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樹青山

    研究大秦與羅馬帝國很有意思,這兩個在歷史上都叫做“秦”的偉大帝國,他們的軍隊全都強悍敢戰,令敵人聞風喪膽。如果萬一這兩支強軍相遇,發生了戰爭,誰會佔據優勢呢。

    強弩對投槍,長矛對長槍,都是步兵戰陣,都是長槍短劍。

    讓白起帶秦軍,羅馬帝國各領兵5萬交戰,羅馬帝國可能慘勝。如果各領兵50萬,羅馬帝國肯定慘敗,兩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組織能力的背景導致了秦朝和羅馬的軍事力量對比差了一個零。

    羅馬周邊沒有與之實力相近的對手,不像秦軍,戰國七雄哪個都不是吃素。綜上所述,還是秦軍要強一些。秦國最虛弱的時候,匈奴等蠻族都沒有跨過長城,進入中國腹心一步,羅馬不僅僅給蠻族滅了,甚至連羅馬的名號都給蠻族佔據,跟秦朝差了一大截。

    在軍事理論方面,中國人打仗用腦子,善於總結和揚長避短,且兵法理論強於羅馬。

    在戰役層面,戰國時期的大秦就已經能夠發動由持續數月的多輪戰鬥組成的複雜軍事行動,而西方到滑鐵盧戰役還基本上是一日戰鬥。從兵馬俑來看,秦軍團比羅馬兵團的合成程度更高,分工更細緻,面對羅馬兵團的大盾牌,用弩箭射擊殺傷效果並不大,但是秦兵團打仗一打就是幾個月,動不動就斷糧道之類的,這跟羅馬兵團約架式的對決不同,羅馬兵團的機動性嚴重依賴地中海的航運,不能大縱深作戰。

    在戰術層面,戰國時期的大秦已經廣泛使用築壘防禦等手段,摒棄密集隊形發展出方圓等多種形式的戰陣,指揮手段也更加先進,更注意戰場上機動,有後備隊了,軍隊的行動更有紀律和效率。看秦趙長平之戰就可以知道,秦軍的機動性和指揮系統肯定遠勝於羅馬,即使羅馬有重灌步兵,但縱深作戰似乎就有點問題,所以正面剛羅馬不一定會輸,但拖成持久戰應該是必敗的。

    武器層面,大秦有7米的長槍陣,兵馬俑可以為證!並且秦裝備的是射程300米的強弩。大秦的青銅兵器登峰造極,秦軍武器的製造標準化程度也遠勝羅馬。至於羅馬的戰車,人家中國幾百年前就玩剩下淘汰的東西就別吹了。攻城機械方面羅馬佔有絕對優勢,雙方都不以騎兵見長,但秦軍至少已經有了弓騎兵,比騎兵只能擔任巡邏斥候的羅馬略佔優勢,遠端打擊則秦軍的強弩與複合弓完爆羅馬的投槍和單體弓。攻城的話羅馬佔優,野戰的話則羅馬毫無機會。

    總之,國家之間的大兵團作戰和城村械鬥的有區別,中央集權大一統的職業軍人和自備武器平時種地戰時聚集的農民有區別,殫精竭慮鬥智鬥勇和約架鬥毆的區別,農耕集權大帝國和奴隸主小市民的區別。

    秦從商鞅變法到始皇帝一統六國的百餘年間,動輒就是經年累月,十餘萬數十萬的大規模殲滅戰爭,這在當時的世界中,除了中華文明以外是其他任何文明都是不可能的。而且秦軍的軍功獎勵制度,使得秦軍計程車氣極為高昂,爆發出來的戰鬥力十分驚人!六國稱秦軍為虎狼之師!羅馬軍團,我不相信有這樣的戰力。

    這一刻,我終於明白了大秦帝國的強大。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海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秦有銳士,誰與爭雄!

    綜上,其實趙括就可以吊打羅馬!

