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隨記空間

    可能性佔比30%,不可能性佔比70%,淺談如下幾點:

    第一:引藏水入疆新大西專案,啟動前提是否有一個平衡點來平衡水資源分配利益問題所會發生的分歧和矛盾點;

    第二:專案啟動所要經過的各條線牽扯一個啟動資金及技術難點問題,技術是否能解決此條線的地理位置及工程難點,從前期勘查,採集、後期施工是否有前衛及前段技術支援。前提從國家層面是否立項從規劃想法成為實踐;

    第三:專案沿線地理位置:經過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香日德河等,所經過的下游的工程開建是否能有有效的補償研究機制,對現已建和待建的水電站的發電效益產生不利的影響,以及各種不良地質現象的處理;

    第四:此項專案上地形位置多屬於高海拔區域,地質條件複雜,溝壑縱橫,多地震;

    第五:所建專案區域原本的生態環境就比較脆弱,長年乾旱、風沙等自然災害。如實施此工程是否會打破原有的生態環境,加速現有環境的沙漠化,這也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淺談勿噴哈!

  • 2 # 手機使用者3557823811

    這應該是國家戰略。利用現代工程技術來實施,技術,資金都不是問題。關鍵是兩個問題,一是國家下決心,搞不搞?二是工程線路,及設計。把幾條江洪水季節排洪的水送到大西北就足夠了……

  • 3 # 桶叔

    可能性大。這麼說吧,去開發月球還不實際,去開發南極北極太遠,去開發非州畢僅不是我們的地盤,而開發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實實在在的咱家自己的事情。但這麼大的事也不是說幹就幹,也得把很多事籌劃好後,先實驗,評估再幹,幹就幹好了。 雲南滇中引水,從金沙江麗江石鼓引水到雲南箇舊,總長約800公里,這個工程遇河建漕,逢山穿洞,或許是在為幹一個大工程先操練呢。 新疆是個好地方,廣大的沙漠就是是缺水,而藏水入疆若能實現,引到新疆的水將不可能是景觀水,大水漫灌的澆地水,而應該是注重節約,環保,生態,科技,高效的全新模式,而這一模式縱觀世界惟以色列經驗可以借鑑,在先期以公路,鐵路沿線建立骨幹實驗城鎮,遠期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輔開,建設以引水區為主連線內地與喀什的紐帶,以礦產開發,節水農業為主服務一帶一路,使廣大沙漠無人區變戰絲路綠色經濟帶,從而帶動人口的移動,推動經濟的發展,對開發新疆,建設新疆,發展新疆意義重大。

  • 4 # 高考道德加分同盟

    還沒到時候,如果我國出現經濟發展緩慢或停滯,估計就會考慮開發這個專案。其實下游國家抗議及施工難度對於中國人來說都不是個問題。如今一帶一路如火如荼的進行,既可帶動內需也能拉動出口,臧水入疆當然就排在後面了。不急,20年左右開始吧。大家耐心等待。

  • 5 # 當代包不同

    可能性很渺茫,甚至可以說微乎其微。國家戰略考慮這些我是不懂,我是做工程的,只能從工程方面分析一下藏水入疆的可能性。這就是紅旗河工程宣傳的取水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

    前幾天看了那個紅旗河影片,根據影片介紹,藏水入疆全程採取自流方式將雅魯藏布江江水引入新疆。取水點就是著名的雅江大拐彎,最遠終點位於祖國最西部的喀什。

    眾所周知,如果全程自流的河流必須要有落差。一般設計院設計的水渠坡度是千分之1.5。而紅旗河的坡度只有萬分之2.1。只有正常的水渠坡度七分之一。而且從渭河到新疆,4000多公里,坡度還沒有萬分之2.1。這麼小的坡度,水流流量非常平緩,提供不了新疆需要的水流量。而且因為水流平緩,自我沖刷渠道的作用有限,水渠容易淤積泥沙。久而久之,河床必然抬高,在中途低窪處形成湖泊。

    去過新疆的人都知道,南疆土質富含鹽鹼,而且氣候乾燥,蒸發嚴重。如果上游水流平緩,那麼必然供水量小於蒸發量,久而久之,湖水鹽鹼含量增大,就形成了鹽鹼湖。以南疆博斯騰湖為例,由於上游水流減少,如今博斯騰湖鹽鹼含量逐漸增大。

