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典戲說三國
-
2 # 唯美古風倌
人們總是喜歡用浪漫的手段來製造歷史,《史記》當中有大量的語言對話,我相信大部分都是司馬遷根據自己想象中的人物性格杜撰出來的。
要知道,我們所熟知的歷史是針對史料而言的,而不是歷史實際。歷史實際我們永遠接觸不到,因為在發生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它會隨著史料的記載和時間的變遷失掉原來的顏色。
歷史學只能是建立在史料的範疇之上,就像傅斯年的“材料之內使他發現無遺,材料之外我們一點也不越過去。”
說,這句話與維特根斯坦所說的“凡是不可說的,就必須保持沉默。”有類似的含義。從本質上講,“史料就是一種語言遊戲。”
但是我們卻只能依靠史料來獲取模糊的歷史,至於幾分真、幾分假便無所考證了,這就好比我們自己當天所發生的事情,在日記的記載中與實際都會有偏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即不能知道東周時的東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戰國時的東周史;我們即不能知道夏商時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東周時的夏商史。”
但是如果從悲觀的層面上講,考據學也是十分荒謬的,如何判斷歷史真實與不真實的標準是什麼呢?史料真的就可以反映完全客觀、真實的歷史真相嗎?這種邏輯本身就是一個謬論。
有許多史料在其誕生的那一刻就是偽史料,這些史料雜糅在形形色色的史料中間,而我們獲得的歷史往往就是從這些史料中找尋的,但我們只能依靠史料來言說史料本身,真實的歷史將永遠無從考證。
陳寅恪先生晚年花費了十年之久寫作了一部《柳如是別傳》,許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要給一個風塵女子耗費這麼多的時間寫這麼一本書呢?其實我覺得陳先生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他並沒有將柳如是簡單地認為是明清之際的一個才女,而是那一時期的一個文化象徵。就好像紅樓夢也不僅僅是簡單的一本小說,否則胡適等人也不會這麼熱衷於研究它。
柳乃一代具有傳奇色彩的女子,被譽為“秦淮八豔之首”,關於她的生平事蹟,大家都如數家珍,而我們所接觸到的歷史能還原一個真實的柳如是嗎?
我想很難。但是某些史料我們可以證偽,比如柳如是與錢謙益的初次見面,史料中記載“(楊愛)聞虞山有錢學士謙益者,實為當今李杜,欲一望見其丰采,乃駕扁舟來虞。為士人裝,坐肩輿,造前投謁,易楊以柳,易愛以是。刺入,辭以他往,蓋目之為俗士也。
柳於次日作詩遣伻投之,詩內已微露色相。牧翁得其詩,大驚,語閽者曰:昨投刺者士人乎?女子乎?閽者曰:士人也。牧翁愈疑,急登輿訪柳於舟中,則嫣然一美姝也。
因出其七言近體就正,錢心賞焉。視其書法,得虞褚兩家遺意,又心賞焉。相與絮語者終日。臨別,錢語柳曰:此後即以柳姓是名相往復。吾且字子以如是,為今日證盟。柳諾。此錢柳合作之始也。”,這條史料很容易辨別是偽作,是毫無根據地意淫。錢謙益給柳如是改名字,這聽起來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於是陳寅恪先生說“故遺事所言諸端不知誰氏子所偽造,無知妄作,固極可笑,而世人又多樂道此物語,尤不可不辨也。
”。明末人作詩詞,往往喜用本人或對方或有關之他人姓氏明著或暗藏於字句之中,柳如是之前的詩作中就有許多就隱藏了這幾個字,比如“此去柳花如夢裡,向來煙月是愁端。畫堂訊息何人曉。”另外,還有“美女疑君是洛神”和“幾灣柳色隔香塵”等句隱藏“柳是”二字。真實的歷史可能有浪漫的成分,但是無趣的可能性很大,比如你和心儀已久的女孩總會在廁所遇見,而不是偶像劇中那種美麗的邂逅場景。
柳如是的才華大家都知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然而如果只止於此,恐怕她很難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和錢謙益之間有一段曠世戀情,二者相差36歲(錢謙益1582年出生,柳如是1618年出生),這就意味著柳如是與錢謙益結合必須做出很大的犧牲。再者是身份上的巨大差異。錢謙益作為明朝進士,翰林院修編,東林黨的領袖,在社會上有著很高的名望,然而縱使柳如是才華橫溢,也是當時的所謂風塵女子也。