  • 2 # 歷史達人穩妥君

    首先需要對比兵器。在當時,秦軍使用的兵器是銅製兵器,而羅馬士兵用的是鐵製兵器。鐵製兵器在效能方面很多都比銅製兵器好,但是在當時卻不一定這樣。因為當時的鐵製兵器可能因為技術原因,還是會比銅質兵器差一點。兵馬俑坑裡出土的武器十分豐富,近戰遠攻的都有。但是這些兵器都清一色的是銅製兵器。

    當時的秦軍近戰方面常常會使用劍,這個兵器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劍在進攻的時候除了劈砍,還能夠使用進攻式的刺。這些都是很致命的使用方法。可以從出土的劍推算出,當時秦兵的劍長度通常在一米長度。

    羅馬士兵的標配一般是近戰為主的。他們都會人手一個盾,每個人都有短劍,還有一把長矛。重標槍也是羅馬士兵的一個形象所常有的武器。他們作戰的穿透能力很強。

    防具上雙方也有差別。秦軍以皮甲為主,覆蓋全身大部分位置,而羅馬士兵以鐵甲為主只主要保護重要位置。這方面秦軍不佔優勢。還有攻城,兵種等方面來說,羅馬可以說是戰鬥機器,而秦只是攻防使用的軍隊編制方面確實並不是為了戰而準備的。秦軍只是養戰式,而羅馬軍隊就是為了戰爭而生的。所以很多時候,秦軍並不能和羅馬軍隊抗衡。

  • 3 # 海納百川233699882

    題目本身就是假設,假如歷史上兩大帝國能夠見面而互相都想征服對方,獲得對方的土地財寶和人畜。那麼究竟孰強弱呢?

    兩國交戰除了講究各自的戰略戰術,最重要的要看各自的經濟基礎,軍事實力。

    秦帝國作為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統一的封建王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六國割據,無論在軍事還是在經濟實力上都是非常強大。這一點上西安“兵馬坑”就說明一切,根據出土的實物可知秦軍的軍事實力無比的強大。當時秦軍計程車兵使用的武器戈,就很先進了。這種兵器在戰場上即可刺,又可以砍,而且還可以當鉤子使用。將官使用的是劍,劍屬於天子第一兵器,砍、刺、劈、格擋都可以,而且當時的秦國已經有了遠端武器——弓弩。秦軍的指揮官會根據地形排兵佈陣。指揮十萬以上的軍隊簡直是如同過家家。

    反觀亞歷山大帝國東征西討,剛剛從混沌中脫出,在兵力上只有四萬步兵和一萬多騎兵,加上一百多艘戰艦。而在當時秦國已經實現了大統一,擁別百萬,是亞歷山大的幾十倍。

    雖然亞歷山大橫掃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三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如果亞歷山大東征沒有進入北印度,而是竄入了中原與秦始皇的秦軍相遇,按照亞歷山大的性格他會首先向秦軍發起進攻,剛開始秦軍沒有提防這股外軍說話言語不同,會吃點小虧。但是當秦始皇認識到這支軍隊來者不善會立即調兵遣將,制定殲敵計劃,派出王翦做統帥率領二十萬野戰軍佈置秦軍方陣安品字形擺開,亞歷山大四五馬步兵只能擺放一個方陣。王翦將軍會首先佈置強弓弩手隊形向亞歷山大發射遠端箭矢,遮天蓋地射向敵陣,打亂敵陣腳,然後王翦指揮重騎兵衝入敵陣,步兵分三路殺進敵陣。亞歷山大從沒有見過這樣的大陣勢,最後戰爭的勝負那時一邊倒,說句形容詞:那叫“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滿地都是羅馬人的屍體,部分士兵繳械投降成為俘虜。亞歷山大也被萬馬踏死。

    最後被俘虜的外軍秦始皇不殺他們讓他們留在了中原。到今天中國就是57個民族,羅馬馬其頓族。

    難怪歐洲的歷史學家來到秦始皇兵馬俑感嘆:亞歷山大與秦始皇不在一個檔次。

  • 4 # 奚譽賢

    羅馬帝國與秦朝孰強孰弱?比軍事,咱們作一個軍事編制及裝備對比,就得出結果來了。

    羅馬帝國軍隊軍事編制

    ①、人員編制

    羅馬以4200至6000千人組成一軍團,同時配備一個附屬軍團,軍團分成十個分隊,一個分隊為420人組成。60人弓弩手,120人長槍隊,120人重灌步兵隊,120人輕裝步兵隊,每一隊由一位百夫長指揮。

