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公益慈善遇上社交網路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微信是時下最火的社交軟體了,刷朋友圈更是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與其他的公益活動不同,“小朋友”畫廊選擇在朋友圈進行推廣,這就抓住了人們的社交心理:當朋友圈有一個人在分享他所購的一元畫作時,可能不會產生影響,可是當看到三個以上的朋友都在朋友圈分享動態的時候,你就忍不住好奇想掃描二維碼來看看這究竟是什麼活動了。
換一種方式講述故事
回憶我們之前所遇到的慈善公益活動,很多都是講述被幫助者的悲慘故事,艱辛的生活遭遇。“訴苦”是一個非常通用而且很容易引起大家產生同情心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會過於沉重,留給大家印象的更多的是慘。“小朋友”畫廊則透過畫作、色彩、線條來敘說故事,大家第一眼被吸引的是畫的內容,再從畫的解說下得知作者資訊,而且弱化了他們在生活中的不幸,從畫上看到的更是一群對生活充滿希望、對生命有獨到見解的“小朋友”。
做公益不就是要有希望麼?公益不就是要傳遞希望麼?“小朋友”用畫治癒了我們,我們點滴愛心幫助了他們。
新技術、新創意、門檻低
昨天,小編買了一張“小朋友”的畫,立馬就設定成手機背景了。這就是“小朋友”畫廊又一特點。而且整個公益活動是用一個H5來傳播的,這不是隻能在電視上、權威媒體上才能看到的,H5製作簡單,又便於傳播。再加上文字、圖畫、語音的創意組合,很自然而然的,這應該是你見過的第一個敢這麼玩的公益活動。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參與其中只需要一元錢就夠了,現在的一塊錢還能算個啥呢?你說是不?
當公益慈善遇上社交網路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微信是時下最火的社交軟體了,刷朋友圈更是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與其他的公益活動不同,“小朋友”畫廊選擇在朋友圈進行推廣,這就抓住了人們的社交心理:當朋友圈有一個人在分享他所購的一元畫作時,可能不會產生影響,可是當看到三個以上的朋友都在朋友圈分享動態的時候,你就忍不住好奇想掃描二維碼來看看這究竟是什麼活動了。
換一種方式講述故事
回憶我們之前所遇到的慈善公益活動,很多都是講述被幫助者的悲慘故事,艱辛的生活遭遇。“訴苦”是一個非常通用而且很容易引起大家產生同情心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會過於沉重,留給大家印象的更多的是慘。“小朋友”畫廊則透過畫作、色彩、線條來敘說故事,大家第一眼被吸引的是畫的內容,再從畫的解說下得知作者資訊,而且弱化了他們在生活中的不幸,從畫上看到的更是一群對生活充滿希望、對生命有獨到見解的“小朋友”。
做公益不就是要有希望麼?公益不就是要傳遞希望麼?“小朋友”用畫治癒了我們,我們點滴愛心幫助了他們。
新技術、新創意、門檻低
昨天,小編買了一張“小朋友”的畫,立馬就設定成手機背景了。這就是“小朋友”畫廊又一特點。而且整個公益活動是用一個H5來傳播的,這不是隻能在電視上、權威媒體上才能看到的,H5製作簡單,又便於傳播。再加上文字、圖畫、語音的創意組合,很自然而然的,這應該是你見過的第一個敢這麼玩的公益活動。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參與其中只需要一元錢就夠了,現在的一塊錢還能算個啥呢?你說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