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案本
-
2 # 無飛禽走獸不青山綠水
在交通不發達年代,每個方言都有自己的文化形式,越劇粵劇客家山歌等。在流行歌曲風行的時候,交通訊息發達,粵語在天時地利上有優勢。首先,粵語的大本營廣州,香港,主要是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更能產生高層次的文化,畢竟物質豐富帶動精神形式。其次,廣東千百年來一直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特別是香港受到英國殖民統治,跟外國接觸得多,最先產生了粵劇和外國音樂形式結合的粵語流行歌。第三,在全國大部分還在文革的餘韻中唱著樣板戲的時候,粵語流行歌作為當年八九十年代的文化先驅,給全國其他地方的人一種新鮮感和高大上的感覺。有市場,有內涵,佔了先機,自然的就比較流行了。不過還真希望有其他方言的歌曲也能佔有一席之地。百花齊放嘛。不要光是普通話和粵語之類的。以前閩南語也行,現在沒落了,可惜!
-
3 # 野山逰雲
這,還得從粵語歌曲是怎樣流行起來的說起---
七十年代未,我還在讀著中學,每逢禮拜六就要幫補家庭生計了,跟隨著表哥一齊到沙頭角啦(中英街)、淡水啦這些地方購買走私物品如喇叭褲、花格上衣和各色各樣的生活用品,最賺錢的還是錄音磁帶,多是粵語歌曲同鄧麗君國語歌曲,那時候中英街可不象現在,熱鬧非常的,各國人種滿街都是,人們留著長大發,穿著大喇叭褲緊身花上衣可神威了…
把東西偷偷地帶回珠三角的各個地區銷售(當時也不太嚴),反正也要低調(掩遮掩遮)在家中也可以批發出去,尤其是粵語歌帶,粵語歌為什麼這樣紅火呢,我認為與我們國家歷史、制度有關,當然也有各種因素吧。國人(執政者)認為資本主義英國下的香港黃色產物,有傷風化,嚴禁入境。我們偷偷賣,人們偷偷買,錄音帶的還要偷偷播聽。尤為禁得緊的鄧麗君歌,適得其反,你越禁越是多人要貨,就有了粵語同華語音樂磁帶供不應求局面,不竟是走私物品不論來源、轉接和攜帶都有一定侷限性。
國人經過漫長而枯燥文革、樣板戲時代,人們對精神文化食糧有著如飢似渴般的追求,開始轉向有感性良知的有人情味的鄉土文化,濃厚鄉情、鄉音能夠在悠揚而美妙樂韻中(錄音帶)找到,嚐到了從未有過舒暢和心靈上慰藉,因為唱出了人們心聲。這就是粵語流行曲(時代曲和早期國語時代曲)風摩大江南北的主要原因之一。那為什麼吳語和客家語就沒有粵語那樣有流行歌曲呢,因為廣東在這方面上已獨佔先機,這模式已定形在廣東也可以說是香港,兩地都有粵語歌曲發行。當然也有國語歌。故此上述區域也無瑕顧及其語系歌曲的發展了,反正國語、粵語的歌曲在早期都在其語系的人們心目有了一席地位,順然其然地吳語客家語方言區就少創作之動力,也就是說澳門也少推廣和創作粵語歌曲一樣。
不過客家和閩南語在粵東、閩西南及臺灣地區有流行曲在廣播、電視上播唱,在創作質量、數量、推廣和流行程度各方面上就無法與粵語歌曲相媲美了。
-
4 # 三千七百
吳語歌曲是有的《姑蘇城》《今朝風真獨》《秦淮八豔》《真個老想儂》,都挺好聽的,不過沒有像粵語歌一樣有影響力的歌曲。粵語歌的興盛離不開香港這個大本營。國內的創作環境是無法發展起有影響力的方言歌曲的,非常遺憾。
-
5 # 寧蒿芥
流行音樂從根本上說是是一種精神文化消費品 既然是消費品自然就少不了市場的作用,粵語歌曲起源於香港 當時是香港是一個獨立的經濟體,粵語又是這個獨立經濟體裡通行的語言,自然而然在這種情況下粵語歌作為整個香港的精神文化消費品,其發展和流行也是理所當然。之後香港的精神文化發展水平對大陸的地區形成落差,自然便可以在大陸地區廣泛地流行和傳播起來 這是粵語歌曲面對的是,文化消費相對匱乏的中國大陸,粵語歌的消費市場自然就以整個中國作為依託,流行歌曲自然真正流行。
