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胖關vlog

    大家好,我是喜歡先秦史的胖關,史書上記載趙括第一次與秦國白起相遇這就是冷兵器時代最大的一場戰役長平之戰,結果是趙括戰死,趙國大敗,秦國大勝。

    趙括是趙國大將趙奢之子,趙奢在閾與之戰中大敗秦軍被趙王封為馬服君,其子趙括被稱作馬服子。趙括自小聰慧,熟讀兵法,其父自嘆不如,但從未戰場殺敵,滿腹的軍事理論,沒有實戰經驗,紙上談兵便由此而來。

    當時秦國奪取上黨,趙國廉頗主防守,被認命為前方統帥,趙括和平原君主戰,但沒有被趙王採納。

    老將廉頗修葺三道壁壘防線與秦國相守三年有餘,秦軍不得往前進一步,三年秦趙兩國由於糧草消耗巨大,相持不下,明顯趙國國力不如秦國,補給不足。

    趙王決議速戰速決換掉廉頗認命趙括為主帥,但趙括不知道秦國也換上了白起為主帥,趙括盲目冒進主動出擊,進入了白起的口袋陣,20萬大軍被圍困在長平40多天,由於糧草不夠維繫降兵和秦軍,白起坑殺趙軍20萬降卒,趙括被亂箭射死,秦國再無對手。

    長平一戰趙國失敗的黑鍋都讓趙括來背有點說不過去,當時形式所迫趙國無將可派,軍事理論侃侃而談,但確實沒有作戰經驗。

    自古以成敗論英雄,趙括算不上軍事天才,中了秦國的計謀,趙國的綜合國力比起秦國還有所不足,秦國傾盡全力拼死一戰,經過千辛萬苦從巴蜀之地將糧草運到長平,也算是個奇蹟。

    白起與趙括並無謀面,白起只知道趙國換將,趙括從壁壘處出來就料定有贏的勝算了,趙括在明處,白起在暗處,雖然趙括全軍覆沒,但秦國經此一戰,死傷無數,慘勝!

  • 2 # 籤天

    白起是沒有評價趙括,但趙括肯定不是隻有紙上談兵那麼弱,第一趙括打的是戰國第一戰神白起,被他用如此龐大的兵力和時間甚至在已經包圍趙軍的情況下還是沒有全勝的把握足以證明趙括本身實力不弱,而且想這種大戰就是統治者和國力的對抗,下面的統帥齊到的作用不具有決定性,就像如果秦王不拍15萬大軍來支援白起,白起也無法擊垮趙軍,如果趙王在收到趙括的支援信時即使派出部隊去支援,趙括也不會被擊垮,說白了就是當時的趙王太年輕了,無法和老謀深算的秦王拼,而且趙國國力也不如秦國,打輸很正常。

  • 3 # ysdm4321

    將帥是必須經歷戰場的血雨腥風,才能成熟起來,看一下解放軍的超強戰力是怎麼來的!是國軍和日軍打出來的!這些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能夠活下來的都是能打的!粟裕就是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為一代戰神!反過來說趙括,沒有經歷實戰,只是學習書本知識,在課堂上無人能及,然而作為主帥,不僅需要書本知識,還需要隨機應變和超強的心理控制能力,更需要站在超越戰場的高度,去做戰略分析,而這些趙括都不具備,這怎麼能算天才?國軍跟解放軍打,無論人數多少,都是敗多勝少,打仗拘泥於形式,那就只能失敗,孫子兵法的解釋,夫兵形似水,解放軍就做到了,韓信帶兵打仗做到了,白起也做到了,而趙括這個書呆子,擺開陣勢跟人決戰,奈何人家不跟你決戰,反而斷糧道,包圍四十萬大軍,這不就是像水一樣,再強的拳頭,在水中也是不起作用,反而被包圍被消滅!後來的抗美援朝,用兵也是如此,所以,趙括離天才差太遠了!