但是錢謙益不顧世俗的偏見和禮法名器,大禮聘娶柳如是。他的名望很高,社會輿論並不看好這門婚事,“琴川紳士沸焉騰議,至有擲磚彩縊,投礫香車者。牧翁吮毫濡墨,笑對鏡臺,賦催妝詩自若。”
錢謙益和柳如是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每天詩文相交。如,錢謙益句:“雪色霏微侵白髮,燭花依約戀紅妝。”柳如是應和:“春前柳欲窺青眼,雪裡山應想白頭。”
知己之音,應是如此。但是後來清朝入關之後,發生了一些改變,因為此刻錢謙益從骨子裡暴露出來他並沒有真正的文人風骨,指望他做文天祥、陸秀夫是不太可能的,反之倒是柳如是在大難之前保持了相當的風骨。其實錢謙益和柳如是一樣,為反清復明做了很多工作,錢謙益還在1648年因抗清義士黃毓祺案,囚南京獄。但是這些都不如民間“水太涼”流傳更廣。
另外一點,我覺得是柳如是本身的思想和志向,尤其是寄託於一個嬌小的女性身體之上,這就使得歷史對柳如是有了一個非常高的評價,而錢謙益則被清朝的歷史寫進了《貳臣傳》。
有一個問題是我一直所思考的,即柳如是的相貌必然是和才華相匹配的,如果她是舉案齊眉的孟光,恐怕閱人無數的錢謙益未必會對她讚賞有加。
我想,大概正是因為她在那個時代中出眾的才華,以及出眾的相貌(柳如是在自己的詩文中多以美人稱自己),才致使她在後世歷史中有了一個獨特的位置。
同樣是歷史當中的才女,蔡文姬和班昭就不如柳如是的名聲高,也許蔡邕的嚴厲教導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蔡文姬之流就更加註重學識了吧,這也是班昭能幫助哥哥修《漢書》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很重要的一點,秦淮八豔的其他人物,也都具有傳奇色彩,這使得人們在探求這段歷史時因荷爾蒙使然而更加的興趣盎然了。
關於柳的詩,除卻一部分“弱女子”對家國、政治的思考詩之外,作為歷史中濃墨重彩的“秦淮八豔”之一,其實我們倒不如干脆去讀她的兒女情長之流的詩來的乾脆、直接,這更能幫助我們去了解她,想象她——“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柳如是死了,不是善終。其實這更符合歷史的趨勢,紅顏向來薄命。然而柳如是的死卻是有一點滑稽和悲劇色彩的,一生不為名利的才女,為保全自己的自尊自縊而死,香消玉殞。關於死,海明威是死的夠灑脫的了,自己開槍自殺,又如阮玲玉和張國榮等人的自殺,社會輿論刀捅過去,只能挺身而上,就是這麼殘忍。
你說你多麼出淤泥而不染,不著紅塵,可是紅塵會汙染你啊。
-
3 # 蓋亞的日記
一代才女柳如是——身處地獄,嚮往光明
自古紅顏多薄命,歷史上美麗又聰穎的女子,命運總是不幸的,老天爺給了她們美麗的相貌,聰明的大腦,卻沒有給她們通達的命運。甄宓、魚玄機、李清照、柳如是等千古才女,都是才華絕世、紅顏薄命。
不幸的童年她——叫楊愛。一個浙江平民家裡為剛出生的女孩取的最普通的名字。
因為窮,家裡把她賣給了一位做“瘦馬(人口販子)”生意的商販。
10歲之時,她跟隨名妓徐佛學藝,人出落得靈秀嫵媚,,又懂得琴棋書畫。
所以,她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男人-宰相周道登,她很聰明,學習知識一點就透,周道登很喜歡,經常將她抱在膝頭教她識字,詩歌與閱讀小說。然後,後院之人善妒,柳如是被再次轉賣,此時,她只有14歲,而目的地,是妓院。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重回煙柳巷的柳如是仗著“吳江故相”寵妾的盛名,一時之間,柳如是在秦淮河畔風光無限。一首詩可以來形容當時柳如是的熱度: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經過一段時間,柳如是攢了一筆錢,給自己贖了身,獲得了自由的生活,於是,身著男裝的她在隨後的日子裡經常在松江一帶與文人雅士交往,也認識了她人生中的“初戀”。
愛的熱烈,卻有緣無分在這段細水長流的日子,她認識了生命中一個重要的過客,陳子龍。
正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柳如是與陳子龍交往後均有相見恨晚之意,還曾為他寫過一篇《男洛神賦》。柳如是對陳子龍愛的熱烈,明知道陳子龍已經成家,還是義無反顧,可惜好景僅短短半載。
當陳子龍的母親知道此事後,馬上帶著一幫親戚來到了鴛鴦樓。擺在柳如是面前的,終究也還是一場鏡花水月的結局,因為一位有名的才子,怎麼能娶一個妓女呢?
