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黃河水浪打浪593

    空中突擊炮兵的定位。

    面對北方裝甲叢集的壓力,我軍地面力量難以抗衡。所以地面以阻滯為主,幾百架Q5攜帶火箭彈和炸彈突擊其集結地。

  • 2 # 白溪釣客

    中國強-5強擊機,相當於美國A-6攻擊機,或俄蘇-25截擊機,都是中近程對地攻擊機。強-5強擊機是我國第一款氣動佈局從機翼兩側進氣的戰鬥機,特別喜歡,而且形機型外觀有很好看,有其獨到之處。

  • 3 # 鐵男說經濟

    有這樣一架戰機,在我國的航空發展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就是強-5攻擊機,我們都知道,如果我們生病了,不能病急亂投醫,這樣反而會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那就我國的國情問題,在軍事領域,各種武器的研發也要根據國情來定,而強-5就是根據我國國情研製的,而且是自主研製的。

    強-5是在1958年開始研發的,歷經7年時間,首飛成功,隨後開始批次生產,大家都知道,為了制定戰略,很多時候都會假想戰爭來幫助制定,而該戰機的由來是在一場假想戰爭中,也就是蘇聯全面侵華假想戰中而來的,從1968年開始服役,而到如今已經服役了50年了。

    利用它在低空亞因素或者超因素的狀態下,對蘇聯師級或者軍級的野戰指揮部系統進行強行突破,目的是對蘇聯軍隊的坦克群等進行攻擊。

    強-5和其他的攻擊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主要是由於它的設計都是為了能成功地投擲氫彈。

    這款戰機在最開始設計的時候,用來防備,只裝備了一些額外的裝甲,因為假想敵是蘇聯。這個戰機服役了那麼多年,跟人一樣,戰機也有退役的一天,目前它已完全退役,同時也表示著這種機型將完全消失。

    但是仍然有人懷念它,認為它的退役有些急了,因為到現在都沒有能超過它的機型,但是它的消失,也總歸是有原因的。中國在進步萬物生長也都在變化,中國的軍事戰略理念與往日有所不同了,更何況現代化的戰爭已經不需要再戰場支援機了。

    就目前而言,強-5的處境是非常尷尬的,雖然它以前也確實能達到它的設計初衷,但是放在現在確實不實用了。它重視的是突擊,是在敵人猛烈的火力網下進行的突擊,它的主要攻打目標是以機械化部隊為主的。

    而今這種戰略模式是不再需要的,即使它是無法代替的,與此同時也不是說它不夠強大,只是它當下已不再被需要了,就像老人機與智慧機一樣,現在我們大部分人需要的是智慧機,所以我們大多選擇的是智慧機而非老人機。

    無論如何,強-5依然都會特殊地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相信中國軍事實力也會越來越棒!

  • 4 # 伯樂143340408

    按實際來說,這款飛機算是失敗機型,又不能拉,腿又短,還不抗揍!不過,作為造飛機的人來說,當做教材來帶點航空工業的人才出來改是很有用啊

  • 5 # 75841872

    家父有幸參加了強五飛機定型試飛工作,為強五裝備空軍做出了貢獻。90年家父路過南昌,陸孝彭總設計師聽聞後請吃飯,席間還說沒有你就沒有強五和320廠的今天。家父也說過,定型試飛時,雖然不完善,問題還不少,但他堅信這是一架好飛機,尤其做為強擊機,水平安定性特別好,低空飛行效能也好。他在試飛中,與陸總也建立了友誼。在研製強六時還曾寫信徵求家父意見並希望到320廠參加研發工作。現在強五完成了歷史使命,功成身退。向強五致敬!

