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朱元璋從一布衣乞丐最終成為九五之尊。為什麼開國登基後對輔佐自己的功臣趕盡殺決?
9
回覆列表
  • 1 # 蘇式生活

    朱元璋登記後想永葆朱家的江山,為了兒子、孫子等能繼承、發揚光大,想建設一個法制的美好社會,他不能允許自己開創的國家混亂汙穢,他想避免自己死後,天下又大亂的風險。

    而各大功臣呢?都是血火裡衝殺出來的好漢,吃過苦,揮過汗,流過血,坐了江山後想過得舒服一點,享受一點,所以不免放縱一些、恣肆一些。他們透過合法的賞賜和暴力掠奪等手段,佔有大量土地。朱元璋曾用劉邦殺韓信、彭越的故事警告功臣,但這些元老自恃功高,並不把朱元璋的告誡放在心上。

    幾位功臣的不法行為,不僅影響到國家收入,社會安定,而且關係到朱氏王朝的存在。為此,朱元璋狠狠打擊了他們的囂張氣焰,誅殺了幾位大臣以儆效尤!

    功臣之間,十幾年恩仇利害,錯綜交織。朱元璋猜忌心重,多疑。站在他的角度,為了他朱家江山,是應了那句話: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導致大多功臣都誅殺,只剩湯和一人。

  • 2 # 怒懟精神美麗奸

    嗯,殺的好,多是亂世匪氣,又有貪贓枉法,還想逆天改命?洪武大帝霸氣,扒皮實草,乾坤為之一清。功是功,過是過,以功抵過,不存在的,功老子賞你了,還想咋滴?有過就得認罪,任何人不得凌駕於法理之上。這是正氣壓倒邪氣的匡扶之舉,任何想含沙射影,指桑罵魁的都不會得逞,更加反襯了朱皇帝的光輝。任何時代私利的文人都是最反動的。

  • 3 # 傅斯鴻

    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寒微的皇帝之一,能與他相比的是十六國時期的後趙開國皇帝石勒。朱元璋出身乞丐,而石勒出身奴隸。

    當然,越是這樣出身寒微的皇帝,越是充滿猜忌和害怕。過過苦日子的人都知道過苦日子是個什麼滋味,就越是珍惜好不容易擁有的好日子。朱元璋也這樣的人,江山終於讓他給打了下來,現在他當了皇帝了,自然要讓自己的江山永固,帝祚永延。

    因此,朱元璋在開國之後,對於開國功臣的論功行賞上面都顯得不那麼大方,公爵就封了六位,這使得很多沒有封上公爵的人心中難免會有所埋怨。這裡面就有像廖永忠這樣為朱元璋幹髒活的。而朱元璋手下第一大謀士劉伯溫最終也只封了個伯爵。

    另外,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比較仁弱,因此,他特別怕自己百年之後,朱標震懾不住這幫功臣。所以,朱元璋在登基之後,就開始對跟著他打江山的這幫老夥計們下手了。朱元璋第一次誅殺功臣,是從廖永忠開始的。之後一路殺下去,基本上就是按照私人關係的遠近了,關係越遠,被殺得越早。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的濠州舊部,還繼續擴大著優勢地位。直到朱元璋這一朝終了,功臣都被殺得差不多了,這個格局基本上也沒怎麼改變。

    朱元璋兩次興起大獄,第一次藉口丞相胡惟庸謀反,連帶著韓國公李善長在內的開國文臣基本被殺了個遍。第二次又藉口大將軍藍玉謀反,連帶著宋國公馮勝在內的開國武將也基本殺了個遍。甚至到了最後,朱元璋仍然不放心,他去看望唯一還活著老部下湯和,看到湯和已經老年痴呆,基本沒有了一個正常人的狀態,朱元璋這才放棄了殺湯和的念頭,讓湯和得以善終。

    可惜千算萬算,朱元璋沒有料到太子比自己先死,他也沒有料到他那些掌握雄兵的兒子們最終會起來將他的法定繼承人推翻。

  • 4 # 那年花開YX月正圓

    借用韓信的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我猜朱元璋絕對把劉邦作為自己一生敬重的物件,處處向他學習……

  • 5 # 小作家作文

    朱元璋這樣做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什麼不學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用名留青史的方式處理君臣關係?為什麼不學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用榮華富貴交換功臣手中的權力呢?本可以皆大歡喜卻非要將開國功臣除之而後快呢?我覺得有如下四個原因:

    一、 繼承人年幼,害怕功臣謀逆篡位:

    朱元璋擔心他死後,繼承人沒有能力駕馭功臣,有被功臣篡位的危險。朱元璋開始立的太子朱標,雖然聰明異常但過於仁慈,朱元璋擔心他會被這些文臣武將所利用。朱元璋剛開始大開殺戒時,朱標不忍曾勸說:“陛下誅過濫,恐傷和氣”,朱元璋拿來一個荊條,告訴朱標:這根荊條就好比是我們朱家的江山,而我現在就是為你拔掉這根荊條上的銳刺!後來太子朱標暴亡,又立長孫朱允炆為繼承人。朱允炆年齡更小,更加重了這種恐懼感,於是朱元璋幾乎把開國功臣屠殺殆盡。可見,朱元璋的濫殺功臣,是在為大明王朝消除隱患,以確保他子孫後代皇位的安全。

    二、 防患未然,斬草除根:

    最有名的就是 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這兩件謀反案件,牽連人數多達四萬餘人。

    胡惟庸案,簡稱“胡獄”或“胡黨之獄”,明初四大案之一。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三族,同時殺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數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頒佈《昭示奸黨錄》,以夥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韓國公李善長、列侯陸仲亨、已故的滕國公顧時的子孫等開國功臣。後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黨羽,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

