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典故知中國

    齒籤也稱“剔齒籤”,即現代常說的“牙籤”——用來挑剔牙齒間殘留物的小用具。剔牙,是古今皆存在的生活現象。據周燮均、顏《安陽輝縣殷代人牙的研究報告(續)》披露,距今三千年前的殷代人已有剔牙的習慣。

    在對殷代92個個體存留牙齒觀察後發現,其中有兩個個體中的3顆牙齒上,有類似剔牙的痕跡。考古專家認為,這些痕跡“不同於浸蝕症狀,除了剔牙痕跡外,似無更好的解釋”。

    如果屬實,這應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中國古人剔牙實證,但是否使用了專門的牙籤仍無法證實。現存最早的牙籤發現於1954年,當年對河南洛陽中州路(西工段)遺址發掘時,從編號為M2717號東周墓中出土了8根骨籤,經分析確認為牙籤。據《中國田野考古報告集·洛陽中州路(西工段)》描述,這8根牙籤最長的6.9釐米,最短的5.8釐米,出土時混雜在骨叉中,包裹於織物包內,放在銅容器上面。考古報告認為,這些骨籤或是“一種食具”。但這種結論與其牙籤屬性並不矛盾,牙籤的功能原本就與筷子一樣,可以用來戳取食物,用之取食時的骨籤就是一種食具,用之剔齒則為牙籤。

    使用牙籤,可以說是人類飲食文明的一大進步,比直接用手去摳不僅文明而且衛生。古人對如何剔牙是有講究的,《禮記·曲禮上》中提出:“毋絮羹,毋刺齒”。這裡的“刺齒”就是剔牙,意思是吃飯時不要往湯裡放調味品,不要當眾剔牙。這與現代就餐文明要求完全一致。

    牙籤對老人來說尤其重要,老人牙齒鬆動,出現縫隙,吃肉時容易塞牙,很需要用牙籤剔除。所以,元趙孟頫《老態》詩稱:“扶衰每籍過眉杖,食肉先尋剔齒籤。”

    漢魏時用牙籤剔牙已十分普遍,東漢末名人曹操就喜歡剔牙。據《陸士龍集·與兄平原書》,西晉人陸士龍在鄴城時,曾看到曹操的生前遺物,除了床、席、被子、帽子、扇子等用品外,還有“牙齒纖(籤)”,並將所見寫信告訴了哥哥陸機。後來他還從“曹公器物”中,“取其剔齒纖一個,今送以見兄”。

    牙籤除了“剔齒纖”外,還有剔牙杖、挑牙、牙杖、柳杖、楊枝、嚼楊枝等多種叫法,但明清以前古人似乎不稱“牙籤”,古代牙籤應是一種類似於書籤的“籤牌”,並不用來剔牙。在這些叫法中,魏晉以後出現的“嚼楊枝”叫得最多,日本至今仍稱牙籤為“小楊枝”。

    嚼楊枝乃佛家叫法。東晉法顯的《法顯傳》有這樣的說法:“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已刺土中,即生長七尺,不增不減。”剔過牙後,將楊枝做的牙籤插入土中,竟然能生長,顯然是佛門傳奇。

    佛門有規矩,把口腔弄乾淨後才能唸經,否則有褻瀆佛祖之嫌。據《隋書·真臘傳》,真臘國(今柬埔寨境內)僧人,“每旦澡洗,以楊枝淨齒,讀誦經咒;又澡灑乃食,食罷還用楊枝淨齒,又讀經咒。”

    古代牙籤有骨制、木製、金屬等質地,但都不是一次性消費品,似與筷、叉一樣,可重複使用,故古代牙籤做得非常精緻。1979年,在江西境內發現的三國東吳高榮墓中曾出土一隻精美的金牙籤,還是兩用的,另一端是刷子。

  • 2 # 涅槃談文化

    最早的牙籤出土於距今2800年前的東周墓

    《禮記》:“毋絮羹,毋刺齒。”

    齒籤也稱“剔齒籤”,即現代常說的“牙籤”——用來挑剔牙齒間殘留物的小用具。剔牙,是古今皆存在的生活現象。據周燮均、顏《安陽輝縣殷代人牙的研究報告(續)》披露,距今三千年前的殷代人已有剔牙的習慣。

    在對殷代92個個體存留牙齒觀察後發現,其中有兩個個體中的3顆牙齒上,有類似剔牙的痕跡。考古專家認為,這些痕跡“不同於浸蝕症狀,除了剔牙痕跡外,似無更好的解釋”。

    如果屬實,這應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中國古人剔牙實證,但是否使用了專門的牙籤仍無法證實。現存最早的牙籤發現於1954年,當年對河南洛陽中州路(西工段)遺址發掘時,從編號為M2717號東周墓中出土了8根骨籤,經分析確認為牙籤。據《中國田野考古報告集·洛陽中州路(西工段)》描述,這8根牙籤最長的6.9釐米,最短的5.8釐米,出土時混雜在骨叉中,包裹於織物包內,放在銅容器上面。考古報告認為,這些骨籤或是“一種食具”。但這種結論與其牙籤屬性並不矛盾,牙籤的功能原本就與筷子一樣,可以用來戳取食物,用之取食時的骨籤就是一種食具,用之剔齒則為牙籤。