  • 4 # 寒楓140186093

    關於趙括的軍事能力爭議很大。

    第一,說趙括是軍事白痴的,屬於被司馬遷洗腦人云亦云而已,同類戰爭橫向的你只需要對照一下白起的伊闕之戰和丹陽之戰,縱向比較可以對照一下項羽鉅鹿之戰,諸葛瞻綿竹關對戰鄧艾,還有秦晉肥水之戰,趙括能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絕境中,與第一戰神白起過招四十六天,即便不算超級牛人,也至少不是軍事白痴,你總不能說千年老二李宗偉是羽毛球白痴吧。

    第二,要說趙括是軍事天才也缺乏客觀,因為他沒有足夠的軍事著作和實戰作品支撐天才的稱號,客觀評價,趙括同學有點類似於黃埔蔣先雲,理論實踐都極其優秀,可惜出道就掛了,沒有成長時間,很難評價。

    第三,關於評價方面,趙括同學面對國家危難挺身而出,與第一戰神白起過招毫不畏懼,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絕境中英勇戰鬥,最終殺身成仁,以身殉國,其壯烈程度只有楊靖宇,陳樹湘堪與相比,司馬遷對民族英雄趙括確實不厚道,幾千年歷史對民族英雄趙括也不夠厚道。要知道即便如日本人這類兇殘猥瑣的東洋倭寇,對待楊靖宇,張自忠這種英雄烈士的遺體也是極盡尊重的,商鞅,王安石,張居正這類政客是可以隨便評價消遣的,因為任何改革都有相當的受害群體,他們需要發聲,但為國盡忠的英雄乃超越國籍,文化和時空的存在,是維繫國家民族存在的內在精神根基,無論怎麼興衰更替都是必須絕對尊重,絕不可絲毫侮辱的。

  • 5 # 月明如昔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趙括謂誰?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活躍於戰國後期,想當年,其父於公元前269年闕與一戰大敗秦軍,使得秦軍數年不敢侵趙,可以說真正的虎父。但是趙括 在長平一戰中作為趙軍主帥,指揮趙軍一敗塗地,是惋惜?是紙上談兵?是虎父犬子?其實都不是。

    接下來筆者帶你走進一個真實的趙括。

    年少識兵書

    趙括的軍事理論知識強是有史料記載的:長平之戰前,趙孝成王準備啟用趙括為趙軍主帥,他母親前去求情趙王,說趙括如果有差池,饒恕其家人。接下來說了這麼一段話:他說趙奢在世的時候,常和趙括討論兵法,說到激動處,連其父都爭不過,但是他太侷限於理論知識,對於實際戰爭缺乏考慮,所以也許會導致此戰失敗之類云云!

    但是真的這樣嗎?有如此深厚的理論知識,稍加鍛鍊不是成為一代名將?所以這基本是後世文人的春秋筆法,渲染情節的!

    取代廉頗後,迅速進入狀態

    要知道長平之戰,趙孝成王啟用趙括時,他才第一次出征。而到了趙軍大營,就迅速掌握了全軍,並且指揮全軍改變廉頗固守態勢,迅速出擊,連勝秦軍,這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應該展示的能力?

    當包圍之後,多次組織突圍,四十多萬大軍彈盡糧絕堅持整整四十六日

    當趙軍被秦軍臨陣換帥後的白起包圍後,面對這個讓六國聞風喪膽的戰神,不僅沒有慌亂,而且在趙括的指揮下,繼續多次給予秦軍重創,使得秦昭襄王盡起國中十五六十老幼,悉髮長平來包圍趙括,但就是在秦軍源源不斷增兵,己方彈盡糧絕的情況,數十萬趙軍還能堅持整整四十六日不散,並且多次組織突圍?這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應該展現的實力?

    因此,我始終認為在戰國這個稍不注意就被滅國的大爭之世,孝成王能頂著壓力臨陣換下廉頗,並非沒有考慮,也許就是看清了趙括之才,可堪一用。絕不是所謂的反間計,包括之前的楚懷王被張儀欺詐也遠非如此簡單。

    故趙括是名副其實的軍事天才,而在史書中,並沒有記載白起對趙括的詳細評價!

