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獅

    鄭成功的鐵人軍無疑是明朝最後的重灌兵團,這支兵團初建於南明永曆十二年三月(公元1658年),時鄭成功在護國嶺殺敗清軍,獲得大量軍需物資,其中有許多衣甲。鄭成功將這些衣甲加以改良,結合幼年之時在日本國所見日本鎧甲(胴具足),將其製作為重型鎧甲,喚作“鐵甲衣”,其意為“若我軍卒身披鐵衣,當會更加勇敢!”

    雖然鄭成功堅持要製作鐵甲衣建立重灌部隊,但是卻遭到反對,有將領認為,本部水軍居多,而騎兵少有,這種鐵甲適合於騎兵穿戴而不適宜陸軍與水軍,其鐵甲重量為30多斤重,若將士身披如此重的鐵甲,在追擊、撤退時都會受到牽制。

    這些將領所言也非虛,但最終鄭成功還是決定要試一試,他命參將甘輝選擇身體強壯者,雙腿捆綁沙袋進行操練,而後逐一增加身體負載重量。為了多多選拔優良人才,鄭成功在演武亭外設立百斤重大石鎖,兵卒先有眾將領初步挑選,凡被挑選人員需提石鎖繞演武亭三圈方算合格,符合“甲等體位”者再有鄭成功親自檢閱。

    經過檢閱,約有5000人合格,鄭成功將其組成“驍衛鎮”,每月薪俸三兩紋銀,若建立功勳者升任營將。這些士兵穿鐵裙,戴鐵面罩,臉部繪有彩色彪文,手持長矛大刀,單看氣勢,足以震懾敵人。

    不久後,第二批合格者約5000人被選出,鄭成功將其組成“左右衛武親軍”,號“鐵人”,令左虎衛鎮陳魁統之。“鐵人”每六人組成一班,“配雲南斬馬刀各二,牌、鋛各二”(鋛為日式長槍)。(下圖為日本胴具足)

    對於此事史載稱:

    設戎旗左右鎮,以林勝為左戎旗鎮,拔左衝鎮楊琦為右戎旗鎮,調各處鄉勇訓練銃器,配執銅百子花釬銃,設斬馬刀,不空歸木棍,每名兵另帶銃彈三粒在身,遇敵擲擊。

    另有國姓爺戰事錄記載:

    鐵人驍衛鎮身披重疊甲,刀槍不入。入選者,個個膂力驚人,常居軍隊之前鋒,執斬馬大刀,敵人畏之為神兵。此鐵人部隊專克滿人之騎兵,及其他艱難戰役。

    實質,這隻鐵人部隊的記載並不多,有荷蘭人曾做過一些記載,宣稱鐵人部隊作戰十分勇敢,而且令人但卻,他們手持各種斬馬刀與滕盾,全身包裹鐵甲衣,連火銃都不懼怕,如惡狼一般。

    鄭成功憑藉這支鐵人部隊,先後收復四府、三州、二十二縣城,為南明小朝廷打出威嚴,但很可惜,南明朝廷實在不堪,而鄭成功的鐵人部隊最終也消耗殆盡,他自己也無力挽救大明江山。歷史就是這樣,該來的總歸要來,躲不掉,也抗爭不掉。

  • 2 # 海鏡清

    鐵人軍其實就是明盔明甲重步兵。

    明軍重甲步兵,可見與鐵人軍一樣,甲冑齊全

    鄭氏起於海盜,海戰不會穿盔甲,因其笨重,所以其部上陸後就是一支輕步兵,與清軍特別是披重甲的八旗兵作戰時經常吃虧。鄭成功為了對付清軍,想組建重甲部隊,專門召集諸將會商:“(鄭成功)集諸將議曰:『先年護國嶺殺敗阿格商所拾衣甲,全身披掛是鐵;所以敢下馬打死仗者,恃有此耳。其如我兵精勇何?今我亦用此披掛,剿殺醜虜,諸將以為何如?』”

    當時軍中有兩種意見。

    海盜出身的鄭氏舊部反對:“戎政王秀奇進曰:『披掛全身穿帶,不下三十觔(斤),虜有馬駝,載穿帶尤易,若至下馬打死仗,戰勝不能追趕,戰敗則難收退。今我兵欲以一人穿帶三十斤步行,雄壯者步伐不難,痿小者未見其便』”

    來自北方的新秀贊成:“甘輝進曰:『岳家軍多自負帶,我朝戚南塘(戚繼光)令兵卒兩腳股負沙操練,豈畏重耶?要在揀練得法耳』”

    在雙方相執不下的情況下,一位鄭氏舊部突然出來贊成鄭成功的意見,對鐵人軍最終拍板組建發揮了關鍵作用:“時適左戎旗管理大候缺將王大雄,將披掛付其穿帶。雄手執戰椇,步伐整齊,如赴敵狀,動履如飛。藩(鄭成功)喜曰:『似此可縱橫天下矣』!遂行馮工官傳督造陳啟等日夜製造披掛鐵面,專意為之。諸將亦以為可。”