終遇真命天子這件事情不就,柳如是隻身離開松江,前往杭州。在這個號稱“西湖美景三月天”的人間天堂,柳如是遇見了她生命中真正的歸屬——錢謙益。
命運,總是讓你在絕望的時候遇見驚喜。
說來也巧,柳如是在杭州即興所做的詩恰巧被錢謙益看到,頓時驚為天人,迫切的想見一見作者,愛情,也隨之而來。
當時柳如是隻有23歲,而錢謙益已有60歲高齡,但是柳如是認為,錢謙益是自己一生的歸宿,於是在錢謙益回老家之後,也隻身去了常熟,以一首詩表達了自己的愛意,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隨之到來。
這年春天,錢謙益冒天下之大不韙,明媒正娶了柳如是,天下人都在指責錢謙益,因為當時的禮法是不允許這種離經叛道之舉。
家國氣節柳如是風雨如晦的亂世,風光顯赫的大明王朝正崩潰成支離破碎的江湖碎片,在這場浩劫裡,叢林法則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清軍佔領北京,南明弘光政權建立,但是好景不長,清兵攻破南京,南明弘光政權滅亡。
當柳如是親眼目睹清兵破城後,屠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的慘狀之後,內心悲憤無比,勸錢謙益一起投西湖自盡,以表民族氣節。但可惜,錢謙益怕死,於是剃髮留辮,還準備去滿清謀個尚書職位,可惜只得了一個虛職,心灰意冷之下,告老回鄉。柳如是雖鄙視錢謙益的為人,卻也隨著一起回到錢謙益的家鄉,過上了閒雲野鶴的生活。
但是後來因為一個起義事件,錢謙益被抓,柳如是冒死來到南京,上書官府要求自己代丈夫死,否則就自殺成仁。同時,她暗裡又變賣家產用以打通關節營救丈夫,隨著柳如是的努力,錢謙益被成功釋放了出來。
經歷此次風波之後,錢謙益和柳如是此後全力投入反清復明的運動之中,柳如是也從一位秦淮河畔的名妓,變成了在人民心中,受人敬仰的巾幗英雄。
後記:柳如是之死10餘年後,83歲的錢謙益病死在杭州,把一個瀕於破碎的家扔給了柳如是。後院之人嫉恨柳如是,分割家產更是一根導火索,點燃了火藥桶,在受盡各種明裡暗裡的算計、屈辱後,柳如是請來所有親戚分派家產。在眾人開懷暢飲之際柳如是獨自一人登上閣樓,懸樑自盡,並留下遺書“夫君新喪,族人群哄,爭分家產,迫死主母。”讓女兒和女婿到衙門告狀,但是一代奇女子也隨之香消玉殞。
“幅中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鬚眉。” -
4 # 糖糖知色味
你怎麼評價柳如是? 柳如是是人間少有的奇女子。她死後的三百年,民國時期的著名學者和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花費十年十年,特地為她寫了一部《柳如是別傳》。能讓大歷史學家為之立傳的江南名妓,柳如是可是第一個。說她是人間奇女子毫不為過。
墮入風塵的女人是很不幸的,而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柳如是,人生更是幾度跌宕起伏,堪比戲劇。柳如是自小就被賣入煙花柳巷,幾經轉手,被江南名妓徐佛收養,跟著徐佛學習各種才藝。她十四歲的時候,被一個大她很多的糟老頭子買走。這個男人是周道登,狀元出身。起初柳如是給周道登的母親做侍婢,後來被周道登看重,成了周的小妾。柳如是很聰明,周道登教她讀書識字,吟詩作畫,常常一點就通,所以很得周的寵愛,這自然引起了周其他女人的不滿和嫉妒。家斗的最後結果是柳如是被誣陷和僕人私通,在周老夫人的幫助下,柳如是才逃過懲罰,被驅逐出周家。