    除掉胡惟庸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做為顧問,結束了中國的宰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

    藍玉案,是指朱元璋誅殺大將藍玉、繼而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的歷史事件。此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洪武二十六年(1393), 朱元璋為加強集權藉口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名將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藍玉案被株連殺戮者逾一萬五千人,當時稱之為“藍黨”。

    三、疑心甚重,濫殺功臣:

    朱元璋出生地位的卑下,所處的環境惡劣,一生遭到了很多的精神打擊,都在他的心裡留下了太多的創傷。一旦做上皇帝,過大的反差使他有一種恍然若夢的感覺。他常常懷疑這至高無上的權力是否真實的存在,唯恐得而復失。自卑、恐懼、危機意識糾結在一起,迫使他在精神上形成了一種隨時被害妄想。通常一人犯罪,按一家一族進行屠殺。

    四、打擊貪腐,贏得民心:

    朱元璋自幼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疾苦,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對官員貪汙腐敗尤其憎惡,他對貪汙腐敗官員處以極其嚴厲的處罰。在朱元璋主政期間,大批違法貪官被處死,包括開國功臣朱亮祖,女婿、駙馬都尉歐陽倫,其中甚至因為郭桓案、空印案殺死數萬名官員。

    朱元璋比較注意收買民心,他鼓勵民間反腐,允許民告官,還鼓勵百姓越級告狀,甚至鼓勵普通百姓把貪官直接綁赴京城治罪。由於朱元璋的吏治嚴厲,在明初相當長一段時間,功臣和官員腐敗的情況得到有效遏制,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家逐漸強盛起來。當然,朱元璋殺貪官目的不光是為了收穫民心,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更多的是政治鬥爭,殺掉那些可能危害皇權、破壞統治根基的人,客觀上達到了加強明王朝的集權統治,鞏固政權的目的。

  • 6 # 踏歌說電影

    永樂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曾經的陳漢政權皇帝,一代梟雄陳友諒之子陳理,客死高麗,結束了他作為降臣的一生。時年57歲。從12歲被俘,從南京到高麗。可以說,作為戰敗者,苟且偷生是不易的,但是細觀歷史,你會發現,像陳理這樣,客居他國,老死不得回鄉,被圈禁,被監視的戰敗者固然大有人在,可更多的戰敗者常常面臨的是羞辱殺戮,斬草除根,不留後患的境地。就算是當時為了顧全形象,暫不發落。也常常過後莫名暴斃。雖落個史無查證,但其中玄機卻也不言而喻。所以陳理能混一個正常死亡,實屬不易。但細想,這其實與戰勝者朱元璋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時光倒退到1363年的8月,陳友諒戰死鄱陽湖,八十萬水師灰飛煙滅。太尉張定邊帶著陳理逃回武昌,立其為帝。朱元璋揮師武昌,陳漢政權丞相張必先於洪山抵拒,常遇春一戰而克,擒張必先,武昌大駭。遂歸降。陳理伏于軍門,瑟瑟發抖,朱元璋親自拉著陳理的手安慰,準其府庫中財物任意挑選,帶回南京,封歸德侯,另外陳友諒父親,兄弟皆封列候。在南京,只有十來歲的陳理常常口出不遜,屢有怨言。對此,朱元璋沒有追究,只是將其發配到了北韓,著北韓當權者予以管束。其實,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不僅是陳理,就是元朝統治階層的被俘者,朱元璋也是給予厚待的,就算是當時的另一豪傑張士誠,被困孤城,朱元璋也屢次勸降,被俘後,也未忍殺害,後張士誠自殺身死。

    由此,發現一個怪現象,朱元璋的敵人都得到了他的善待,然而他的手下功臣,卻幾乎被他屠戮殆盡。除了死的早的,手下名將,幾乎無一倖免。李文忠、馮勝、朱文正、傅友德這些能征慣戰的武將都難逃一死,文臣賢能也難逃毒手,李善長、劉伯溫、汪廣洋也相繼殞命。自己的外甥侄子都不能得脫,自己給過免死金牌的照樣滅族。這是很不正常的,可以說,在殺元勳,殺功臣這方面,沒有哪個帝王可以望其項背。

    那麼到底為何可以放過曾經的仇敵,卻要對自己的功臣斬盡殺絕呢。我覺得無外乎一個要點,兩個方面。一個要點是,朱元璋立子朱標為太子,朱標意外先於自己死去,出於對朱標的喜愛,朱元璋又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太子。這體現了朱元璋深愛著朱標一脈,但是他知道,朱允炆性格闇弱,恐怕自己死後不能駕馭手下的驕兵悍將。

    而兩個方面,其一,朱元璋從內心對於像元朝的殘餘勢力以及像陳友諒的不肖子孫,他是瞧不起的,在他心裡,這些人是成不了氣候的。所以厚待他們不僅可以收買人心,同時也展現自己寬大的胸懷。

    而其二,就是朱元璋對於自己手下的這些悍勇將領,治世能臣是極其瞭解又極其不放心的,可以說,朱元璋用人的時候,手下名將列于軍帳,謀臣遍佈朝堂。朱元璋有足夠的能力與自信能夠駕馭他們,他們能為朱元璋所用,一個個可以文盡其能,武盡其勇。可是,他的子孫卻未必可以駕馭得了這一匹匹桀驁不馴的寶馬。到時候,難免出現幼主強臣,文弄權術,武欺朝堂。到時,朱家江山恐難自保。所以以朱元璋厚黑的性格,對那些不構成威脅的弱者示好,而打壓消滅未來的新貴成為了朱元璋必然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情況下停車停路邊不會罰單?