  • 6 # 三國兩晉南北朝

    強5是一架純國產多用途可變翼多用途戰鬥轟炸機,

    強5是超時代的戰機,兩側進氣,加裝太行發動機,向量噴口,機頭裝載大功率雷達,探測距離可達100公里,

    強5可攜帶10噸彈藥,內建彈倉加外掛點十個,最大速度3馬赫,最大飛行高度25000米,最大航程10000公里,

    強5可空射巡航導彈及空地導彈空艦導彈,可一次性投放兩枚核彈。

  • 7 # 大土狼123456

    看了一大堆評價五爺的文章,真的很失望。現在的教育真真的出了很大的問題。在當年北方鋼鐵洪流壓境的情況下,正是有了無畏的空軍飛行員,駕駛效能落後的五爺,掛著狂飆一號。才震懾住了來自北方的鋼鐵洪流。要知道一旦開戰,掛載狂飆一號的五爺和飛行員出擊以後就不可能再飛回來了。正是有了他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才讓北方的鋼鐵洪流不敢放肆的來我們的國土上撒野!沒有感恩,也沒有感激。只有無知的調侃!

  • 8 # 知識就是力量啊

    作為一款前線對地強擊機 ,強5還是合格的。

    雖然看起來它載彈量小 航程短,但是由於當時那個年代就是當做空中坦克來用的,簡單,便宜,前線簡易機場就能起飛 保障,適合大數量裝備,對坦克群有很強的壓制能力。

    後期各種光電裝置的升級,居然還內建了早期的eots系統,更能投擲鐳射制導炸彈和各種反坦克導彈。

    隨著各種小型彈藥的發展,強5一次出擊能帶更多的精確制導彈藥,作戰能力隨著彈藥能力的提升,戰鬥力也是不容小覷。

    別看人家老,人家還有中國版的保型油箱!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 9 # 航天兔

    強五可是架好飛機……

    強五強擊機是中國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原南昌飛機制造廠),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以殲6(米格-19)設計製造的中國第一種強擊機。該機於1958年開始研製,1965年6月首飛,2012年10月25日停產,在該機漫長的服役期中,強五有過多種改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可以掛載“狂飆一號”的強五甲,而該機也是中國第一種出口型飛機。

    而強五誕生的初衷與A-10和蘇-25不同,A-10與蘇-25是以前線反坦克、近距離空中支援、戰場遮斷為主要作戰方式,而強五則是以低空、超低空高速突防為主要作戰手段,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前蘇聯裝甲洪流巨大的壓力下,強五以低空高速強行突破敵方軍、師一級野戰防空系統,對敵方坦克叢集、摩托化步兵集結地域,指揮節點等面狀目標,實施戰術核打擊為主。

    所以強五的設計都是圍繞可以低空突防空投戰術核武器為主要目標設計的,而受制於當時國內落後的航空工業水平,強五的設計藍本以當時中國唯一掌握的高速飛機殲-6為主進行改進,而當時殲-6較低的整機推重比和發動機推重比,限制了在外掛戰術核武器時的高速能力,所以強五的戰術核武器必須內建,以保證機體表面的光滑流暢、減小阻力。

    這也是為什麼強五在當時一眾機頭進氣設計的飛機的裡,選擇兩側進氣設計的原因,並不是為了安裝高效能火控雷達,而是單純為了騰出進氣道佔用的機體空間,以佈置彈倉。▲掛載“狂飆一號”模型的強五(並不是強五甲),強五原型機與強五甲有內建彈倉,後改為半埋式彈倉,既可以掛核彈也可以掛副油箱。▲掛副油箱的強五(說實話強五改型太多,小編也認不全,非喜勿噴)

    而內建彈倉的設計和為加強機體強度而產生的結構增重,讓強五在內油降低的同時,又相比殲6增重了近兩噸,所以強五的航程和作戰半徑急劇下降,在攜帶兩副副油箱採用內建氫彈低空突防的情況下,其作戰半徑不足500公里,所以強五一直給人以“短腿”的印象。但就是這型“短腿”的飛機,為我們的祖國服務了整整半個多世紀,在其漫長生產週期中,約有上千架的強五進入部隊服役。

    而隨著中國航空工業的技術進步,強五也逐漸被“後輩”的蘇JH-7、殲16等飛機取代了其一線主力的位置,開始逐步退役了。

    但是強五在我們祖國空軍技術落後的年代,為我們守護了半個多世紀的功勞,還是不應該被忘記的。

  • 10 # 瘋狗的輕武

    現在全世界也沒幾種還在服役的攻擊機,而且都是特麼老爺貨,比如美帝疣豬,比如毛子蛙足。

    雖然說強5在掛載,航程上比起其他攻擊機都不佔優...但確實現在就不怎麼需要攻擊機啊..