在周家的這段經歷雖然不快,但對柳如是來說,跟著周道登,她擴大了見識,學習了不少文化知識,品位也越來越好。沒有了依靠的柳如是,自己買了一艘畫舫,自稱“相府下堂妾”,引得名士名流們紛至沓來。 得了自由的柳如是遇見了陳子龍。陳子龍可以說是他一生的摯愛。陳子龍出身大家,文采燦然,是當時江南有影響力的文人。柳如是經常女扮男裝,和陳子龍出入文人圈。柳如是和陳子龍一唱一和,兩人深深相愛。陳子龍這個人非常有骨氣,在清軍南下的時候,他變賣家產,加入抵抗的隊伍,失敗後被清軍殺害。
失去愛人的柳如是,再次變得無依無靠。對於一個孤獨無依的女人來說,在亂世中活下去不容易。柳如是需要一個靠山,但她的眼光很高,一般的凡夫俗子難入她的眼。二十歲的時候,她結識了比她大三十六歲的江南文壇領袖,東林黨魁錢謙益。錢謙益對柳如是的談吐才華和氣質非常欣賞,不顧別人的眼光,以嫡妻的禮儀迎娶了柳如是。(當時錢謙益的嫡妻還在世)。漂泊半生,身世坎坷的柳如是終於有了一個依靠和安身之所。錢謙益非常寵愛她,為她建了“絳雲樓”和“紅豆館”,兩人在此渡過了柳如是一生中最幸福和安定的日子。
可惜美好的日子總是很短暫。清軍南下,作為明朝前禮部侍郎,錢謙益面臨著兩種選擇:忠明和降清。錢謙益在兩者之間抉擇不定,柳如是勸他和她一起投水自殺殉國,可惜錢謙益的勇氣連一個女人都不如。柳如是有勇氣自殺,而錢謙益卻做了軟骨頭。錢謙益拒絕自盡,並救起了沉水自殺的柳如是。 錢謙益去北京做了清朝的官,柳如是留在南京。錢謙益在北京做官做的不順利,很快辭官,後更是被牽連入獄,柳如是各方奔走,籌集了二十萬兩銀子把錢謙益救出來。柳如是鼓勵錢謙益與鄭成功等反清復明之人聯絡,並全力資助了一些抗清義軍。
錢謙益死後,錢家的族人企圖霸佔錢謙益家的財產。柳如是為了保護錢謙益家的財產,用白綾結束了自己四十六年的生命。
縱觀柳如是這一生,有才情,有愛情,講義氣,有節氣。雖是一煙花女子,但她的所作所為和性情氣概讓那個時代的許多男人都汗顏。
-
5 # 琴緣61
柳如是,名隱,後改名為是,表字如是,浙江嘉興人,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自幼聰明伶俐,過目成誦,對詩書琴畫,有特殊的天賦。
祟禎元年,(公元1628年),當時柳如是才十歲左右,父母相繼去世,她被人拐賣至吳江縣,盛澤鎮,柏家橋北的歸家院,人稱,十里樓妓院裡,院主人叫徐佛,剛好與柳如是是同鄉,徐佛,看她嬌小可愛,把他視為養女,並請來松江名師,陳眉公來歸家院,教他寫字,繪畫,吟詩作對,彈琴譜曲,在這段時間裡,柳如是打下了文化素養的基礎。
柳如是到14歲的時候,先後與,周道登,宋轅文,陳子龍,都有過愛情,因種種的封建原因,愛情一次次破裂,感情上幾番追求失落,在婚姻上留下了終身遺憾。
柳如是,雖然他出身卑微,但他有蓋世的才華,後來在常熟虞山腳下,女扮男裝,拜訪半野堂主人錢謙益,才找到了歸宿,當時柳如是24歲,而錢謙益是位白髮蒼蒼的老翁,錢謙益是明未時期的文壇泰斗,柳如是久仰其名,願與身相許,雖然錢謙益有原配夫人,但他衝破了世俗家庭的阻礙,納柳如是為妾,婚後兩人甜甜蜜蜜,恩恩愛愛。
然而好景不長,(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對江南一帶大肆屠殺和劫掠,當時明王朝被李自成起義軍推翻,吳三桂又投降清軍,清軍入關,一直閒居在家裡的錢謙益,同夫人柳如是,趕往南京,利用東林黨的地位,串聯史可法等朝野的一些實力派人物,開展擁立新主活動,後來建立起南明弘光小朝廷,任命錢謙益為禮部尚書,柳如是為禮部尚書夫人。
