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典戲說三國
-
2 # 老陳雜談
周瑜雖然去世了,但是以周瑜在東吳的地位與家底,足夠小喬與孩子過著富裕的生活。
小喬在周瑜死的時候年齡雖說不大,但也是三十多歲的少婦了,以周瑜在東吳的威望,還真沒有人敢打她的主意。
周瑜留下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周循,比較聰明好學,史稱“有瑜風”,可惜早卒,並未能建功立業。小兒子相對哥哥來說就稍遜一籌,後期曾惹怒孫權,被貶為平民。
小喬一人拉扯兩個孩子不容易,疏於家教也有情可原,畢竟兩個孩子長大的環境也屬於單親家庭,公元223年,小喬病逝,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稱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臺、列臺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
3 # 歷史兵說
周瑜英年早逝以後,正史對小喬的記載幾乎找不到。既然正史裡面沒有記載,那麼,並不代表民間的野史裡面也沒有想象。正是基於民間的這種無限遐想,小喬墓才在歷史的歲月中出現很多處;而且,個個都信誓旦旦說自己才是正宗。搞得明朝時代的詩人也都來湊熱鬧,寫下:“悽悽兩冢依城廓,一為周郎一小喬。”的傷感詩篇。
那麼,周瑜死後,小喬過得好不好呢?請看下面這些野史記載:
一、廬江小喬墓(安徽)
墓在廬江縣城,據說是東漢建的。這座墓簡介大概意思就是說:公元210年,周瑜死後,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住守廬江,扶養遺孤,直到47歲那年病死,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二、南陵小喬墓(安徽)
墓在南陵縣境內。據《南陵縣誌》記載,此墓建於乾隆44年,起因是當時的知縣,突然夢見小喬對他訴說她的墓在香油寺側,於是就建了小喬墓。南陵小喬墓前有一塊巨碑,陽刻“東吳大都督周公德配喬夫人之墓。”
三、岳陽小喬墓(湖南)
這座墓在岳陽樓北面。據光緒《巴陵縣誌》記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後卒葬於此。”墳前墓碑高約一米,上書“小喬之墓”。
我們根據正史和這些墓誌野史記載,大概能推算出,瑜與小喬在一起生活只有12年,並且兩人共育有兩男一女!
-
4 # 好孩子不裝
正史沒記載,演義沒說明,所以你可以發揮想象,或是守寡,或是改嫁,但是個人覺得守寡的可能性大點,周瑜那麼牛逼,再想找一個跟周瑜相當的人也不容易,是吧。
回覆列表
孫策、周瑜娶姐妹花大小喬一直被多少文人墨客傳為佳話。孫策少年英雄,立業江東;周瑜智勇雙全,英姿颯爽;二喬姐妹國色天姿,傾國傾城。《三國演義》又為這兩段愛情故事加了戲份,加上後世文人們滿滿的臆想,怎不讓人羨慕不已。
然而理想很豐滿,歷史很骨感!二喬與孫策,周瑜並沒一見鍾情的浪漫和天長地久的愛情,她們不過是“戰利品”。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在《江表傳》中,孫策從容戲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做婿,亦足為歡。”這兩句話加起來,就是孫、周兩人納大小喬的經過。孫策、周瑜攻破皖城,喬公和其他難民們一樣出逃,被孫、週二人看到,納了他的兩個女兒做妾。
再次提下這個“納”字,封建時代講究尊卑有序,妻和妾的地位差別極大,男子娶妻講究門當戶對,下聘書聘禮,經過拜天地、拜父母等一套繁瑣禮節才能正式娶上妻。妻是娶,妾是納。因為“納妾”隨便多了,只要男子願意或者花點錢就可以跟著走,被納的女子有的根本不能自己選擇,在《曲禮》中更有“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的說法。
關於妾的地位也是極其低微,根本沒有我們現在所以“妻不如妾”被寵之感。
1,得不到夫家的父母承認,比如大喬是孫策的人,但不是孫家的人。
2,妾所生的孩子與她只有血緣上的母子關係,而沒有宗法上的母子關係。就是妾生的孩子不會或不一定能叫她娘。
3,妾可以不用撫養夫家的子嗣。
4,妾屬於丈夫的私有財產,丈夫可以隨意處置,甚至變賣、處死都不受法律制裁。
唯一的好處是,如果夫家犯罪,妾家不會受到牽連。
順帶說一句男子只有對犯有“七出”的妻子才能休妻,還要符合“三不出”,否則男子是要判刑的。正妻去世後,妾再受寵也不能上位成妻。寵妾滅妻也只是小說橋段,你當妻子孃家人是擺設嗎?
而孫策的那句戲言更殘忍——“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做婿,亦足為歡”。流離就是沒有家,流離失所的意思。那麼從這句話能看出在孫策眼裡,他們納了喬家姐妹有可憐喬公,看得起他的意思,就算孫、週二人花點錢得了美人或者說直接霸佔,喬公應該知足了。
小喬的婚姻只不過比大喬多了近十年罷了,然後也跟姐姐一樣守寡,小喬有沒有得寵或者有沒有孩子很難說,請看上文“妾的待遇第二條”,我覺得應該屬於就算有了孩子也沒有被周家承認。畢竟周瑜兩個兒子一個娶了孫權長女孫魯班,一個娶了孫氏的宗室女兒,唯一的女兒則嫁給了孫權的長子孫登。
孫策和周瑜的正妻是誰都沒有被記載,同樣他倆除了妾室大小喬之外是否有無其他妾室也沒記載。由於大小喬的記載都少得可憐,才會令後人留下想象的空間。至於她們在丈夫死後會怎樣,最幸福的狀態就照顧夫家留下的兒女,在孫權的庇護下過著平安的生活。早死有可能,改嫁可能性不大,畢竟再嫁也依然是妾,有哪個男子有比孫策和周瑜好呢?就算有,生活又能被改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