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若木小記

    “禮崩樂壞”說到底是宗法制被破壞的結果,也是分封制長久下去必然產生的結果。從“天子”到“諸侯”到“卿大夫”到“士”到“平民”的這種嚴格的等級關係被破壞。諸侯不聽周王室號令,甚至僭越稱王(楚熊通稱王);士大夫謀分諸侯國(三家分晉);諸侯的禮儀規格的僭越(八侑舞於庭);諸侯代替周王室發號施令(葵丘會盟)等這些現象。總的來說就是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局面。

  • 2 # 執象乾坤2020

    八佾舞於庭

    “八佾舞於庭”出自《論語·八佾篇》:“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是奏樂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會地位的樂舞等級、規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

    按周禮規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1]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卻用八佾。孔子對於這種破壞周禮等級的僭越行為極為不滿,因此,在議論季氏時說:“在他的家廟的庭院裡用八佾奏樂舞蹈,對這樣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還有什麼事情不忍心去做呢!”

  • 3 # 週一平

    春秋戰國諸侯紛爭,天下大亂,周天子威信掃地,周王室衰微。

    那個年代,周天子失勢,,諸侯崛起,諸侯再失勢,士大夫崛起,士大夫又失勢,家臣又崛起。

    春秋戰國時的社會,不斷髮生以下犯上,禮樂制度,宗法制度崩潰的事情。

    只要有兵有權,皆不聽從宗法禮樂制度管束,故令孔子感慨天下大亂,禮崩樂壞

  • 4 # 護法天瓶

    禮崩樂壞至少有以下含意:

    一,不仁。德行深厚的地方一定是仁地。而不仁的地方是最傷氣的。所以父子相殘,相互算計,這已經是在傷害儒家最大的氣運了。戰國時期就是這樣的。

    二,不義,正義不彰顯。弱小被殘害,道義被踐踏。

    三,無禮。長不長,幼不幼,慈不慈,孝不孝。

    四,不智,愚痴盛行。

    五,無信。言而無信。

  • 5 # 寅虎蹄筋

    禮崩樂壞,禮是指周禮,泛指周朝的社會制度。樂是指樂教,最早的樂器是用來測地氣的,律管飛灰以定音律,定節氣,教化以定人。當時樂教和禮教是可以相體並論的。人有五臟樂有五音,透過五音可以調節人的五臟之氣,五臟氣正則人正,品德就會好,負責禮教的有專門的樂官,當時的歌不能亂唱也不能亂聽,否則就是傷風敗俗。“樂壞”代表的事情很嚴重,相當於國家一個部門的徹底癱瘓。“禮崩樂壞”是指當時“大同社會”被農業資本主義社會終結,大同社會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共產主義社會。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恢復夏商周三代的“大同社會”,《禮記》裡面孔子對於大同社會的描述並不是自己創立的,而是現實存在的過的。我們現在的“奔小康”,小康是指小康社會,也出自《禮記》,小康是大同的次優選擇,小康的社會核心就是禮樂,禮崩樂壞了連小康社會都不存在了。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這幫人都是農業資本家,呂不韋這個大資本家可以拿很多國家做生意籌碼,當時市場經濟十分發達。以王公貴族為代表的農業資本家自己以商賈為代表的金融資本家互相攻堅,爭奪私利,社會進入了人吃人的時代

  • 6 # 中上行

    禮崩樂壞,是周公建禮樂,以禮定位,以樂安其心。開始很有效,發展到幾年後,周王用故意失禮來羞辱前來進貢的諸侯國,國王,諸侯國之間以,某一國失禮來聯合其他國進行攻伐。最終人們不在相信禮樂。孔子想人們回到,禮樂有效的那幾年。說明一個問題。一個好的制度關建,還是要看執行的人,上面要正而不失威,下面行而有力。二者看出人性有擺脫制度的慾望。周公建立禮樂制度的行為其本身也是在擺脫以前舊的約束。才有三公之亂,流血漂杵。人有反物質,反空間,時間的正確意識。是人安全延續的好的基因之一。有時會被錯務誘發。

  • 7 # 漫步人海觀世相

    中國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學說曾經是維繫社會秩序、構建社會和諧的精神支柱。傳統道德講究禮儀,講究尊卑秩序,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晚輩要尊敬長輩,朋友要以誠相待等。但封建思想家們(如孔子們)倡導這些道德規範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他們將這種秩序演變成一種人身依附關係,以至將其誇張到荒謬的程度: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之類。