此時柳如是作為尚書夫人,是他一生當中,最榮耀之時,然而在國難當頭之際,她不計個人恩怨名利拘束,與當時阮大鋮巡閱江防,以慰勞將士,特地身穿戎裝,腳蹬黑絨馬靴,披著大紅錦繡鬥蓬,冠上插著長長的雉尾,完全按照宋時梁紅玉的裝束打扮,騎著一匹棗紅馬,在戰船演習時擊鼓助威,頓時,戰鼓聲與戰士們的喝彩聲,響徹江面,場面極為壯觀。
公元(1645年)清軍攻破楊州城,又臨南京城下,局勢危在旦夕,弘光帝與阮大鉞,分道出逃,此時柳錢二人在痛苦思索,選擇下一步人生的道路,柳如是下定決心要為國盡忠,捨身取義,然而錢謙益怕死,屈膝投降,在這段時間裡,柳如是,不願作清廷降臣之婦,仍留守在南京,幾次想以死自盡,報效祖國。
因錢謙益投降後,換來了清廷任命為禮部侍郎官,,但是他又很矛盾,降清失節,汙點人生,在柳如是的影響下,他又從新萌發了反清復明的決心,後來錢因參與了,江陰義士黃毓祺反清一案,而被捕至南京問罪,關進刑部獄中。
此時柳如是病倒在床上,聽到了這個不幸的訊息後,突然而起,冒死前行,柳如是為救自己的丈夫。上書代死,晝夜奔波,她住在秦淮河的朋友家裡,疏通各種關節,經多方周旋,終於把自己的丈夫救出了牢籠,錢謙益被關押40多天後,被無罪釋放,夫妻二人,迴歸故里,錢謙益為感激夫人,作詩稱讚夫人柳如是,從行赴難有賢妻。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五月,錢謙益病故,從此柳如是失去依靠,不久,柳如是自縊身亡,年僅47歲,一代紅顏愛國才女,就這樣消失在歷史的紅塵中。
-
6 # 披風三俠
柳如是是明清時期的一個大才女,天生聰慧,資質不凡。擁有許多才華,被稱為秦淮八豔之首,也是十分的了不得。在我瞭解她最多的應該就是她的書畫方面的吧,她畫的畫,十分耐人尋味,百看不厭,這也是我喜歡她的其中一點吧。她不僅有才華,還有一腔愛國熱血,經常與當時的愛華人士,討論國家之事。清代女作家林雪在 柳如是尺牘小引 中評價說 琅琅數千言,豔過六朝,情深班,蔡,人多奇之。
-
7 # 榮耀歷史
柳如是,一代奇女子,出淤泥而不染莫過於此。
秦淮八豔柳如是,原名楊愛,幼年家貧墜入紅塵,被名妓徐佛調教,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成為秦淮河畔的名角,天下才子趨之若鶩。
明末,繁華了整個明朝的秦淮河也迎來了巔峰,秦淮八豔個個豔名遠播。
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柳如是,八人合稱秦淮八豔,每一個背後都有一段傳奇。
陳圓圓:吳三桂與李自成的命運糾葛,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開啟山海關,甘做賣國賊;
李香君:孔尚任名作《桃花扇》女主角,李香君與才子侯方域的愛恨情仇;
董小宛:號稱天下男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面暈淺春,纈眼流視,仙姿玉色,神韻天然”是大才子冒闢疆對她的評價;
顧橫波:嫁給龔鼎孳,歷經明朝、大順、清朝,最高做到了禮部尚書,顧橫波也被封為一品誥命;
寇白門:號稱“女俠”,嫁給國公朱國弼,朱國弼投降清朝後寇白門南歸,朱國弼被清朝軟禁後,寇白門籌集巨資相救;