    現代戰鬥機都是優秀的舔地攻擊機,無非速度太快...不像攻擊機能慢悠悠來,但慢悠悠來無人機怎麼都比攻擊機更合適啊...

    所以,在攻擊機裡邊,強5也馬馬虎虎,至少皮實便宜,特點和A10一樣。而且管你現代什麼攻擊機還是炮艇,都需要在有制空權的前提下,沒制空權誰家的攻擊機都是靶子。有制空權皮實便宜的攻擊機+炮艇虐地面和打遊戲一樣。從這個角度來說強5也沒問題。至少它不想殲轟7那麼容易墜嘛~

    畢竟是掛過氫彈的主~

  • 11 # 虎嘯無邊

    少年時,曾認為強-5是中國最威武霸氣的戰鬥機,也許就是其雙側進氣道的開創比起殲-5、6、7、8系列機頭進氣的殲擊機漂亮了很多。強-5由南昌飛機制造公司研製的。其主要任務是近距空中支援和對地攻擊,機身的4個外接點可備攜帶一枚250千克的炸彈,最內側的機翼外接點,可攜帶內裝8枚57毫米或68毫米、或者9枚90毫米的火箭彈吊艙。也曾作為中國戰術核武器的投送載具做過實驗,服役期間發展出多種型號並出口多個國家,其主要具備遂行低空、超低空突防,攻擊兵力集結點、坦克群、機場、通訊中心、導彈陣地以及海面艦艇等各種戰區和淺縱深目標,並可攜帶空空導彈進行自衛空戰的,曾經成為空軍的一支重要打擊力量,為空軍戰鬥力的增長和保衛國防做出了重要貢獻。

  • 12 # 蓮花村江雲

    強五飛機最大成就是填補了中國噴氣式攻擊機的空白,但總的說來是一個應急產品,不算一款很合格的攻擊機。它是由殲六(米格19)戰鬥機為原型直接改兩側進氣而來,其他氣動外形並沒有多大變化,所以天生帶有殲擊機的基因,恰恰成為它的弱點,一是速度過快,其他飛機是越快越好,但是攻擊機則不是,需要在目標上空長時間滯留盤旋,以提高對地攻擊命中精度和攻擊密度。二是裝甲薄弱,高空高速殲擊機當然不必考慮這點,但攻擊機必須要有裝甲,尤其是座艙和發動機部位,以應付地面小口徑武器的必然攻擊,而強5機身直接沿用殲六總體佈局並沒有增設裝甲,導致對地攻擊時生存能力很差。三是航程短滯空時間短,導致無法保持對地面持續攻擊。四是載彈量小,不過這是輕型飛機通病。

    總之強五可以看作是輕型殲六殲擊機的對地攻擊改造版,但仍像殲擊機比像攻擊機更多一些,對地攻擊能力不如現在的中型戰鬥機殲10兼職,更別說重型的蘇27國內版本了。而中國確實需要一款使用成本低廉的遠端輕型攻擊機,以應對廣大邊境地區大量突發的低烈度任務,如打擊有武裝的恐怖份子及組織、販毒組織以及境外武裝人員非法入境捕漁、走私等等違法犯罪活動,也可以用於對付那些空中力量並不強的國家的地面武裝,說實話強五有點差強人意。

  • 13 # 一坑四彈

    這是一款輩份很高的飛機。

    自從“老六”,光榮退役之後,強5便當仁不讓的坐上了“爺”字輩的位置,到如今“五爺”強五也光榮退役了。

    強5曾經是一款很優秀的飛機,誕生於上個世紀風起雲湧的60年代,除了美國蘇聯之外,當時的水平,強擊機排世界第三,應該不成問題。可以空中截擊,也可以對地突擊,沒有陸航的年代,是唯一能夠提供對地火力支援的空中力量。