    滿編6000人,輔以120騎兵和60座以上的發石車。12支分隊,第一分隊720人,其餘480人,一小隊80人。

    ②、羅馬帝國時期31個兵團

    裝備

    長矛:其設計是用來投擲,長1米八。中心軸是鐵製,下半部有一圈木製柄。中間有一鉛製球以增加重量,以求能擲得更遠,更大殺傷力。

    短劍:軍團步兵標準裝備,用於大力刺殺而非砍殺。

    長劍:騎兵裝備,用於砍殺。

    瑣子甲:高盧人發明,標準重量15磅。百夫長,長槍隊裝備。

    鎧甲:設計精良,一般用青銅或鐵打造。價格比皮革甲便宜,裝備重灌步兵。

    皮甲:用數層獸皮複合製成,一般用於保護肩膀或做成裙甲保護腿步。

    盾:用藤子制內芯,外蒙獸皮,並漆上漆。據說可防火箭。盾牌是半圓柱體,半人高。保護從膝蓋到頸部的大部份要害,成隊計程車兵可用它組成一個大盒子,免受亂箭之苦。

    大秦帝國

    ①、軍隊構成

    重灌步兵、輕裝步,車兵、騎兵等秦朝是多兵種聯合作戰。

    步兵的編制分為六級,即: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已屬中級軍官。

    騎兵的編制,以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情況看,很可能是四騎一組,三組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騎為一隊,並能屬戰車六乘。這和《六韜·均兵》篇所說“五騎一長,十騎一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將”的編制,大致相近,但有所不同。

    車兵的編制,從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馬俑情況看,沒有步兵配合時,每八乘為一偏(即一行),二偏十六乘為一組,四組六十四乘為一隊。這和《六韜·均兵》篇所說“五車一長,十車一吏,五十車一率,百車一將”的編制,也是頗為接近的,但有所不同。當有步兵配屬時,則以兵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八人為一個基層單位,六乘為一組,十八乘加指揮車一乘為一隊。

    秦代軍隊的戰時編組,是在平時編制的基礎上,組建為大規模的作戰部隊,一般稱為部曲制。

    ②、裝備

    青銅劍、

    青銅鈹、

    銅戈、

    銅戟、

    銅矛、

    弩機、

    箭鏃、

    銅殳等

    鎧甲

    軍事編制及裝備上羅馬帝國是落後一百九十幾年前的秦朝的,別看秦軍多為青銅武器,但秦軍多為遠端攻擊武,而且很先進。指揮與謀略戰術上是強於羅馬帝國軍團的。這是個假設題不現實,其實應該和漢朝來作比較,但其效果都是初中生打小學一年級小同學,完勝沒得比。

  • 5 # Renai55ance

    羅馬帝國秒殺秦朝

    羅馬共和國在前59年改為帝制,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覆滅,同年穆罕默德二世因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且有親基督行為被稱為羅馬皇帝,他也欣然接受。除去奧斯曼帝國,被稱為羅馬的還有查理曼王國,神聖羅馬帝國,沙俄。請問你要和哪個羅馬打?

    到羅馬帝國時期,由於財富集中於元老階級,奴隸取代自耕農,共和制的基礎逐漸崩塌,軍團步兵也逐漸衰弱,蠻族逐漸取代了羅馬人在軍團中的地位,騎兵取代了步兵作為主力,羅馬遠征軍的鐵騎擊敗汪達爾人的時候步兵還在趕路。

    此時羅馬器械已經十分發達,除去扭力弩砲、野戰蠍弩,還有扭力投石機和基於弓的弩。

    羅馬帝國使用鐵器,秦使用青銅器,500hv把頂天200hv吊起來打,不管你一米長還是四十米長,青銅器就是青銅器,就像賽揚永遠打不過extreme平臺一樣,況且gladius怎麼就短了?畢竟羅馬劍的長度有波動,而且到帝國時用的spatha又能短到哪去?

    別吹騎射,羅馬仿薩珊建立了薩珊式重騎兵,也就是敗仗停鐵甲聖騎兵前身,一脈相承的敗仗。

  • 6 # 饕餮大豬

    羅馬和秦都是古代同時代的巔峰帝國,衡量兩個國家的強弱,無非就是從軍事,經濟,人口,制度這幾方面,但是羅馬比秦存在的時間長很多,所以只能以差不多程度的時期比較,否則就沒有比較性了。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1453年

