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布先生1

    2017年4月份 日本財政部已經頒佈比特幣在日本合法流通。可以用於支付。日本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量國家。

    2017年7月1日 澳大利亞也即將承認比特幣為貨幣。政府開始保護比特幣企業和交易。

    2017年9月1日 俄羅斯最大的零售電商公司“俄羅斯的京東” 即將接入比特幣支付。

    後天15日 美國證監會將釋出比特幣ETF能否上市。如透過 比特幣基金就如股票,證券等類似

  • 2 # 張嘉翡翠

    樓上已經都技術性的解釋過了。我來說一說比特幣到底有什麼用。他是基於什麼問題創作或發明出來的。 一個發明有用沒用。要看它能帶給我現代社會什麼方便。

    以下是我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1. 比特幣是基於銀行交易費用過高而發明的。我們每次轉賬, 刷卡, 或者網購。都需要交手續費。看似不多,但幾乎全球每個人都在用。那麼交易費用加起來就很多了。利益最大受益者是銀行。 比特幣的出現是要擺脫銀行, 把這部分交易費用省下來。

    2. 效率問題。 效率一直是推動社會進步關鍵。我看到過很多人說比特幣和q幣, 支付寶等有什麼區別。 大部分金融產品或是各種幣都需要依託銀行來作為保證信用。那麼銀行的效率如何呢? 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快。以刷卡(Visa。 mastercard)為例。 你用信用卡買了一瓶飲料。要經過五個步驟(有興趣自己查,每個步驟都有手續費)後商家才能拿到錢。並不是機器把發票打印出來你銀行的錢就會被扣除。一般需三天時間錢才能到商家的賬戶中。刷卡機銀行也需要1%---3%的手續費(具體細節不清楚)。比特幣就是把這些手續費盡可能地省掉。 比特幣對商家最有利,因為商家不需要去負擔給銀行的各種手續費。但商家願不願意把節約下來的錢返給顧客。我認為隨著虛擬貨幣的效率價值的推廣。早晚會的。

    警告。

    比特幣因為沒有政府作為信任保障。與其說是錢(一般來說穩定性很高)不如說是股票。 投機和投資的人都會利用比特幣來賺錢。 但是! 當比特幣達到一定價值以後。或許就可以像黃金一樣用來保值而不是用來炒作了。 也可能,比特幣一直淪為股票似交易。而新一代虛擬幣誕生頂替了比特幣。 總而言之區塊鏈這個技術估計是以後發展的重要技術。

    一切都以效率為主!

  • 3 # 阿拉丁的承諾

    我補充一些:比特幣的原理基本上樓主解釋的差不多了。我再說說比特幣對我們自己有什麼影響,我們應該支援還是反對。 所有的社會經濟運轉都是透過貨幣的流通來進行的。我們目前使用的人民幣就是一種用於交易的介質。透過這個介質可以衡量我們的交易的貨品及服務價值幾何。掌握這個交易介質就有很強的話語權。我可以大量印發鈔票來稀釋你的財富。 採用比特幣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咱倆之間的買賣交易,不用再有第三方來插手了,國家也就無從收你的稅。 沒有人掠奪和偷盜你的財富。 明白嗎?對於普通平民來說,比特幣流行對你而言只有好處。 對於國家而言,這就是要嚴厲禁止的,因為比特幣流行,會讓絕大部份人不用交稅。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支援 比特幣,如果全球流行,那我們的日子也好過多了!

  • 4 # 巴曙松

    近期比特幣市場的價格波動比較大,引起市場廣泛關注,我簡單談一點個人看法。

    從比特幣的價格走勢來看,其價格走高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其貨幣共識強化,這種“貨幣共識”中包含著對於未來數字貨幣的發展預期。

    在此次價格突破新高之前,比特幣自誕生以來其價格走勢大約經歷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比特幣出現但尚無明顯價值體現。自2009年1月3日誕生起直到2010年5月22日,該階段中比特幣的價格均為零(5月22日則是比特幣首次充當支付手段的、記錄的、值得紀念的時間節點);

