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酷暑難耐的小夥伴們送去一絲清涼,決心整理一份高溫避暑指南。
天氣真熱啊!
一、人為什麼會中暑?
人體是靠大腦中體溫調節中樞神經,透過產熱與散熱的平衡維持體溫恆定,在36.5攝氏度~37攝氏度左右,如果環境溫度超過了35攝氏度,沒有防暑降溫措施就能發生中暑。中暑是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引起的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損害為主要表現的熱損傷疾病。高溫、烈日暴曬、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都是常見的誘因。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知道避暑的秘密在哪裡了。
通風、防曬、降溫、補水——蝌蚪君避暑四件寶。
本著這四個指導原則,我們不妨梳理下,以下這些天熱亂投醫的辦法,哪個真的靠譜?
1、多喝水,綠豆湯——靠譜!
實驗證明,喝10攝氏度左右的涼開水能降溫解渴防中暑,如果有大量出汗也可適當加一些鹽,正常情況下,24小時人體需要2500毫升水。最好是溫開水,也可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體內鹽分丟失過多,不及時補充鹽分,易使體內電解質比例失調,導致代謝紊亂。每天喝約1.5至2升水,高溫環境下,半小時喝一次水,一次200到300毫升為宜,不要牛飲。
夏天家中要常備綠豆湯,對降溫防暑非常有效。我們在煮綠豆湯時,還可以放金銀花15克(紗布包好)一同煮沸,以湯碧綠不濁為佳,去金銀花連豆飲服,一日數次,可防治暑熱燥渴,有明目解毒的作用。也可選鮮苦瓜一個,去瓤切碎,搗爛絞汁,每次半杯,沸水沖服。對糖尿病人來說,既能防暑又能降糖。
2、吃雪糕,喝冷飲——不靠譜!
夏天是冰箱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冰淇淋、冷飲、啤酒……想一想都讓人清涼無比。那麼抱著冰箱大喝冷飲大吃雪糕,是不是消暑降溫的好辦法呢?
提醒小夥伴了,雪糕冷飲一定別貪吃,一次進食過多,也會出現不良反應。小兒易引起腹痛,中老年人易引起心絞痛,一般人易引起胃腸炎、喉痙攣及營養缺乏症,並且有可能損壞牙齒。如果吃得過快,則易刺激內臟血管收縮,並使區域性出現貧血狀態,減弱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和殺菌能力,促使胃腸炎、膽囊炎甚至肝炎的發生,有的人則會因三叉神經突然受到不良刺激而發生頭痛。而且也不要在飯前飯後吃,由於冰激凌溫度低,會造成胃腸道血管收縮,從而影響其消化吸收能力,影響各類營養素的吸收。如果要吃,建議放在兩餐之間。另外,融化的雪糕也避免再進冰箱,二次冷凍的雪糕容易造成微生物超標。
雖然烤串+啤酒是夏季夜宵的絕配,但不宜大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溼熱,若大量飲酒,更會助熱生溼,無異於火上澆油。
3、不吃飯,只吃瓜——不靠譜!
西瓜含有多種維生素,例如維生素A、B、C、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包括鐵、鈣、鉀、磷、鎂、鋅等,果汁中谷氨酸、精氨酸、果糖、蘋果酸含量極為豐富,含水量高達96.6%,在所有瓜果中名列第一,有“夏季瓜果之王”之美譽。很多人都喜歡把西瓜當飯吃,感覺清爽又減肥,真的嗎?
西瓜是很好的食品,但也有禁忌。西瓜是生冷之品,較為寒涼,因此體質虛弱、月經過多者、消化不良的慢性胃炎者、年老體邁者,皆不宜多食。吃多了易傷脾胃,造成腹脹、腹瀉、食慾下降。而且西瓜含有較多的糖分,故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食西瓜。一次食入西瓜過多,西瓜中的大量水分會沖淡胃液,還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抵抗力下降。
夏季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天人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的代謝需要。
4、去商場,蹭清涼——不靠譜!
每到夏天,去商場成為不少人避暑的首選。這些商場裡是否真的很舒適呢?
媒體實地測溫顯示,北京部分商場臨街靠門的店鋪,室內溫度較其他店鋪要高出8℃ ;此外,商場客流量較集中的區域也成為“高溫區”,最高達31 ℃。部分商場雖然採取了“中央空調+單店控制”的方式,但因室外溫度較高加之客流量大,效果並不明顯。
而且空調房如果窗戶緊閉,通風條件差,而且室內的人比較多,也可能發生中暑情況。
綜合來看,商場避暑雖然省錢,也非久待之地。
5、冷水澡,猛衝涼——不靠譜!
很多人誤以為熱天洗冷水澡沖涼降暑,其實是誤區。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為主,所以用熱除熱才是好方法。
洗澡水過冷會使面板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來。尤其是在炎熱的夜晚,洗冷水澡後常會使人感到四肢無力、發燒,肩、膝痠痛和腹痛,甚至可成為關節炎及慢性胃腸疾病的誘發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溫以不低於10℃為好。
6、不出門,睡大覺——靠譜!