    皮實耐操,各方面效能都不錯,陸海空軍都滿意,所以強五累計生產了1000多架,任勞任怨的服役50多年,期間參加大小演習、閱兵無數,空投過氫彈,功勳卓著。

    英雄不提當年勇,強五也越來越跟不上時代了,航程段,載彈量低,使用起來越來越不經濟,陸軍裝甲部隊都隨身攜帶野戰防空,強五上去也是凶多吉少了。雖然改進了不少,但是底子畢竟是幾十年前的,沒有什麼潛力,留著也沒什麼用,退役也是正確的。

    中國空軍更新戰機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要不多久“七爺”、“八爺”也該退役了,全面三代化也為時不遠。

    至於退役的強五,部分還是挺新的,半賣半送給第三世界國家,還能繼續發揮餘熱,所以應該還能看到“五爺”的身影。

  • 14 # 國平軍史

    強-5,是在米格-19基礎上研發成功的輕型對地攻擊機,屬於空軍最老的專職的唯一的攻擊機,有將近50年的歷史了,因此也是古董級別的攻擊機。

    強-5解決了空軍有無攻擊機的問題,在空軍裝備史上是將留名的,所以對空軍意義重大,畢竟有了攻擊機這一以前沒有的機種。

    但不可否認,強-5的效能確實非常一般,儘管貌似剛跨越音速,但由於機體過小,存在著航程短、滯空時間短、載彈量少、作戰能力一般等弊端。

    作為一款單座雙發超音速攻擊機,強-5的航程只有上千公里,作戰半徑也僅四、五百公里,載彈量2噸,攻擊武器也是機炮、普通航彈、火箭彈等,可掛載2枚自衛保命的近程空空導彈。

    隨著殲轟-7、殲-16等戰鬥轟炸機的大量服役,特別是陸軍航空兵武裝直升機,包括空中察打一體機無人機的出世,都能對付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等地面高價值目標,具備打擊堅固堡壘和野戰工事的能力等。

    事實上,武裝直升機裝備陸軍航空兵以後,就已擠壓了強-5在軍中的生存空間,戰鬥轟炸機、武裝直升機,甚至空中察打一體機無人機,都讓強-5黯然失色,籠罩在強-5身上的光環已經退去了。

    因此,強-5將面臨無後續機,服役年限到了以後,徹底退出現役的命運,這是攻擊機這個機種的命運,並不僅僅是強-5,國外赫赫有名的A-10、蘇-25攻擊機,也都不受各自空軍待見了,與強-5一樣,也沒有後續機,服役年限到了,也將全部退出現役。

    作為一個機種,強-5曾經輝煌過,甚至為了抗絕來自北方的壓力,小強小小的身板,竟然能帶上一枚核彈起飛,勇敢地去攻擊蜂擁而來叢集坦克。

    但那畢竟是過去式了,好漢不提當年勇,等待強-5的就是退役一條路,別了!強-5;別了!曾經輝煌的小強。

  • 15 # 兵器知識譜

    強-5攻擊機(中國稱為強擊機)研發於1958年,1968年服役,曾在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大量服役,於2012年停產。

    強-5強擊機重新整理了中國國防航空工業的太多個第一:第一款自行研製的超音速戰機;第一款兩側進氣戰機;第一款內建彈倉戰機;第一款可以扔核彈的戰機;第一款有保形油箱的戰機(強-5G);第一款服役超過40年的戰機(至今仍在多國空軍服役)!

    網上已經有很多介紹強-5效能引數的文章,在這裡小兵就不再多做贅述,我們主要來探討一下強-5的研發背景。

    建國以來我軍大量裝備蘇式戰機,並且從仿製開始發展自己的國防航空工業,在不斷摸索前行的過程中,軍工人員開始發現蘇式戰機的缺點——機頭進氣佈局不利於安裝機載雷達。

    雖然那個年代我們的電子技術十分落後,並不具備研發高效能機載火控雷達的能力,但是富有遠見的科研人員已經開始為未來我軍裝備自主研發的先進戰機做鋪墊,於是研發兩側進氣戰機開始提上議程。

    1958年沈飛開始啟動研發下一代先進戰機專案——東風104。讀者朋友們先來看一副東風-104的三檢視,很漂吧!即便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款戰機的氣動外形仍然是很先進的。