  • 6 # 霧都溼氣

    趙括父馬服君趙奢曰:括不可為將。國不用括,乃社稷之福耳!言訖而終。趙孝成王念奢之功,以括嗣馬服君之職。及拜為上將,賜黃金彩帛,歸見其母。母乃上書諫曰:括徒讀父書,不知變通,非將才,願王勿遣!王召其母至,親叩其說。母對曰:括父奢為將,所得賞賜,盡以軍吏,受命之日,即宿于軍中,不問及家事,與士卒甘苦,每事必博諮於眾,不敢自專。今括一旦為將,東鄉而朝,軍吏無敢仰視,所賜金帛,悉歸私家。為將豈可如此?願王別選良將,切不可用括!王曰:寡人意已決矣。母曰:王即不聽妾言,倘兵敗,妾一家請無連坐。王許之。括之天才如此,古人曰:知子者,莫如父母。誠斯言也。

    趙括遂持節復益勁軍二十萬,引軍往長平代廉頗。括所懼者,白起也。聞對陣秦大將王齕,諒其何足道哉。遂將廉頗“堅壁”約束,盡行更改,軍壘合併大營。又以自己所帶將士,易去舊將。嚴諭:秦兵若來,各要奮勇爭先。如遇戰得勝,便行追逐,務使秦軍一騎不返。

    秦昭襄王君臣在咸陽,備細打聽盡知,計議:非武安君不能了此事也!乃更遣白起為上將,王齕副之,傳令軍中秘密其事:有人洩露武安君為將者斬!

    白起既入秦軍,聞趙括更易廉頗之令,先使卒三千出營挑戰。括出萬人來迎,秦軍大敗奔回。白起登壁上望趙軍,謂王齕曰:吾知所以勝之矣!正是:安排天羅地網計,待捉龍爭虎鬥人。

    再說趙括平明列陣前進。遇秦先鋒接戰,敗走;復遣將,又遇秦將,又敗。括見趙兵連勝,自率大軍追奔十餘里,及至秦壁,秦兵繞營而走,秦壁不開,括麾軍連打數日,秦軍堅守不可入。

    趙括使人催取後軍,移營齊進。只見趙將飛騎來報:後營被秦將衝出遏止。括大怒:如此無禮,吾當親往。麾軍從東路而轉,秦將蒙驁一軍從刺斜裡殺出,大叫:趙括你中了我武安君之計,還不投降!括以為欺他,大怒,挺長戟欲戰蒙驁;王翦一軍又至,趙兵折傷頗重。括料難取勝,鳴金收軍,擇水草處安營。築成長壘,堅壁自守。

    趙括一面飛奏趙王求救;一面摧取後隊糧餉。誰知運糧之路,又被秦軍塞斷。白起大軍遮其前,蒙驁等大軍截其後,秦軍每日傳武安君將令招降。趙括此時方知白起真在軍中,唬得心膽俱裂。

    趙括被秦軍圍困,凡四十六日,軍中無糧,士卒自相殺食,括不能禁止。乃將軍分四隊殺出。誰知白起預伏射手,凡趙壘中出者,不拘兵將,皆環射之。四隊軍馬,衝突三四次,俱被射回。又過一月,括不勝其憤,精選上等銳卒五千人,俱穿重鎧,乘坐駿馬,括握戟當先,二將幫後,冒圍突出。王翦蒙驁二將齊上,括大戰數合,不能透圍,復身欲歸長壘,馬蹶墜地,中箭而亡。

    白起豎起招降旗,趙軍皆棄兵解甲,投拜呼:萬歲!白起使人揭趙括之首,往趙營招撫。營中軍士尚二十餘萬,聞主帥被殺,無人敢拒戰,亦皆願降。甲冑器械,堆積如山,營中輜重,悉為秦有。

    白起與王齕計議:秦前拔趙地野王、上黨在掌握中,吏民不樂為秦,而願歸趙。今趙卒先後降者,總合來將近四十萬之眾,倘一旦有變,何以防之?當盡殺之。秦軍奉令,一齊發作。降卒不曾準備,又無器械,束手受戮。四十萬軍,一夜俱盡。血流淙淙有聲,楊谷之水,皆變為丹,至今號為丹水。

    武安君白起收趙卒顱,聚於秦壘之間,謂之頭顱山。因以為臺,其臺崔嵬傑起,亦號白起臺。——臺下即楊谷也。

    後來,大唐玄宗皇帝巡幸至此,悽然長嘆,命三藏高僧,設水陸七晝夜,超度坑卒亡魂,因名其谷省冤谷。此是後話。

    通計長平之戰,前後斬首虜共四十五萬人,連王齕先前投下降卒,並皆誅戮。止存年少者二百四十人未殺,放歸邯鄲,使宣揚秦國之威。這就是白起對趙括的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EY vv5和雪鐵龍天逸這兩款車選擇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