卞玉京:與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吳梅村的情緣,另外兩大家分別是柳如是嫁的錢謙益,顧橫波嫁的龔鼎孳,真是才子配佳人,不過兩人並沒有走到一起;
馬湘蘭:書畫大家,獨創畫蘭的辦法,與才子王稚登成為一生的紅顏知己。
柳如是一生有過三段情,每一段都像劇本一樣精彩第一段情:柳如是被周道登買為侍妾,周道登曾是崇禎皇帝內閣首輔,就是宰相,所以有“吳江故相”的稱號。此時的柳如是才14歲,而周道登已經是花甲之年,青春靚麗的柳如是給周老爺帶來了一股活力,很得周老爺歡心,經常被周老爺抱著坐在腿上一起讀詩文。
這引起了周老爺後院的怒火,周道登當年就去世了,妒火中燒的後院將柳如是趕出了周家,柳如是再次墜入紅塵。
第二段情:柳如是遇到了陳子龍,這是一個白馬王子,既有才情又有政治抱負,兩人在一起吟詩作賦,還經常和東林黨人抨擊時政,暢談理想。
此時的柳如是很開心,但是她有一個隱憂,陳子龍一直沒有答應娶她!
兩人在一起整整3年,柳如是多次暗示,陳子龍卻是一味迴避,她終於知道這個男人不會娶自己了,心高氣傲的柳如是毅然決然地斷絕了這份關係。
後來陳子龍為柳如是出了一本詩集,當作兩人感情的終結,後來陳子龍在抗清運動中殉難,柳如是得知後也是悲痛萬分。
第三段情:這是柳如是最重要的一段情,她結識了明末東林黨領袖錢謙益,兩人惺惺相惜,一見如故,此時的柳如是20歲出頭,而錢謙益已經是50多歲的老頭,但是兩人不顧世俗的眼光走到了一起,錢謙益以正妻的禮儀迎娶柳如是,轟動江南。
婚後的生活你儂我儂,錢謙益更是煥發第二春,到了80歲的高齡還能和柳如是互贈情詩。
為國殉節奇女子明朝終究還是亡了,大批仁人志士為國死難,錢謙益和柳如是也是決定共赴國難。
面對冰冷的湖水,顫顫巍巍的錢謙益退縮了,“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則是憤然跳進湖中,最後被錢謙益救起。兩相對比,飽讀詩書的大儒在偷生與死節方面選擇了偷生,出身風塵的女子卻是勇敢選擇為國死難,這是何等諷刺。
面對錢謙益的攔阻,柳如是終究是沒能死成。
錢謙益最終剃髮降清,做了清朝的官,柳如是拒絕隨錢謙益北上,而且她也不願意丈夫為異族賣命,所以寫了一封《見字如面》給錢謙益,錢謙益看了之後羞愧萬分,馬上辭官回家,不再為清廷賣命。
後來錢謙益被清朝逮捕入獄,柳如是四處奔波,花掉自己所有的積蓄,營救錢謙益。經過此次折騰的錢謙益不久便去世了。然而錢家人卻是逼柳如是交出家產,但是所謂的家產已經在營救錢謙益時畫得差不多了,心灰意冷的柳如是上吊自殺,隨錢謙益去了,一代奇女子就此香消玉殞。
-
8 # 今古言堂
柳如是為明末奇女子,被稱為“秦淮八豔”之首,雖然出身青樓,卻是一個標準的才女,在文學和藝術上造詣頗深。
她幼時就極為聰慧,好讀書,著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等作品傳世。可謂才貌兼備,在江南名士中受人追捧,更是被名儒錢謙益許以正妻之位。
她不僅擁有出眾的美豔才名,更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雖淪落風塵,但卻關心國家大事。身為一個柔弱女子,她卻一直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為自己的國家默默付出。
