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江孤鴻
-
2 # 楊記33
覺得兩頭利,省事,解決多煩腦,益四方,好風尚,節省資源多利用,利國利民,少光棍,益處多多,舊觀點一女多夫破除,破解人口出生率下降害處
-
3 # 偶遇陽光星子
合夥方式好,各取所需,各負其責,老少又可兼養,互不干擾對方,其實傳統婚嫁早已改變了本質,沒有另何意義,女權高了,男女平等,該負相應的責任才合理合法
-
4 # 夢中晴雨
兩頭婚的問題,上面兩位作者各自從不同角度談了自己的觀點,都說的挺好。在這裡我還想談點相近的社會現象。我常看新聞報導,經常有談及的"隱形"兩頭婚,到處不乏此說,色權交易,色娛交易,錢淫交易等等。這些腐敗醜惡現象是這些年的大問題。從貪腐,娛樂,錢莊,酒吧,歌廳都出現此情況。給社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就單一的兩頭婚也有不確定性,也有不透明度,還有不穩定性。不是一味的好,也不是全社會提倡的最佳選擇!謝謝!
-
5 # 農二小滿
我本人現在就是,不要彩禮,妻子戶口在孃家,現在一胎跟我姓上我戶口,老婆說要二胎跟她,我們夫妻過節兩頭跑幹活兩頭跑,累了,分居多,小孩性感敏感,總之弊大於利
-
6 # 核雕子陵
我是蘇州的土著,我本人就是你們說的“兩頭婚”,但在蘇州我們叫“兩靠”,就是女方戶口不一定遷男方,結婚前說好生幾個寶寶,第一個跟誰的姓,結婚後住什麼地方。我的情況是結婚前我家買了房子在市區,我們就一直住市區,有了第一個寶寶後,就住回了我爸媽哪邊,也是單獨的一套房子,爸媽住另一套,我們是拆遷小區,我爸媽的房子和我們的就差一棟樓的距離,晚上在我爸媽哪吃飯,而爾自己燒,星期六去我丈人家吃午飯和晚飯,晚上回自己家,週末自己安排,後來第二個寶寶出生後,戶口落在我丈人家,但還是住自己家,二寶上學,也在我家附近學校,政策允許二寶在我家附近上學。去年市區房子賣了,但老丈人在我老婆家買了套房子,首付我們夫妻出大頭,房子貸款我們夫妻和丈人一起還,其實基本是我老丈人的利息錢支付的房貸,我們手上也有百十萬現金,本來這錢是準備我創業的資金,現在沒有好專案,所以一直放在手上,我和丈人丈母孃關係很好,星期六也一直盼著我們帶孩子們回去。我的情況不是個例,我周圍很多朋友也基本差不多。我也不是拆遷爆發戶,財務情況和周圍朋友也差不多,房子什麼的對我們來說自己住已經足夠,孩子將來結婚的房子也安排好了,(蘇州土著)的生活。
-
7 # 三禧臨門
能想出這種餿點子的人基本都是被西方化了,或者說偏向於西方化,滿腦子都是西方的思維和標準,沒有一點兒道德倫理觀念,請問這種想法和動物有啥區別呢?
-
8 # 悠悠媽的快樂生活
在北京,很多家庭中,如果生二胎,商量好,那是可以一個隨爸爸,一個隨媽媽的。
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一起照顧孩子,大家還是一家人。
怎麼聽兩頭婚和這個不太一樣呢?買房子,兩個人一起買,家庭中,都是需要夫妻來共同承擔的。
而像網路上所說的男方買房,女房買房,各自在自己的家生活,然後生孩子,每家一個。這像什麼?不像夫妻。
這樣說起來,還是先談感情再談孩子吧。
孩子是愛情的結晶,而不是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現在兩頭婚,感覺就像是為了孩子而生孩子。
1、分居並不是不行,但以生孩子為前提的結婚,像是一種合作,而不是婚姻。那如果只能一個,另一個就一直沒有呢?怎麼辦?
2、孩子需要在父母共同的家庭中生活,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愛,這才是重要的。
無論是姓什麼,都是兩個人的孩子。分得太清,就不像是過日子。
-
9 # 卜十三
《舊唐書·東女國傳》記載東女國當時的走婚制度,就是類似這種“兩頭婚”。史學家分析,這不過是一種防止自家財富外流的一種手段罷了,可以說是特殊時期衍生進化的特殊婚姻形式。
什麼是特殊時期?