    再者,修建一條6000多公里的人工河流,無異再建一條長江,投資巨大,國家財政是否能夠承擔都未可知。

    工程難題還有很多,藏水入疆不僅僅是在地圖上畫幾條線,是需要測量、勘探之後再根據測量勘探的資料作出設計藍圖。有了設計圖,眾多難題比如施工難題、財政難題等才會一一呈現。

  • 6 # 陽141348117

    新疆若無外來水源,我敢肯定新疆的水資源支撐不了長久的發展,本人就在新疆南疆,太缺水了,融雪劇減,基本上一年不下雨,而每天十幾個小時暴曬,特別夏天早上六七點至晚上九十點都是烈日。

  • 7 # 讓颶風吹

    這只是民間的一個想法,官方從來沒有就此問題發表過任何意見。

    藏水入疆距離遙遠不說,中間還隔著兩座高山,難度大到幾乎不可能。

    有人可能會說打隧道唄!那得打多長的隧道呀,投資幾乎是個天文數字,100個三峽投資也未必能把水引入疆。

    還有就是建設時間,這種極別建設難度,花上幾十年上百年時間也是可能的。

    從難度、投資、時間考慮,幾乎沒一點兒可操作性。

  • 8 # 74267869

    沒水一切都是空話,有水不用傻蛋一個,快準備為上策,這怕那怕幾十年又過去了,等山上水沒了建也沒用了。一天到晚影響環境,哪現在那兒沒水造成的損失比影響環境還大,且大太多,咋辦。

  • 9 # 牧羊君5

    引藏水入疆的可能性,取決於我們的國家意志力有多大。如果我們想這麼做,所謂的技術、資金、國際爭端等等都不是問題。如果我們不想做,任何一個理由都能夠否定它。我們的長城、古運河,埃及金字塔等等就是例證。

  • 10 # 亂視英雄

    首先,為新疆補水,改良乾溼條件,是十分值得去做的。要知道,新疆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內流區,水資源向外損失少,並不需要無休止地補入。而且,外部補水一旦入疆後,就能在區內天上地下長期迴圈起作用,可以說是一勞久逸的買賣。而水的問題一旦解決,新疆,將給中國發展帶來巨大的福報!

    要解決為新疆補水的問題,方法也不只調藏水一種。大家可以核算下,看哪種更方便、更經濟、價效比更高:

    1、最讓國人感到豪氣干雲的“紅旗河工程”。據說建成後,能對多條江河的水資源進行綜合開發,長期利用,且後期運營成本低,綜合產值高,更可作為長期補給黃河中下游的控制性工程,受益面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工程要穿越多個地質活躍區,地形地貌複雜,線路長,工程量大,施工難。而且,要想實現大流量自流入疆,幾乎不可能。因為,規劃的取水口(雅魯藏布第一大拐彎)海拔不足2000米,就算能築個空前絕後的世紀高壩,把水面提高500米,卻要穿山東跨怒江(八宿段河床約2700米)、瀾滄江(左貢段河床約2600米),如何自流?再穿江底一直鑿洞到金沙江?而西藏江南林芝,必將淪為庫區澤國。

    那麼,放棄雅魯藏布,只調怒江、瀾滄江吧,可調水量就大減了,再往東穿山過金沙江,合流到大拐彎奔子欄處(海拔約2000米),不能再低了,築壩提水再往東往北,翻川西高原、大巴山、秦嶺,順次降坡,落差不好掌握,流速、流量都不會太大。

    也許,可考慮先建工程後半段,先提取長江、黃河上游水入疆,就當作引水入疆的試驗工程,看看對當地的水氣條件改良效果到底如何。最好是能依託三峽,把庫區汛期需下洩的洪水先抽調去,同時還能緩解長江中下游訊期災害壓力。只是取水處海拔太低。

    2、沿青藏線鋪設管道,靠虹吸或穿山提藏水入疆。線路最短,但全程穿越高海拔和生態薄弱地區,冰封凍土多,施工難度大,後期管理和提水費用高,冬季不能用,而且能調補的水量少,只適合給新疆內流區短期、目標性補水,不能兼顧黃河中下游長期補給。