不出門確實是防曬的好辦法,天氣炎熱時,老人孩子最好避免外出,特別是有慢性病的老人更應注意。因為體弱、疲勞、飢餓、脫水、失鹽、飲酒、肥胖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酷熱天氣下半小時就可發生中暑或誘發原發病突然加重致死。如果需要外出,儘量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穿著透氣、散熱的棉、麻或真絲面料衣服。
夏季正午時分,面板的血管往往容易擴張,血液大量集中於面板,引起體內血液分配不平衡,從而發生一時性的腦供血相對不足現象,因此午睡顯得至關重要。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
7、開空調,吹風扇——要適度!
夏季空調風扇離不了,空調病也免不了。頻繁進出空調房會引發面板過敏、頭痛、乾眼症等一系列問題。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不然人從空調房出去更容易中暑。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一般認為,空調設定到26—28攝氏度比較合適。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而且,人們使用空調之前很少會有清洗的習慣,就算清洗也只在空調錶面進行,而空調內部的空壓機和管道里面有很多細菌。當使用空調時,細菌在空氣中飄浮,人們由於吸入肺部的細菌比平時多,細菌病毒在呼吸道滋生,就會出現常見的感冒症狀。每年在使用空調之前,應請專業人員對空調進行整體清理;另外,每使用一個月後,最好對空調的隔離網進行清洗。平時使用空調時,不要將空調吹出來的冷風直接對著人體,這樣易誘發細菌病毒感染。
小貼士:真的中暑怎麼辦?
中暑前人們的動作會缺少協調性,此時司機踩剎車很可能踩到油門上;在馬路上邊走邊打手機的人也會增加,而且會表現得很煩躁;行人總是躍躍欲試與汽車搶道。中暑前老年、體質虛弱者和兒童會出現口渴、無力、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胸悶氣短等症狀,如不及時補水,就會出現休克、心衰、甚至死亡。另外,如果在高溫天氣出了很多汗後,突然感到小腿肚子抽筋,體溫還正常,此時可千萬不要誤以為是缺鈣,這是另一種中暑,叫熱痙攣。這時要及時補充生理鹽水,否則會因肌肉頻頻抽筋而導致肌肉細胞壞死溶解。
烈日炎炎,如果發現有人摔倒在地,不省人事、面板乾燥燙手(體溫高達40攝氏度以上),此時決不可圍觀或耽誤片刻,要趕緊用冰糕、冰塊、冷飲放在頭部、腋窩和大腿根大血管處,並立即就近送到醫院,否則數小時內可因中暑死亡。
為了給酷暑難耐的小夥伴們送去一絲清涼,決心整理一份高溫避暑指南。
天氣真熱啊!
一、人為什麼會中暑?
人體是靠大腦中體溫調節中樞神經,透過產熱與散熱的平衡維持體溫恆定,在36.5攝氏度~37攝氏度左右,如果環境溫度超過了35攝氏度,沒有防暑降溫措施就能發生中暑。中暑是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引起的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損害為主要表現的熱損傷疾病。高溫、烈日暴曬、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都是常見的誘因。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知道避暑的秘密在哪裡了。
通風、防曬、降溫、補水——蝌蚪君避暑四件寶。
本著這四個指導原則,我們不妨梳理下,以下這些天熱亂投醫的辦法,哪個真的靠譜?
1、多喝水,綠豆湯——靠譜!
實驗證明,喝10攝氏度左右的涼開水能降溫解渴防中暑,如果有大量出汗也可適當加一些鹽,正常情況下,24小時人體需要2500毫升水。最好是溫開水,也可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體內鹽分丟失過多,不及時補充鹽分,易使體內電解質比例失調,導致代謝紊亂。每天喝約1.5至2升水,高溫環境下,半小時喝一次水,一次200到300毫升為宜,不要牛飲。
夏天家中要常備綠豆湯,對降溫防暑非常有效。我們在煮綠豆湯時,還可以放金銀花15克(紗布包好)一同煮沸,以湯碧綠不濁為佳,去金銀花連豆飲服,一日數次,可防治暑熱燥渴,有明目解毒的作用。也可選鮮苦瓜一個,去瓤切碎,搗爛絞汁,每次半杯,沸水沖服。對糖尿病人來說,既能防暑又能降糖。
2、吃雪糕,喝冷飲——不靠譜!
夏天是冰箱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冰淇淋、冷飲、啤酒……想一想都讓人清涼無比。那麼抱著冰箱大喝冷飲大吃雪糕,是不是消暑降溫的好辦法呢?
提醒小夥伴了,雪糕冷飲一定別貪吃,一次進食過多,也會出現不良反應。小兒易引起腹痛,中老年人易引起心絞痛,一般人易引起胃腸炎、喉痙攣及營養缺乏症,並且有可能損壞牙齒。如果吃得過快,則易刺激內臟血管收縮,並使區域性出現貧血狀態,減弱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和殺菌能力,促使胃腸炎、膽囊炎甚至肝炎的發生,有的人則會因三叉神經突然受到不良刺激而發生頭痛。而且也不要在飯前飯後吃,由於冰激凌溫度低,會造成胃腸道血管收縮,從而影響其消化吸收能力,影響各類營養素的吸收。如果要吃,建議放在兩餐之間。另外,融化的雪糕也避免再進冰箱,二次冷凍的雪糕容易造成微生物超標。
雖然烤串+啤酒是夏季夜宵的絕配,但不宜大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溼熱,若大量飲酒,更會助熱生溼,無異於火上澆油。
3、不吃飯,只吃瓜——不靠譜!
