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攜手大語文

    王守仁的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心學上面,心學就是一門教你擁有健康心靈的學問。要判斷一個人的心靈狀態是否健康良好,最簡單的標準,就是王陽明經常引用的《中庸》裡的一句話:“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一個人無論處在怎樣的境遇之中(富貴、貧窮、順境、逆境),都能保持自在安詳、自得其樂的心境。說白了,就是不管混得好不好,都始終保持內心強大。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稱為“君子”,亦即心靈健康的人。而要想獲得這樣的心靈狀態和精神境界,就必須透過兩個字--修行。世人對“修行”通常存有誤解,以為只有看破紅塵、遁入空門才是修行,或至少是遠離塵囂、參禪打坐才叫修行。事實上,修行的正確定義應該是:修正自己錯誤的心態和行為。既然如此,那麼置身於萬丈紅塵中,恰恰比躲到深山老林更有利於修行,也更能見出修行的功夫。道理很簡單:如果外在環境十分單純,你怎麼有機會檢驗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是否正確呢?只有置身在複雜的環境下,不斷與他人、社會互動,一個人才更有可能發現自己心態和行為方面的種種毛病,從而加以修正。此外,也有不少人認為“修行”是宗教人士的專利品,或歸屬於宗教信仰範疇,這也是一大誤解。除非你認為自己的人格已經足夠完善、人生已經非常完美,否則你就必須修行。這個道理也很簡單:連我們住的房子都要維護,開的車子都要定期保養,你憑什麼認為你的心靈不需要修行呢?

  • 2 # 任重行遠

    其實大家對儒學都用偏了,儒學本質上是一門組織學,當然陽明心學也是!他們發揮的是組織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問題!陽明心學的本質就是致良知,同樣是解決組織內部性善的問題,如果一個組織是性善的是正能量的,那麼這個組織就是強大的,中華民族屹立千年不倒就是中華民族是一個性善的民族,是一個正能量的民族,所以即使多次亡國也依然能夠再次雄起!這就是儒家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根本原因!王陽明的貢獻就是致良知性善的實踐問題上更進一步!他把事上磨看成解決良知的重要方法!所以這一點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好好學習的地方!

  • 3 # 燦爛的大叔

    心是鏡子,只照見事物而不被事物干擾,人要耐得住事,在事上練。心即理,心外無物。要以修練內心來應對外物。其實很多事情都是你內心的想法而已,不是事物真正的真像。想法多了人就累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努力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宋茜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