    這種中國國獨立自主設計的一款新的輕型前線戰鬥機,使用三角翼佈局,兩側進氣,就目前流出的模型照片來看,飛行員視野相當良好。設計最大速度為1.4馬赫左右,升限17000米,爬升率大於70米/秒,航程1000公里,續航時間1小時20分鐘。

    遺憾的是在那個人鬼不分的時代沈飛“東風-104”專案最終下馬了……

    於同年立項的南飛“強-5”也面臨著下馬,總師陸孝彭不畏浮雲遮望眼,向上級力爭強-5專案,他在報告中主要論述強-5的多用途性:對地攻擊時可掛載火箭彈、炸彈打擊敵裝甲叢集;對海攻擊時可掛載炸彈、魚雷攻擊敵艦艇;內建彈倉載荷達1000公斤,可超音速掛載核彈。

    由於具備多用途性(尤其具備核威懾能力),上級決定繼續強-5專案的研發工作,這個決定使得空軍在五年後得到了巨大回報。1967年中國即將實現氫彈武器化,決定開始進行戰鬥機投擲氫彈實驗準備,然而翻遍空軍家底才發現能夠掛載重量將近一噸的氫彈的飛機只有轟炸機,其他的殲-5、殲-6都無法掛載。

    這時候只有在研的強-5強擊機具備這種能力,於是南飛緊急改進強-5基本型,把原本設計掛載兩枚500公斤炸彈的彈倉改為可掛載一枚一噸重炸彈的半埋式彈倉,1970年改進後的強-5甲成功投擲了“狂飆一號”氫彈,強-5強擊機因此成為中國核威懾裝備之一。

    強-5強擊機由於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曾一度成為海空軍的“萬金油”(可空戰、可對地、可對海),更重要的是由於兩側進氣佈局,可在機頭安裝火控雷達,因此改進升級空間非常大,這也是年近五十歲的五爺至今仍在許多國家服役的原因。

  • 16 # 河東三叔

    強-5絕對是中國三代機出現之前顏值最高的戰機,一改米格機機頭進氣方式,首開中國產戰機兩側進氣佈局。上世紀50年代末期在殲-6基礎上改進而來,曾經大量裝備空軍和海航,是中國長期以來對地攻擊的主力(飛豹出現之前)。作為南昌飛機制造廠(現洪都航空)的拳頭產品,由陸孝彭總師牽頭研製,1968年服役之後大量出口,同時陸續研製出多種改型。比較有特色的包括:強-5甲核彈載機、強-5乙魚雷攻擊機,還有終極改版強-6變後掠翼強擊機。

    強-5甲核彈載機,為中國提供了一種戰術核打擊手段,特別是在對抗坦克叢集攻擊時有實際意義。

    強-5乙魚雷攻擊機,從現在的眼光來看,設計思想有點落伍。沿用二戰水準的低空突防手段投擲無制導蘇制PAT-52火箭魚雷(中國產“魚-2”)進行攻擊,射程5000米,在現代防空火力面前生存能力堪憂。大家可以參考馬島之戰阿根廷用自由落體炸彈攻擊英艦所承受的損失。

    機翼下掛魚-2魚雷的強-5乙攻擊機。

    這張才是強-5所有系列改型中的精品圖,下垂的機頭獲得更好的視野,在70年代還發展過一型導彈攻擊型,發射YJ-8K(鷹擊-8K)空艦導彈,不過最終下馬。

    和殲-7魔改一樣,強-5還有一個終極改型,就是強-6變後掠翼攻擊機。

    “西沙海戰”期間腿短的各型戰機無力支援,戰後空軍、海航分別提出研發新型強擊機的要求。於是軍工部門決定採用“一機兩型”的方法滿足雙方的需求,開始研製新型戰機,大家現在看到的殲轟-7就是當年和強-6同時提出的競爭機型。