崇禎十七年,明朝滅亡,北京被清軍佔領以後,明朝朱氏在南京建立弘光朝。柳如是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為錢謙益在南明弘光朝廷捐了一個禮部尚書,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在國家危難之際為國出力。
可惜的是,待清軍南下兵圍南京時,南明最終由於內部不團結,而大敗虧輸。此時的柳如是勸錢謙益與自己一起殉節,但錢謙益卻以水太冷為由拒絕了。後來更是在清軍佔領南京之後,率先投降滿清,成為了清廷順民臣子。
但在滿清統治者的眼中,這位前明儒林的代表,只是個為自己前程官位的貳臣,並未重用於它。最後,仕途無望的錢謙益只得選擇辭官,最後鬱鬱而終。
錢謙益死後,錢氏族人見柳如是身單力孤,意圖謀奪其家產,逼得柳如是為了保護獨女,吮血立下遺囑,自盡而亡。
更悽慘的是,柳如是生前為錢謙益正妻,最後卻連與其合葬的資格都沒有。她被錢氏族人以歌妓出身為由逐出錢氏祖墳,只得在遠處立一墓前石碑僅有一米多一點的孤塋,,上書:河東君,悽慘至此。
縱觀柳如是一生雖是一代名妓卻鐵骨錚錚,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值得後人尊敬。而她最後的結局,卻讓人頗感心酸,感慨萬分。
回覆列表
秦淮八豔裡最聰明,最像今天女性的首推柳如是。看各種各樣的描述,柳如是在秦淮八豔裡算下來應該長得不是最好看的。秦淮八豔裡傾國傾城,描述出來最好看的我覺得應該是陳圓圓;然後最可人的應該是董小宛,董小宛可人的簡直是讓人心碎;最深情的應該是李香君,李香君最後對侯方域的深情,大家看到《桃花扇》等等;但是我覺得最聰明的,最有的可講的,最像今天的女性,就是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一步一步去做的這些事情的,那當首推柳如是。
應該說柳如是是這樣一個人,如果她不活在晚明這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她活在比如說唐朝,那她應該就是魚玄機。她就是詩詞寫得比較漂亮,陳寅恪先生評柳如是的詞是這麼說的,說柳如是的詞寫得比她的老公錢謙益要好。那錢謙益首先是一個學者,不是一個大作家,詞寫得還沒有柳如是好。當然柳如是是先後經過了幾位男朋友,晚明最大的幾位詞人的薰陶吧,才成為一代大才女。
其實秦淮八豔的出身都很慘,不然也不會墜入風塵。柳如是更慘,就是出身已不可考,原名大概是叫楊愛,楊柳嘛,那就是自己改了藝名就是柳了。從小就流離失所,也不知道父母是誰,然後就養入了相府,養入了退休宰相府。咱們之前講過崇禎一朝十七年有五十相,所以崇禎朝有大量的前宰相,回到家鄉住在這兒住在那兒的。江南當然是最多的了,於是就進了前宰相府當婢女。
婢女當然了逐漸長大是一定要收房的,尤其像柳如是這麼好看的,非常的聰明伶俐。所以不但宰相喜歡他,而且宰相他媽都特喜歡她。以至於她長到十四歲的時候已經非常的明豔照人、才華橫溢,然後在相府眾妻妾大家對她一通的那種容不下,就此女容不下了,本來就要打死,因為就說她偷人。偷不偷人咱無可考,陳先生也沒法考,但是柳如是確實是比較柳。總而言之最後被宰相他媽老太太保下來了,老太太說你趕緊走吧,不然的話按照那時候的傳統,要放豬籠沉江。走了以後沒辦法,就到了秦淮河。也就有了以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