西瓜含有多種維生素,例如維生素A、B、C、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包括鐵、鈣、鉀、磷、鎂、鋅等,果汁中谷氨酸、精氨酸、果糖、蘋果酸含量極為豐富,含水量高達96.6%,在所有瓜果中名列第一,有“夏季瓜果之王”之美譽。很多人都喜歡把西瓜當飯吃,感覺清爽又減肥,真的嗎?
西瓜是很好的食品,但也有禁忌。西瓜是生冷之品,較為寒涼,因此體質虛弱、月經過多者、消化不良的慢性胃炎者、年老體邁者,皆不宜多食。吃多了易傷脾胃,造成腹脹、腹瀉、食慾下降。而且西瓜含有較多的糖分,故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食西瓜。一次食入西瓜過多,西瓜中的大量水分會沖淡胃液,還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抵抗力下降。
夏季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天人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的代謝需要。
4、去商場,蹭清涼——不靠譜!
每到夏天,去商場成為不少人避暑的首選。這些商場裡是否真的很舒適呢?
媒體實地測溫顯示,北京部分商場臨街靠門的店鋪,室內溫度較其他店鋪要高出8℃ ;此外,商場客流量較集中的區域也成為“高溫區”,最高達31 ℃。部分商場雖然採取了“中央空調+單店控制”的方式,但因室外溫度較高加之客流量大,效果並不明顯。
而且空調房如果窗戶緊閉,通風條件差,而且室內的人比較多,也可能發生中暑情況。
綜合來看,商場避暑雖然省錢,也非久待之地。
5、冷水澡,猛衝涼——不靠譜!
很多人誤以為熱天洗冷水澡沖涼降暑,其實是誤區。夏天氣溫接近人體的溫度,人體散熱方式以汗蒸發為主,所以用熱除熱才是好方法。
洗澡水過冷會使面板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來。尤其是在炎熱的夜晚,洗冷水澡後常會使人感到四肢無力、發燒,肩、膝痠痛和腹痛,甚至可成為關節炎及慢性胃腸疾病的誘發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溫以不低於10℃為好。
6、不出門,睡大覺——靠譜!
不出門確實是防曬的好辦法,天氣炎熱時,老人孩子最好避免外出,特別是有慢性病的老人更應注意。因為體弱、疲勞、飢餓、脫水、失鹽、飲酒、肥胖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酷熱天氣下半小時就可發生中暑或誘發原發病突然加重致死。如果需要外出,儘量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穿著透氣、散熱的棉、麻或真絲面料衣服。
夏季正午時分,面板的血管往往容易擴張,血液大量集中於面板,引起體內血液分配不平衡,從而發生一時性的腦供血相對不足現象,因此午睡顯得至關重要。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
7、開空調,吹風扇——要適度!
夏季空調風扇離不了,空調病也免不了。頻繁進出空調房會引發面板過敏、頭痛、乾眼症等一系列問題。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不然人從空調房出去更容易中暑。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一般認為,空調設定到26—28攝氏度比較合適。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而且,人們使用空調之前很少會有清洗的習慣,就算清洗也只在空調錶面進行,而空調內部的空壓機和管道里面有很多細菌。當使用空調時,細菌在空氣中飄浮,人們由於吸入肺部的細菌比平時多,細菌病毒在呼吸道滋生,就會出現常見的感冒症狀。每年在使用空調之前,應請專業人員對空調進行整體清理;另外,每使用一個月後,最好對空調的隔離網進行清洗。平時使用空調時,不要將空調吹出來的冷風直接對著人體,這樣易誘發細菌病毒感染。
小貼士:真的中暑怎麼辦?
中暑前人們的動作會缺少協調性,此時司機踩剎車很可能踩到油門上;在馬路上邊走邊打手機的人也會增加,而且會表現得很煩躁;行人總是躍躍欲試與汽車搶道。中暑前老年、體質虛弱者和兒童會出現口渴、無力、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胸悶氣短等症狀,如不及時補水,就會出現休克、心衰、甚至死亡。另外,如果在高溫天氣出了很多汗後,突然感到小腿肚子抽筋,體溫還正常,此時可千萬不要誤以為是缺鈣,這是另一種中暑,叫熱痙攣。這時要及時補充生理鹽水,否則會因肌肉頻頻抽筋而導致肌肉細胞壞死溶解。
烈日炎炎,如果發現有人摔倒在地,不省人事、面板乾燥燙手(體溫高達40攝氏度以上),此時決不可圍觀或耽誤片刻,要趕緊用冰糕、冰塊、冷飲放在頭部、腋窩和大腿根大血管處,並立即就近送到醫院,否則數小時內可因中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