    鄭成功立即挑選精壯,組成了鐵人軍:“二月,挑選各提督壯勇者為親軍,廈門港築演武亭操演。各以五百觔石力能舉起遍遊教場者五千人,畫樣與工官馮澄世,監造堅厚鐵盔、鐵鎧及兩臂、裙圍、鐵鞋等項,箭穿不入者。又制鐵面,只露眼耳口鼻,妝畫五彩如鬼形,手執斬馬大刀。每人以二兵各執器械副之,專砍馬腳,臨陣有進無退,名曰『鐵人』。”

    王大雄也因在關鍵時刻支援鄭成功,成為鐵人軍的統領之一:“(王)大雄,(福建)長樂縣人,腰大數圍,力舉千斤,有武藝。後因拔為左虎衛正領兵中軍官。行各提督、統鎮挑選勇壯者吊(調)入親軍。”

    八旗兵也是披重甲的

    不過要說明的是,鐵人軍並非發明創造,明軍重步兵一直就是這樣的,按照明軍制度:“重甲內穿錦衣,套鎖子背心和網裙,外穿明甲,套鐵鞋。”而師承明軍的八旗也大同小異,甚至和鐵人軍一樣有面甲,根據西班牙大主教帕萊福(Blessed Juan de Palafox y Mendoza)所著作的《韃靼征服中國史》(Historia de la conquista de la China por el Tartaro)的記載: “至於各種軍備,韃靼人(按:這裡指的是滿洲人)使用的防護性武裝是:胸甲和背甲、頭盔、護肩和臂甲,有點像歐洲的防護裝備,但他們的甲冑並不明亮,製作欠佳,穿戴的人顯得難看可怕。盔的面甲並不像歐洲的固定在罩上,僅僅是一塊鬆弛的硬鐵片,保護面孔、咽喉和肩,隨時可和盔分開。他們還有保護頭、喉、頸和肩的其他鐵片。這些在戰場上用來防禦密集的箭,當箭如雨落時可能射穿血脈,深深刺傷那些可能造成大量流血和危險的部位。所以他們儘量保護這些部位。”可見與鐵人軍的甲冑是差不多的。

    鐵人軍也會攜帶弓箭作為遠端火力

    鐵人軍的編制也有其特色,即重步兵和輕步兵合編,互相配合。有三人一組:“其兵三人一伍,一兵執團牌蔽兩人、一兵斫馬、一兵砍人;甚銳,一刀揮鐵甲、軍馬為兩段。”也有六人一組:“有一甲卒,即有五火卒隨之。俱以布裹首,赤足;刀長六尺,或長槍、團牌。”

    鐵人軍使鄭成功如虎添翼,有了正面野戰對抗八旗兵的底氣。在鎮江之戰中,鐵人軍為戰鬥勝利發揮了終於作用:“來衝之虜,後知一千八百餘騎,亦作三疊。本藩(鄭成功)親督新軍右武衛、左虎衛特當其鋒,以二百人衝殺滿漢八百餘騎。時有虜騎三百,直衝過我頭疊之內,在二疊之前。我頭疊之兵任其衝突,安然不動,被我二疊之兵並人馬砍死。頭疊之虜遂爾少退,二疊之虜站住射箭,箭如雨下。我師頭疊之兵,任彼射箭(重甲不畏弓箭),即喊一聲,竟衝二疊之虜,殺死頗多……我師奮勇死戰,無不一以當百。虜遂披靡,齊奔下山坡,連人帶馬,跌陷無數。道路小而溝河多,一時各自奔命,自相蹂踏而死,及淹河填溝而死者不計其數。”

    清軍的記載則是:“凡騎兵遇步卒,反退數丈,加鞭突前;敵陣稍動,即乘勢殺入,步卒自相殘陷,騎兵因而蹂躪:以此常勝。至是遇鄭兵,亦用此法。”但是鐵人軍不比以前的輕步兵,不怕騎兵衝擊:“鄭兵不動。俱鐵甲冑、鐵面頭子,止露兩足;用長刀砍騎,銳不可當。射中其足,則拔箭更戰”。清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出兵四千,止存百四十人。嘆曰:『吾自滿洲入中國,身經十七戰,未有此一陣死戰者』!”

    明軍鐵騎,手裡拿著制式斬馬大刀

    透過這兩個記載,我們知道八旗騎兵1800餘人,分為三波,企圖正面衝擊明軍陣營。但是鐵人軍重甲不畏弓箭,斬馬大刀可連人帶馬一起劈死,因此正面擊敗了八旗騎兵。同時也說明,之所以明軍屢戰屢敗,並不是漢人不善戰,或者滿人太厲害,還是明軍太過腐敗所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知從何時冒出來一個“補習”,學校教不好補習能補好嗎?補習的時間超過學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