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的醫院把中藥材在藥房現場製成顆粒讓患者服用,效果能和用火熬煎的效果一樣嗎?
42
回覆列表
  • 1 # 焚沫

    剛開始用了一段,單從化學角度講顆粒劑應該藥物成分濃度更高些,可是總感覺顆粒效果差強人意,說不上來的感覺,某些辛辣的貌似力道更強了,比如生薑,吳茱萸,變得好像更辛熱了,更刺激消化道。半夏類的除痞作用貌似效果差很多,應該和這類藥的揮發性氣味和煎煮時化學反應有關。中藥靠氣和味治病,我有種感覺顆粒只保留了中藥的味,但中藥的氣可能是散失了。

  • 2 # 王老驢79471410

    我是開中醫館的,很多配方顆粒的公司來找我,自始自終我都沒答應用。這個並不是簡單的對比,哪個效果更好,哪個濃度更高,我而是我堅持認為配方顆粒就是一個怪胎:試想一下,你去飯店叫個魚香肉絲,廚師會吧肉絲,蘿蔔絲,或是其他什麼絲,加上油,加上調料,一起炒,炒出來的色香味俱佳。但是,如果你把肉絲單炒了,把蘿蔔單炒了,別的東西單炒了,然後混在一起,你覺得會好吃嗎?

  • 3 # 青松99531

    棵粒有優點也有缺點,最大的缺點是加糖,糖加多了影響藥效,況且有很多病人不能吃糖,想用這種棵粒藥但因為有糖就只有放棄了。

  • 4 # 不良文化鬥士

    是否有效不是靠口頭有效,論文有效,試管有效,安慰劑作用來證明的。醫學的有效性是具有針對性的,需要嚴謹的科學有效性的檢測試驗認證。

  • 5 # 此處空白231789357

    你用了,覺得有效果,就好,沒用過,只是憑空想象這原理那原理的,就不好,不能一概而論。好不好,只有你親自試過才知道

  • 6 # 文傑說健康

    這個有待商榷,首先顆粒劑是將中藥中的成分,主要作用人體,起作用的成分提取出來,這樣沖泡,雖然方便,但不精確。因為中藥中所含成分,各有各用,再加上它的四氣,歸經。都是起作用的關鍵,而單單把主要成分提取出來,就有點單一。

    千百年來,中藥煎劑一直保健國人身體,藥與藥共煎,會產生不一樣的作用,中藥致病,重在配伍,若以單藥來治病,那就和西藥沒什麼區別,而提取成分,就是將中藥西藥化,那麼配伍不就失去意義了嗎?

  • 7 # 梁茂新

    中藥顆粒與煎藥的效果一樣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應明確什麼叫"中藥顆粒”?

    在中成藥中,顆粒劑是常見劑型,如小青龍顆粒、藿香正氣顆粒、雙黃連顆粒等。另有一種中藥配方顆粒(或叫精製顆粒、免煎顆粒),最早由江陰、一方和三九等企業試點的,現已有所拓寬的以單味中藥製成的顆粒劑,當然此種顆粒劑的生產都要建立相關的企業標準。當今,這種顆粒劑早已以產品的形式進入中醫院藥局,用於臨床配方之用。題目所稱的"中藥顆粒”,當屬此類。

    中藥顆粒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由於在生產線上提取、過濾、濃縮、乾燥、粉碎、新增輔料,最後成型包裝,提取得比較充分,因而其量通常較小。關鍵是"免煎",根臨床診斷,確定治法後,選擇一組藥物,用各自顆粒劑摺合後的生藥量組方,開水沖服即可。攜帶、服用均很方便。

    中藥顆粒劑推行之初,一直存在一種說法,認為複方藥物未經一起煎煮,藥物間未曾產生相應的化學反應,因而療效或許不佳。然而,因中藥顆粒和煎劑療效的比較研究甚少,而少數動物實驗不足以說明問題,故兩種給藥方式一直儲存下來。進而說明,兩種劑型都有效,但要分出高下,估計相當困難。因為在不同病症的用藥比較時,或兩種劑量各有高下,因而從整體上回答孰優熟劣,顯然是比較困難的。

  • 8 # 使用者三玄子

    不一樣!中歺用西歺的方法烹調,是什麼味道?中藥的療效就是被製成成藥,讓不懂中醫理論的人使用被揹上"無效“的黑鍋。中藥必須按照中醫理論使用才有桴鼓之效。

  • 9 # 冷靜的含羞草

    我認為是有點差別的。因為每一味中藥,其實都是一個小複方,製成顆粒劑,是為了服用以及攜帶方便。但療效,覺得比湯藥差點。湯藥一起煎煮,有些成份之間會發生化學反應,至於各種有效成分起作用,有待未來進一步探索。尤其那些芳香類別的藥材,製成顆粒,可能揮發油之類的破壞了。所以,不少人反映,顆粒劑氣味淡,不是記憶中的中藥味道。

  • 10 # 湘醫仁周亞軍中醫大夫

    中藥顆粒和傳統中藥飲片煎熬是兩種不同的製劑,其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個人觀點),中藥顆粒的優勢是簡潔方便,對上班族和出差人員有著很大吸引力的,然而傳統中藥飲片,無論從選材,炮製加工,先煎後下,以及特殊煎法,甚是有講究有法度,再且,中藥透過煎熬融合,化學成份隨之改變!

    所以,在我的門診中,我是不會用中藥顆粒劑的,在骨子深處,感覺中藥飲片煎熬無可替代,對於中藥煎劑一定囑咐自煎而不代煎。因為身體是自己的[呲牙]

  • 11 # 使用者54806638013

    中藥顆粒的效果會更好,因每包中藥顆上市都圖譜掃描,含量達到國家標準才能上市,中藥飲片是無檢測含量,只能靠經驗判斷,這就是中國國中藥一直走不出國口的原因。

  • 12 # 大內聖手

    作為一個從事中醫臨床多年的大夫,我認為效果基本差不多。中藥湯劑並不是原始中藥的唯一劑型。中國古代很早就有丸,散,膏,丹等等多種型別。怎麼到了現在而只有湯劑是中藥劑型的標配了呢?有人說湯劑在熬製過程中藥物相互發揮作用,達到1+1大於2的效果。你怎麼不上天呢?你這些理論是猜測呢,還是猜測呢?根據我長期使用顆粒劑和湯劑的對比,我認為兩種劑型效果是一樣的,都可以使用,而且顆粒劑更便於推廣。

  • 13 # 深夜耕讀lg

    我在中藥顆粒廠幹過,顆粒的製作過程,和在家用砂鍋不一樣的。在家是用火砂鍋火煮,藥廠是用不繡鋼罐用蒸汽蒸煮,然後濃縮提取。再造粒。中藥不能用金屬煮,藥效會減半,加上燜罐蒸煮沒有和空氣接觸造藥效大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準備提一款速騰1.4舒適版,大家有什麼意見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