。那為什麼要封閉墓門呢?其實,前些年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趙英健,就曾經上過央視的《百家講壇》講述了50年代這次的景陵勘測,雖然沒有直接說明封閉墓門的原因,但她還是講述了這次勘測,描述了勘察隊員們看到的景陵內部的情況,可以這麼說,與傳言基本相吻合!

    坐好小馬紮 且聽我一一道來:

    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趙英健:景陵內部情況驚人 不得不封門

    在《百家講壇》節目中,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趙英健特意提到了50年代的景陵勘測。她說,1952年國家成立了文物保管所,當年景陵裡面是什麼情況呢?請看下圖:

    文物都沒有了,只有屍骨在裡面。而除此之外,清東陵文化管理處的李寅主任也在《百家講壇》節目提到:1952年河北省文化局的李正先生,曾經親臨地宮,發現裡面已經滲水了,而且很嚴重,水是越往裡走越深。

    從這兩位的講述中我們可以大致還原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勘探景陵地宮都發現了什麼?為什麼要封上墓門?

    因為盜墓賊盜墓,墓中沒有有價值的文物。康熙皇帝極其妃子的屍骨已經散亂不堪。地宮中積水嚴重,無法勘查了。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所以才做出了關閉景陵地宮墓門的決定。

    當然知道這些是不夠的,還有一點你要知道,景陵墓門關閉前,這裡突然著了一場奇怪的大火!

    五十年代 封墓門之前發生了景陵一場奇怪的火

    大火發生在1952年,燒的是大碑樓,這是最高大的建築,有康熙的兩統石碑,上邊刻著他一生的功績。4300多字的碑文,由雍正一個字一個字地寫的,並且這是清代第一次使用雙碑,滿文漢文各一碑,只可惜在火中受到了嚴重的損毀。

    那麼這場大火是怎麼燒起來的呢?官方的解釋說是因為雷擊!此後,國家也成立了清東陵管理處,於是就有了那次五十年代的勘察,在之後將墓門封住了。那這一雷擊事件,又是否和封墓門的決定有關聯呢?不免讓人多想啊。要知道,景陵的怪火以前也發生過,起火原因,至今都是一個謎。(後面會說到)

    說了這麼多,你是否奇怪,為什麼景陵文物丟失,為什麼康熙屍首橫陳呢?

    景陵歷經劫難 光緒年間還有恐怖傳說

    景陵出現過三次大火,1952年那場火是最後一次。

    第一場大火:發生在光緒三十一年。大火來勢兇猛,燒得一塌糊塗。隆恩殿當時全部燒燬。看到的人都嚇得目瞪口呆,因為這場火燒了康熙帝的神牌。慈禧大吃一驚,要徹查,一問守靈人,慈禧頓時覺得頭皮發麻了,因為這事太古怪了。

    當時守靈人說這是雷擊起火,但當時是二月份,哪來的雷擊呢?於是可怕的傳聞來了。一說是天有奇冤,給女主慈禧警示。二說是千年烏龜的報復行動。話說當年康熙建陵,墊平了這兒的沼澤,烏龜被迫離開了,與康熙結下了仇怨。

    傳聞太多,嚇得當時的官員不敢再查下去,於是清朝官方的認定結果是:怪火,無從查起。——和稀泥,就算過去了。

    第二場火發生在在1945年。更奇怪,是從地宮裡起的火,從棺材裡噴出來的,之所以著火,就是因為一個九龍杯。正是這個杯子吸引了一夥盜墓賊。

    參與過審理此案的高學仁寫了一個回憶錄,其中介紹,其中一個盜墓賊叫紹義,據他供述,他們是武裝盜墓,用炸藥炸開石門後,進入地宮。發現有六口棺材,這些盜墓的認為是有假棺材,指揮眾人將最大的鋸開,鋸內棺時,出事了,突然起火了(或許是磷火)。但是盜墓賊根本沒在意,找到了這件九龍杯,這次盜墓過過,就剩下的是前文所說地宮中慘不忍睹的局面了。

    而那件稀世珍寶九龍杯,此後再也沒有人見過,不知所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現在的夜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