    “禮崩樂壞”,原指西周禮法得不到實施,雅樂制度無法貫徹,社會失序。周代封建制度的規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寓意社會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變局,亟需內聖外王之人改進。令孔子感慨“禮崩樂壞”的“禮“也就是《周禮》了。

    《周禮》者,周公所作。他將當時的官制分為六種:天官冢宰(吏部),主管全國文職官員的挑選、考查、任免、升降、調動、封勳;地官司徒(戶部),主管國家戶籍、田畝、貨幣、賦稅、官員俸祿;春官宗伯(禮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禮、科舉考試、接待外國來賓;夏官司馬(兵部),主管武職人員、練兵、兵器、驛站;秋官司寇(刑部),主管國家司法、行政;冬

    官司空(工部),主管興修水利和主要土建工程。

    自周公設定了這套官制,國家便有了管理國家的機構,為以後的歷朝歷代國家機構奠定了雛形。

    餘以為,令孔子感慨的”禮壞樂亂”的局面應指春秋戰國的“群雄割據”時代,打亂了周朝建制,諸候郡王,都可亮“肌肉“,稱王稱霸,世界無序了,成了無政府狀態。當然很是令人惋惜的面。

  • 8 # 榮恥鑑定師

    那時,奴隸要自我解放,這被孔丘視為奴隸無禮,在奴隸爭取自我解放的過程中,奴隸們無視那忽悠人的能使人靜心的樂,如是,這個孔丘就直呼“禮崩樂壞”。

  • 9 # 古今336

    禮崩樂壞,是孔子對當時社會的感嘆總結。禮崩,意及周王朝森嚴的等級統治制度被打破了。樂壞,意及享樂與歡樂的場景已被破壞,戰亂頻發造成統治崩潰,和平享樂被破壞的局面。因此,孔子針對這種局面提出了“克己復禮“,也就是呼籲諸侯和對社會不滿的人“剋制自己,恢復周公制定的森嚴的等級制,維護沒落腐朽的周王朝統治。所以,歷代沒落腐朽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都會抬出孔子。則孔子的後裔和儒家在此基礎上又創新了腐朽統治者無法維護時,就趕快投靠新主子,不在一棵樹上吊死。由此,二千來朝代換了不少,孔儒始終不倒,說明孔子後裔和後儒功不可沒!

  • 10 # 麟開祥趾

    那就是孔子最有名的一句感慨:“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孔子看到魯國的權臣“三桓”用八侑之禮制時真的是崩潰了!這本是天子所用,可謂僭越。由此可見春秋末年真的到了禮崩樂壞的境地了。

  • 11 # 愛易理愛國客家人乙乙

    禮崩樂壞的真正釋義。禮崩,指人們不再相信禮儀也就是榮譽名譽,面子尊嚴,只相信錢可以買到一切,所謂的笑貧不笑娼,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人都這麼主張和宣揚。禮崩也是價值觀崩潰了,只要來錢,不介意做妓做賊。也是不需要道理了,往錢看得了。樂壞,是指人人各自如同陌路,誰也不認識誰,碰面不需要打招乎,有什麼拿錢出來講話。再也沒有一起唱歌跳舞大家歡樂一場的現象了,人們之間不需要聊天交流,樂是指大家互動的歡歌娛樂圈。

  • 12 # 猛哥厲史

    春秋晚期,中國社會正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奴隸主階級被新興地主階級逐步取代,奴隸也在逐步向平民轉化,這場社會秩序的大改革,本身就是進步,在孔子眼裡卻是“禮崩樂壞”。

    春秋時代是一個黃金時代。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希望,民族有力量。

    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人殉被陶俑取代,這就是“仁”的進步。

    這一時代,民主自由,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思想迸發。

    這一時代,君主開明,禮賢下士,招纜人才,人性解放,禮教未興,

    這是朝氣蓬勃的時代,這是欣欣向榮的時代,是創業者最好的時代,

    但是,在孔老二看來,這是禮崩樂壞的時代,所以他才想克己復禮。

    在這個是金子就會發光的時代,孔子像娼婦處子一樣到處售賣自己,

    卻到老還是處子——沒人要他。沒想到後世卻把這樣的人捧為聖人!

    世道變壞,是從把孔子尊為聖人開始的。獨尊儒術後,大漢成病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什麼補血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