    3、依託蒙古國“北水南調”工程(或直接從俄羅斯貝加爾湖買水),引至新疆。貝湖水質優良,建設難度低,但長期使用費用高,且易受國外控制。好在新疆是內流區,水資源向外損失少,輸入幾千億立方米後,就能長期改善自身水迴圈,不必無休止補入(若只引作生活用水,用完進入區域迴圈不外流,倒比北京買貝湖水划算得多)。

    重要的是,補水任務結束後,可改造成輸油管道,不浪費。

    4、經內蒙、甘肅從渤海灣(或沿中巴輸油管線從印度洋、沿中哈管道從裡海)鋪設管道,提海水入疆(以及內蒙、甘肅內流乾旱區),利用強烈的日照蒸發海水降雨,轉化成淡水,為最佳化內流區自身的水資源迴圈創造條件。建設難度低,但長期抽水費用高。當然,補水目標達成後,也可改成輸油管道。

    也可在黃河入海口建蓄水沉沙設施提淡水,再經內蒙、甘肅入疆,補灌沿線內流乾旱區。但可能導致入海口海水倒灌。

    最後,還有個笨辦法,發動全國人民到新疆驢遊,每人自備飲水入疆,並將水徹底排洩在新疆,以愚公移山、螞蟻搬家的毅力,努力改良新疆水氣迴圈!嘿嘿,開個玩笑,新疆人民勿噴!

  • 11 # 東方明珠32897120

    百分之百的可能性。在中國沒有什麼不可能。|三峽工程移民這麼多都建成了,引藏水入新疆,移民很少,徵地花費也不多,主要是建設費用。國家完全負擔起。相信這樣一個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好專案,一定能儘快建成。

  • 12 # 山162447126

    為解決新疆資源性缺水問題,民間有很多傳說,一,把喜瑪拉雅山脈和崑崙山脈炸幾個口子,挖幾個水汽通道讓印度洋暖溼汽流進入新疆形成降雨雲系。二,在西藏建幾個超級大壩蓄水,再建輸水管道穿越崑崙山脈向新疆送水。三,在渤海灣建一個超級抽水站用超級管道將海水經遼寧、內蒙、甘肅輸送至新疆塔里木盆地,將塔里木盆地變成人工海洋(是青海湖面積的幾十倍),使之改善新疆當地氣候。歸納以上三點,若國家立項,本人認為從保護環境、節約投資來講,第三個方案是最可行的。

  • 13 # 手機使用者崔永方

    興修水渠河道。必須算好等高線。那藏西北的地勢,再加高寒地區生存條件極其惡劣。要修多大工程的渡槽和涵洞阿。工程量肯定天文資料。真能修成,南疆是能變江南。阿三夠麻煩的。

  • 14 # 知常容

    我只提一個疑問,設計者或者說想法的你在提出這個論點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到生態平衡的破壞問題?

    建設新疆,發展新疆,是我們每個人的願望,但是我覺得,生態的問題,同樣是咱們整個中國人的。

    青藏高原是我們的所有水系的發源地。牽一髮而動全身。在全面考慮經濟問題的前提下,我覺得生態問題是我們做任何事情的前提。

    好了,我不敢多說什麼,說多了怕被噴。

  • 15 # 天問86617271

    穩定東南亞,首先,印度必須聽話,人以食為天,斷水很難受,與其打它不加控制它,戰略意義非常之大,再說藏水入疆中國良田面積增加一倍,一倍大家想想,還有對人類生態環境的改善,整個南疆克拉馬依沙漠變成一片綠洲,從此解決了幹汗少雨的問題,為人類生存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功不可蓋,幾呼都是綠色能源的發展,造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的錢先用在蔵水入疆上,是中國在戰略和人類發展上的又一里程碑。天路的完工,給藏水入疆總結了豐富的經驗,我覺得中國人民行!等待著開工我想打工去呢?