反觀吳語,吳語本身內部也是有極大分異的,對於不同內部的小方言來說,其他不同方言認同感和欣賞價值也會隨著方言的差異而遞減。吳語整體的使用人數的確不少,但是分割成各自內部的小方言,各個小方言,單獨來看使用人數卻並不多 即使是在吳語區內部也很難無阻地流行開來。此外,即使實在吳語區作為通行語言的還是普通話,流行歌曲也是以普通話來創作的 這一點和香港是不同的,粵語在香港的身份起到官方語言的作用,而吳語卻更多的只是方言的作用。因此像吳語、客家話這樣的使用地區,沒有像粵語那樣形成流行音樂。
-
6 # Magicyiu
只要香港出了位許冠傑。也就是說香港能出現這種能左右局勢的人物。許冠傑出現前,香港是以唱英文和國語為主為榮,直到許冠傑出現,改變了香港藝人對粵語歌曲的看法,原來唱粵語竟然如此動聽。從此以後,香港藝人唱粵語為主,作曲詞家也以粵語為主!開闢了粵語歌曲的輝煌道路。
-
7 # 鐘意睇戲
先解釋一下粵語,粵語在我們廣東人來說就是白話,我們一般都不說這是粵語。但是為了方便網友,我還是把這種語言稱作粵語吧。
因為粵語在香港的地位高,所以香港出來的全都是粵語歌。
這麼說吧,香港是製造商,珠三角是批發市場,廣州是廣東的總代理商。
香港製造出大量粵語歌曲,然後在珠三角這個地區,向全國傳播。廣州利用自己是廣東老大的身份,大力發揚粵語。
客家話和吳語,連製造商都沒有,就算有。也是那種小型加工廠,民謠和山歌還是有的。
批發市場和總代理商,就更不用說了,都比不上粵語。
還有一種語言是有流行音樂的,那就是閩南語。
可惜製造商在臺灣被國語壓制,人家的產品是國語歌為主,閩南歌也只是個副業而已。
福建的總代理商是福州,可惜人家是說福州話的。說白了,福州話和閩南話就是競爭對手,不打壓就不錯了。閩南地區就是批發市場了,閩南地區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就不解釋了,你們上網查。
製造商和代理商都不行,基本上玩不動啊。
回覆列表
我覺得是經濟原因,改革開放時就廣東的香港地區比較發達,粵語歌的發展主要依附的是香港的音樂業。
香港在60年代開始經濟迅猛發展,文化產業也隨之發展起來。70年代開始出現一些歌手開始演唱由英文歌曲改編過來的粵語歌,比如甄妮,葉麗儀等。後來,香港電視連續劇的蓬勃發展催生了很多以粵語演唱的電視劇主題曲,其中以顧嘉輝和黃霑兩人創作的歌曲最受到大家喜歡。另外,許冠傑創作的以群眾生活為題材的歌曲也風靡一時。這時候,廣東地區的人也開始透過磁帶等渠道聽到香港的粵語歌曲了。相對於當時中國大陸的普通話歌曲,粵語歌題材更加豐富,也更貼近生活,自然受到大家的喜歡。但是當時除廣東地區以外,大陸地區聽粵語歌的人比較少,主要是語言不通和渠道比較少等原因。
到了80時代,香港的音樂業進入全盛時期,湧現大批優秀的歌手和樂隊,比如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Beyond等。大陸因為改革開放,大家有了更多渠道去接觸香港文化。相對於當時的大陸,有發達經濟支撐的香港文化更加前衛和開放。之前提到的那些歌手不僅唱得好聽,而且無論颱風還是服飾化妝都是大陸人之前很少看到的。於是,大家開始模仿起那些歌星的裝束來,自然也會學習他們的歌曲了。
90年代粵語歌進入高峰期,以四大天王為首的香港歌手紅遍亞洲,他們內地的歌迷也是與日俱增。雖然這時他們開始演唱普通話歌曲,但粵語歌仍是他們的主打。所以這時粵語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進入新世紀,港樂雖然依然擁有像陳奕迅,容祖兒這樣的實力歌手,但影響力逐漸下滑。大陸經濟的發展使得音樂業迅速發展,普通話歌曲的質量和數量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粵語歌的優勢越來越少。所以現在香港的很多歌手都推出國語專輯,主攻大陸市場了。
總而言之,粵語歌發展的高峰期是8,90年代,那時候大陸剛剛經濟發展,文化發展還很薄弱,國人向外尋找替代品。香港無論是地理還是文化傳統都是最佳的替代品,人們自然就會趨向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