    第二階段:比特幣第一次價格泡沫“破滅”。2010年8月17日,出現了比特幣最早的交易所價格(0.0769美分)。此後的6年,比特幣價格從幾美分到幾百美元的“逆襲”之路逐漸開始吸引了金融界人士的注意。2011年4月14日,比特幣價格第一次達到了1美元,一直到2011年6月9日,比特幣迎來了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次泡沫,最高價格達到30美元。第一次泡沫破裂後,到2012年初比特幣的價格最低點不足2美元,並底部盤整近一年。

    第三階段:第二次價格泡沫“破裂”。進入2013年,由於受到塞普勒斯銀行危機的影響,比特幣的貨幣屬性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比特幣的價格又一次開始快速爬升,2013年的4月9日達到260美元的歷史高點,然後泡沫破裂,一週之後暴跌至68美元。2013年7月5日達到這次泡沫週期的最低點66美元。

    第四階段:第三次價格泡沫“破裂”。2013年10月份,受接受比特幣支付的企業和組織越來越多,歐洲一些國家也出臺了對比特幣利好的政策。比特幣開始暴漲,到2013年12月4日,比特幣價格達到了1147美元的歷史高位,超過同期黃金的價格。而2013年1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五部委共同釋出《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後,比特幣價格應聲而落,12月18日跌至522美元,之後一直在震盪中下行。直到2015年1月14日,比特幣價格迎來本次泡沫的歷史低點,114美元。

    第五階段:自2015年1月至今,比特幣價格重新回暖並創出歷史新高。2017年5月20日,比特幣的價格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關,而在5月裡,比特幣的累計漲幅超過了50%。

    有專家認為,在中國市場上,由於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資產,無法有效履行貨幣的交易媒介、計價單位和價值儲藏三項基本職能,其自身尚未具備成為真正貨幣的條件。但從比特幣出現至今以來的價格變動過程來看,個人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裡德曼“貨幣本質基於共識而並非僅僅是信用”的觀點可以給出較好地解釋。正是基於對數字貨幣全球化發展未來的樂觀預期,比特幣價格再創新高。從其價格漲跌的歷程來看,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社會接受比特幣的共識或預期不斷強化的結果,例如日本、澳大利亞對比特幣的認可,接受比特幣支付的企業和組織數量不斷增加以及2016年初人民銀行將數字貨幣提上議事日程等等;其價格下跌則是由於這種共識或預期“看衰”所導致,例如2013年《人民銀行等五部委釋出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下發後,國內比特幣價值下跌了近90%。

    二、在中國,以央行為代表的監管部門對比特幣的監管政策基調還是比較明確的。2013年《人民銀行等五部委釋出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指出:比特幣的性質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從2017年初央行對國內各大比特幣交易平臺進行約談和現場檢查的情況來看,央行監管的關注重點不在於比特幣的價格漲跌,而在於不少平臺違規開展融資融幣業務導致市場異常波動以及平臺是否按規定建立相關反洗錢內控制度等問題。目前,針對上述問題,央行關於比特幣的兩個管理辦法正在推進中:一是關於比特幣交易平臺的管理辦法,二是關於比特幣平臺反洗錢的規範,管理辦法將於6月出臺。

    此外,個人認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對於絕大多數商品,無論何種形態,其價格漲跌,理論上和原則上應由市場供需自行調節,而非政府過多行政干預。

  • 5 # 我哈哈笑

    比特幣技術是一個去中心化貨幣幻想。隨著交易帳本的越來越大,交易的時間成本和計算成本是不可忍受的。目前就已耗費了全球80%的算力,簡直是生產的本末倒置。生產物品成本低,要用掉它卻付出4倍的成本。各國央行,應儘快禁止它兌現,讓無聊的玩家們作他們的夢去吧。

    比特幣本是與現實貨幣沒有關聯的。犯罪和洗錢者越來越發現它的便利性,而使它逐漸升值,成為罪犯兌現的渠道。各國政府卻沒有意識到其危害,甚至有逐漸承認其貨幣地位的區勢。有識之志,需趕快起來阻止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水管剛一開閥門水流很猛,為什麼越流水流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