    當年叫轟-7,這是全尺寸木質模型。

    主角強-6是參考米格-23進行研製,採用變後掠翼技術研製的新型戰機,還是因為航電及機體超重等問題,最終下馬。

    強-5強擊機,在中國長期佔據對地攻擊的主力機型,主要採用低空、超低空手段打擊目標,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噴氣式強擊機。一改米格機頭進氣的設計方式,為後續中國各新型飛機研製起到借鑑作用。
  • 17 # 赤焰噠噠噠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強-5戰鬥機是我們學校,南昌航空大學第一任校長,陸孝彭院士擔任總師設計的。這款戰鬥機在中國航空史上是一顆璀璨的明珠,代表著那個年代中國航空工業設計的頂尖水平。強-5創造了多個第一,新中國第一款採用兩側進氣設計的戰鬥機,新中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超音速戰鬥機,新中國第一款可以掛載核彈的戰鬥機,新中國第一款擁有內建彈倉的戰鬥機。無論從哪一點來看,這款強擊機在中國航空歷史上都有著重要地位,極大的推動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強-5是中國首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將軍在看到一江山島戰役中,中國裝備的前蘇聯伊爾-10攻擊機的優異表現之後提出的中國產強擊機概念。最開始由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由陸孝彭擔任總師承擔研製任務,後轉到南昌飛機制造廠繼續研製,並將專案名稱從原來的東風-106改為“雄鷹302”。瞭解當年中國航空產業大調整的小夥伴肯定知道,當時所有東風系列的戰鬥機全部下馬,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叫做東風-106的強-5戰鬥機的專案。東風-106專案之所以能夠存活下來源自劉亞樓司令員在背後的默默支援和陸孝彭總師團隊的堅持。在那個歷史時期,國家窮困,每一款戰機都出現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陸孝彭總師是第一代航空人,有著長遠的目光和過硬的專業素質。當時西方已經開始出現兩側進氣戰鬥機,空出的機頭可以安裝體積較大的雷達電子裝置,而機頭進氣的戰機已經明顯開始落伍。陸孝彭總師帶著團隊頂著專案下馬的壓力,從瀋陽所跟著強-5專案來到南昌,最終造就這次名機。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早知道在那個歷史時期,中國沒錢沒技術,要是強-5最終下馬,那陸總師很可能要背上歷史罪人的名號啊。可見他對強-5戰機傾注了多少心血,好在強-5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雖然效能上依然有著眾多缺陷,但是卻創造了多個第一,打破多項記錄,並且獲得1985年國家科學進步特等獎。按道理來說,使用兩側進氣的佈局和機頭進氣相比,最大的優勢是可以在機頭安裝大體積的雷達裝置,擁有更強的戰場感知能力和超視距攻擊能力。但是,強-5作為中國第一款實用兩側進氣的戰鬥機,其設計初衷卻不是為了安裝雷達裝置,而是為了擴大飛行員的向下視角,便於在對地攻擊時更好瞄準。當時中國壓根造不出機載雷達,所以強-5戰鬥機的機頭根本就是空的,哦,不對,裡面有一塊用於配平飛機中心的配重塊。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做法根本就是在浪費人力物力,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強-5的兩側進氣是中國航空工業自主設計的一次探索,為後來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強-5強擊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服役時間長達四十年,四十年間中國對強-5進行了多次現代化改進,有著多種不同的型號。但是其中有一款最值得紀念,那就是強-5甲,這是強-5家族中最可怕的一款,叫做戰術核武器投擲專用機型。其機身腹部彈倉去掉艙門,形成一個坑,採用半埋入的方式掛載一枚戰術氫彈。這枚氫彈的名字相當霸氣,叫做“狂飆一號”。這是當年中國和蘇聯關係破裂,為了對付蘇聯強大的鋼鐵洪流而想出來的一種自殺式進攻的方法。據我一個朋友說,當年飛強-5甲的飛行員集體準備了遺書,令人肅然起敬。強-5飛機一直生產到2012年才停產,停產後不久便全面退出現役,由後起之秀殲-16接替。雖然強-5有著因為裝甲而超重,設計飛行阻力大,航程短等眾多缺點,但是總得來說,強-5已經是在那個年代中國航空工業眾多產品中非常出色的一款,是當年中國籠罩在蘇聯鋼鐵洪流之外的唯一救命稻草。強-5是我們學校第一任校長的力作,更是我們南昌航空大學的驕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數學從哪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