現在的形式下,一段長時間的計劃生育之後,一種有益於、有利於家族的繁榮和社會穩定的新形式。
東女國,古國名。(1)又作女國。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帶。以女子為王,子從母姓。唐天寶以後乃以男子為王。以農牧業為生。歷受唐朝冊封,後羈屬吐蕃。(2)又作女國,亦名蘇伐剌拏瞿咀羅。在今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一帶。以射獵為業,唐時屢見記載。
西遊記裡的女兒國傳說也是出自於此。
周作人翻譯一千年前的日本文學《枕草子》,作者清少納言,宮中任職,生卒年代等同於宋朝初年。書中多次提及日本當時的走婚制度,就是從唐朝所傳過去的
周作人在數下面的註釋如此翻譯:“日本古時結婚,皆由男子往女家去,成為‘往來’,寫作‘通’字。在《源氏物語》及中國唐代傳說中,多說及此事,與平常的入贅情形有別。”
這裡說的唐代傳說其中就包括《舊唐書·東女國傳》。
下面這段同出《枕草子》,說的是男人來女人家過夜後,離開時的場景。
後面多處還提到過比如岳父對於走婚女婿的態度,如果生了男孩,乳母的男人的態度多麼可憎。
這種形式可以劍走偏鋒的從根本解決重男輕女問題,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一種傳統進化了。重男輕女的根本原因,就是“嫁出去的閨女,波出去的水”的形式所限制。一定要生個兒子,才家族興旺,後繼有人。如果沒了這個限制,閨女也能延續家業,也能香火傳承,也能保證萬貫家財的統一性,什麼重男輕女、天價彩禮,男尊女卑,一切都迎刃而解。
中國傳統的家族姓氏觀念,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徹底擺脫的。況且這也是我們中國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不可能被去除。所以如果這種“兩頭婚”的形式真的能完善並加以推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這必定只是一個過渡,而且不會被推廣。因為在生育放開了,一代人之後,人口昌盛,勢必會被擯棄。
在強大的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思維定勢下,人們廣泛接受一種新的婚嫁風俗還是很慢的。更何況這種“兩頭婚”的前提是雙方的家庭都足夠富裕。在人們還沒有緩過來之前,喜歡生育的中國人就已經填補了這一塊稀缺,這個問題幾乎就可以忽略不計,很快就成為一個小眾現象了。
-
10 # 夕73420541
你好 你所說的是我們這邊的“兩頭蹲”在百度百科中能查詢的到,是指長江下游的常熟流行起來的。
所謂“兩頭蹲”沒有出嫁和迎娶,男方和女方各自辦次婚禮,男方辦婚禮男方為主角,婚車迎娶新娘,反之新娘迎娶新郎;在彩禮方面沒有要求,預設為0元,但在建立戀愛關係時(媒婆介紹)門當戶對,男方有房子的陪女方有房子的,體現男女平等的感覺。當然自己認識建立戀愛關係的父母也不計較。
在居住方面,小倆口基本住自己的家,不住雙方父母家,但經常去雙方父母家蹭飯!!!(哈哈)我就是。
總之,兩頭蹲,在婚姻關係中成本不大,畢竟一家人,負債累累也沒有意義。
-
11 # 原事催
認為兩頭婚就像某些家養的阿貓、阿狗一樣,說是結婚,其實只是在發情期聚一下而已。
完事之後各回各自的主子家裡,彼此之間對於法律的責任和義務基本上只是流於形式,並沒有實際的行為擔當。
尤其是對於家庭中的孩子而言,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像那些發情期發情過後生下的崽,只能在撫養自己而朝夕相處的單方親人處,感受到家庭應有的溫暖併產生感情。
這樣的情形對於婚姻中的家庭而言,兩頭婚看似結婚,但這樣的結婚卻失去了穩定家庭的建立,使得結婚後的夫妻雙方以及子女沒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庭。
對照當前的實際情形,兩頭婚的家庭在某種程度上甚至還不如離婚的家庭。
因為離婚的家庭在離婚之前多多少少還有著完整家庭的圓滿,還能讓孩子體驗正常婚姻家庭的溫暖。
而兩頭婚卻從結婚一開始就過著家庭不完整的生活,夫妻之間無論是妻子到丈夫家相會,還是丈夫到妻子家相聚,都像偷情一樣處無定所。
顯然,兩頭婚就像一顆沒有發育完全的果實一樣,算不上是完整的婚姻家庭,倒是有點像婚前就偷吃禁果,然後把孩子生了下來卻沒有結婚而維持現狀的情形。
當然,兩頭婚有利於省掉彩禮、房、車的婚姻要求,降低婚姻成本。
尤其是一言不合而一拍兩散之時,可以省掉財產糾紛的煩惱。
不過,這樣對於女方卻又顯得極為不公平,看似領了一個結婚證,但卻僅僅是讓男方像種豬一樣播完種子就可不管不顧地拍拍手、揮揮眾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就走了。
因此,兩頭婚其實就是透過法律的一紙婚書,讓女孩沒有結婚就懷孕生子並自己撫養的行為合法化而已。
當然,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方便彼此之間各自招蜂惹蝶和尋花問柳而已。
這應該是婚姻文明的一種退化,應該是婚姻家庭即將消失的前兆。
回覆列表
你說的應該是現在農村很多的一種婚姻模式吧,不叫“兩頭婚”應該叫“兩來兩走”既所謂的方式就是男方不算娶媳婦進門,女方也不算嫁女兒出門的“不嫁不娶”的結婚方式,男方女方都是家。其實這也是根據現在社會的實際情況讓人們想出的一個折中的結婚方法。
1、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情況。80年代出生的這一代大部分都是在我國嚴格實行計劃生育時出生的,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不管男方還是女方家裡都是獨苗,誰也不願讓自己的子女離開自己,再家上中國自古就有“養兒防老”的傳統。但是孩子們又走到了一起,不能說拆散,古話就有“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所以很多善良疼愛自己子女的父母就發揮聰明才智想出了這個折中的結婚方式。既成全了孩子們的愛情,也解決了雙方養老的問題。而且現在國家已放開了二胎,孫子的姓氏問題和香火繼承問題也解決了。
2、受高價彩禮,房車等結婚條件的影響。大家都知道現在一般娶一個媳婦,彩禮最低都要二十萬以上並配五金手飾,在城裡還需要有房和車,這對一些農村家庭,沒多少經濟收入的人來說,壓力是相當大的,就算透過東籌西借免強把婚結了,但對剛剛結婚小兩口的生活壓力是相當大的,所以雙方父母在經過商量權衡後,採取“兩來兩走”的結婚模式,兩邊都是家。這樣就可以避開“高價採禮”,為了自己子女生活的好,雙方共同出資合夥辦置婚房婚車,這樣為讓剛結婚小兩口就減少了不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