    使用牙籤,可以說是人類飲食文明的一大進步,比直接用手去摳不僅文明而且衛生。古人對如何剔牙是有講究的,《禮記·曲禮上》中提出:“毋絮羹,毋刺齒”。這裡的“刺齒”就是剔牙,意思是吃飯時不要往湯裡放調味品,不要當眾剔牙。這與現代就餐文明要求完全一致。

    牙籤對老人來說尤其重要,老人牙齒鬆動,出現縫隙,吃肉時容易塞牙,很需要用牙籤剔除。所以,元趙孟頫《老態》詩稱:“扶衰每籍過眉杖,食肉先尋剔齒籤。”

    漢魏時用牙籤剔牙已十分普遍,東漢末名人曹操就喜歡剔牙。據《陸士龍集·與兄平原書》,西晉人陸士龍在鄴城時,曾看到曹操的生前遺物,除了床、席、被子、帽子、扇子等用品外,還有“牙齒纖(籤)”,並將所見寫信告訴了哥哥陸機。後來他還從“曹公器物”中,“取其剔齒纖一個,今送以見兄”。

    牙籤除了“剔齒纖”外,還有剔牙杖、挑牙、牙杖、柳杖、楊枝、嚼楊枝等多種叫法,但明清以前古人似乎不稱“牙籤”,古代牙籤應是一種類似於書籤的“籤牌”,並不用來剔牙。在這些叫法中,魏晉以後出現的“嚼楊枝”叫得最多,日本至今仍稱牙籤為“小楊枝”。

    嚼楊枝乃佛家叫法。東晉法顯的《法顯傳》有這樣的說法:“南門道東佛本在此嚼楊枝已刺土中,即生長七尺,不增不減。”剔過牙後,將楊枝做的牙籤插入土中,竟然能生長,顯然是佛門傳奇。

    佛門有規矩,把口腔弄乾淨後才能唸經,否則有褻瀆佛祖之嫌。據《隋書·真臘傳》,真臘國(今柬埔寨境內)僧人,“每旦澡洗,以楊枝淨齒,讀誦經咒;又澡灑乃食,食罷還用楊枝淨齒,又讀經咒。”

    古代牙籤有骨制、木製、金屬等質地,但都不是一次性消費品,似與筷、叉一樣,可重複使用,故古代牙籤做得非常精緻。1979年,在江西境內發現的三國東吳高榮墓中曾出土一隻精美的金牙籤,還是兩用的,另一端是刷子。

  • 3 # 歷史是個大葫蘆

    這個問題是最好回答的,回答這個問題大概都不用去翻找什麼史料。

    蘆蘆哥小的時候,那時的人哪兒像現在人真的講究,吃完飯還用牙籤。

    那時的飯之清淡,想要塞牙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什麼都有例外,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偶爾也能接觸到肉類什麼的會塞牙,通常大人們就會拿出他們的絕招——雞骨頭。

    就是雞腿上有一根很細的骨頭,具體叫什麼骨不知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

    這個骨頭粗細和現在的牙籤差不多,正好可以剔牙。

    但是當時誰家能天天吃雞肉呀,再富裕的人家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根本沒有那麼高的產量。

    所以,每次吃雞腿,家家戶戶就會把這樣的雞骨頭保留下來,用來剔牙。

    而且這樣的骨頭可不會是一次性的,因為非常珍貴,所以剔牙後會保留下來,沖洗乾淨下次還能再使用。

    這就是老辦法,就是古人傳下來的方法。

  • 4 # 美好手記

    古人也用牙籤的,不過古人不叫牙籤,據說叫“楊枝”,起源於印度,隨佛教傳入中國。中國古代有錢人的牙籤,有用黃金製作的,漢末就有黃金牙籤。

  • 5 # 一個1說真話的人

    我國古代人對口腔清潔是很早的。開始用清水漱口,後用鹽水,又加中草藥,濃茶,酒水。塞牙了怎麼辦?用竹子削牙籤,東晉陸雲給陸機寫信,還寄去牙籤一根,以表敬意。有人嫌竹籤硬,便閉柳枝,把一頭咬扁用,這樣不傷牙。到了宋朝,就有了牙膏牙刷。用茯苓等藥材熬煮製成牙膏。用骨頭,竹子,木頭等材料,打磨成柄狀,在頂端鑽兩行孔,再用馬尾弄進牙刷柄,就成一把牙刷了。除此之外,宋朝人還發明瞭牙粉,牙粉的使用,一至延續到民國時期。以後,人們慢慢的改進牙刷牙膏,走進千家萬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顏值為負是什麼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