    秦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

    羅馬共和國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

    用羅馬帝國和秦國比,那叫蛋疼,比贏了,也是應該,用羅馬共和國和秦國比,還能比下。

    羅馬共和國最強盛的時期是凱撒-渥大維時期,秦國鼎盛時期是始皇時期,羅馬比秦晚了200年,大家都屬於青銅器和鐵器交替時代。

    面積差不多,人口秦國多,常規軍和總動員軍隊秦國完勝。

    秦和羅馬都屬於地多人少,資源豐富多樣,但秦是封建制國家,羅馬是奴隸制國家,經濟秦穩勝。

    生產力,秦有流水線作業雛形,羅馬沒有,秦勝

    農業,秦有關中平原,有鄭國渠這樣大型水利工程,糧食積累量由於只有巴黎平原的羅馬

    秦國內有大量馳道連線,對於後勤保障和軍隊集結有明顯優勢。羅馬,條條大路通羅馬,只是普通的路,和馳道相比就如高速和國道的差距

    所以總體國力上來說秦要比羅馬高出幾個等級

    戰術,中國自古有兵法,春秋時代就有許多出名的兵法,羅馬,沒聽說過有體系的完整兵法。

    兵將,秦四戰而一統天下,能征善戰的將領極多,兵源素質極高,羅馬共和國也是四戰天下,和秦差不多。

    戰陣

    羅馬

    近戰,羅馬方陣很出名,但只適合平原正面步戰。兵種長槍兵,刀盾兵,輕騎兵

    遠端武器,羅馬投槍,遠端穿透性殺傷,破甲能力極強

    秦國

    近戰,車騎兵(有三人一乘,1車長駕馬車,1長戟兵,1弓弩兵,也有兩人一乘的配車長和戟兵),騎兵,戟兵,刀盾兵,重甲秦劍步兵。

    秦弩陣射程遠傷害大,遠端穿透性傷害,破甲能力極強

    對比,遠端,秦弩分手弩和腳弩,腳弩射程超250米,手弩射程約150米左右,優點,射程遠,可射程外上玄,穿透性傷害,破甲能力極強(手弩不具備穿透能力),缺點,射速慢於弓。在大規模使用中,打擊範圍大,打擊持續性長,對戰役有極大的作用。

    羅馬投槍,射程約70米,缺點射速慢於弓,射程少於弓,優點,穿透性傷害,破甲能力極強,人員靈活,

    當然不管秦還是羅馬都有騎兵配合,單騎兵來說,都是沒有馬鞍和馬蹬的武器也是長矛和刀劍,不能騎射,騎兵總體差不多

    步兵,羅馬長槍兵配盾,無甲或者皮甲,秦戟兵配皮甲,羅馬兵器長於秦戟兵,有明顯優勢,刀盾兵差不多,羅馬對軍隊基層軍官十分注重,小隊對小隊作戰時配合能力比秦有較大優勢,秦劍兵是重甲步兵,羅馬共和國時期很少有重甲步兵

    秦車兵,殺傷力強大,可遠可近,近戰雙馬突破能力極強,車軸有刺,遠端有弩手,缺點只適合平原作戰,消耗物資量大

    實戰,不考慮後勤,平原作戰,同等數量,秦有明顯優勢,複雜地形作戰,秦還是有明顯優勢。

    考慮後勤的情況下,秦可以出兵30萬出戰500-1000公里,(秦國蒙恬統邊軍30萬可進草原幾千裡作戰)羅馬可出兵15-20萬左右出戰500-1000公里,所以秦正常情況下都是虐羅馬,而且還是甩羅馬200+年。

    真實國戰,由於距離太遠,基本上就是誰主動出兵誰輸。

  • 7 # 會跳高的豬

    其實這個問題,換種問法,就更有趣了。老虎和獅子哪個才是森林之王?

    羅馬帝國就如西方的老虎,大秦帝國就如東方的獅子,兩個國家從來就沒有正面相爭過,我們也只能以紙上談兵,分析一下。

    1.戰役層面。戰役,比的是人數,武器,將領,裝備,策略等等。在這些方面,大秦遠遠超過羅馬帝國。彼時的大秦,剛剛結束滅亡六國的戰爭,整頓國內,士氣高漲。而武器裝備也異常先進,更有秦弩,這一當時看來的強勁遠距離武器,對羅馬帝國軍團式推進作戰,那殺傷力是相當大的。

    2.戰略層面。戰略,比的是國力,政體,比的是後勤,物資。要說國力,羅馬比大秦要強不少,至少地盤羅馬大的多;要說物資與後勤,恐怕也是羅馬勝出不少,他征服希臘,征服迦太基,獲得了大量的資源;要說政體,大秦是絕對的君主集權,而羅馬還是鬆散的自治聯盟奴隸體制,大秦的優勢在於發號施令更加便利,靈活,不像羅馬,出個決策還要先開個會。

    這樣看來,似乎戰略層面上,二者互有所長。

    透過上面兩方面的分析,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如果羅馬遠端來犯大秦,多半會輸。如果大秦去進攻羅馬,那麼多半也不會贏。

    說來說去,還是回到了原點。兩者都是強大的古文明,要想真正分出勝負,或許只有在遊戲中大打一場了┗(^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生黨喜歡攝影買什麼手機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