  • 16 # 蘭斯

    大家看看李伶的《西藏之水就中國》,上中央內參了提倡科學爭論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趙南起

    我國的水資源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水是不可替代的生命之源、生存資源。中國是個貧水國,人均水量僅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21位,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貧水的13個國家之一。老天爺的厚此薄彼在造成我國整體上水資源匱乏的同時,更使中國北方嚴重缺水,這種狀況已經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生態環境的嚴重惡化。沙塵暴愈演愈烈,沙化速度相當驚人,致使我國荒漠化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27.9%、沙化面積佔18%。新疆的胡楊林大片乾枯,羅布泊成了沙海中的凹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內蒙古草原,不少地方如今成了“抓把黃沙飛天下”的浩瀚沙海。這樣發展下去,我們的子孫後代如何生存?

  • 17 # 踏雪無痕問道中醫

    好處肯定有,難處很大。距離是一方面,沿途叢山峻嶺是另一方面,第三方面是落差與流速,第四方面是泥沙淤積的問題。

    某個角度看類似於修高鐵,但不同的是,高鐵可以根據地勢上坡下坡,開挖隧道,水流就是“水往低處流”。否則就要設立提水站,耗費動力,總不能用水車吧!再加上如果水流不夠急,泥沙就會堆積,淤塞通道,要麼經常清淤,要麼最後就根本沒有水流,廢掉了。

    所以,處理不好,整個過程是高成本,低效益的。

  • 18 # 寢崑崙旅路

    看到有些鍵盤俠的想法就搞笑,什麼控制了雅魯藏布江,就控制了印度用水,搞的好像整個印度人都是喝雅魯藏布江的水。人家印度大部分地區是溼潤地區,多雨不缺水,有時候還經常發生洪災。西藏是乾旱地區,本來就嚴重缺水,西藏的河流幾乎都是靠冰雪融化補給的水量,這點水量少的可憐。印度有很多河流發源於西藏不假,但這些河流的源頭水量只佔河流總流量幾十分之一,你就是把上游水源給攔截了,下游水量還是那麼多,幾乎看不到任何變化,因為這些河流的水量絕大部分都是在溼潤地區靠雨水補給的。

  • 19 # 叫我老潘

    新疆要那麼多水乾什麼?種作物,產糧食?中國的糧食夠吃呀!種瓜果、經濟作物?大家想一想,看一看,中國還缺什麼瓜果!可能會說,多了自己吃不了出口賺外匯。我靠,中國所有農作物沒有幾個有比較優勢的,都出不去呀!新疆農作物最大的比較優勢是棉花,可中國的棉花是全球最大庫存量,把全球的棉花存了一多半,肥了國外的農民(前兩年資料)。所以就不要想著在新疆發展農業,種玉米,中國的玉米多的存不下,種水稻,既費水,同時中國的水稻多的存不下,都要燒了做燃料乙醇了!小麥把內地的效率提高上去足夠吃了。指望新疆變江南,沙漠變良田,扯淡,那不是上帝的安排,上帝安排新疆那塊地,那塊地方有他的用途,不是為了讓他種糧食的。

    南水北調總體上說的過去,因為不為工業,最起碼京津冀人口也需要大量的純淨飲用水,還有最起碼的作物用水。人口基數有呀,新疆人口如果不想移民的話,這些人口夠了!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東西各不同是中國人的福氣,中國需要沙漠、草原;需要戈壁、綠洲;同樣需要森林和良田。發揮好比較優勢,透過轉移支付,有效率的調配好就好。或者說透過一些經濟手段調節更有效率,比如市場就缺西瓜,而新疆產的西瓜就是好,就是有市場優勢,自然會有人去種,去投資種。

    如果引藏入疆就為了工業用水,估計比較效益也不划算,還要算算綜合成本。主要是新疆的成本下來了,但是不是別的地方的成本就上去了。長期的破壞生態的成本估計都不會算,寅吃卯糧嘛。

    做農業的,瞎說八道!從農業的角度看,最不划算,都不如在非洲種地拉回來合算!

  • 20 # 聆聽者145809866

    中國己經有過許多不可能變成可能,歷史上的大運河,當代的南水北調,皓大的三峽工程,航天技術等。現在勾劃藏水入疆的紅旗河工程,一定能成功,只是時間問題。為了改造沙漠,讓他變成綠洲,讓新疆處處為沃土,天天為碧水藍天,改觀大西北的氣候,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不論困難多大。祝願我的祖國在不遠的將來創造這舉世聞名的偉大奇蹟。中國加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兩年NBA有哪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